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1)
2023(8711)
2022(7534)
2021(6921)
2020(6147)
2019(14125)
2018(13927)
2017(26960)
2016(14946)
2015(16724)
2014(16982)
2013(17002)
2012(15979)
2011(14513)
2010(14707)
2009(13546)
2008(13762)
2007(12516)
2006(10606)
2005(9624)
作者
(46512)
(39018)
(38865)
(37238)
(24739)
(18984)
(17827)
(15286)
(14492)
(13827)
(13399)
(13107)
(12479)
(12316)
(12311)
(12307)
(12114)
(11373)
(11239)
(11144)
(9884)
(9489)
(9401)
(8884)
(8762)
(8755)
(8685)
(8655)
(7976)
(7865)
学科
(61991)
经济(61937)
管理(40624)
(38475)
方法(30737)
(29997)
企业(29997)
数学(27381)
数学方法(27108)
(17419)
(16344)
(16003)
中国(14619)
地方(14389)
(13156)
环境(12815)
业经(12000)
(11994)
贸易(11991)
(11872)
银行(11843)
(11644)
农业(11618)
(11617)
金融(11615)
(11301)
(10133)
(10108)
财务(10090)
财务管理(10053)
机构
大学(219147)
学院(218645)
(87215)
经济(85233)
管理(80616)
研究(77645)
理学(69469)
理学院(68591)
管理学(67245)
管理学院(66848)
中国(58443)
科学(51813)
(46640)
(44965)
(41389)
(40134)
研究所(38125)
业大(37585)
中心(36477)
农业(35697)
(33005)
财经(32293)
北京(29256)
(29256)
(28531)
师范(28207)
(27963)
经济学(27210)
(26506)
经济学院(24827)
基金
项目(150518)
科学(116854)
基金(109163)
研究(103548)
(98222)
国家(97500)
科学基金(81232)
社会(64623)
社会科(61286)
社会科学(61264)
(58916)
基金项目(58642)
自然(54842)
自然科(53431)
自然科学(53412)
自然科学基金(52427)
(50746)
教育(46877)
资助(44760)
编号(40367)
重点(35195)
(33107)
(32823)
成果(32392)
(30687)
计划(30088)
科研(29849)
创新(28889)
课题(28357)
教育部(27256)
期刊
(92332)
经济(92332)
研究(58440)
学报(41750)
中国(39983)
(39550)
科学(36462)
(31508)
大学(30054)
学学(28819)
农业(26608)
管理(26032)
(20993)
金融(20993)
教育(17961)
技术(16746)
财经(15802)
(15172)
业经(15004)
经济研究(14601)
(13538)
问题(12712)
资源(12277)
(12170)
科技(10681)
技术经济(10614)
统计(10603)
业大(10529)
理论(10178)
(9802)
共检索到314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兵  孔维华  姜琳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胁迫下,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脆弱生态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在充分考虑研究区生态环境背景特征(沙漠化、盐渍化、风力侵蚀、干旱等灾害严重)的基础上,引入极端气候灾害因子(指示气候变化)和大尺度景观格局指数(指示人类活动对生态景观的干扰),构建了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研究区2000—2013年的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干旱荒漠生态区的生态脆弱性总体上处于中-重度脆弱状态;其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现自东向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劲松  
荒漠化已成为全球性社会环境问题,它与脆弱的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山地系统在景观上为农林交错带,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表现在具有内生型脆弱性、对植被的依附性、景观过渡性以及落后的生产力等方面,荒漠化较严重。作者通过对坡面级联系统以及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分析,讨论了山地荒漠化的运行机制,并进一步就荒漠化的防治提出几点想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朝辉  王太祥  
生态退化与经济贫困是荒漠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与主要矛盾。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的考察,建立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与EVM方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设计了和田地区县级尺度的生态脆弱性与社会经济贫困耦合协调模型,显现了和田荒漠干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区高度重叠,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显著负向耦合,和田地区生态治理与贫困消除陷入厄运循环;(2)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态势揭示了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现实价值与实践依据,为和田地区精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丽娜  达良俊  由文辉  
介绍了城市生态脆弱性的定义、特征及其研究尺度,讨论了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科学基础及目标,着重阐述了城市生态脆弱性评价的方法。城市生态脆弱性的综合评价必须包括暴露—压力、敏感性、恢复力三个范畴。建立了通用的压力—敏感性—恢复力概念框架。基于此框架,进行驱动力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军  程春满  杨建新  孙玉军  付晓  
作为干旱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的典型代表 ,晋陕蒙接壤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有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生态上具有显著的脆弱生境特征和演化规律 .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选取分维数、分离度和景观优势度等指标 ,对该区脆弱环境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景观格局的形成过程 .同时 ,运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进行了预测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伟  侯瑞霞  唐小明  
我国定期开展的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积累了海量监测数据,提取其动态变化信息以探索荒漠化和沙化演替规律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现有动态分析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动态分析解决方案和技术框架,通过支撑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构建技术,确保了多期监测海量多专题数据的可比性及其动态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利用全国第3期和第4期监测数据,基于组件式GIS多层架构建立了简易实用的动态分析程序系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动态分析技术有效可行,且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冉圣宏  金建君  曾思育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 ,根据全国各县市耕地面积等2 6项指标的有关数据 ,对我国生态区进行了类型划分 ,还分别以环境资源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因子、经济技术替代能力因子、域外支持能力因子以及社会发展水平因子等 5类因子为聚类变量 ,对我国脆弱生态区进行了类型划分 ,并对脆弱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桂丽  陆海燕  禹明柱  闫鑫苒  郑旭  张元梅  
【目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是了解区域生态状况的重要途径,定量评价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脆弱性,对区域开展有效的生态保护与进行合理产业布局,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敏感性—压力度—恢复力”(SRP)评估模型选取15个指标构建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主成分分析和差值法计算生态脆弱性指数,探析天山北坡经济带脆弱性等级及其时空变化情况,运用地理探测器的因子探测和交互探测模块分析其驱动力因子。【结果】2005—2015年间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以中度脆弱和强度脆弱为主,中度脆弱区面积占比最大,二者合计占比均达55%以上,强度脆弱区面积占比由2005年的20.88%上升到2015年的29.85%,有轻度和中度脆弱向中度和强度脆弱转变趋势;天山北坡经济带整体的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2005年为2.74,2015年为2.93,升高了6.8%;除阜康、五家渠和克拉玛依外,其他8个县市2015年的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均比2005年高,大部分区域生态脆弱性有增加趋势,降低区域主要零星分布在克拉玛依、玛纳斯中南部、五家渠北部、乌鲁木齐和阜康南部等地;研究区生态脆弱性主要驱动因素是第二产业比重、生境质量指数、人口密度、人均GDP、景观破碎度。【结论】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脆弱度高值区集中在中部冲积平原地区,而南部山区和北部沙漠地区生态脆弱度值较低;研究时段内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脆弱性呈小幅增加趋势;人类活动干扰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脆弱性影响较大。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合理规划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增加植被覆盖度,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清河  孙保平  孙立达  
进行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明确荒漠化概念的基础上,综合阐述了荒漠化指征、动态监测、评价及计算机的应用(如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着重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上的应用前景,指出建立荒漠化动态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是一项新兴研究项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金平  李萍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土地总面积为305.7万hm2,其中草地236.1万hm2,占77.2%,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该区曾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湿地趋于干涸,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该文在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现状进行了剖析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结合天然草地分布的实际状况,建立了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该区的草地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均属于中度和强度脆弱范围,并就此分析了原因,以期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明  谢家智  
不利的社会系统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具有脆弱性的重要原因,既定的社会建构能否实现风险转移及合理分配是巨灾风险管理的重心。文章基于经济、人口、组织、文化和科技等五维视角,运用DEA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考察中国巨灾社会脆弱性的动态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得益于人口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及救灾组织体系的建设等因素,中国近期应对巨灾冲击的敏感性下降而恢复力则在提升。巨灾社会脆弱性管理必须多管齐下,政策制定要在应对人口和就业结构新局面的情况下,搭建更为完备的风险损失分散机制,并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灾害文化意识,同时充分发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景瑞  王立  徐先英  闫好原  胡生新  高承兵  魏林源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4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画眉草(Eragrostis pilosa)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分析了种子萌发期耐盐差异性。结果表明:1)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大,种子发芽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蒸馏水中第3天达到了发芽高峰,发芽基本结束,在NaCl溶液中第7天结束发芽。2)随NaCl溶液浓度逐渐增大,4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一植物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存在显著差异(P 雾冰藜>画眉草>白茎盐生草,根据发芽率、发芽势、幼苗长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最适宜萌发NaCl浓度分别为雾冰藜0~0.6%、白茎盐生草0~0.6%、沙米0~0.9%、画眉草0~0.6%。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丙娟  蔡海生  陈美球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是科学认识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将湖区划分为微脆弱区、轻脆弱区、中脆弱区、强脆弱区、极脆弱区,分析了各区脆弱性主要成因及其表现。根据各区域的生态环境分异情况,从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划、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环境教育等方面,讨论了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问题;结合明晰湿地权属和规范湿地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可持续管理立法与执法、实施GDP绩效考核等,探讨了鄱阳湖区生态管理问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进军  高承兵  
石羊河下游是西北荒漠区生态恶化最明显、植被退化最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治理过程最艰难的地区,同时也是当下国内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分析了导致石羊河下游生态恶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出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频度过高是该地区荒漠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不同角度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在多年从事荒漠化治理与荒漠植被恢复重建实践研究和数据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羊河下游生态综合治理措施和植被修复重建方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存世  李进军  李发鸿  高万林  曾新德  王承勋  任巧兰  许明  
在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白刺育苗试验研究,探讨了干旱荒漠区育苗措施对白刺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白刺播种量为30.0 g·m-2比播种量为37.5g·m-2的苗高生长提高了25.7%,地径生长提高了9.1%。(2)白刺种子经ABT浸种后,出苗数比对照(CK)提高了79.1%,出苗开始期和出苗高峰期分别比CK提前7 d和6 d。(3)当覆土厚度为1 cm时,其出苗数比覆土厚度为3 cm提高331.8%。(4)当施肥量为180 g·m-2比施肥量为120g·m-2的当年苗高生长提高41.1%,地径生长提高55.0%;当浇水次数为6次比浇水次数为4次的当年苗高生长提高47.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