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3)
2023(12085)
2022(9696)
2021(8917)
2020(6842)
2019(15968)
2018(15407)
2017(28762)
2016(15902)
2015(17500)
2014(17507)
2013(17168)
2012(16280)
2011(15231)
2010(15696)
2009(14351)
2008(14103)
2007(12632)
2006(11579)
2005(10580)
作者
(47916)
(40124)
(40084)
(37678)
(25827)
(19080)
(17975)
(15487)
(15359)
(14398)
(13845)
(13684)
(12941)
(12916)
(12533)
(12224)
(11729)
(11678)
(11622)
(11519)
(10080)
(9908)
(9870)
(9202)
(9130)
(8982)
(8912)
(8762)
(8224)
(7949)
学科
(77101)
经济(77027)
管理(40662)
(37986)
(27247)
企业(27247)
方法(26540)
中国(25738)
地方(24731)
数学(23390)
数学方法(22935)
(21967)
业经(17608)
农业(15785)
(15049)
(13857)
环境(13317)
地方经济(13158)
(11896)
金融(11894)
(11816)
(11801)
贸易(11787)
(11578)
(11575)
银行(11559)
(11318)
(11262)
(11031)
理论(10715)
机构
学院(232209)
大学(228971)
(92928)
经济(90760)
研究(87771)
管理(83493)
理学(70943)
理学院(69899)
管理学(68219)
管理学院(67778)
中国(64906)
科学(55991)
(51314)
(45617)
研究所(41539)
(41312)
(40459)
中心(38950)
(36467)
(35454)
师范(35124)
业大(34168)
北京(32965)
(32070)
农业(31997)
财经(31652)
(30353)
(28598)
经济学(28312)
师范大学(28224)
基金
项目(155865)
科学(122912)
研究(113870)
基金(110871)
(97822)
国家(96976)
科学基金(82057)
社会(72475)
社会科(68636)
社会科学(68617)
(62399)
基金项目(57938)
(53034)
自然(51870)
教育(51859)
自然科(50546)
自然科学(50533)
自然科学基金(49545)
编号(46315)
资助(44642)
(40213)
成果(37900)
重点(36120)
课题(33898)
(33198)
(32062)
发展(32039)
(31484)
国家社会(30151)
创新(29961)
期刊
(111556)
经济(111556)
研究(71034)
中国(52298)
(39670)
学报(37281)
科学(35928)
管理(31259)
教育(29543)
大学(27627)
(27605)
农业(27311)
学学(25774)
(22404)
金融(22404)
技术(20563)
业经(19787)
经济研究(17527)
问题(15717)
财经(14956)
资源(14243)
(14200)
(12981)
(12476)
图书(12368)
统计(12112)
技术经济(11337)
科技(11297)
(11169)
(11019)
共检索到361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王美昌  刘强  
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物质资本稀缺且使用效率较低、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较小、人口结构失衡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困境,这也是制约其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实现其成功的转型必须从产业转型、企业转型、政府转型和体制转型等多方面调整与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帅  
20世纪中叶之后世界各国的资源型地区普遍面临着诸如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转型艰难、社会矛盾突出、贫富悬殊加大等困境,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了这些地区治理的关键。中国的资源型地区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转型发展道路艰难。新时期资源型地区在治理过程中应当尤为重视资源型企业、地方政府和居民三者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关系,真正实现政府监管、企业出资、居民参与的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继瑞  黄潇  张松  
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既要面对资源枯竭的困境,又背负着庞大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负担。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紧迫性,面临严峻挑战,包括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协调、市场化程度不高、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划不科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资源型城市必须以转变经济结构为契机,从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定位转型、城市生态环境转型、城市形态网络转型、城市要素集聚转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转型等层面进行路径探索,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燕  高红贵  
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都面临着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等束缚和发展困境。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至关重要。为了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困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走上生态发展之路,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融贯生态文明建设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全过程,将资源产业生态化纳入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中,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学敏  
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资源是家底,环境是家园。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都是由资源开发不合理造成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问题是"标",资源问题是"本"。资源产业发展在带来区域经济快速繁荣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当地社会生活质量的下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产业集群是资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作为一个不断演化的生命体,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大文  
环境价值是社会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环境问题的实质仍然是路径取向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意义的选择问题。加强环境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在环境恶化的压力之下,需要我们积极引导,统筹兼顾,促进利益整合与共享,推进区域和谐发展及环境价值的实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卓顺  张家瑞  
以人为本的精明增长方式通过组合城市土地使用功能、限制城市扩张、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环境、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城市集约化、最优化发展,有利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为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可引入精明增长理念,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具体措施,合理布局城市空间功能,引导资源型城市产业的高级化、合理化和生态化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民良  
东北地区是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密集区。在东北地区"再振兴"战略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应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经验,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与重点是实施规划先行战略;政策配套战略;提振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人为本,就业优先战略。同时,应实现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有效结合,不断完善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政策支持,进而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纬东  
略论西北地区资源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单纬东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选择符合本地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同全国一样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却存在着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只有选择资源主导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立志  马洪建  
维护生态安全是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目前西北地区生态安全还面临着城镇化建设可能加深能源危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发环境风险以及西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商和游客的不当行为易导致资源高耗、环境破坏加剧等现实困境。因此,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有效遏制环境恶化、有选择性承接转移项目,严格转移环保要求,降低环境风险、强化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游客三主体的环保责任意识势在必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立志  马洪建  
维护生态安全是西北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目前西北地区生态安全还面临着城镇化建设可能加深能源危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引发环境风险以及西北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商和游客的不当行为易导致资源高耗、环境破坏加剧等现实困境。因此,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有效遏制环境恶化、有选择性承接转移项目,严格转移环保要求,降低环境风险、强化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游客三主体的环保责任意识势在必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储茂东  师守祥  
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出发 ,论述了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及西北地区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新军  
西北地区的城市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区域经济落后的制约。本文以类型的划分为基础,提出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城市主要应完善城市外部功能和内部地域结构,小城镇的发展重点是要促使乡镇企业的集聚和规模化经营,工矿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志良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对策张志良1西北地区城市化现状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与其高速新干线分不开;美国西部的开发与环太平洋铁路的贯通密不可分。同样,陇海──兰新铁路及其交叉的兰青──包兰铁路是西北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北疆铁路与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康  张文忠  张平宇  薛冰  安树伟  邵帅  龙瀛  刘艳军  陶岸君  洪辉  
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清晰认识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十位专家就当前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距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距离,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仍未能摆脱资源依赖的发展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集聚偏弱和碳减排目标下资源型城市的内、外部均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时期需要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的作用和地位,提升资源型城市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能力;在深刻把握传统资源禀赋概念内涵基础上实现对新资源体系的再认知,注意挖掘新资源,充实资源型城市研究的新知识体系;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条件,分类施策,因地制宜推动资源型城市的创新发展;要继续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并充分重视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培育;要加快探索绿色、高效的转型发展道路,同步实现“存量”的绿色化和“增量”的绿色性;要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开发基础和要素资源条件,从传统的“增长和扩张型”转变为“高效增长与精明收缩结合型”发展模式;要整合新数据与新技术方法科学/智能地支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空间治理;要树立民生优先的指导思想,通过城市更新弥补过去资源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欠账,全面提升资源型城市的宜居水平、经济活力,重塑城市社会空间网络;要充分借鉴“强链、补链、延链”等“链长制”方案与模式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借鉴。以上观点为中国资源型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和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