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8)
2023(1357)
2022(1275)
2021(1285)
2020(960)
2019(2311)
2018(2142)
2017(3453)
2016(2376)
2015(2596)
2014(2489)
2013(2707)
2012(2702)
2011(2551)
2010(2649)
2009(2372)
2008(2366)
2007(2145)
2006(1889)
2005(1708)
作者
(9902)
(8364)
(8202)
(7781)
(5641)
(4393)
(3825)
(3309)
(3254)
(3128)
(2929)
(2876)
(2875)
(2845)
(2836)
(2732)
(2580)
(2553)
(2419)
(2410)
(2300)
(2241)
(2228)
(2015)
(1911)
(1910)
(1876)
(1848)
(1847)
(1820)
学科
(8165)
经济(8160)
地方(4685)
教育(4335)
(3957)
研究(3792)
(3505)
研究生(3492)
(3206)
(2959)
地方经济(2793)
(2674)
方法(2528)
管理(2438)
农业(2432)
数学(2364)
(2352)
制度(2344)
数学方法(2337)
服务(2224)
(2208)
(2195)
医疗(2192)
中国(2018)
(2009)
虫害(1776)
病虫(1617)
病虫害(1617)
(1564)
生物(1536)
机构
大学(37290)
学院(35308)
研究(19023)
(14532)
科学(14118)
农业(11694)
(11168)
研究所(10430)
(10318)
中国(10205)
经济(9842)
业大(9693)
(8730)
管理(8183)
(8129)
农业大学(7647)
中心(7461)
(7413)
理学(6978)
(6784)
理学院(6714)
实验(6398)
管理学(6396)
科学院(6375)
管理学院(6343)
(6247)
(6212)
实验室(6201)
重点(5872)
(5603)
基金
项目(27114)
科学(19155)
基金(18044)
(17902)
国家(17767)
研究(15957)
科学基金(13331)
(11881)
自然(10221)
(10212)
自然科(9952)
自然科学(9938)
自然科学基金(9748)
基金项目(9731)
教育(8137)
社会(8052)
社会科(7471)
社会科学(7470)
资助(7426)
科技(7342)
计划(7276)
重点(6953)
(6704)
(6233)
编号(5988)
(5646)
专项(5611)
课题(5457)
科研(5455)
创新(5372)
期刊
(13877)
(13672)
经济(13672)
学报(13459)
研究(11814)
中国(11053)
科学(9658)
农业(9647)
大学(9108)
学学(8771)
教育(7556)
(6416)
(5054)
业大(4731)
农业大学(4250)
(3438)
(3309)
卫生(3309)
研究生(3107)
学位(3096)
自然(2990)
林业(2857)
中国农业(2622)
自然科(2589)
自然科学(2589)
(2444)
科技(2336)
管理(2175)
农林(2151)
(2151)
共检索到55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艳红  陈玉惠  朱云峰  
华山松疱锈病是华山松Pinus armandi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了利用重寄生菌对华山松疱锈病进行生物防治,对其病原菌茶生柱锈Cronartium ribicola的重寄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依据柯赫氏三原则对分离得到的真菌进行鉴定,得到茶生柱锈的重寄生菌链格孢Alternariaspp.,镰刀菌Fusariumspp.,棒束孢Isariasp.,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sp.,木霉Trichodermaspp.及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经显微和超显微观察发现接种重寄生菌后锈孢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不同的重寄生菌对锈孢子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图3表4参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云  叶华智  董宝成  刘紫英  秦芸  
Rust of Sambucus williamsii and hyperparasite of the rust were found in Fengtong Zhai national nature sanctuary area.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Aecidium sambuci. The hyperparasite occured on lower leaf surface rust spo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yperparasitism was henna powdery. The hyperparasit...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秀英  韩艳洁  
杨柴锈病(Uromyceshedysari-mongoliciYuan.)是毛乌素沙地先锋固沙树种杨柴(HedysarummongolicumTurcz.)的重要病害。由于受其危害,使杨柴提早落叶、枝条枯死,严重影响了杨柴的生长发育,给治沙造林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锈寄生菌(Sphaerellopsisfilum(Biv.-Bern.exFr.)Sutt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浩  黄宁珍  郭伦发  王新桂  龚庆芳  何金祥  
对广西靖西寄生植物菟丝子上分离的生防真菌进行研究,为菟丝子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采集寄生于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羊蹄甲上具有炭疽病斑的日本菟丝子,分离病原并扩大培养,进行致病性鉴定。柯赫氏法则证明该病由真菌YTJ-8侵染引起;根据YTJ-8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比较,推定其为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天鹏  郭旭  孙长云  陈经雕  朝木丽格  武婕  格日勒图  
【目的】阐明牛体表寄生草原革蜱与牛羊布鲁氏菌病的相关性,为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溯源调查及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传统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呼伦贝尔地区采集的191只蜱虫进行种型鉴定;以牛体表采集的寄生蜱为材料,应用布鲁氏菌选择性培养基从蜱体内分离可疑细菌;将可疑细菌进行分离培养,菌落的形态学观察,以及革兰氏染色和柯氏染色镜检初步鉴定可疑细菌的种属;经PCR方法扩增布鲁氏菌的Bcsp31和Omp22基因序列,并应用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遗传进化树;运用AMOS-PCR、单项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染料抑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对分离的可疑菌进行分型鉴定。【结果】该地区优势蜱种被鉴定为草原革蜱,并成功在其体内分离到4株可疑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柯氏染色后菌体呈红色短杆菌,并通过PCR方法成功克隆出布鲁氏菌的Bcsp31和Omp22基因序列,经过基因序列测序及BLAST比对分析,发现与布鲁氏菌参考序列相似度均在99.0%以上。应用MEGA 7.0软件成功构建遗传进化树,分离菌株序列与布鲁氏菌属的已知序列聚类在同一分支;运用AMOS-PCR和布鲁氏菌常规分型鉴定试验,确定4株分离菌均属于羊种布鲁氏菌。【结论】成功在呼伦贝尔地区牛体表采集的草原革蜱体内分离到4株羊种布鲁氏菌,表明草原革蜱作为吸血节肢动物,可能在不同宿主之间的布病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论文为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溯源调查和防控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冰  宗兆锋  王记侠  
利用重寄生链霉菌F46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原生质体融合,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及颜色的差异分离获得8株融合菌株。皿内实验结果表明,包括F-S5,F-S8,F-S12,F-S15和F-S16在内的5个菌株保留了亲本 SC11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F-S8只对粉红聚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60%;F- S12对粉红聚端孢(T.roseum)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抑菌作用,抑菌率接近60%;而其他3个菌株对5种靶标病原真菌皆有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可达70%左右。在受抑菌丝再生能力测定中发现,菌株F-S15对粉红聚端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道宏  李国庆  易先宏  王道本  
在PDA平板上比较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4个盾壳霉菌株和1个加拿大盾壳霉菌株的培养特性,并在核盘菌菌核上接种盾壳霉孢子,测定其寄生致腐菌核的能力。结果表明:在20℃下供试菌株平均生长速度是3.0mm/d,根据菌落的基质菌丝色素、气生菌丝和产孢量等特性可把25个菌株分成Ⅰ、Ⅱ和Ⅲ3种菌落类型,各占80%、12%和8%;25个菌株寄生致腐菌核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并可将它们分成强、中和弱3组,各占40%、48%和1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庆  王道本  张顺和  但汉鸿  
采用菌核诱捕法从源于湖北省40个县市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及鉴定同腐烂菌核相关的真菌。结果表明:重要的菌核寄生菌盾壳霉(Coniothyriumminiatns)在湖北省分布于西北及西南部高海拔山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除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盾壳霉还可寄生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和小核盘菌(S.minor)。盾壳霉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为20℃,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光对孢子的产生具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分生孢子萌发需95%以上的空气相对湿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军  苑庆欣  杨书博  周志新  孙东波  
为了解载体介导噬菌体入胞及抗胞内寄生菌的最新研究进展,利用文献综述法检索近年载体介导噬菌体入胞的相关文献,从功能发挥、试验技术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对可应用于介导噬菌体入胞的载体进行整理讨论。结果表明:1)噬菌体作为一类能够感染和裂解细菌的病毒,其天然存在的抗菌特性使其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广泛存在,但其靶向胞内寄生菌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鲜有报道。2)与游离噬菌体相比,以无机纳米微粒、脂质体等作为载体介导噬菌体入胞,能够防止噬菌体被宿主免疫系统清除和免受细胞内环境影响。3)脂质体因其作为载体可有效提高噬菌体入胞效率及杀菌效率,现已成为研究最广泛的噬菌体入胞载体之一。因此,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载体介导噬菌体入胞及抗胞内寄生菌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不同介导噬菌体入胞的载体特性、入胞机制以及如何提高入胞效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有效地利用载体投递系统高效投递噬菌体解决细胞内细菌感染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乔宏萍  宗兆锋  
 测定了2株重寄生放线菌对灰葡萄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重寄生放线菌F46(Streptomycessp.)和PR(Streptomycessp.)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镜检可以观察到F46和PR在灰葡萄孢菌丝上产生附着胞、缠绕靶标菌丝,使靶标菌丝畸形等现象;诱发接种后2株重寄生放线菌对苹果、草莓、番茄采后灰霉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控制作用,在低温下的防效优于高温,提前诱发接种的防效优于同时接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克祥  刘晓光  Dana Friesem  Leonid Chernin  时呈奎  
Some Chaetomium spp. are capable of antagonizing several plant pathogenic fungi through production of antibiotics and mycoparasitism. Secretion of lytic enzymes, mainly including glucanases and chitinases, i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he mycoparasitic process. In this study, an about 1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育菁  陈璐  蓝江林  苏明星  刘波  
对采自福建宁德地区的大白毫和福云六号茶叶进行内生菌的分离和脂肪酸鉴定.从7份样品中共分离到16株细菌、1株真菌.老叶中均未检测到内生菌,芽叶中内生菌数量为26.5×106-139.5×106cfu.g-1.有机种植的福云六号芽叶含菌量是大白毫的1.94倍.常规种植的大白毫芽叶含菌量为97.5×106-139.5×106cfu.g-1,明显高于有机种植的26.5×106-28.3×106cfu.g-1.大白毫带有红杆菌属、微杆菌属、根瘤菌属和贪噬菌属的内生细菌,福云六号仅含有根瘤菌属和贪噬菌属.有11株茶叶内生菌对10种供试病原菌表现出拮抗活性,其中放射根瘤菌Eb659菌株抑菌谱最广,具有作为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万凌云  韦树根  潘丽梅  霍娟  付金娥  蒋妮  
【目的】筛选、分离、鉴定桑寄生种子高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内生真菌,为获取降解能力较强的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及实现桑寄生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桑寄生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其内生真菌,以麦麸为木质纤维生物物质底物,采用ABTS法、藜芦醛法和苯酚红法及纤维素酶(CL)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测定其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筛选降解木质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并根据形态特征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从57株桑寄生种子内生真菌中筛选出4株高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菌株(15H3、2013、106和10y11)。其中,培养11 d时菌株15H3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菌株2013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达高峰,分别为7.14和11.69 U/mL;培养9 d时菌株106的漆酶活性、菌株2013的纤维素酶活性和菌株10y11的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分别为57.98、0.32和8.56 U/mL。经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15H3和2013分别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arceuthobii)和垫壳孢属(Coniella pseudogranati)菌株,106和10y11为镰孢属(Fusarium incarnatum)菌株。【结论】从桑寄生种子中能筛选鉴定出高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内生真菌P. arceuthobii、C. pseudogranati和F. incarnatum,可为桑寄生侵入寄主细胞壁降解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桑寄生的繁育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小飞  邹成佳  崔丽娜  李晓  杨晓蓉  罗怀海  
2010-2011年,从我国西南地区16个市(县)主要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标样190份,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分离得到393个菌株,将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共鉴定出15个种属,其中以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分离频率最高为40.20%,为优势菌株;其次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分离频率为15.01%。选用优势菌株拟轮枝镰孢菌采用花丝注射法、籽粒注射法、花丝喷雾法3种方法进行了穗腐病接种方法筛选,结果表明,籽粒注射法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发病,发病程度适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接种方法。采用此方法对西南主要推广品种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Lee Yong Bo  Yang Young Ki  Lim Chae Kyu  
从韩国Dermaptera分离获得了虫囊菌目的2个属的2种真菌。其中Dimeromyces anisolabisThaxter寄生Anisolabis maritima(Bonelli)是韩国的新记录种,Filariomyces for ficulae Shanor寄生Labidura riparia japonica(de Haan)于济州岛上首次发现。这些真菌标本和菌株保存在韩国Chosun大学的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系的微生物实验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