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0)
- 2023(15237)
- 2022(13120)
- 2021(12210)
- 2020(10084)
- 2019(23045)
- 2018(22843)
- 2017(43797)
- 2016(23945)
- 2015(26743)
- 2014(26529)
- 2013(26511)
- 2012(24324)
- 2011(21867)
- 2010(21620)
- 2009(19764)
- 2008(19148)
- 2007(16857)
- 2006(14828)
- 2005(12669)
- 学科
- 济(97643)
- 经济(97540)
- 业(68810)
- 管理(60827)
- 农(51467)
- 企(47158)
- 企业(47158)
- 方法(42444)
- 数学(36576)
- 数学方法(36227)
- 农业(34144)
- 业经(26421)
- 中国(24448)
- 地方(22137)
- 财(22086)
- 贸(21562)
- 贸易(21556)
- 学(21356)
- 易(21035)
- 制(16920)
- 技术(15202)
- 环境(14782)
- 发(14587)
- 理论(14166)
- 和(13983)
- 出(13360)
- 策(12921)
- 银(12758)
- 银行(12694)
- 农业经济(12645)
- 机构
- 学院(340464)
- 大学(338309)
- 管理(134112)
- 济(133700)
- 经济(130947)
- 理学(117535)
- 理学院(116198)
- 研究(115273)
- 管理学(114185)
- 管理学院(113600)
- 中国(84925)
- 农(80779)
- 科学(75767)
- 京(71421)
- 业大(62684)
- 农业(62670)
- 所(58918)
- 财(56009)
- 研究所(54310)
- 中心(53020)
- 江(48966)
- 财经(45648)
- 范(45033)
- 师范(44533)
- 北京(44034)
- 经(41810)
- 院(40756)
- 农业大学(40256)
- 州(39722)
- 经济学(38821)
- 基金
- 项目(243144)
- 科学(189209)
- 基金(175623)
- 研究(173711)
- 家(155753)
- 国家(154380)
- 科学基金(130667)
- 社会(109466)
- 社会科(103361)
- 社会科学(103333)
- 省(96021)
- 基金项目(94749)
- 自然(86162)
- 自然科(84088)
- 自然科学(84062)
- 自然科学基金(82555)
- 划(80430)
- 教育(77342)
- 编号(71187)
- 资助(70489)
- 成果(55858)
- 重点(54219)
- 发(52968)
- 部(52857)
- 创(50374)
- 课题(47689)
- 创新(46949)
- 科研(46613)
- 计划(45282)
- 国家社会(44814)
- 期刊
- 济(146922)
- 经济(146922)
- 研究(93366)
- 农(81876)
- 学报(63853)
- 中国(63322)
- 科学(56062)
- 农业(55671)
- 大学(47821)
- 学学(45666)
- 管理(42802)
- 财(39060)
- 教育(32987)
- 业经(30510)
- 融(28116)
- 金融(28116)
- 业(26431)
- 技术(25884)
- 问题(21244)
- 经济研究(21189)
- 财经(20962)
- 版(19981)
- 业大(18982)
- 科技(18414)
- 经(17811)
- 图书(16795)
- 资源(16624)
- 农业大学(15788)
- 技术经济(15770)
- 农业经济(15292)
共检索到485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牛廷立 庄天慧 张国培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终年在外的农民工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流出地的村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动态、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和子女教育培养,促进了当地农民生育观念、赡养观念、婚丧习俗的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锦秀 赵小鸽
随着各地农民工的大量外出,农村的经济、政治、居住环境等都受到了极大影响。本研究拟以四川省为例,通过在不同区域内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构建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系统地分析农民工对流出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所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工的流动对山区人居环境改善的影响最大,丘陵次之,平原最小;在对家庭影响方面和对公共环境影响方面,农民工对丘陵的影响值都明显高于平原和山区;在对周围人影响方面,对山区和平原的影响值差异不明显,但对丘陵地区的影响却基本为零。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拓宽农民工的就业途径;加强宣传教育,重视对农民工的科普知识教育;合理规划环境,强化农村环境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梅 杨锦秀 杨启智 傅新红
本文根据在四川省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农民工对流出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丘陵地区的影响最大,平原次之,山区最小,但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大小与流出地的地域类型并不完全一致;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民主政治影响最大,对丘陵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最大;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经济影响最小,对山区的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影响最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瑞 刘超
本文基于流出地的视角研究流动范围对农村外出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选取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农民工主要输出省份河南省和安徽省的流出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跨省流动和市内跨县流动,省内跨市流动具有最高的长期居住意愿,因此更容易实现城镇化和市民化。按性别、年龄分样本回归以及使用混合估计模型和PSM检验解释变量的内生性,回归结果间略有差异但不会改变基本结论。本文从收入预期、融入成本和社会关系网络三个方面解释流动范围对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影响机制的检验符合预期。
关键词:
流动范围 定居意愿 农民工 流出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凤 李卫海 蒋爱群
本文基于通过对甘肃两村的实际调查,论述了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笔者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活动的组织以及农村社区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外出务工 社区经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永 管曦 许文兴
基于动机的概念框架,构建农民工回乡建房动机若干维度,开发回乡建房动机测量量表,采用因子分析法,利用在福建省农民工流出地的问卷调查数据,提取农民工回乡建房动机公因子,并对各类动机内涵进行理论解释;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回乡建房农民工进行动机类型划分。研究发现:按强烈程度,农民工回乡建房的6种动机由强到弱分别为:"改善家人居住条件"、"保值增值规避风险"、"为自己未来返乡做准备"、"建房娶亲结婚"、"展现身份实力"、"维护成员权利"。按照影响建房动机产生的外部诱因和内部需求可以将农民工分为3类,即"外部诱因驱动型"农民工、"内部需求驱动型"农民工和"内外混合驱动型"农民工。其中,受外部诱因驱动而回乡建房的农民工占比较大。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工回乡建房较少是出于内部需求的主动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受到外部诱因驱动的被动选择,抑或称之为"无奈"之举。
关键词:
农民工 回乡建房 动机 类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国永 江强 田甜 许文兴
居住是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福利保障的基础。本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回乡建房农民工福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在福建省农民工流出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评价农民工回乡建房的家庭福利效应;借鉴洛伦兹系数的计算方法,比较不同农民工回乡建房前后家庭福利差异。研究发现:回乡建房对农民工家庭福利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建房家庭之间的福利差异;但农民工家庭福利仍然低于中等水平,其中家庭经济方面的福利变差。基于提高农民工家庭福利的目标要求,应推进农民工就地城镇化,提高实际居住福利;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建房引导与管理,倡导合理适度的住房建设,减轻因建房所造成的经济负担;盘活闲置宅基地和住房资源,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比较建房前后福利变化可以较好地研判回乡建房对农民工家庭的影响,并有助于深化对此现象的理解,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祥江 杨锦秀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增收并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转移规模应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当劳动力转移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刘易斯拐点"出现后,虽然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但数量不断减少后,农业产出总量不仅不会继续增加反而开始减少。文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存在最佳规模,并以我国劳动力转移数量较大的西南地区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劳动力 转移 农业生产 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川 杨锦秀
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区域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出地农民工家庭对政治现状的评价和对政治代理人的满意程度是决定该家庭是否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外出务工收入比重、家庭成员中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等特征对该家庭参与政治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君
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有效途径,但收入分配不公又会抑制经济增长减贫效果,实现益贫式增长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益贫产业。文章通过贵、桂、川、渝四个省(区市)2000—2013年农村贫困率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发现贵州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与贫困的变化成负相关关系;广西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贫困率成负相关;四川、重庆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与贫困率变化都成负相关关系,但第一产业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要大。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产业结构 减贫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君
经济增长是减贫的有效途径,但收入分配不公又会抑制经济增长减贫效果,实现益贫式增长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益贫产业。文章通过贵、桂、川、渝四个省(区市)2000—2013年农村贫困率与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发现贵州第三产业结构比重变化与贫困的变化成负相关关系;广西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贫困率成负相关;四川、重庆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与贫困率变化都成负相关关系,但第一产业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要大。
关键词:
西南地区 产业结构 减贫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宇飞 兰勇 贺明辉
基于湖南等16省(市、区)944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 19统计软件,分析文化的锚定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显著,直接影响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的热情和效果;政策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创业者希望更好地获得金融和政策支持;农村信息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较显著,决定着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及效率;农村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类似,可以归纳为落叶归根和衣锦还乡的心
关键词:
锚定效应 新农村文化 返乡创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宇飞 兰勇 贺明辉
基于湖南等16省(市、区)944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 19统计软件,分析文化的锚定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显著,直接影响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的热情和效果;政策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创业者希望更好地获得金融和政策支持;农村信息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较显著,决定着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及效率;农村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类似,可以归纳为落叶归根和衣锦还乡的心理锚定。
关键词:
锚定效应 新农村文化 返乡创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宇飞 兰勇 贺明辉
基于湖南等16省(市、区)944份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 19统计软件,分析文化的锚定效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学习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最显著,直接影响农民工接受创业教育、技术培训与指导的热情和效果;政策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创业者希望更好地获得金融和政策支持;农村信息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影响较显著,决定着农民工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及效率;农村亲情文化和就业文化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类似,可以归纳为落叶归根和衣锦还乡的心
关键词:
锚定效应 新农村文化 返乡创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