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3)
2023(9141)
2022(8207)
2021(7818)
2020(6621)
2019(15431)
2018(15426)
2017(29634)
2016(16310)
2015(18356)
2014(18325)
2013(18179)
2012(16515)
2011(14816)
2010(14547)
2009(13113)
2008(12544)
2007(10675)
2006(9184)
2005(7794)
作者
(47811)
(39466)
(39285)
(37387)
(25293)
(19027)
(17800)
(15733)
(15202)
(13946)
(13680)
(13222)
(12507)
(12396)
(12312)
(12013)
(12011)
(11822)
(11333)
(11234)
(10011)
(9716)
(9508)
(9104)
(8862)
(8786)
(8766)
(8662)
(7972)
(7866)
学科
(61594)
经济(61530)
管理(44274)
(41698)
(35343)
企业(35343)
方法(30107)
数学(25830)
数学方法(25536)
(19030)
(15401)
中国(14699)
(14096)
业经(13313)
地方(12416)
理论(11653)
(10767)
农业(10378)
(10202)
贸易(10197)
技术(9945)
环境(9928)
(9870)
教育(9585)
(9325)
财务(9267)
财务管理(9253)
(9191)
企业财务(8770)
(8551)
机构
大学(230372)
学院(226651)
管理(92159)
(83016)
经济(81065)
理学(80766)
理学院(79848)
管理学(78414)
管理学院(78015)
研究(75382)
中国(52594)
科学(50910)
(48854)
(38701)
(38222)
业大(37336)
(36002)
研究所(35494)
中心(33517)
(31402)
(30769)
农业(30728)
北京(30634)
师范(30395)
财经(29921)
(27553)
(27238)
(25951)
技术(25104)
师范大学(24791)
基金
项目(163797)
科学(126889)
研究(117621)
基金(117458)
(103423)
国家(102578)
科学基金(87011)
社会(70869)
社会科(66945)
社会科学(66925)
(64540)
基金项目(63373)
自然(58851)
自然科(57397)
自然科学(57383)
自然科学基金(56332)
(54955)
教育(53705)
资助(48370)
编号(48307)
成果(39055)
重点(36686)
(35350)
(34580)
(34061)
课题(32893)
科研(31963)
创新(31703)
计划(30911)
大学(30433)
期刊
(87392)
经济(87392)
研究(63525)
学报(41328)
中国(37844)
科学(36180)
(34177)
管理(32163)
大学(29915)
学学(28063)
教育(26224)
(25509)
农业(24479)
技术(18882)
图书(14590)
业经(14266)
(14213)
金融(14213)
财经(13686)
经济研究(13350)
科技(12337)
(12241)
理论(12034)
(11446)
实践(11368)
(11368)
问题(11255)
情报(10960)
(10804)
业大(10756)
共检索到313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许柳雄  陈新军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测定的271尾拉氏南美南极鱼生物学数据,对拉氏南美南极鱼的全长(TL)和体长(SL)组成、全长和体重(BW)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体长组成:全长范围为145~302mm,优势全长组为200~260mm;体长范围为135~265mm,优势体长为160~220mm。雌、雄个体全长(F=1.930,P=0.167>0.05)和体长(F=1.965,P=0.163>0.05)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长与体长关系为TL=0.8755SL+0.0076(R2=0.9846)(2)全长与体重关系:拉氏南美南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凤侠  刘岩  张秀梅  
分析了2011年采自西南大西洋的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 Regan,1913)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后端、主间沟、翼叶及耳石侧表面辐射状条纹等位置存在的明显差异,可将其耳石分为6种类型。椭圆傅里叶分析所得77个特征系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6种耳石类型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的特征系数可达36.4%,表明6种类型耳石形态间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形状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表明:(1)基于形态特征的耳石类型划分是可行的;(2)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类型多样性及其耳石形态特征;(3)椭圆傅里叶分析在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清澄  马伟刚  花传祥  董炳秀  夏辉  
印尼阿拉弗拉海是我国过洋性渔业的主要作业海区之一。根据2008年7-10月在印尼阿拉弗拉海拖网渔船探捕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对主要渔获物之一的大西洋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西洋带鱼的性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占总样本的81.73%;摄食等级主要为0级和1级,占总数的70.87%;雌雄性比接近1.2∶1;肛长范围为123~650 mm,均值为(343±60)mm;优势肛长组为283~403 mm,均值为(339±31)mm,占总数的77.89%;按经纬度分析,渔获物肛长在136.5°N~137.5°N和6°S~6.5°S范围内差异较大;在优势肛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春霞  田思泉  戴小杰  吴峰  许友伟  
拟锥齿鲨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常见的兼捕鱼种,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在热带大西洋海域(4.24°~14.03°N,38.28°~27.13°W)调查时采集的383尾拟锥齿鲨样本,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拟锥齿鲨雌雄性比约为1∶0.36,且存在显著性差异;雌、雄性拟锥齿鲨的优势叉长范围分别为75~95 cm、65~90 cm;雄性肝重指数与性腺的发育程度关系不明显,雌性性成熟个体的肝重指数小于未成熟个体;雄性成熟个体占雄性总数的96.8%,雌性性成熟度以Ⅱ期和Ⅳ期为主,性成熟个体占雌性总数的56.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方舟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mm,雄性胴长164~248 mm。随着月份推移,雌性占比逐月递减,从12月份的84.21%递减至次年3月份的27.03%;雄性个体占比则逐月递增,从12月份的15.79%递增至次年3月份的72.97%。雌性样本超过3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雄性个体超过6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在性腺功能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陆九韶  李永发  夏重志  吴文化  王斌  夏永涛  
2000年3月从美国缅因州格兰特湖(GrantLake)引进陆封型大西洋鲑(Salmosalar)发眼卵,从孵出仔鱼开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其形态特征、年龄、生长、食性、性腺发育、繁殖生态等生物学特性,研究其生长发育所需条件,分析养殖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发育及繁殖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陆封型大西洋鲑3龄组体重(W)与叉长(L)相关方程为W=0.0131L2.9949;可完全投喂用人工颗粒饲料;在淡水中饲养3年(11783度日)性腺可发育成熟。统计980尾性成熟雌鱼的产卵率可达98%以上,成熟个体平均相对怀卵量为1885粒/kg体重。成熟雄性精子数量为200亿/mL,人工繁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东明  朱国平  陈新军  魏广恩  陈洋洋  
作为栖息水域最冷的枪乌贼科头足类,巴塔哥尼亚枪乌贼在西南大西洋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但迄今为止,关于该物种的繁殖生物学信息仍较有限。为此,本研究对巴塔哥尼亚枪乌贼的雌雄组成结构、性腺发育及其生殖投入等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巴塔哥尼亚枪乌贼雌雄比例约为1.79∶1,基本接近雌雄比例1∶1假设。雌雄个体大小以单一峰值区间分布个体为主,雌雄个体之间的生长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雌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116.44,缠卵腺指数为10.7436.51,二者密切相关;雄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295.75,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姜文新  许柳雄  朱国平  
根据2001及2003~2005年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主要捕捞对象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大眼金枪鱼叉长范围63~20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9~138 kg。黄鳍金枪鱼叉长范围是97~176 cm,加工后净重范围14~80 kg。两种类雌性个体所占比例各月差异较大,平均约40%。大眼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净重与叉长关系分别是W=2.0241×10-5L2.9503,W=2.2281×10-5L2.907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陈新军  许柳雄  
Based on the biological data of bigeye tuna measured from the longlining ground of the Central Atlantic Ocean from Jun.2001 to Oct.2001,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igeye tuna's maturity stages of the gonad,feeding intensity,species composition of prey,sex ratio,fork length distribution,relationships be...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浩展  戴小杰  高春霞  王坤  
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较常见的兼捕物种。它处于海洋生态结构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11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6.38°S15.17°N、42.02°W18.53°W)调查时采集的1 426 ind拟锥齿鲨和20062015年在热带太平洋海域(16.88°S10.85°N、148.71°E96.80°W)调查时采集的1 037 ind拟锥齿鲨,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波  张朝晖  张杰东  荆世锡  李继强  孙庆霞  毛兴华  
总结研究了国外有关大西洋牙鲆繁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结合作者对鲆鲽鱼类的研究 ,从大西洋牙鲆繁殖习性、性腺发育指数、繁殖力、卵仔鱼发育和变态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大西洋牙鲆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亲鱼选择、促熟培育、受精孵化和鱼苗培养的有关技术措施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田思泉  钱卫国  
根据2007年2-5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公海生产期间所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数据,对其性成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渔获物雌雄比例约为1.1:1。雌雄性腺成熟度差异大,雄性个体性成熟度高于雌性。雄性Ⅲ、Ⅳ、Ⅴ期占总样本的78.4%,雌性仅占48.1%。雌性群体3月开始大批量性成熟,4月开始大批量产卵;雄性群体2月即开始大量性成熟,并开始交配。经拟合,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雌雄个体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分别为264.9 mm和208.5 mm。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柳雄  朱国平  
根据2003-2004年1-6月印度洋中西部海域金枪鱼延绳钓所捕获的黄鳍金枪鱼数据,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和2004年渔获物中黄鳍金枪鱼加工后体重分别为7~81 kg和20~78kg,优势组分别为20~50 kg和30~60 kg。叉长范围分别为70~180 cm和110~170 cm。2003年渔获物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0.71,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小;2004年渔获雌雄性比的平均值为1.00,月间性比组成差异较大。2003年各月的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月间差异较小;2004年摄食等级以一级为主,并且月间各等级组成差异大。当渔获个体的叉长小于100 cm时,其性比...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叶旭昌  刘瑜  朱清澄  许巍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叉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 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 mm;雌性的叉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夏萌  高春霞  戴小杰  吴峰  
根据我国金枪鱼延绳钓科学观察员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3个航次在印度洋西南部海域(1°33°S,40°75°E)采集的336尾大青鲨的数据,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雌、雄大青鲨的优势叉长组分别为150229.9 cm和150250 cm,雌雄性比符合1∶1,且雌、雄大青鲨叉长无显著性差异;马达加斯加岛北部热带海域兼捕的大青鲨群体组成以大型性成熟个体为主[x=(207.6±30.6)cm],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温带海域兼捕的群体以中小型未成熟个体为主[x=(170.9±47.1)c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