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0)
- 2023(17763)
- 2022(14934)
- 2021(13538)
- 2020(11434)
- 2019(25917)
- 2018(25444)
- 2017(48631)
- 2016(26292)
- 2015(29491)
- 2014(29813)
- 2013(29919)
- 2012(28324)
- 2011(25895)
- 2010(26490)
- 2009(25225)
- 2008(25195)
- 2007(23147)
- 2006(21095)
- 2005(19533)
- 学科
- 济(133735)
- 经济(133593)
- 业(98158)
- 管理(83637)
- 企(78927)
- 企业(78927)
- 农(49600)
- 方法(48745)
- 数学(39066)
- 数学方法(38737)
- 业经(35862)
- 中国(34671)
- 农业(33161)
- 财(32567)
- 地方(31701)
- 学(25564)
- 制(24994)
- 贸(21991)
- 贸易(21974)
- 务(21394)
- 财务(21356)
- 财务管理(21311)
- 易(21234)
- 技术(21112)
- 和(20924)
- 环境(20517)
- 企业财务(20141)
- 银(19446)
- 银行(19395)
- 融(19194)
- 机构
- 学院(398299)
- 大学(392659)
- 济(174481)
- 经济(170980)
- 管理(150555)
- 研究(142886)
- 理学(127487)
- 理学院(126036)
- 管理学(124121)
- 管理学院(123397)
- 中国(111616)
- 科学(87116)
- 京(84636)
- 农(82121)
- 财(78056)
- 所(75051)
- 研究所(67507)
- 中心(65172)
- 江(64427)
- 农业(63585)
- 业大(62781)
- 财经(60810)
- 经(54802)
- 北京(53901)
- 经济学(53002)
- 州(50644)
- 范(50505)
- 院(50472)
- 师范(49946)
- 经济学院(47548)
- 基金
- 项目(253214)
- 科学(198547)
- 研究(184015)
- 基金(182345)
- 家(159831)
- 国家(158338)
- 科学基金(134515)
- 社会(118393)
- 社会科(111883)
- 社会科学(111851)
- 省(101377)
- 基金项目(96230)
- 自然(85622)
- 划(83897)
- 自然科(83517)
- 自然科学(83489)
- 自然科学基金(82013)
- 教育(81647)
- 资助(74154)
- 编号(74122)
- 发(60347)
- 成果(59699)
- 重点(57500)
- 部(55302)
- 创(54325)
- 课题(51602)
- 创新(50296)
- 业(49841)
- 国家社会(48942)
- 发展(48491)
- 期刊
- 济(213483)
- 经济(213483)
- 研究(120263)
- 中国(85833)
- 农(80373)
- 学报(63918)
- 财(62179)
- 科学(60086)
- 管理(59039)
- 农业(54036)
- 大学(48348)
- 学学(46051)
- 融(41648)
- 金融(41648)
- 业经(37655)
- 教育(36429)
- 技术(36322)
- 经济研究(32425)
- 财经(30924)
- 业(29162)
- 问题(27968)
- 经(26838)
- 技术经济(23152)
- 世界(21673)
- 贸(20947)
- 版(20189)
- 商业(18965)
- 现代(18817)
- 统计(18589)
- 资源(18589)
共检索到627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睿
[目的]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评价,了解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方法]根据我国西南地区5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相关数据,建立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耦合模型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当前我国西南地区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处于中度协调水平,且耦合类型处于勉强调和协调,整体上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协调状况上相对乐观;从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两者对比关系看,除重庆市属于经济严重滞后型外,四川、云南、贵州省以及西藏自治区均属于经济极度滞后型。[结论]我国西南地区在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协调度上整体处于中度协调水平,农业经济发展均比较滞后,我国西部地区应继续注重农业生态保护,并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农业生态 经济 协调度 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文珺 刘丽红
[目的]以山西省为例,探究其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演变规律以及限制因素,对加快山西省农业全要素融合、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论文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和限制因子识别模型,从山西省市两级分别分析2010—2020年农业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系统(REE系统)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因子,探究其发展水平、演变规律以及限制因素。[结果](1)研究期间全省层面农业REE系统处于较低至中等水平,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增加。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有所提升,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但资源利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耦合协调等级:2010—2012年轻度失调,2013—2016年进入濒临失调阶段,2017—2020年,提升为勉强协调。(2)区域层面,以太原市发展水平最高,并向轻度协调发展过渡;阳泉市和运城市表现为最低水平;其他地区为较低水平。变化趋势以太原市、大同市增速稳定,忻州市、临汾市和吕梁市3市发展波动性较大。耦合协调等级:太原市、大同市、长治市3市为勉强协调型;晋城市、晋中市2市为濒临失调型;其他6市均为轻度失调型。(3)障碍因子识别包含13个主要指标。[结论]山西省农业REE系统整体水平为较低到中等,耦合度高,耦合协调度相对低,协调等级逐年优化,表现为有序发展趋势。近年来山西省农业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一定进展,但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约束作用开始突显,尤其表现在产业结构、水资源、耕地资源、环境污染和治理等方面,区域尤以晋西南地区的吕梁市、临汾市和运城市为重,产业结构优化和资源环境改善等发展模式有待加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静 于建平 武彤 刘玮
[目的]探索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中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2004—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得分,再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04—2017年中国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得分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发展得分;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程度从中度协调过渡到极度协调。[结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机构、重点支持具有生态正向外部性的项目。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业正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与此同时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对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西南地区5省2011-2020年的经济数据,运用熵权法构建数字经济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并开展测度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协调发展关系。最后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成渝城市群产业升级与数字化转型领先优势,积极增强辐射效应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春龙 孟冬妍
本文提出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化与发展取决于复合机制的思想 ,给出了这种复合机制的构成与作用方式 ,认为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复合机制表现为动力机制、演化机制和反馈机制 ,深入分析了每种机制的作用要素和作用原理 ,指出三种不同机制的耦合决定了企业生态经济系统的演化与发展 ,为实现企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企业生态经济系统 复合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鹏媛 米红
通过构建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和2010年的截面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着重从发展水平、单个系统有序度及系统间协调度三个维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显著,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各系统的整体有序度略有提升,经济系统有序度最高,高等教育次之,人口系统最低;区域三系统间的协调度差距悬殊,高等教育-经济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高等教育-人口系统的协调度。建议从高等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与人口及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演化三方面考虑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桂芳 潘军
当今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理论面临严峻的考验 ,必须放弃传统发展理论 ,走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乐华 高强 史磊
近年来,海洋生态经济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陆域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相比,国内外学者对海洋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理论研究仍较薄弱。在海洋生态状况加速恶化、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运行凸显的背景下,从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非协调发展的具体表现进行剖析,确定其协调发展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并构建出用以促进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主导型、海洋生态主导型、海洋社会节约型三种基本模式,以期为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樊杰
从国家利益和青藏地区的文化与自然特性出发 ,结合对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 ,提出青藏地区近期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深入分析青藏地区战略实施的重要驱动力———国家扶持政策及其效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调整国家政策的建议 ,为青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并将构筑青藏地区特色经济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分别探讨了支撑特色经济体系的3个支柱产业系列 (以旅游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系列、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系列、以民族工业和当地土特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纺工业系列 )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
青藏地区 特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广胜
本文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特点,从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及物流发展潜力等方面构建了表征我国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2 0 0 3-201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灰色关联模型、D E A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物流能力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变化趋势相近,且各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最佳状态,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整体效率较高。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物流能力与经济均衡发展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物流能力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 DEA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华民
有效的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是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壮大,科学技术生产的不断升级,农业经济较其他生产行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因此,我国在不断的推出相关的政策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推出高效农业整改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在市场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中提出新的策略。
关键词:
农业结构 调整 市场经济规律 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金叶 安尼瓦尔.阿木提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本文在此前提下讨论了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关键词:
农业 生态经济系统 发展要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建楠 曹有挥 姚士谋 梁双波
通过建立基础设施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我国各省市经济系统与基础设施系统的协调性。研究显示:宏观格局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格局与我国经济空间差异格局基本相似,表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的递减差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各省市基础设施综合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等级相关关系;将各省市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协调划分为优质协调、良好协调、基本协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及严重失调六种类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张晓慧
油气资源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将有效的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本文在确立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与思路的基础上,选取2001-2008年我国石油工业、人口、经济、科技、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对我国油气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协调度以及协调发展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
油气资源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综合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长雷 王丽婧 梅凤乔 郭怀成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当前形势下,如何实现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是当地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阐述了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的特征,在引入和结合系统动力学、情景分析和协调度分析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贵阳市协调发展策略分析的研究框架。遵循框架中的思路和方法,构建了贵阳市环境经济系统仿真模拟模型,围绕GDP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环保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5个情景的情景预测和协调度分析,通过反复模拟、反馈、调整及分析,识别出情景5为较理想的一种发展模式,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基本策略方向。研究结果是贵阳市未来发展的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