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
- 2023(1831)
- 2022(1572)
- 2021(1474)
- 2020(1171)
- 2019(2602)
- 2018(2508)
- 2017(4168)
- 2016(2574)
- 2015(2857)
- 2014(3040)
- 2013(3057)
- 2012(2996)
- 2011(2705)
- 2010(3261)
- 2009(3730)
- 2008(2614)
- 2007(2146)
- 2006(1811)
- 2005(1728)
- 学科
- 济(6078)
- 经济(6074)
- 学(4732)
- 管理(4721)
- 业(4599)
- 企(3419)
- 企业(3419)
- 方法(2776)
- 农(2628)
- 理论(2316)
- 物(2304)
- 数学(2287)
- 植(2185)
- 数学方法(2179)
- 植物(2106)
- 融(2064)
- 金融(2063)
- 米(1908)
- 玉(1905)
- 玉米(1887)
- 黍(1730)
- 玉蜀黍(1727)
- 蜀(1727)
- 蜀黍(1727)
- 教学(1697)
- 和(1694)
- 农业(1668)
- 生态(1573)
- 贸(1446)
- 贸易(1445)
- 机构
- 学院(41582)
- 大学(41298)
- 研究(18420)
- 农(17076)
- 科学(15623)
- 农业(13877)
- 业大(12806)
- 中国(12511)
- 所(11923)
- 研究所(11156)
- 京(10065)
- 管理(10045)
- 济(9955)
- 经济(9587)
- 农业大学(9257)
- 理学(8506)
- 理学院(8336)
- 省(8145)
- 管理学(7800)
- 管理学院(7760)
- 室(7671)
- 中心(7587)
- 业(7533)
- 技术(7342)
- 实验(7310)
- 实验室(6881)
- 科学院(6842)
- 江(6650)
- 工程(6614)
- 北京(6591)
共检索到62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经武 戴飞 史瑞杰 赵武云 马海军 马明义
针对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具短缺、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西北旱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联合播种机。该机由旋耕装置、起垄装置、覆土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及机架等组成,能够实现旋耕、起垄、施肥、双幅覆膜覆土、镇压及播种等多个作业过程。对播种机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利用离散元模型对覆土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覆土过程中膜边膜上覆土均匀性;采用DEM-MBD对大豆玉米播种装置耦合仿真,分析大豆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均匀性。仿真结果表明:1)土壤因跳跃和泼撒而落到垄面的颗粒数≤1.3%;2)播种装置对大豆和玉米种子挤压力≤10 N,土壤颗粒对鸭嘴的阻力≤50 N。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5.63%、1.65%和2.72%,大豆播种装置播种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分别为91.24%、0%和8.76%,机组作业期间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作业效果,满足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需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军海 赵武云 石林榕 周刚 张锋伟 杨昆山 辛尚龙
针对西北旱区胡麻精密种植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一种集施肥、滴灌、覆膜、覆土和穴播联合作业为一体的胡麻播种机。根据农艺种植要求,对整机关键部件作业分析和理论计算,确定播种装置、覆膜覆土装置的部分结构和作业参数。为提高滚轮式穴播器取种的精量与稳定性,以引种槽长度、穴播器转速、取种勺截面高为影响因素,以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穴粒数合格指数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胡麻播种台架试验,并进行田间验证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当引种槽长度为31mm,穴播器转速为25r/min,取种勺截面高为5mm时,穴播器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穴粒数合格指数分别为1.57%和97.54%;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胡麻联合播种机的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和穴粒数合格指数分别为3.85%和93.33%,与台架试验结果接近,满足西北旱区胡麻种植农艺要求。
关键词:
胡麻 播种机 设计 性能试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位国建 方会敏 崔荣江 荐世春
研制一种可一次性完成玉米根茬粉碎还田、起垄、施肥、精密播种联合作业的2BYML-4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对其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仿形机构、灭茬刀转速和控制系统的相关参数。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垄高、垄顶宽、垄间距合格率分别达到94.73%、90.64%和90.13%;粒距合格指数92.0%,标准差11.99,变异系数5.24%;漏播指数4%,重播指数4%;种子覆土深度合格率为88.3%,种下施肥合格率为89.7%,变异系数分别为9.71%和10.32%。该机田间作业垄形规则,种、肥田间分布均匀合理,其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组合,更好地满足了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要求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静 钱巍 牛金亮
免耕播种机田间作业时,根茬堵塞是影响垄作免耕播种机作业效率和播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现有破茬防堵装置种类繁多,但适合我国东北玉米垄作区的较少。针对东北保护性耕作区玉米秸秆覆盖量大,根茬粗壮不易破切,致使下茬作物免耕播种时易出现秸秆缠绕和根茬堵塞严重现象,设计一种与中小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配套使用的新型切拨防堵装置,并确定新型切拨防堵装置的主要结构配置。通过对清垄刀的运动学分析,建立清垄刀侧推速度和后拨速度的数学方程,分析得出清垄刀配置偏角与机具前进方向为30°时,可以满足保护性耕作的清垄要求;通过对破茬犁刀工作状况分析,取配置偏角为6°时,不仅可将玉米根茬的根上节劈开,还可为后续的播种开沟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冬 李成华 汤秋艳 杨宇 马颖
为了对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工作时产生的随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在4种不同速度下进行播种机振动信号采集试验。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以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表明播种机工作产生的振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相关性,这种周期性和相关性随速度的增加而明显;以自功率谱密度函数表明播种机工作状态下不同频域的振动强度,结果表明,播种机工作时主要为低频振动,振动能量随播种速度的增加而增强。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振动 时域 频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华 何波
为了克服传统播种机在地表覆盖和免耕条件下开沟播种中存在的问题,将铲式成穴器与倾斜圆盘勺式玉米精密排种器组合设计成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在对铲式成穴机构成穴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成穴器参数对成穴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穴孔长度、穴孔宽度和穴距与成穴器参数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分析了打穴铲的运动规律,为成穴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排种器排种质量与参数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利用Pro/E建模和装配,对铲式播种机进行了虚拟设计,并采用ADAMS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动态仿真。进而采用神经网络优化技术,确定了播种不同玉米种子时播种机的优化参数,为铲式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黄毅 杨懿 刘伟 韩双 王义明 张玉龙
研制了一种适合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玉米,又能同时施水、施肥的小型播种机。该机的特点是可以根据土壤墒情和农业技术要求,调节每穴施水量、施肥量和播种量;种子和肥料分开,避免了肥料烧苗;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具有鼠道特征,实现了自动覆土,防止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关键词:
玉米播种机 穴施水 活塞泵 鼠道式开沟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宏亮 邱立春 钱伟
为实现对播种机排种器工作过程的实时监测,提高播种机播种质量,结合指夹式排种器免耕播种机结构特点,研制了播种机排种监测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监测元件采用激光二极管加凸透镜作为发射端发射平行光束,受光端采用间隔3mm的3个光敏二极管组成的串联回路。根据排种管特征设计了相应安装结构,同时增加了防尘装置。通过正常排种试验及种子贴排种管侧壁运动的极端种子流动情况表明,监测元件监测准确,监测系统稳定。
关键词:
指夹式排种器 监测元件 光电传感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兆卫 李问盈
针对冷凉风沙区杂草防除困难,小籽粒、小播量时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欠佳的问题,研制了小杂粮浅松播种机。该机采用平铲式开沟装置和带橡胶凸起的鼠笼式镇压辊,种肥水平分施,一次作业即可完成浅松除草、施肥播种等任务。在山西阳高县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1,种肥深度合格率92.5%,种肥间距合格率85.7%,平均除草率92.3%。镇压辊实现了对种行和行间的不同镇压,镇压后行间土块直径为1~5cm的占79.4%,有利于减少农田扬尘;种行土块直径为0~1cm的占84.3%,满足作物生长需求。该机适用于冷凉风沙区和农牧交错带的谷黍播种。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平铲式开沟器 除草 播种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建明 王士国 陈学庚 颜利民
针对目前旱作水稻不易大规模推广的难题,研制开发一种旱作水稻铺膜铺管播种机。根据旱作水稻种植农艺要求,采用滑刀式开沟器,在距种行水平距离110~130mm处开出宽45mm,深20mm的沟,将滴灌带铺设于沟内;地膜通过随动仿形机构铺设于地表;通过改变容腔容积调整机械翼勺式排种器下种量大小;螺旋导土板将土壤送至种行完成覆土。以杂交稻种"秋田小町"为播种对象,采用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播种机前进速度、容种腔长度和种面高度对播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合格指数和重播指数的主次因素为:播种机前进速度>容种腔长度>种面高度;影响漏播指数的主次因素为:容种腔长度>播种机前进速度>种面高度;...
关键词:
旱作水稻 播种机 排种器 正交试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山 徐卓 于开鑫 马立刚 文智强 杨文武 臧英
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不足、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大田机械污染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走式蔬菜播种机。对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建立自走式蔬菜播种机的力学模型,对底盘纵向稳定性、横向稳定性、前后轮越坎性能和行驶阻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前后轮理论最大越坎高度分别为113.15 mm和69.86 mm;上下坡极限翻倾角分别为56.7°和49.8°;横向极限翻倾角为46.8°,横向滑移角只与附着系数有关,与整机的设计结构无关。采用Ansys Workbench和Recurdyn仿真软件分别对机架和播种机底盘性能进行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机架最大变形量处的最大等效应力小于许用应力,表明机架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使用Recurdyn动力学仿真软件对于底盘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前后轮最大越坎高度分别为125 mm和70 mm,最大爬坡度为20°,在30°坡面横向行驶时滑移率为8.84%,应工作在20°以下的路面,结合仿真测试结果对播种机进行了田间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水泥道路行驶速度为0.23~0.99 m·s~(-1),水泥路面最小转弯半径为2 132 mm,田间行驶速度为0.15~0.85 m·s~(-1),田间正常作业行驶途中转弯半径约为2 309 mm,最大爬坡角为14°,前后轮最大越坎高度分别为136 mm和82 mm,轮陷平均深度和宽度分别为135 mm和110 mm,满足田间行走要求,可为后期自走式蔬菜播种机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静 李博 李宝筏 刘明国 胡艳清
为了给东北地区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探求既能保持垄形又可防止堵塞的破茬装置,在阐述农业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移动式、驱动式和滚动式3种破茬方案的机理。结果表明:滚动圆盘式破茬装置土壤扰动较小,垄形的改变程度较低,适合我国东北垄作地区的免耕播种的技术要求,为破茬防堵装置优化设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垄作 破茬装置 免耕播种机 保护性耕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红旗 高焕文 姚宗路 邸英良
针对固定道垄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缺乏合适播种机具的问题,研制了固定道垄作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与之配套的拖拉机轮胎和机具地轮均在垄沟中行走,不压实播种带;播种作业时避开根茬,减少机具的堵塞,同时节省功耗;利用修垄装置对原垄进行修复,修复后松散的垄沿及播种带用组合镇压器镇压。通过调整、更换部分部件可以实现小麦、玉米两用播种。田间试验表明:避茬率达92%以上,对行性能好;修垄圆盘前进偏角为20°~45°时修复效果较好;所播种的小麦苗齐苗壮。该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修垄、镇压等作业,满足在原垄上进行避茬免耕播种的生产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迪娟 李问盈 王庆杰
针对玉米垄作留茬栽培模式,结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要点,设计了2BML-2(Z)型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该播种机主要由动力驱动式破茬装置、开沟施肥装置、镇压传动装置等组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粒距合格率约96.2%,破茬刀平均入土深度8.5 cm,播种平均深度5.2 cm,施肥平均深度8.5 cm,种肥间距3.3 cm。一次进地可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作业时土壤扰动小,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善亮 李永奎
为得到播种机机架在静态载荷和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位移、弯矩等分布情况,为播种机机架的优化改进提供依据,以SolidWorks软件为工具建立玉米免耕播种机单行机架的三维模型,利用SolidWorks-Simulation对机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机架在静态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同时在动态载荷下机架的振动主要在X,Z坐标方向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