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2)
2023(7762)
2022(6866)
2021(6245)
2020(5535)
2019(12991)
2018(12988)
2017(25098)
2016(14194)
2015(16015)
2014(16638)
2013(16431)
2012(15597)
2011(14074)
2010(14396)
2009(13449)
2008(13382)
2007(12428)
2006(10632)
2005(9610)
作者
(43485)
(36577)
(36278)
(34819)
(22930)
(17517)
(16781)
(14381)
(13646)
(13023)
(12380)
(12265)
(11676)
(11658)
(11634)
(11461)
(11384)
(10914)
(10707)
(10358)
(9304)
(9166)
(8996)
(8420)
(8350)
(8203)
(8140)
(8030)
(7495)
(7449)
学科
(58797)
经济(58734)
管理(37036)
(35018)
(27717)
企业(27717)
方法(27657)
数学(24560)
数学方法(24340)
(16686)
(16041)
中国(15556)
(14371)
(13670)
地方(12879)
业经(11063)
(10635)
(10529)
贸易(10527)
农业(10494)
(10188)
(9774)
银行(9727)
(9513)
(9502)
金融(9494)
财务(9481)
财务管理(9453)
理论(9316)
(9281)
机构
大学(206992)
学院(206109)
(82844)
经济(80916)
管理(74601)
研究(73595)
理学(63626)
理学院(62838)
管理学(61587)
管理学院(61203)
中国(54861)
科学(47454)
(44648)
(41878)
(39173)
(38640)
研究所(35756)
业大(33935)
中心(33831)
农业(33314)
(32688)
财经(30315)
北京(28220)
(27830)
师范(27455)
(27353)
(26291)
经济学(25692)
(25459)
技术(23749)
基金
项目(134971)
科学(103822)
研究(96761)
基金(95267)
(84303)
国家(83625)
科学基金(69234)
社会(58727)
社会科(55521)
社会科学(55500)
(54017)
基金项目(50258)
(45794)
教育(45259)
自然(44997)
自然科(43871)
自然科学(43852)
自然科学基金(43063)
编号(40197)
资助(39899)
成果(33669)
重点(31171)
(30045)
(29705)
课题(28597)
(27307)
科研(26245)
计划(25849)
创新(25689)
教育部(24892)
期刊
(92017)
经济(92017)
研究(59122)
中国(41726)
学报(38155)
(37601)
科学(32354)
(31345)
大学(27691)
学学(26181)
管理(25481)
农业(24798)
教育(23375)
技术(18372)
(17971)
金融(17971)
财经(15262)
业经(15239)
经济研究(14996)
(13593)
(13152)
问题(12772)
(11374)
统计(10477)
技术经济(10389)
图书(9966)
(9803)
理论(9732)
商业(9695)
业大(9394)
共检索到30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维  洪万树  陈仕玺  王琼  张其永  
应用AFLP标记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沿岸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利用6对选择性引物对采自日本、韩国、越南及中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和浙江8个群体的126尾大弹涂鱼进行扩增。在15~500 bp之间得到186条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160条,多态性比例为86.02%,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片段为25~36条,每对引物组合多态位点检出率为52.0%~96.42%。各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在27.96%~57.53%之间,其中韩国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高,广东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比例最低。各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为0.038~0.151,遗传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连为  周永东  陆化杰  刘必林  陈新军  
为检测西北太平洋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采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b)序列分析方法对鸢乌贼东海群体、南海群体与菲律宾海群体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显示,(1)所有群体总的单倍型多样度与核苷酸多样度分别为0.982±0.006、0.012±0.006;菲律宾海群体对应的遗传多样度均最高,分别为0.973±0.014、0.015±0.008;南海群体与东海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0.959±0.026、0.943±0.031,核苷酸多样度均为0.006±0.003。3个地理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马金  刘必林  陆化杰  曹杰  
根据2007年7—10月在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采集的样本,利用耳石微结构对其渔获群体结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雌性个体胴长为200~395 mm,日龄为123~258 d;雄性个体胴长为200~353 mm,日龄为127~274 d。7、8月渔获样本的优势日龄为151~180 d,9月为181~210 d,10月为211~240 d。孵化日期为2006年12月下旬至2007年6月上旬,其中1—4月为高峰期。雌性个体的胴长绝对生长率平均为(1.175±0.127)mm/d,雄性为(0.952±0.213)mm/d。其胴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和指数方程来拟合,雌、雄个...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岳  方舟  李云凯  陈新军  胡慧凌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信息。本文根据2010年5~6月和2012年5~7月我国鱿钓船在北太平洋海域(170°E~172°W、38°N~41°N)采集的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样本,对柔鱼东部群体的角质颚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利用耳石推测的柔鱼日龄建立其生长方程。主成分分析认为,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和上侧壁长(ULWL)为柔鱼上颚的主要形态参数,下喙长(LRL)、下喙宽(LRW)和下侧壁长(LLWL)为柔鱼下颚的主要形态参数。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认为,6项角质颚主要参数与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连为  许强华  陈新军  闫杰  余为  王从军  
为合理开发利用东太平洋茎柔鱼资源,需要准确掌握其种群结构。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与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2个分子标记对茎柔鱼赤道海域与秘鲁外海2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认为,基于Cytb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7、(0.397±0.079)、(0.001 09±0.000 96)和0.600,秘鲁外海群体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仅为(0.282±0.101),明显低于赤道海域群体。基于COⅠ基因所有序列得到2个群体总的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及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17、(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欢  刘荣高  
利用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数据资料,建立了以每次热带气旋6h间隔中心位置为基础的西北太平洋地区1°×1°经纬度格网,统计分析了西北太平洋地区1990年-2009年热带气旋的路径变化、发生频数、频率的年际分布和季节分布等。结果表明:①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的区域大概为100°-180°E,3.5°-51°N,主要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有:菲律宾群岛,中南半岛,中国东部沿海各省、海南省、台湾省,朝鲜半岛及日本三岛;②西北太平洋地区热带气旋发生次数有减少趋势,2000年-2009年年均发生次数比1990年-1999年年均少3次;③7月-10月热带气旋发生频繁,其中8月...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柯宏基  李向民  陈傅晓  樊佳伟  王永波  谭围  
使用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作为遗传标记,分析了中国海南岛8个弹涂鱼(Periophthalmus modestus)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种群历史动态,以为更好的保护弹涂鱼种质资源提供依据。采集的236尾弹涂鱼样本的COⅠ基因片段序列共检测到59种单倍型,总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861±0.019),核苷酸多样性偏低(0.004 39±0.000 24);基于单倍型的邻接关系树没有呈现与地理群体成谱系的结构;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99.36%);遗传分化指数(F_(st))显示,三亚与临高、东方两个群体存在中等程度遗传分化;群体间基因交流频繁,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表明,部分地方群体曾经发生过扩张。海南岛弹涂鱼整体遗传分化程度不高(F_(st)=0.006 37),是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建议加强弹涂鱼资源的保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铭霞  陈新军  刘必林  田思泉  
根据2007年(高产年份)、2009年(低产年份)我国鱿钓船生产采集的柔鱼样本数据,对西北太平洋渔汛期间7-10月柔鱼渔获物组成及其生长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认为,2007年柔鱼胴长范围为200~440 mm,优势胴长为240~310 mm,占总数的75.41%;体重范围为280~2 540 g,优势体重为400~790 g,占总数的63.11%。2009年柔鱼胴长范围为160~430 mm,优势胴长为220~280 mm,占总数的66.87%;体重范围为43~9 310 g,优势体重为300~510 g,占总数的53.75%。研究发现,2007年和2009年7-10月渔获群体均存在2个群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庭羽   张嘉琦   刘必林  
为了深入了解大洋性鱿鱼在西北太平洋食物网中的作用,根据2021和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淞航”号开展农业农村部公海渔业资源综合科学调查专项时采集的样品,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西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bartramii)和日本爪乌贼(Onychoteuthisborealijaponicus)两种头足类肌肉稳定同位素以及营养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柔鱼各站点间的δ~(13)C、δ~(15)N值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日本爪乌贼2个站点间的δ~(13)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δ~(15)N值差异性不显著。柔鱼和日本爪乌贼间的肌肉δ~(13)C、δ~(15)N值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发育过程中,柔鱼、日本爪乌贼的δ~(13)C、δ~(15)N值与胴长相关性不显著。柔鱼营养生态位宽度(SEAc=0.35‰~(2))大于日本爪乌贼生态位宽度(SEAc=0.20‰~(2)),两者之间的重叠率中等(0.314)。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种内雌雄间生态位重叠率高,分别为0.988、0.76。分析认为,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δ~(13)C值受海表温及摄食作用的影响;柔鱼和日本爪乌贼的δ~(15)N值受摄食作用的影响;两种头足类雌性和雄性群体对食物和栖息地资源的利用高度相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志强  高天翔  王志勇  庄志猛  苏天凤  
对青岛和厦门黄姑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AFLP分析,5对选择性引物在两个群体47个个体中,共扩增出461个位点,多态位点265个。青岛和厦门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51.70%、51.99%,0.1022、0.0996,0.1643、0.1622;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同一水平上。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黄姑鱼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群体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和位点差异数分布显示两个群体有基本相同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黄姑鱼青岛和厦门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峰  陈新军  刘必林  钱卫国  田思泉  
根据2003-2007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不同水层的温度和我国鱿钓船的生产资料,对柔鱼作业渔场分布及其与不同水层(5m、50m、100m、200m)的温度、水温垂直结构(100-200m水温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10月柔鱼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151°~156°E、41°~44°N海域,各月柔鱼中心渔场形成的水温垂直结构有所差异。8月中心渔场各水层(5m、50m、100m、200m)的水温及100~200m水温垂直梯度的适宜范围分别为17~21℃、9~12℃、3~9℃、2~7℃和0~0.03℃/m,9月分别为15~18℃、8~11℃、3~6℃、2~5℃和0~0.02℃/m,10月分别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欣   刘必林   何骏杰   宋林玮  
为深入了解柔鱼食性,探明其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和生态功能价值,本研究根据2022年6—8月于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15尾柔鱼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食物组成。结果显示,15尾样品的高质量序列为646980条,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到624个运算分类单元(OTU),经筛选比对检测到的饵料类别共计65种,分属6门11纲22目37科51属。研究表明,柔鱼主要摄食头足类、鱼类以及多种浮游动物(包括磷虾类、介形类、水母类等)。优势饵料包括拟沙丁鱼、日本爪乌贼、北方拟黵乌贼、萤乌贼、尾棘背灯鱼等。柔鱼摄食范围广,饵料物种与海区的天然饵料有关;不同胴长组柔鱼表现出不同的摄食偏好。本研究通过柔鱼胃含物的全组成分析,对深度挖掘摄食与柔鱼生长、洄游、繁殖等生活史的关系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基于生态系统角度的柔鱼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品  陆化杰  唐悦  宁欣  刘凯  陈子越  陈新军  
根据2018年9—11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采集的339尾北方拟黵乌贼样本,对其耳石外形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北方拟黵乌贼具有长窄的吻区和宽大的翼区。主成分分析表明,耳石总长(TSL)、吻侧区长(RLL)、侧区长(LDL)、翼区长(WL)和最大宽度(MW)可以作为北方拟黵乌贼耳石外形变化的特征因子。协方差分析表明,MW、LDL和WL与胴长的关系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TSL和RLL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MW、RLL、TSL、LDL和WL与体质量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AIC (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分析表明,TSL、RLL与胴长的生长关系最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雄性个体的MW、LDL和雌雄个体的WL与胴长的关系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而雌性个体的LDL则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雄性个体的LDL和MW与体质量的关系最适合用指数函数表示,雌性个体的LDL、MW和TSL最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而其余特征参数则均最适合用幂函数表示。随着胴长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都逐渐增大,但耳石的形态结构比例基本不变:背区、侧区、吻侧区、翼区的长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基本保持一致,分别为35.66%、55.84%、75.23%和85.82%左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启荣  
根据1994年8~10月所收集的亚洲地面图分析,夏季(8~9月)西北太平洋鱿钓渔场主要受北太平洋高压影响,热带气旋和移动性温带气旋偶尔侵入;秋冬季(9月中旬~11月初)移动性温带气旋、热带气旋以及东亚大陆冷性反气旋交替影响鱿钓渔场。 一、主要天气系统特点 1.北太平洋高压(副热带高压)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夏季影响北太平洋渔场的主要天气系统,1994年8~9月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小飞  江世贵  夏军红  苏天凤  龚世园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海南三亚、深圳、湛江、北海4个斑节对虾群体共95个个体的延伸因子1-alpha内含子序列进行了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转化,并将阳性克隆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终获得了大小约216bp的可供分析的核苷酸序列。将获得的序列与从Genbank上下载的西太平洋、西印度洋种群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海域种群的基因多样性最低,西太平洋海域的基因多样性水平最高;通过对遗传分化指数FST的分析,发现西太平洋群体和西印度洋群体之间以及两者与中国海域群体间遗传分化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UPGMA系统树显示,10个斑节对虾群体形成两大分支,一支由西太平洋群体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