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4)
2023(10876)
2022(9834)
2021(9377)
2020(7814)
2019(18487)
2018(18492)
2017(35480)
2016(19657)
2015(22136)
2014(22392)
2013(22030)
2012(20281)
2011(18060)
2010(17760)
2009(16035)
2008(15338)
2007(12887)
2006(11167)
2005(9413)
作者
(55757)
(46348)
(45672)
(43739)
(29625)
(22586)
(20951)
(18339)
(17865)
(16515)
(16358)
(15454)
(14779)
(14491)
(14285)
(13939)
(13898)
(13480)
(13380)
(13177)
(11546)
(11265)
(11000)
(10716)
(10371)
(10314)
(10259)
(10225)
(9307)
(9289)
学科
(77891)
经济(77816)
管理(52764)
(49333)
(40471)
企业(40471)
方法(35176)
数学(30629)
数学方法(30245)
(21428)
地方(21364)
(19372)
中国(18206)
(17008)
业经(16522)
农业(14611)
环境(13057)
(12802)
(12542)
贸易(12532)
理论(12416)
(12053)
技术(11652)
(11501)
(10705)
财务(10643)
财务管理(10621)
(10534)
地方经济(10385)
教育(9972)
机构
大学(267132)
学院(266274)
管理(109509)
(98031)
经济(95678)
理学(95336)
理学院(94188)
管理学(92512)
管理学院(92054)
研究(88695)
中国(64092)
科学(59145)
(58250)
(44759)
(44371)
业大(43104)
(42593)
(42179)
研究所(41033)
中心(40825)
(37358)
师范(37034)
北京(35921)
农业(34980)
财经(34712)
(33277)
(31904)
(31425)
师范大学(30179)
技术(28374)
基金
项目(192799)
科学(150225)
研究(140208)
基金(137287)
(119942)
国家(118939)
科学基金(101818)
社会(85297)
社会科(80543)
社会科学(80518)
(76957)
基金项目(74963)
自然(68300)
自然科(66546)
自然科学(66529)
自然科学基金(65249)
(64566)
教育(63489)
编号(58590)
资助(55926)
成果(46313)
重点(43002)
(41425)
(41125)
课题(40115)
(39511)
科研(36823)
创新(36819)
大学(35191)
计划(35136)
期刊
(106201)
经济(106201)
研究(73865)
中国(51008)
学报(43112)
科学(40871)
(39629)
管理(36866)
大学(31729)
(30997)
教育(30501)
学学(29614)
农业(27967)
技术(23403)
业经(18460)
(17962)
金融(17962)
图书(16303)
资源(16195)
经济研究(15148)
财经(15071)
(14460)
科技(14068)
问题(14034)
理论(13128)
(12631)
技术经济(12617)
实践(12382)
(12382)
现代(12277)
共检索到378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曹飞  邵景安  
[目的]土地整治是实现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重要举措,该研究借助地图、统计和实地调研数据从土地平整、田间道路、排灌条件、生态防护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出发构建评价系统,评价土地整治成效。[方法]评价系统借助专家打分赋权,各指标借助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整治成效借助熵权Topsis模型进行评价。[结果](1)评价指标差异较大,耕地连片度的变异系数高达61.92%,说明工程实施前后田块破碎度变化最大,其他指标均属于中等变异。(2)专家打分显示道路通达度工程实施后得分增加72%,增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谭少军  邵景安  张琳  李春梅  蒋佳佳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重庆市垫江县为研究区,结合农用地质量分等、土地利用变更等多元数据,利用生态位(Niche)、局部莫兰指数(Local Moran’s I)、多元约束(Multi-constraints)方法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区位选址,以期为垫江县及类似丘陵地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1)评价指标空间离散性不一,地块连片度、田间道路通达度和地块到居民点距离变异性最强,成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需要适当考虑的关键因子;(2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婕  魏朝富  刘卫平  钟守琴  张国栋  
采用"三生"功能指数测算和系统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庆市綦江区为例,进行土地整治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各街镇地形差异较大,其"三生"功能指数随立地条件的不同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生产功能指数与立地条件指数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r=0.522),生活功能指数与立地条件指数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r=0.595),生态条件指数与立地条件指数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负(r=-0.134)。(2)结合聚类结果和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分为4个土地整治区,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乔希  应寿英  
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为研究丘陵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地撂荒严重;农地转出原因比转入原因更为复杂;农户收入构成、承包地块数及面积对土地流转具有影响。同时,存在土地流转信息闭塞,农户法律意识薄弱,流转对象与方式单一,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乔希  应寿英  
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为研究丘陵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以重庆市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地撂荒严重;农地转出原因比转入原因更为复杂;农户收入构成、承包地块数及面积对土地流转具有影响。同时,存在土地流转信息闭塞,农户法律意识薄弱,流转对象与方式单一,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勇刚  张孝成  王锐  莫燕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从县级层面提出并验证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的两种测算方法,得出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不完全取决于耕地地形坡度和田坎系数,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考虑质量潜力更能科学地指导区域农用地整治、特别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为合川区农用地整治安排、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提供依据,也为西南丘陵山区的县域农用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和平  杨朝现  信桂新  李雨彤  曹润  
[目的]以多功能评价为基础开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能够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点的精细化、差异化治理需求。[方法]以西南丘陵区典型代表性的重庆市荣昌区为例,利用分层抽样选择12个样点村域,结合内部用地形态和外部环境适宜性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优势度差异,划定农村居民点功能优化分区并制定相应优化策略。[结果]农村居民点内部结构及承载功能表现出显著地域分异规律,其农业生产功能随着与城镇距离缩短而显著衰弱;非农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优势度的分布特征均表现为由城镇中心向较远区域递减趋势;生态功能优势度表现为远郊型>中心型>近郊型。荣昌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区优化策略可划分为I类产业重构式、Ⅱ类社区营造式、Ⅲ类生态涵养式和Ⅳ类移民搬迁式4种。[结论]综合内部用地特征和外部环境适宜性对农村居民点"三生"功能优势度进行评价,可为西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宇  高明  莫建兵  郑杰炳  李慧敏  
研究目的:探索西南丘陵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划定,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理想解逼近法、四象限法。研究结果:研究区域中"高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为25118.19 hm2,占铜梁区耕地总面积的37.74%,该区域是目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最佳区域,主要分布在蒲吕镇、东城街道、虎峰镇与南城街道等区域;"高质量低适宜"与"低质量高适宜"区域的耕地面积共为26506.1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9.82%,该区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条件区域,主要集中在永嘉、旧县、平滩、福果与水口等乡镇;"低质量低适宜"区域为暂不建设区域,其耕地面积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卫春  刘洪斌  武伟  
精准的土地利用信息是土地资源监测和管理的基础。为提高低山丘陵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精度,选取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研究案例,基于随机森林方法,以Sentinel-2影像数据和地形因子为数据源,提取3种变量(传统遥感数据,红边遥感数据和地形因子),合计23个特征指标,构建3个具有不同输入变量的组合模型,以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变量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传统遥感数据模型中顺序添加红边遥感数据和地形因子,总体分类精度分别为86.54%,87.19%,88.61%;Kappa系数分别为0.800 9,0.810 2,0.831 4;(2)对模型精度有重要影响的特征指标依次是波段B2(Blue),B4(Red),B3(Green),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和波段B5(Vegetation Red Edge 1);(3)基于随机森林的遥感数据和地形因子的组合方法,是获取研究区高精度土地利用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成果可以为地形复杂区域的土地利用分类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钟守琴  刘涓  刘卫平  魏朝富  
【目的】在山地丘陵区,耕作田块修筑工程的参数设计对该区域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及产业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程前后田块特征及土壤特性上,缺乏对其最基本工程设计参数的研究。因此,明确山地丘陵区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参数设计的技术要点对该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方法】以重庆山地丘陵区2010—2015年间实施的28个耕作田块修筑工程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对山地丘陵区耕作田块修筑工程设计参数及其对耕作田块特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1)选址方法:地形坡度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瑞  隋雪艳  林晨  徐翠兰  韩效楼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土地整治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面保护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治主要关注于农田生产条件的改善,对水土流失等关键环境问题的考虑不足。以宁镇扬丘陵区的典型土地整治区金坛区、溧阳市为研究区,通过土地整治水平的定量化评价与水土流失量的精准化估算,重点研究土地整治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机理。研究发现:(1)土地整治显著降低了水土流失强度,整治后项目区水土流失量降幅达到43.1%;(2)土地平整度、投资强度、田块规则度3个指标对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作用最为显著,对水土流失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达41.5%、28.1%、13.2%;(3)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力度、加强土地平整工程、加强田块细碎化与规则化整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耀华  陈荣蓉  杨朝现  信桂新  
选取丘陵区重庆市荣昌区作为研究区,以村(社区)为评价单元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从村域尺度对137个评价单元的乡村性空间分异性进行评价,并基于评价结果和乡村产业划分荣昌区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荣昌区村域乡村性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强、中部弱"的差异性格局;②乡村性空间分布趋于空间集聚,已形成环中心城区、重点乡镇的乡村性冷点区域和分散分布于研究区域边缘的乡村性热点区域;③荣昌区乡村发展类型可划分为强乡村性-传统农业型、中等乡村性-现代农业型、中等乡村性-农工混合型、弱乡村性-非农主导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光银  张孝成  刁承泰  王锐  陈令  
采用统计数据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状数据以及合川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布局随地貌、地域差异明显,且布局散乱;人均用地接近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上限,土地闲置严重,其中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还具有分散、块小、有一定坡度、交通不便等特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孝成  王彦美  曹伟  刘燕  
针对当前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不完善、土地粗放利用严重、居民点和产业布局不合理、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本文以科学规划村镇空间,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和提高村镇生活质量为目的,在对国内外乡村规划、发展建设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从关键技术和技术集成示范两个层面对西南丘陵山区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进行集成研究。综合集成村镇区域空间规划信息调查、发展建设评价、规划布局、监测评估等技术体系,并在重庆市选取不同类型的典型示范区开展技术集成示范,构建"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村改社区+高端养老"、"工业带动+回乡创业"、"特色产业+高山扶贫"四类村镇发展模式,促进村镇区域空间规划技术体系的完善和推广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守琴  杨馨越  魏朝富  
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钱塘镇大柱村为例,用农村参与式评估方法进行调查,分别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3个方面进行耕地价值测算。研究表明,研究区调查地块的平均价值为168.19万元/hm2,其中,水田地块的平均价值为100.39万元/hm2,旱地地块的平均价值为212.24万元/hm2;同时,在调查的地块中,水田地块的经济价值普遍小于旱地地块,从平均经济价值来看,旱地经济价值是水田的经济价值的4倍,而对于造成这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耕地的复种指数;另外,在同一种耕种模式下,存在调查地块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社会稳定价值+社会保障价值)">"生态价值",而经常被人们忽略的耕地的社会价值与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