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78)
- 2023(4310)
- 2022(3893)
- 2021(3817)
- 2020(3014)
- 2019(7040)
- 2018(7284)
- 2017(13256)
- 2016(7770)
- 2015(8846)
- 2014(9214)
- 2013(8936)
- 2012(8415)
- 2011(7632)
- 2010(8071)
- 2009(7358)
- 2008(7521)
- 2007(7029)
- 2006(6571)
- 2005(6197)
- 学科
- 济(28832)
- 经济(28791)
- 管理(21901)
- 业(21091)
- 农(15587)
- 企(13354)
- 企业(13354)
- 农业(11089)
- 地方(10139)
- 环境(9010)
- 中国(8699)
- 财(8377)
- 学(7725)
- 方法(7666)
- 制(7215)
- 业经(7159)
- 数学(5912)
- 理论(5883)
- 生态(5871)
- 数学方法(5716)
- 和(5464)
- 教育(5462)
- 划(5316)
- 体(5214)
- 地方经济(5174)
- 银(5139)
- 银行(5127)
- 发(4955)
- 资源(4940)
- 行(4840)
- 机构
- 学院(110327)
- 大学(105699)
- 济(39308)
- 研究(38541)
- 经济(38134)
- 管理(37031)
- 中国(30939)
- 理学(30137)
- 理学院(29696)
- 管理学(28983)
- 管理学院(28793)
- 科学(24825)
- 京(23594)
- 农(20945)
- 所(20798)
- 财(20631)
- 江(19991)
- 中心(18755)
- 研究所(18256)
- 范(17155)
- 师范(17014)
- 州(16706)
- 业大(16120)
- 北京(15643)
- 农业(15447)
- 省(15279)
- 财经(15048)
- 院(13629)
- 技术(13451)
- 经(13220)
- 基金
- 项目(65141)
- 研究(51321)
- 科学(49121)
- 基金(42971)
- 家(37283)
- 国家(36889)
- 科学基金(30228)
- 社会(29672)
- 社会科(27720)
- 社会科学(27712)
- 省(27317)
- 教育(23596)
- 编号(23401)
- 基金项目(23039)
- 划(22368)
- 成果(20222)
- 自然(18353)
- 自然科(17705)
- 自然科学(17701)
- 资助(17520)
- 自然科学基金(17314)
- 课题(16772)
- 发(15384)
- 重点(15214)
- 年(14262)
- 性(13493)
- 部(13353)
- 创(12978)
- 项目编号(12799)
- 规划(12418)
共检索到183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爱国 徐恒力 甘义群 黎志恒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关键性难题与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良倾向的讨论 ,认为大开发的实施需要在系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 ,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我国西北乃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持续干旱的发展规律 ,对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的分析表明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化将长期存在 ,生态将继续退化 ,这种趋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人为活动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应该在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的前提下 ,调整用水格局 ,发展节水经济 ,科学确定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 ,保证必须的生态用水 ,大力发展生态植被。指出在分析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时过于强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法稳
西北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本文从生态景观、自然资源、需要解决饮水问题的人畜数量、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土壤侵蚀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生态贫困的特征,探讨了缓解西北地区生态贫困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该地区生态贫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贫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俊华 赵培
易地移民搬迁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五个一批"工程之一,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西北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庞大的贫困人口使易地移民搬迁的精准扶贫之路漫长而曲折,数量大而任务艰巨。通过总结西北地区近年来易地移民搬迁取得的成效,再从精准识别、区位环境、扶志扶智、资金整合使用、扶贫机制创新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难点,提出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优化项目供给等相应路径选择及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徐建玲
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具有正外部性,西北地区环境重建对西北地区的发展、中东部地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使西北地区难以有意愿和能力承担起环境重建的重任。中央、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各级政府作为各方利益的代表,分别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不同政策下的环境重建会做出不同反应。西北地区可能会选择“不作为”,而中东部地区可能会选择“不合作”,从而导致环境重建无法有效实行。因此,利益补偿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必须相结合,使西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各种行为都能够与中央政府决策和目标的要求相一致,以促使西北地区环境重建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西北地区环境重建 利益补偿 利益分享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建伟 刘科伟
结合青海省都兰县总体规划的实践,就小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选择和人居环境建设三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阶段,发展定位必须从区域发展和镇域中心两个角度出发明确小城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用地选择从时间维度上分析历史沿革和现状特征,在要素上分析经济技术和对外交通等,从而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塑造特色的景观格局,从而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发展定位 用地选择 人居环境 小城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卿向阳
四川省西北部地区是以藏羌民族集居为主的民族地区,也是四川省的生态资源中心。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密度大,民族文化浓郁,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城市化率低。由于早期建立保护区指导思想的制约,现已建立的多数保护区的规划缺乏系统科学性,依然存在来自区域内部居民和外部经济活动对其的破坏。研究认为,要实现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的保护区设立终极目的,必须对现有的保护区管理系统实施调整与完善,建立具有政府管理职能的资源保护特区,选择以城镇化为主要方式的保护区内就近生态移民,构建科学的自然保护区层次,形成政府(资源保护特区)与民族居民的资源保护利益共同体。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生态移民 城镇化 生态资源特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永忠 李轶冰 袁榴艳 杨改河
西北地区农业土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上与全国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但其农村经济、农民收入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加入 WTO后会对西北地区粮食供给、传统的以粮棉油为主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 ,政府应加快对农业的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统一完善的农产品贸易的市场运作机制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革农业经营模式
关键词:
WTO 西北地区 农业 发展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陈鹰
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背景下,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开发西部水电资源,建设西部绿色能源基地,走绿色发展之路,不仅可以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还能极大地扩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使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整体上升,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四川省大渡河硬梁包水电站移民安置调研基础上,分析探讨了硬梁包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的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水电开发农村生态移民问题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钢,李静,赵景柱
本文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了制约西北地区发展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和干旱、生态资源安全、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生态系统退化、点面源环境污染、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等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着重探讨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及荒漠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恢复措施。其目的是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环境问题 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世琦 杨改河 尚爱军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及其严重退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建设十分迫切。建设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五种基本思路是 :应用熵理论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生物哲学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物质投入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应用先进技术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社会进步和持续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建设思路。这些基本思路是研究和探讨西北地区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核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环境 基本思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昝欣 李孟刚
欠发达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气候条件、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及劳动力资源、农机设施与科技水平、思想观念和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西北地区的粮食安全在粮食生产能力和生产结构、粮食供需与对外依存、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等多方面都有所表现。针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虚拟水资源"战略,调剂不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优化粮食结构,统筹地区发展;关注人口增长和有效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提高农业人口素质;在保证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实施的同时,建立预防突发情况的应急机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粮食安全 虚拟水资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 李晓涛 白荣宝
中国西北地区水库移民的贫困问题,是制约移民区经济有效发展的瓶颈。本文运用甘肃、宁夏两省份水库农村移民调研数据,研究教育在水库移民内部不同层次的影响。运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对比研究验证: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移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同时发现,教育的减贫效应对于收入最低层较大;从事非农工作能够显著增加收入最低层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精准扶贫不仅要注重扶持政策的完善,还应着重关注低收入人群的教育扶贫,注重非农就业的培训工作,鼓励、倡导和培养有条件的农户从事非农工作。
关键词:
教育 减贫 水库 移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磊 邵超峰 鞠美庭 关杨 白雪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有效利用水资源、提升承载能力是建设美丽西北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红寺堡区为研究区,采用成熟的人口预测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结合情景分析定量评估该地区的最大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到2020年协调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比常规发展模式和生态建设模式分别高出8.33%和6.25%,说明协调发展模式是水资源约束下红寺堡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最后从优化工、农业生产结构,构建节水型社会和强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承载力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