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3)
2023(18974)
2022(16039)
2021(14782)
2020(12349)
2019(27780)
2018(27806)
2017(53334)
2016(28585)
2015(32143)
2014(32084)
2013(32303)
2012(29865)
2011(27113)
2010(27602)
2009(25960)
2008(25533)
2007(22869)
2006(20839)
2005(19009)
作者
(84456)
(70478)
(69794)
(66340)
(44814)
(33632)
(31633)
(27573)
(26700)
(25409)
(24055)
(23719)
(22620)
(22542)
(21583)
(21383)
(20661)
(20582)
(20213)
(20075)
(17701)
(17493)
(17016)
(16297)
(15786)
(15693)
(15675)
(15646)
(14347)
(13924)
学科
(138212)
经济(138067)
(104115)
管理(91620)
(84638)
企业(84638)
方法(51533)
(49804)
数学(41345)
数学方法(40980)
业经(37460)
中国(35892)
农业(33463)
(33150)
地方(31875)
(25841)
(25646)
(22518)
贸易(22500)
技术(22220)
(22155)
(22145)
财务(22074)
财务管理(22042)
(21775)
环境(21343)
理论(21114)
企业财务(20865)
(19779)
(19752)
机构
学院(419978)
大学(416295)
(180100)
经济(176366)
管理(168414)
研究(144373)
理学(143794)
理学院(142258)
管理学(140291)
管理学院(139515)
中国(111755)
(89398)
科学(86275)
(80062)
(76743)
(72888)
研究所(65603)
中心(65497)
(64872)
财经(63023)
业大(62982)
农业(58549)
(57104)
北京(56888)
(54279)
师范(53848)
经济学(53186)
(52125)
(51572)
经济学院(47579)
基金
项目(274715)
科学(216941)
研究(205060)
基金(198799)
(171675)
国家(170078)
科学基金(146931)
社会(131745)
社会科(124561)
社会科学(124525)
(108316)
基金项目(105585)
自然(92757)
教育(91243)
自然科(90525)
自然科学(90506)
(89215)
自然科学基金(88906)
编号(84685)
资助(80484)
成果(68291)
(62706)
重点(60732)
(60334)
(58269)
课题(57198)
国家社会(54062)
创新(53895)
教育部(51658)
人文(51387)
期刊
(217059)
经济(217059)
研究(127862)
中国(86784)
(74951)
管理(65226)
学报(61896)
(61521)
科学(59451)
农业(50569)
大学(47767)
学学(45058)
教育(42478)
(41358)
金融(41358)
业经(38445)
技术(37911)
经济研究(32629)
财经(31362)
问题(28132)
(27036)
(26486)
技术经济(23568)
图书(22748)
世界(20976)
现代(20447)
科技(19860)
商业(19766)
理论(19576)
(19528)
共检索到649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余国新  齐子漫  
为探讨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基于西北干旱区所辖省份2004—2018年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系统(EES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EES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15年间EES系统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显著上升,农业生态环境水平上升幅度较小,波动大;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程度由过渡发展跨入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类型由生态优先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生态短板,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等相关建议来保障三者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凯  余国新  齐子漫  
为探讨我国西北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关系,基于西北干旱区所辖省份2004—2018年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服务"系统(EES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EES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干旱区15年间EES系统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显著上升,农业生态环境水平上升幅度较小,波动大;系统耦合度水平较高,协调程度由过渡发展跨入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类型由生态优先型转变为生态滞后型。针对以上结论,提出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补齐生态短板,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措施等相关建议来保障三者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静  于建平  武彤  刘玮  
[目的]探索我国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规律,为中国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协同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方法]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2004—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得分,再分析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2004—2017年中国农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得分始终高于农业经济发展得分;两系统的耦合度处于较高水平,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协调程度从中度协调过渡到极度协调。[结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发展"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高、生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农业,优化财政支农机构、重点支持具有生态正向外部性的项目。加强环境规制力度,以绿色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的协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爱顺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面临着很多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管理体系、定位不正确、乡村旅游品牌度不高、生态示范作用不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本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所展开的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进行分析,得知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应该树立起健康发展理念,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性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池波  
论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陈池波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它包括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科技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农业生态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本文拟就上述内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肖芳  
文章以对区域性农业生态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品质的科学合理评价为研究内容,分别构建了三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估模型。并通过对浙江农业生态经济发展历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评价指标和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鹤  唐定芬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转型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需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社会人力、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农村的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同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冰  刘浩  田小燕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分支与组成,可以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价值,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就业,增加农业收入。当前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规划与经营管理、形象定位不准确、生态示范作用不强、当地居民参与积极性较低、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中国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应该确定健康的发展理念,立足于本土文化产业,增强当地居民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效合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士靖  刘银仓  邢明军  
在阐释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耦合度量模型。并对中国2005年31省区(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区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协调度却差异显著,且以中度协调与高度协调为主;从环境与经济关系看,绝大多数省区处于不同程度的环境滞后型或经济滞后型,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还远没有达到良性共振的状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师帅  宋宝梅  张鑫琦  张磊  
在论述低碳经济下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内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标志包括经济与社会协调、资源与环境协调,并遵循低碳经济原则构建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碳源/汇、节能水平、环境质量等相关指标,对我国农业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时间和空间评价。研究表明:从时间上看,我国农业低碳经济下发展的协调度逐渐提高;从空间上看,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协调水平呈反向变化。通过农业生态补偿、区域农业合理布局、农业碳金融市场构建和农业技术创新等途径,可以从整体上促进我国农业低碳经济下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树奎  李同昇  周杜辉  
从扩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协调度的定义出发,利用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定量化评价区域社会经济与扩散环境协调发展的方法,并对西北地区352个县域的农业技术扩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扩散环境相似性、发展水平相近性、协调发展一致性等原则,利用聚类分析法,可将西北地区各县域分为高度协调发展型、中等协调发展型、初级协调发展型和整体发展滞后型4种类型区域;把空间分布类型转化为时间发展阶段,以发展阶段作为区域社会经济与农业技术扩散环境协调发展状态的背景时,西北地区各县域协调度呈明显的空间"S"型变化特征,根据协调度随社会经济发展的"S"型曲线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廷柒  
我国长期以来工农业发展失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工农业协调发展是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我国工农业发展失调现状,走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路子,才能实现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雍会  吴强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绿洲农业与生态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农业生产是新疆绿洲生态系统的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会创造出适宜的生存环境,否则,将面临生态危机。文章在分析绿洲农业生产面临的脆弱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出应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走农业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