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9)
2023(9250)
2022(7670)
2021(7152)
2020(5959)
2019(13660)
2018(13715)
2017(25631)
2016(14439)
2015(16155)
2014(16326)
2013(15854)
2012(14679)
2011(13218)
2010(13313)
2009(12228)
2008(11815)
2007(10668)
2006(9643)
2005(8887)
作者
(42202)
(35370)
(35171)
(33703)
(22405)
(17308)
(16070)
(13753)
(13742)
(12665)
(12318)
(12099)
(11537)
(11519)
(11230)
(10964)
(10514)
(10385)
(10330)
(10261)
(9273)
(8704)
(8640)
(8249)
(7944)
(7941)
(7921)
(7875)
(7383)
(7272)
学科
(55577)
经济(55509)
管理(36421)
(30914)
(22662)
企业(22662)
地方(19688)
(18788)
方法(18310)
中国(18012)
数学(16032)
数学方法(15711)
(13806)
(13741)
(13343)
农业(12617)
业经(11980)
(10441)
地方经济(9476)
环境(9432)
(9324)
理论(8951)
(8937)
银行(8904)
(8745)
(8632)
金融(8623)
(8563)
资源(8436)
教育(7338)
机构
学院(194903)
大学(193904)
研究(72204)
(71957)
经济(69930)
管理(68623)
理学(57531)
理学院(56668)
管理学(55382)
管理学院(55019)
中国(54679)
科学(47596)
(44144)
(38205)
(37414)
(34964)
中心(34289)
研究所(34011)
(33648)
业大(31020)
(30096)
农业(29792)
师范(29743)
北京(27866)
(27077)
(26843)
财经(26541)
(26377)
师范大学(23811)
(23805)
基金
项目(133289)
科学(102998)
研究(96470)
基金(93455)
(83179)
国家(82457)
科学基金(69131)
社会(59182)
社会科(55870)
社会科学(55854)
(53935)
基金项目(49886)
(45411)
自然(45041)
教育(43838)
自然科(43796)
自然科学(43779)
自然科学基金(42950)
编号(40199)
资助(37814)
成果(33389)
重点(30521)
(30372)
课题(29255)
(27873)
(26460)
科研(25075)
创新(24883)
计划(24827)
国家社会(24272)
期刊
(89049)
经济(89049)
研究(59121)
中国(47298)
(35515)
学报(35372)
科学(31292)
(27053)
教育(25691)
大学(25477)
管理(24716)
学学(23555)
农业(23348)
(18219)
金融(18219)
技术(17373)
业经(15218)
图书(13978)
资源(13505)
经济研究(12767)
财经(12564)
问题(12396)
(12170)
(10944)
(10910)
(10631)
书馆(10506)
图书馆(10506)
科技(9194)
(8959)
共检索到310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春  陈健  
资源型城镇是我国重要的城镇类型之一,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在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政策新要求下,面临新的发展形势与问题。从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角度出发,以榆林市为例,研究在新形势下,通过培育发展核心,分区统筹协同发展,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空间聚合集约发展等策略对市域城镇结构进行优化,建立起可持续的城镇发展体系,为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城镇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永永   庞先峰   唐宇   马蓓蓓   马艳艳   薛东前  
文章在构建能源富集区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理论框架基础上,以陕北能源富集区榆林市为例,采用集对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和脆弱性与应对能力2个方面入手,评估1998—2020年区域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揭示其韧性演化规律与机理。结果表明:(1)1998—2020年榆林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由0.427波动上升至0.494,应对能力指数由0.248上升至0.798,韧性指数由0.326上升至0.664,区域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是脆弱性与应对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2)社会生活子系统脆弱性对总系统脆弱性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对总系统应对能力的贡献均呈上升趋势。总应对能力对系统韧性起决定性作用,其中经济生产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应对能力的影响突出。(3)各影响因子对榆林市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演化的作用性质、速率和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呈现近线性、非线性2种影响方式和近线性递增或递减、U型或倒U型递增或递减6种曲线类型。(4)在自然生态约束、社会经济转型驱动和能源市场变革等内外部因素作用下,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呈现由农牧型向能源型进而迈向绿色型的转型发展态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树熙  刘昆  郭利锋  
[目的]为探究地处中国西部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特色农牧区欠发达资源富集型城市的耕地、建设用地、矿产和用水等资源的保有状态和运行情况,以应对整个区域未来转型发展需求。[方法]基于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统计数据,采用综合指数法,通过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针对新型资源型城市榆林市耕地、建设用地、矿产和用水等资源的承载力状况进行计量分析与统计评价。[结果]榆林市耕地承载力均衡,粮食可以维持人们的正常消耗,但耕地发展潜力有限;建设用地承载力因城市化进程持续扩张处于“临界超载”状态;而能源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富集盈余,能够保证足够的区域发展需求;水资源承载力处于临界超载状态,成为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基于分析评价结果,给出灵活运用土地政策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推动高端能化产业转型发展、开发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刚  沈镭  刘晓洁  余小东  李昂达  张菲菲  郑华玉  
榆林市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资源富集、经济贫困和生态脆弱三大特性叠加,是典型的资源富集贫困地区。对1990年~2004年榆林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榆林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都存在较强的库兹涅茨(EKC)特性。建立环境综合污染水平指标,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榆林市经济发展和综合环境污染水平的EKC曲线。该曲线具有与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其他资源型城市相似的特点,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EKC曲线短时间内都还没有出现转折点的可能。新兴资源型城市和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两大特点决定了榆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玉韩  吴尚昆  张寿庭  王成福  赵玉  
矿产资源基地是优化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保障国内资源有效供应的战略核心区域。在分析基地布局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基础、开发条件、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等方面构建了矿产资源基地划定指标体系。其中资源基础包括预测资源量、查明资源储量和设计开采规模,开发条件包括缺水程度和交通优势度,市场需求包括后续冶炼加工企业布局与产值,国家战略主要体现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矿产资源基地布局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以铁矿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采用聚类分析、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各单项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在全国识别了辽宁鞍山—本溪等12个铁矿资源基地。研究结果可以为"十四五"时期中国矿产资源基地调整优化提供参考,对其他矿产资源空间政策区的划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四友  文琦  熊欢  
基于DEA模型中的生产规模报酬可变(VRS)子模型BC2,以能源富集区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对其2013年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榆林市经济发展效率在地理空间上呈南北发展效率高、中部发展效率低的分布特征,并存在南北"DEA有效"的双中心结构;(2)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率是榆林市经济发展综合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3)榆阳区、府谷县、横山县、米脂县存在生产要素投入冗余现象,以横山县最为突出。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专业化、提高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来提高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琦  焦旭娇  李佳  
能源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功能类型区之一,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能源动力基础。运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技术,对榆林市12县(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榆林市Moran’s I值总体呈现波动态势,1998年达最大值0.517 8,2007年跌入最低谷0.120 0;LISA集聚结果显示,1990年、1998年神木县为H-H类型区,而2007年、2011年H-H类型区未能再现,表明北6县经济发展后期呈现随机状态;1990年榆林市没有L-L集聚区,2011年绥德、子洲、清涧、吴堡4县形成南部经济贫困的L...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宇  宋永永  薛东前  叶昊  余娇娇  
科学认知能源富集区经济韧性演化过程与规律,是推动能源富集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演化韧性视角下构建能源富集区产业结构演替与经济韧性响应分析框架,采用区域经济韧性测度和分解模型,从主导产业动态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演替和区域经济韧性转化3个方面,研究1990—2019年能源富集区榆林市经济韧性演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榆林市经济韧性演化经历了“重组-开发、开发-维持和维持-释放”3个阶段,区域经济韧性呈前期和后期弱、中期强的倒“U”形曲线;(2)1990—1999年第一和第三产业竞争力与结构素质是影响榆林市经济韧性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突破能力,2000—2019年榆林市经济韧性的剧烈波动主要由第二产业竞争力的快速“增强-下降”所引起,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显著增强;(3)能源采掘业竞争力波动是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韧性演化的主要动因,能源加工业和化工产业对能源化工产业韧性演化的作用日益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探索能源富集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世祥  罗桥  张亮  
不同勘查阶段、不同开采条件以及不同的区域经济条件等都是影响矿产资源潜在产值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更全面、科学地评估不同矿产资源潜在产值是评价矿区经济效益的一大难点。在对现有矿产资源潜在产值的计算方法进行综合归纳、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不同勘查阶段矿产资源储量、不同勘查开发阶段经济价值系数、不同开采难度经济价值系数、品位调整系数和参照价格5个参数在内的新计算模型。并基于提出的矿产资源潜在产值的新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即针对青海省祁漫塔格矿集区经济效益评估的内容对其潜在产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结果与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院采取的不同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论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科学性。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该计算方法内容更具动态性和系统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但石油、铁矿石、铜、铝、钾盐等大宗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不足,迫使我国必须面向全球配置矿产资源。非洲矿产资源丰富,我国一直致力于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中非矿产领域合作,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凤典  吴巧生  胡远群  朱曾汉  
本文就矿产资源规划体系进行了概括 ,认为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持续发展的矿产资源安全观是矿产资源规划的前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长海  刘梦岩  
高速增长和增速减缓的不同经济状态下暴露出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缺陷,迫切需要构建新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依据福利经济学和国家权利理论,矿产资源优化配置要求在产权明晰的前提下矫正各种市场失灵。政府是矫正市场失灵的主体,政府通过行使矿产资源所有权和政治权收缴权利金及矿业权费,征收资源税和特别收益金,建立收益调节基金,将外部性内部化,矫正市场失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爱贞  李林芳  
本文基于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基本结构层次,对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各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总结我国现有矿产资源税费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矿产资源税费体系的成功经验,设计了包括矿产资源权利金、资源税和矿地恢复保证金等税费构成的新矿产资源税费体系,以维护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的权益,有利于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及环境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敬,俞良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源  
随着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于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世界性的课题。而属于其末期形态的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是城市类型中极具特色的一类,表现出独特的成长规律和发展特点。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产业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而解决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最直接的办法是培养接续主导产业,优化原有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区域经济走向合理、科学、快速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