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0)
- 2023(14839)
- 2022(12037)
- 2021(11010)
- 2020(9034)
- 2019(20097)
- 2018(19873)
- 2017(38169)
- 2016(21151)
- 2015(23460)
- 2014(23563)
- 2013(22850)
- 2012(21365)
- 2011(19132)
- 2010(19516)
- 2009(18451)
- 2008(18081)
- 2007(16667)
- 2006(15368)
- 2005(14040)
- 学科
- 济(86229)
- 经济(86121)
- 业(66079)
- 管理(59711)
- 农(51363)
- 企(43300)
- 企业(43300)
- 农业(34104)
- 方法(28125)
- 业经(26270)
- 中国(25788)
- 数学(24622)
- 数学方法(24320)
- 制(22876)
- 财(22696)
- 地方(21710)
- 策(16076)
- 体(16035)
- 发(15593)
- 贸(15532)
- 贸易(15522)
- 学(15173)
- 易(15122)
- 银(14867)
- 银行(14836)
- 行(14288)
- 环境(14020)
- 融(13637)
- 金融(13634)
- 技术(12798)
- 机构
- 学院(300115)
- 大学(294552)
- 济(127647)
- 经济(124827)
- 管理(112683)
- 研究(106614)
- 理学(96018)
- 理学院(94986)
- 管理学(93449)
- 管理学院(92890)
- 中国(82711)
- 农(68682)
- 科学(63074)
- 京(61922)
- 财(60307)
- 所(54231)
- 农业(52482)
- 江(50124)
- 中心(50037)
- 业大(49621)
- 研究所(48584)
- 财经(45543)
- 经(41253)
- 范(39975)
- 师范(39622)
- 州(38307)
- 省(38098)
- 北京(38086)
- 经济学(37920)
- 院(37668)
- 基金
- 项目(196637)
- 科学(155422)
- 研究(148695)
- 基金(141017)
- 家(122285)
- 国家(121103)
- 科学基金(103534)
- 社会(95946)
- 社会科(90634)
- 社会科学(90612)
- 省(80519)
- 基金项目(74126)
- 教育(67206)
- 划(65259)
- 自然(63695)
- 自然科(62178)
- 自然科学(62160)
- 编号(61698)
- 自然科学基金(61075)
- 资助(55957)
- 成果(50891)
- 发(44914)
- 重点(44552)
- 部(43988)
- 课题(43469)
- 制(41824)
- 创(40970)
- 国家社会(39593)
- 性(38362)
- 创新(38354)
- 期刊
- 济(155395)
- 经济(155395)
- 研究(91871)
- 农(71981)
- 中国(70502)
- 农业(48642)
- 学报(46705)
- 财(45464)
- 科学(43812)
- 管理(40694)
- 大学(36842)
- 融(35067)
- 金融(35067)
- 学学(34875)
- 教育(34466)
- 业经(30518)
- 技术(25830)
- 业(23671)
- 财经(22439)
- 经济研究(21825)
- 问题(21336)
- 经(19330)
- 版(16703)
- 农村(16429)
- 村(16429)
- 世界(16140)
- 农业经济(15860)
- 经济问题(14456)
- 贸(14414)
- 技术经济(14413)
共检索到473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石建新
文章认为,西南三省的农村工业化以乡镇企业为主体,起步于50年代后期,迄今已经历了萌芽、起步和加速发展等3个发展阶段。西南三省农村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以户办企业为主,集体企业与户办企业并存;低水平的小企业多,具有现代生产方式的大中型企业少;轻重工业并举,重工型企业比重较大;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技术密集产业相对薄弱;区域内部发展的差异大,不平衡现象突出。文章还认为,西南三省农村工业化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思想认识、国家政策、人员素质、技术水平、资金短缺、农业支撑能力、市场发育水平及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加快其发展进程的主要对策是加快乡镇企业的制度创新,推进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扩大乡镇企业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云 雷海章
20 0 2年 ,我国城镇化率为 39.1 %。纳瑟姆曲线昭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初步进入高速发展期 ,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制约因素的分析 ,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关键词:
新时期 城镇化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锋
本文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消费环境和农民消费观念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具体对策,即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农民持续增收机制;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引导农民科学消费;健全流通体制,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
农村消费市场 现状特点 开拓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四学 文峰
农村工业化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国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成为农村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与中国的资源秉赋不协调,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的城镇化,进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农村工业就业弹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环境不完善。改变这种局面要更多从优化制度环境着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萃颖 金兆怀 李刚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不完全性、权宜性和结构性特征,导致农村人口城镇化出现"转而不移"的难题。通过分析制约农村人口城镇化的主要因素,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制定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鼓励政策、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等为主要途径,推动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农村人口城镇化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激宇
目前,开拓农村市场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人们普遍认为,开拓我国农村这个广阔而且具有极大潜力的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开拓农村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莹滢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确权问题多,流转不规范;利益主体多元化,纠纷日益增多;农户心存顾虑,土地流转市场不稳定因素多;监管缺失,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四个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提出加快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服务体系,完善利益诉求协调机制,健全监管制度的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东卫
2012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强调,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土地流转作为农民实现土地权益的重要形式,作为农民的法定权利也再一次得到了中央关注。近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土地流转的进程,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一些金融方面的制约因素,使得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受到阻碍。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及实践情况,分析了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锦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依法、自愿、合理流转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思想的局限性、土地用途的专一性等因素影响制约了土地的流转,本文主要分析了制约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因素,并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流转 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爱华
现阶段农村金融经营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导致涉农金融机构支农服务积极性不高,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缓慢,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需要。本文从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架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金融风险保障机制、地方财税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农村金融服务受到制约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洲 尚凌
为了了解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情况,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汽车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地考察,认为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汽车价格、消费政策、燃油价格、汽车质量与品牌、消费观念与道路交通环境是钳制我国农村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制因,提出了提升我国农村汽车消费水平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农村 汽车消费 成因 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勤红,吴天琪,盛亦兵
本文从当前农村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入手,进而提出了21世纪中国农村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侯明利
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出现了如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形式多样性、流转规模日益扩大等新特点,但同时也存在外在和内在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制度层面和户主自身特征等。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河南,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成效对推动中原经济区"三化一体"建设有着较大影响。加强土地方面的立法,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多渠道激发农民的土地流转动力等,将成为河南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 制约因素 社会保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樊燕萍 晁坤 牛冲槐
中部工业是我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对我国工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中部工业已经落后了,影响着我国工业的全面及均衡发展。重新崛起的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中部工业崛起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跨区域经济增长极等对策,旨在加快中部工业的迅速崛起。
关键词:
中部工业崛起 制约因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