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9)
2023(3720)
2022(3183)
2021(3065)
2020(2399)
2019(5473)
2018(5327)
2017(10648)
2016(5890)
2015(6493)
2014(6489)
2013(6222)
2012(5950)
2011(5490)
2010(5686)
2009(5307)
2008(5224)
2007(4765)
2006(4525)
2005(4091)
作者
(16186)
(13413)
(13302)
(12838)
(8721)
(6278)
(6089)
(5141)
(5068)
(5067)
(4462)
(4453)
(4404)
(4374)
(4349)
(4147)
(3980)
(3979)
(3943)
(3939)
(3413)
(3347)
(3277)
(3162)
(3162)
(3037)
(3022)
(2974)
(2728)
(2657)
学科
(19575)
经济(19554)
管理(18773)
(16895)
(12527)
企业(12527)
(9456)
(7147)
(6521)
方法(6368)
中国(6362)
农业(5791)
数学(5602)
数学方法(5464)
及其(5374)
政策(5180)
(5164)
贸易(5162)
(5063)
(5041)
业经(4725)
方针(4570)
(4500)
(4500)
阐述(4500)
地方(4497)
(4296)
银行(4296)
方针政策(4269)
(4224)
机构
学院(81978)
大学(79265)
(36044)
经济(35229)
管理(32106)
研究(30013)
理学(26888)
理学院(26642)
管理学(26250)
管理学院(26086)
中国(24198)
(18054)
科学(16748)
(16707)
(15295)
(15025)
中心(14101)
(13904)
研究所(13342)
财经(13199)
(11980)
农业(11916)
业大(11261)
(10878)
(10874)
师范(10802)
北京(10663)
(10530)
经济学(10086)
财经大学(9559)
基金
项目(50242)
科学(39915)
研究(39898)
基金(35838)
(30678)
国家(30380)
科学基金(25801)
社会(24551)
社会科(23274)
社会科学(23271)
(19374)
教育(18110)
基金项目(17858)
编号(17345)
(16582)
自然(15990)
自然科(15575)
自然科学(15570)
自然科学基金(15303)
资助(15290)
成果(15023)
课题(12259)
(11513)
(11356)
重点(11284)
(11277)
(10786)
(10158)
(10102)
项目编号(9998)
期刊
(43818)
经济(43818)
研究(26979)
中国(17494)
(14760)
(12772)
管理(12474)
(11289)
金融(11289)
农业(10483)
教育(10474)
科学(9871)
学报(9267)
业经(7799)
技术(7460)
大学(7406)
学学(6943)
经济研究(6623)
财经(6224)
问题(5516)
(5394)
(5343)
(5225)
世界(4715)
国际(4650)
现代(4316)
(4141)
论坛(4141)
理论(4099)
技术经济(3915)
共检索到132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方福平  李凤博  徐春春  周锡跃  
本文以西南大旱为研究案例,在分析西南大旱对区域和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及区域粮食生产和消费的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现行国家粮食政策中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粮食生产应坚持口粮优先的原则,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投入,粮食生产脆弱地区应优先建立粮食生产生态补偿机制,粮食流通更应关注农村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光  
从2014年年初开始,持续严重的干旱正在全国多地蔓延。特别是6月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多省区多地区遭受严重干旱,农作物受灾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已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给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隐忧。北方多省区持续高温干旱8月初,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前旗,由于持续干旱和高温天气,土地干裂,草场大面积干枯;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草场大面积干旱,旱情持续加剧,水井水位下降。当地政府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伟良  方梦佳  
1.实行农业补贴,扶持粮食产业。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和平  辛岭  
干旱是一种能给经济、社会、环境带来巨大影响的自然现象。与其他灾害相比,其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旱灾的发生意味着粮食的减产,国家和人民遭受损失。据统计,我国因干旱每年平均受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宏  胡立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欧相继制定了粮食援助政策,其根本目的主要有:一是为了解决余粮问题以及其他农产品剩余问题;二是为了拓展海外第二市场;三是为冷战及全球霸权战略服务。这样的政策取向,加剧了非洲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其长久的负面影响至今犹存。非洲国家要构建自主的粮食安全体系,首先应摆脱对关欧粮食援助的依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石和良  刘启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方言  
粮食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作为国民经济综合部门,承担着对粮食等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的任务,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研究制定一系列重大粮食政策,加大实施力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黄焕文  张一力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保护政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自由贸易则是粮食经济中形成安全和效率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全面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黎莉莉  胡晓群  陈松柏  
全球疫情持续和俄乌冲突以来,确保大宗商品供应链稳定,消弭全球粮食供应不确定性因素,成为全球经济安澜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根据第三次农业普查后发布的修正数据,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的阶段特征、品种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其因素贡献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中国粮食播种面积扩大、单产水平提高在不同阶段交互作用推动中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九连丰”,中央政府连续出台的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发挥了显著制度效应。运用跨学科和结构分析方法,对新时期中国粮食生产结构演化的主要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取向,包括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制度支持体系和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间的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陆  
从现阶段我国的供需格局分析,存在很大的城乡差异和结构差异,并且随着我们饮食结构、人口分布和消费观念的调整,也逐渐朝着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整体来说,随着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上升,我国的粮食供给基本充足,但随着资源要素和市场变化的影响,以及近两年社会形势的变动,也面临了巨大的增产压力,需要通过储备和进口来进行平衡。因此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也逐渐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相应的要求建构粮食安全政策,为民生提供最大保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东群  王克军  蒋和平  
本文通过对多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情况调研,对粮食减产影响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认为今年夏粮减产虽受天气因素突发的影响,但也是多种因素叠加产生的必然结果,包括有效粮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种粮劳动力短缺,种粮成本上升和种粮利润降低,以及基层农业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挑战。为此作者提出了新时代应树立新的国家粮食生产安全观、从"以主攻粮食产量为重"的导向转变为"以保证粮食有效供给为重"的导向,以及保障粮食安全三个重点。最后,提出了新时代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贯彻落实粮食提质保量增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光强  
粮食安全的政策分析模型表明,粮食安全政策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至关重要因素,但是,不断变迁的粮食安全政策必须服从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规律,并且粮食安全政策还必须保持它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董林  李娟  李春顶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局势,应统筹协调内外部关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的风险和威胁;以科技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资源禀赋优势转化,全面增强粮食安全自主掌控力和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秧分  钟钰  刘玉  王国刚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粮食问题的统筹考虑有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从"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等方面述评了粮食安全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等途径仍可实现进一步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但受粮食属于"准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区域不稳定、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调整滞后、经营方式有待完善、粮食市场配置效率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政策调控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导并促成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与政府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石安  
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粮食危机,既有国际市场粮食供给紧张、粮价上涨原因,又有这些国家长期忽视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和对农业生产者利益的保护。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有限,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财政对粮食生产与流通的补贴力度,优化补贴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