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89)
2023(5221)
2022(4465)
2021(4127)
2020(3482)
2019(8267)
2018(7954)
2017(14715)
2016(8341)
2015(9414)
2014(9552)
2013(9096)
2012(7953)
2011(7168)
2010(7392)
2009(6703)
2008(6510)
2007(5850)
2006(4968)
2005(4266)
作者
(25871)
(21319)
(21137)
(20490)
(13524)
(10367)
(9605)
(8540)
(8130)
(7628)
(7422)
(7344)
(6987)
(6907)
(6666)
(6629)
(6396)
(6306)
(6288)
(6168)
(5399)
(5392)
(5311)
(4890)
(4885)
(4739)
(4713)
(4683)
(4465)
(4335)
学科
(34261)
经济(34242)
管理(22790)
(20579)
方法(19928)
数学(18382)
数学方法(17862)
(17837)
企业(17837)
(8183)
(7668)
中国(7593)
业经(7077)
理论(6792)
(6622)
地方(6094)
农业(5139)
教学(5078)
(5058)
贸易(5050)
(4956)
环境(4916)
(4905)
技术(4669)
(4599)
(4598)
财务(4562)
财务管理(4551)
企业财务(4268)
(4185)
机构
学院(116799)
大学(116308)
管理(47108)
(42344)
经济(41393)
理学(40949)
理学院(40547)
管理学(39384)
管理学院(39216)
研究(38420)
中国(27996)
科学(27488)
(25562)
(21826)
业大(21673)
(20113)
研究所(18771)
(17605)
中心(17548)
(17536)
农业(16801)
北京(16380)
(15718)
技术(14963)
(14687)
师范(14450)
财经(14351)
(13992)
(13126)
经济管理(13014)
基金
项目(85577)
科学(65579)
基金(59411)
研究(57947)
(54190)
国家(53845)
科学基金(45172)
(35607)
社会(34051)
社会科(32424)
社会科学(32410)
自然(31718)
自然科(30969)
自然科学(30962)
基金项目(30598)
自然科学基金(30360)
(29904)
教育(27761)
资助(26455)
编号(23185)
重点(20138)
(17996)
计划(17899)
(17364)
成果(17317)
(17215)
科研(17056)
课题(17001)
科技(16517)
创新(16178)
期刊
(42241)
经济(42241)
研究(28821)
中国(22242)
学报(21646)
科学(19647)
(17376)
管理(16681)
大学(16201)
学学(15443)
教育(14604)
技术(13536)
(13475)
农业(11889)
统计(9475)
林业(9149)
(8625)
业经(8387)
决策(7971)
(7420)
科技(7159)
技术经济(6872)
经济研究(6789)
(6349)
金融(6349)
财经(6241)
资源(6134)
业大(5901)
(5692)
问题(5358)
共检索到163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唐诚  
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的一个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其生长迅速、材质优良,具有多种利用价值。近十余年来,我国西南桦种植业发展迅猛,其人工林面积已超过15万hm2。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西南桦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评价的系统研究,营林实践中未能贯彻适地适树原则,从而出现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生产力低下的现象。本研究以广西大青山林区(栽培早)和云南主要栽培区(中幼林面积大)的西南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规模样地调查获取生长以及地形、土壤特性等立地因子信息,从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诚  王春胜  庞圣江  黄日逸  曾杰  
【目的】开展西南桦人工林树皮厚度模型模拟,为估算西南桦材积、出材量以及树皮蓄积量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树干解析获取各区分段的带皮直径、去皮直径和树皮厚度等信息,按照约75%和25%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和检验数据集。选取13个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水平0.05)。对于参数检验显著的模型,依据偏差、绝对偏差、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4个统计指标,应用相对排序法评价模型拟合优度。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剔除预估值和实测值差异显著的模型,进一步诊断保留模型的共线性以及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   陈立新   段文标   沈海龙   于颖  
【目的】以中温带湿润气候区东段60年生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出最适宜的立地类型组合,并分析主导因子与立木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的生长关系特征,为红松人工林集约化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分析林分生长状况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并进行立地质量评价和立地类型划分,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划分立地类型等级,对立地评价结果的预测值与调查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确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引入合适的函数进行优势木树高-胸径非线性拟合;运用冗余分析探究林分密度及土壤化学指标中影响立木生长的主导因子,绘制散点图分析主导因子与林分蓄积量的数量关系特征。【结果】1)基于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共划分了30个立地类型,其中海拔为600~700 m、阴坡、斜坡、厚有机质层和中腐殖质层的立地组合最优,各立地类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758,P值均在0.001水平显著。2)系统聚类法将立地类型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时,Ⅰ~Ⅴ级的立地类型占比依次为13.3%、43.3%、20%、20%、3.33%;3)Richards函数对60年生红松人工林优势木拟合效果最优,RSS、RMSE和R~2依次为21.566、0.202和0.886,P值在0.001水平显著,其优势木树高与胸径间的关系为H=24.569 (1-e~(-0.162D))~(5.199);4)株数密度对本研究区域的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生长影响最显著(解释比例达54.3%,F=89.2,P=0.002),60年生红松人工林的最大林分蓄积量约为550 m~3/hm~2。【结论】总体来说,在海拔较低、坡向偏向阴坡、坡度较缓、有机质层及腐殖质层较厚的红松人工林区域的立地质量较高,株数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性状影响最大,并遵循“最终收获量一定法则”,建议适当施肥或调控林分密度进行科学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恒  党坤良  田相林  孙帅超  陈书军  赵鹏祥  曹田健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株数积累分布曲线检验,论证天然次生林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可行性;然后拟合优势树高生长方程,根据R2和标准估计误差选择各树种导向曲线模型;依据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且趋于平缓、树高变异系数趋于平稳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分别采用相对优势高法、标准差调整法和变动系数调整法形成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曲线簇,编制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铭捷  陈敏  刘萍  
[目的]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广东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以及适地适树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54块桉树人工林样地数据中的地貌、海拔、坡向、坡位等11个立地因子为基础,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构建立地质量评价函数并计算各样地立地质量评价得分值;其次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等级,对不同等级立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总结不同等级立地质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为地貌、砾石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位、坡向和土壤类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取阈值为4时可将254个样地立地质量划分成Ⅰ(优)、Ⅱ(良)、Ⅲ(中)、Ⅳ(差)4个立地质量等级,其中60.63%的样地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等级;Ⅰ、Ⅱ等级样地桉树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位面积蓄量均优于Ⅲ、Ⅳ等级样地,坡位、坡向、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砾石含量和土壤类型的不同造成了立地质量的差异。[结论]广东适宜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立地质量特征为:下坡位、阳坡、缓坡、红壤或黄壤、砾石含量较低及土层较厚、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深厚的低山或丘陵地区,可通过适地适树造林、增加混交林比例、保护林下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等经营技术措施来提高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刀保辉  王春胜  段桂林  郑用文  杨万柳  杨从发  曾杰  
【目的】拟木蠹蛾是为害西南桦的一种钻蛀类昆虫,其为害是制约西南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究林下植被管理对西南桦人工林生长及拟木蠹蛾为害的影响,对于西南桦蛀干害虫绿色高效防控及其人工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5年生西南桦人工纯林为对象,设置全面清除(T2)、带状清除(T1)和对照(CK)3个处理开展为期3 a的林下植被清除试验,揭示林下植被对林分生长和拟木蠹蛾为害状况的影响。【结果】试验期间,3个处理间西南桦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的年增长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仅T2处理在整个试验期内的胸径累积增长量显著高于T1和CK处理(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俊   李莲芳   李小军   侯海雄   顾梦   张合瑶   刘娴   周冬梅   丁兵   武程鹏  
【目的】为了解西南桦人工林的生长过程,采用解析木分析其生长动态。【方法】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对不同非均匀密度控制(2 m×2 m×5 m、2 m×3 m×5 m、3 m×3 m×5m和2 m×2 m×10 m)造林的21 a生西南桦人工林进行调查基础上,基于每木检尺选择的12株标准木,分析不同造林密度的林木生长过程。【结果】林龄21 a时,不同造林密度的西南桦林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6.8~17.5 cm、26.70~28.00 m和0.274 3~0.333 8 m~3,林木依然属于旺盛生长阶段,未达数量成熟期。林龄1~6、1~6和6~18 a期间分别是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速生期,其平均连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1.6 cm/a、2.67 m/a和2.807 6×10~(-2) m~3/a。西南桦隶属云南热区(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统称)大径材树种,速生期延续较长,其生长对造林密度较为敏感。及时进行密度调控的抚育采伐是培育大径级木材的必要经营措施,林分密度越高,开展抚育采伐的林龄越小。【结论】优质高效的西南桦人工林培育应选择最适宜的造林密度,并且适时开展密度的动态调控。基于单株材积生长,2 m×3 m×5 m可作为西南桦的造林密度。同时,林龄10 a左右应对西南桦人工林开展密度调控的首次抚育采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宾  张茂震  丁丽霞  于晓辉  
【目的】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是指对立地的宜林性或潜在的生产力进行判断和预测,目的在于建立浙江省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数量化理论模型。【方法】提出1个新的立地质量评价指标:最大胸径生长率指标。以最大胸径生长率指标为立地评价指标,以浙江省1994-2009年国家森林资源清查(NFI)数据为基础,从NFI复位样木时间序列数据中提取529个杉木人工林样地优势木最大胸径生长率;结合易于获取的纬度、海拔、坡位、坡向、坡度、土壤类型等立地因子,基于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建立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模型统计检验值为14.723,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606,达极显著水平,模型效果较理想。基于NFI的最大胸径生长率是立地质量评价的合适指标;坡向、坡位、土壤类型、坡度、纬度、海拔等立地因子对最大胸径生长率贡献依次减弱。【结论】基于NFI和数量化理论Ⅰ的浙江省杉木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模型总体指标合理,克服了传统立地质量评价对年龄的依赖,能有效利用NFI历史数据,适用于同龄林和异龄林;构建以最大胸径生长率为指标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能对研究区立地质量进行有效评价,不仅可对现有杉木人工林生产力进行评价,也可以对无林地的生产潜力进行预测。图3表6参23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诚  王春胜  庞圣江  贾宏炎  曾杰  雷渊才  
立地指数表是评价林木生长状况以及林分生产力的重要工具。为了编制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人工林立地指数表,于广西大青山林区各种立地设置49块西南桦人工林样地进行生长调查,选取平均优势木1株·样地-1进行树干解析,选用Richards, Weibull, Korf等9个常用方程拟合816对优势高-年龄数据,通过统计指标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E_(AMR))、平均相对误差(E_(RMR))和均方根误差(E_(RMSE))的对比分析筛选导向曲线,依据49株优势木的生长过程确定基准年龄和指数级距,应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对其进行落点、拟合显著性和预报精度检验。结果表明:9个模型中, Richards方程的拟合效果最优,其R2最大, E_(AMR), E_(RMR)和E_(RMSE)最小,因而作为导向曲线;西南桦优势高连年生长量和优势高变异系数在15 a后基本稳定,因此确定15 a为基准年龄;基准年龄时优势高变动范围为15.2~25.8 m,考虑到西南桦较为速生,确定2.0 m为指数级距,据此编制了西南桦人工林立地指数表。落点检验表明所编表能解释93.8%的优势木生长状况;χ~2检验表明立地指数表所反映的优势高生长过程与实际生长过程无显著差异;立地指数级和林龄2个方面的误差分析得出,此表预报精度较高。本研究编制的西南桦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可应用于广西大青山及类似地区西南桦人工林的立地质量评价、生长潜力预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美振  温红芳  董南松  张翼飞  魏小丛  邓湘雯  
红心杉是杉木中的优良变种,被视为杉木中的珍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造林用材树种。采用树干解析方法,测定了红心杉人工林的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生长过程,并用模型模拟方法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红心杉在生长过程中,最大去皮胸径连年生长量为1.92 cm·a-1,各级木胸径成熟期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2)各级木树高成熟期变化趋势与胸径相似,树高的最大连年生长量达到了1.5 m·a-1。(3)最大材积的连年生长量为0.017 6 m3·a-1,材积的成熟期与胸径和树高的成熟期差异较大。优势木材积在第18年达最大连年生长量,成熟期在第25年;平均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4年;被压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5年。(4)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模拟,确定了Richards模型为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佳模拟模型,模拟效果好,精度高。(5)红心杉优势木的形数要比其它产区杉木的形数大,25年红心杉优势木形数为0.56。红心杉是一种初期生长快的速生树种,并且达到成熟期后还可进一步培育。研究结果对红心杉的培育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汤维   黄朗   杨浩   游文彪   朱光玉  
【目的】研究立地因子对湖南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的影响,构建含立地随机效应的立地质量评价模型,以解决杉木立地质量评价的问题。【方法】基于湖南杉木人工林509块样地实测数据,在统计之林软件中使用数量化方法Ⅰ筛选出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影响显著的立地因子,将立地因子按照标准分级、组合,构建初始立地类型;通过R语言拟合杉木人工林平均优势木胸径与年龄的相关关系,从4种基础生长模型中筛选出最优基础模型;应用K-means聚类将参数值相近的立地类型聚类成立地类型组,并将聚类后形成的立地类型组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最优基础模型中,构建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导算,得到立地质量评价模型。【结果】1)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产生显著影响的因子包括海拔、坡位、土壤类型和土壤厚度,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坡位>土壤类型>土壤厚度>海拔。2)4个候选基础生长模型的拟合精度均较低(R~2=0.641 5~0.642 0),选取单分子式(Mitscherlich)(R~2=0.642 0)作为构建立地质量评价的基础模型。3)考虑立地效应对模型的影响,将不同立地因子及其组合作随机效应进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拟,确定系数R~2从0.641 5~0.642 0提高到0.664 2~0.825 8,拟合精度的高低与主导立地因子的显著性紧密相关,其中含立地类型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最高(R~2=0.825 8)。4)以确定系数≥0.95为聚类精度标准将立地类型划分为10个立地类型组,含立地类型组的混合模型在便于应用的同时提高了建模的精度(R~2=0.840 9)。【结论】立地因子对杉木平均优势木胸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将立地因子作为随机效应加入混合模型中能够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更适合于多种立地类型下的立地质量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启龙  贾宏炎  杨桂芳  孙浩忠  谌红辉  劳庆祥  
以桂西北地区光皮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更全面反映林分整体生长规律的径阶标准木为材料,通过树干解析及采用Richards曲线方程进行建模,对14年生光皮桦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较高的拟合,并据此分析了光皮桦人工林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光皮桦胸径、树高及材积与生长年龄的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洪刚  张建国  段爱国  何彩云  童书振  
应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杉木人工林单木断面积生长规律进行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将胸径(DBH)和活冠比例(LCR)作为自变量,又分别加入密度因子和不同类型的竞争指数,同时引入立地条件和林龄效应来解释单木断面积生长过程中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虽然密度因子与竞争指数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在单木断面积生长中都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立地条件与林龄对单木断面积的拟合偏差在不同的林分密度下略有不同,随立地指数或者林龄增加,其对平均单木断面积拟合偏差的影响也增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爱国  张建国  
采用差分法构建以Korf等 6种理论生长方程为基础的多种多形地位指数方程 ,探讨它们的多形表达涵义 ,并对其模拟性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得到结论 :(1)基于理论生长方程 ,通过差分法可以构建具有良好生物学基础的多形优势高方程 ;(2 )理论生长方程的拐点取值情形对其模拟优势高生长的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3)差分方程较方程原型更适合于大范围数据的拟合 ,如数据基础为地区或产区层次时 ,其拟合效果明显要好 ;(4 )多形优势高方程展现出了较高的模拟精度 ,其中以Korf、Richards、Weibull方程的 2参数多形表达式及Sloboda方程的 3参数多形表达式为佳 ,采用优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段爱国  
理论生长方程在林分直径结构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探寻影响理论生长方程模拟性能好坏的内外机制 ,从而有所选择和鉴别地使用理论生长方程 ,本文从林分及方程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年龄、立地、密度、间伐强度等因素对Richards等 6种生长方程模拟精度影响不明显 ,而不同方程间的模拟精度差异极明显 ;林分直径累积分布曲线的拐点存在一个主要区间 ( 0 4~ 0 6) ,生长方程拐点的取值情形与方程模拟精度的大小密切相关 ,方程最佳拟合曲线的有效拐点区间愈大、拐点精确度愈高 ,拐点有效性越大 ,则方程模拟精度越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