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6)
- 2023(16758)
- 2022(13637)
- 2021(12790)
- 2020(10600)
- 2019(23963)
- 2018(24014)
- 2017(46574)
- 2016(25309)
- 2015(28479)
- 2014(28305)
- 2013(27875)
- 2012(25355)
- 2011(22628)
- 2010(23345)
- 2009(21822)
- 2008(21523)
- 2007(19606)
- 2006(17796)
- 2005(16080)
- 学科
- 济(110327)
- 经济(110208)
- 业(98641)
- 管理(80904)
- 企(79631)
- 企业(79631)
- 农(49771)
- 方法(43783)
- 业经(35321)
- 数学(34901)
- 数学方法(34294)
- 农业(33218)
- 财(29334)
- 中国(28942)
- 地方(26177)
- 制(22037)
- 技术(21127)
- 策(20446)
- 务(19903)
- 财务(19849)
- 财务管理(19826)
- 理论(19080)
- 企业财务(18665)
- 贸(18633)
- 贸易(18621)
- 和(18142)
- 易(18026)
- 划(17976)
- 环境(17858)
- 学(17645)
- 机构
- 学院(360968)
- 大学(348839)
- 济(151126)
- 经济(148043)
- 管理(143791)
- 理学(122896)
- 理学院(121642)
- 管理学(119520)
- 管理学院(118881)
- 研究(117820)
- 中国(93240)
- 京(73345)
- 科学(70836)
- 财(68717)
- 农(68652)
- 江(60932)
- 所(58743)
- 中心(55745)
- 业大(54845)
- 财经(53273)
- 研究所(52881)
- 农业(52379)
- 经(48004)
- 州(47613)
- 范(45660)
- 北京(45372)
- 师范(45274)
- 经济学(44086)
- 院(42522)
- 省(40379)
- 基金
- 项目(236254)
- 科学(187443)
- 研究(177434)
- 基金(169600)
- 家(146038)
- 国家(144669)
- 科学基金(125911)
- 社会(113718)
- 社会科(107568)
- 社会科学(107540)
- 省(96857)
- 基金项目(89627)
- 教育(79833)
- 自然(79712)
- 划(77865)
- 自然科(77775)
- 自然科学(77756)
- 自然科学基金(76380)
- 编号(73949)
- 资助(68715)
- 成果(58544)
- 发(53676)
- 重点(52859)
- 部(51225)
- 创(51014)
- 课题(50915)
- 创新(46983)
- 国家社会(46116)
- 业(45641)
- 制(44491)
- 期刊
- 济(182477)
- 经济(182477)
- 研究(104818)
- 中国(73748)
- 农(68642)
- 管理(56264)
- 财(54420)
- 科学(49716)
- 学报(49269)
- 农业(46413)
- 大学(38881)
- 融(37322)
- 金融(37322)
- 学学(36956)
- 教育(36919)
- 业经(36473)
- 技术(34736)
- 经济研究(26468)
- 财经(25854)
- 业(25338)
- 问题(24628)
- 经(22399)
- 技术经济(20018)
- 现代(18236)
- 资源(17845)
- 版(17737)
- 世界(17568)
- 商业(17411)
- 统计(16977)
- 科技(16755)
共检索到552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芸 陈幼芳
本文以典型生态资源丰富又相对脆弱的落后少数民族山区-怒江州为例,在分析当地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怒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的4种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生态支柱型立体山地林(林特、林果、林药、林草)产业、市场导向型畜牧业产业、增殖型生态农产品加工业、适当外靠型粮食种植业及其实施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旺舟 宋婧瑜 武友德 罗仁波 董锁成
在分析滇西北纵向岭谷区怒江州农业土地资源特征、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症结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可行、社会可接受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调整和优化农业土地资源配置,构建与生态环境相协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态保育和受损农业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实现怒江州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渠立权 吴迪 刘晨
本文以云南怒江州为研究对象,利用2020年的土地利用、经济、能源数据,综合运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与碳排放法核算生态补偿标准,破解生态补偿中“补多少”的技术问题。结果显示:(1)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为305.25亿元,其中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33.68亿元,占比达到76.55%;(2)2020年怒江州土地生态系统共吸收5 619.934×10~4t碳,转换为经济价值为153.59亿元;(3)2020年怒江州生态补偿标准区间值为4.12亿元~11.19亿元,取区间均值作为应获得的生态补偿金较为合理,怒江州应获得的生态补偿标准总额为7.655亿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锋 郝学峰 包雪梅 赵荣
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和福贡县为例,分析了独龙族和怒族等极少数民族地区林业扶贫效果。通过贡山县生态护林员脱贫分析发现,选聘生态护林员不仅能有效提高森林管护水平,而且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扶贫长效机制;通过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林业产业扶贫分析,林业产业是福贡县发展山区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规模小、专业合作社不足、生态护林员缺乏安全保障和考核体系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锋 郝学峰 包雪梅 赵荣
文章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和福贡县为例,分析了独龙族和怒族等极少数民族地区林业扶贫效果。通过贡山县生态护林员脱贫分析发现,选聘生态护林员不仅能有效提高森林管护水平,而且有利于建立稳定的生态扶贫长效机制;通过福贡县匹河怒族乡林业产业扶贫分析,林业产业是福贡县发展山区经济、促进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举措。同时研究也发现,林业精准扶贫面临着规模小、专业合作社不足、生态护林员缺乏安全保障和考核体系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威 韩晓旭 梁育填
长期以来,学者对中国农村贫困的研究侧重于经济贫困方面,对能源贫困的研究相对不足,而能源贫困恰恰是制约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户生计资产改善的主要因素。论文从农户的视角出发,借鉴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贫困线标准,根据农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农村能源贫困线进行了综合考量,并最终确定为户均每年消费400 kgce;为科学测度能源贫困状况,提出从能源贫困的广度、深度、差异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并构建了各维度的测度方法;以云南省怒江州为案例,利用564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怒江州的能源贫困状况,研究发现,怒江州能源贫困的广度为0.66,能源贫困的深度为0.40,能源贫困的差异度为0.17,能源贫困的综合指...
关键词:
能源贫困 农村 怒江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益敏 张丽香 王金花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受到区域资源环境的约束,因此,规避制约因素,挖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优势,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怒江州的约束条件和资源禀赋特征,提出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立足怒江州丰富的林业、草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构建怒江州农、林、牧业协调发展的立体生态农业格局,推动怒江州构建高原山地特色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怒江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苏荣
"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学校办学质量较差,导致当地贫困人口缺乏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和技能。通过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云南省怒江州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面临专业设置与地方民族特色产业不匹配,职业教育在当地的认可度很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等发展困境。需要紧扣地方民族特色产业来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骁 赵春虎
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领下,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而边境地区的农村警务工作也不能再安于现状,要积极融入改革发展浪潮,方能彰显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文章结合云南省怒江州边境地区的警务工作现状以及实际工作体会,分析了在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的农村警务工作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边境 警务室 农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杜力 陆邵明 钟晨
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会带有明显的地域场所特征,这种空间特质的形成与发展和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社会文化等要素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如何科学把握传统聚落中的这种关联机制,对于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田野考察、现场测绘与先进空间分析的方法,尝试对云南怒江地区以独龙族为例的少数民族聚落空间生成逻辑进行解析,通过经验描述与理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自然逻辑和社会逻辑两个方面分别阐述聚落形式背后的产生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加客观、深入地掌握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文化基因及其生成脉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苏荣
通过对云南省怒江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情况的调查,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实施培训的政府部门过多,培训层次低,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缺乏足够兴趣,培训效果不理想等困境。为此,需要优化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层次,紧扣地方民族特色产业开展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世豪 吴光栋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于生物资源丰富,生产条件优良,水土保持较好,但目前仍然以农业为主的山区来说,要确保今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本文以广东省始兴县为例,对山区县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 产业化 山区 始兴县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红梅
怒江州地处三江并流世界遗产核心区,旅游业如何发展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其生态旅游的可行性以及可能出现的负外部性问题做一些尝试性分析和探讨,避免怒江州旅游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性,实现旅游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芸 陈幼芳
怒江州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其贫困具有明显的地理性特征,特别是在该州生态环境脆弱与经济发展极度落后相耦合的情况下,实施异地开发与生态移民是解决生态和生存这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怒江州实施异地开发与生态移民存在的种种障碍和制约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异地开发 生态移民 障碍 对策 怒江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湖北大别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湖北大别山区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板块基地建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生态文明等措施。
关键词:
生态农业产业化 优势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初中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自尊、多元文化意识的链式中介效应——以云南省楚雄州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循环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以云南为例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语音教学现状及展望——以云南省为例
浅谈民族山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云南省黑箐村谈起
基于银企互惠视角下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为例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收益率的分析——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云南省为例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对策实证研究——以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为例
西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转移培训模式为例
云南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德宏州陇川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