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7)
2023(6612)
2022(5748)
2021(5093)
2020(4311)
2019(9931)
2018(9691)
2017(18042)
2016(10067)
2015(11144)
2014(11333)
2013(11057)
2012(10175)
2011(9351)
2010(9381)
2009(8965)
2008(8981)
2007(8165)
2006(7304)
2005(6788)
作者
(30318)
(25417)
(25368)
(24062)
(15912)
(12403)
(11555)
(10038)
(9577)
(9176)
(8704)
(8560)
(8257)
(8172)
(8097)
(7750)
(7674)
(7462)
(7244)
(7208)
(6496)
(6241)
(6210)
(5764)
(5749)
(5726)
(5695)
(5585)
(5308)
(5052)
学科
(40752)
经济(40676)
管理(33823)
(29522)
(25411)
企业(25411)
方法(15226)
数学(12976)
(12967)
(12859)
数学方法(12761)
(11352)
中国(10456)
地方(10354)
业经(10335)
(8774)
环境(7822)
(7731)
(7709)
财务(7695)
财务管理(7675)
农业(7522)
体制(7450)
企业财务(7280)
(6922)
(6915)
银行(6907)
(6828)
金融(6825)
(6573)
机构
大学(147220)
学院(146543)
(59172)
经济(57827)
管理(55142)
研究(51870)
理学(47142)
理学院(46539)
管理学(45763)
管理学院(45484)
中国(38840)
科学(31958)
(31568)
(30334)
(26749)
(25999)
研究所(24027)
中心(23563)
财经(23005)
(22660)
业大(22383)
(20650)
农业(20258)
北京(19839)
(18939)
师范(18759)
(18726)
(17981)
经济学(17903)
(17337)
基金
项目(98728)
科学(77385)
研究(71822)
基金(70923)
(62461)
国家(61975)
科学基金(52542)
社会(45889)
社会科(43462)
社会科学(43449)
(39322)
基金项目(37567)
自然(33362)
(33256)
教育(32910)
自然科(32515)
自然科学(32505)
自然科学基金(31879)
编号(28428)
资助(28376)
成果(23880)
(23321)
重点(22944)
(21962)
(21633)
(20784)
课题(20694)
创新(19600)
国家社会(19244)
科研(18681)
期刊
(69239)
经济(69239)
研究(44283)
中国(33125)
(24996)
(24486)
学报(23992)
科学(21847)
管理(21381)
大学(18105)
学学(17127)
农业(16169)
教育(15958)
技术(13289)
(13033)
金融(13033)
财经(11438)
业经(10339)
经济研究(10070)
(9801)
(8807)
问题(8721)
科技(7502)
(7376)
技术经济(7125)
资源(7052)
财会(6813)
统计(6695)
(6550)
现代(6499)
共检索到224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志鹏   盛石鹏   樊廷录   韩登旭   刘兴斌   罗致春   闫治斌   袁静   吕小瑞   王建华   李莉  
为探究西北地区玉米亲本种子活力及适应范围,以我国西北地区41份玉米杂交亲本为试材,设置加速老化(AA)、冷浸(CS)、模拟干旱(D)及盐(S)胁迫处理,以标准发芽试验为对照(CK_1),测定种子7 d发芽率及幼苗生物量等指标,结合41份亲本材料在北京、新疆石河子、乌鲁木齐及甘肃酒泉4个生态区的出苗率及种子活力、生物量指标在内的29个参数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20%PEG 6000(0.033 mol/L)和200 mmol/L NaCl处理模拟干旱和盐胁迫,选取80%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处理浓度作为筛选依据,以此标准来评价亲本种子活力是可行的。供试材料中的30份亲本标准发芽率达到85%的国家标准要求;11份材料发芽率>92%,高于玉米单粒播发芽标准。冷浸处理后,35份亲本(占比85%)的发芽率与对照(CK_1)无显著差异,其中4个亲本冷浸后发芽率比CK_1升高1%~18%。41份亲本的种子耐老化能力普遍较差,加速老化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仅为44%;200 mmol/L NaCl胁迫条件下,10个亲本的发芽率被显著抑制,20%PEG 6000条件下8个亲本发芽率受到显著抑制;另有10个亲本的发芽率在模拟干旱(20%PEG 6000)和盐(200 mmol/L NaCl)胁迫下均显著升高(P≤0.05);模拟干旱胁迫可显著诱导18份亲本幼苗根系的发育,其中12份亲本根重显著增加(P≤0.05)。不同亲本材料在4个气候区的出苗率均表现出较大的变异,且各气候区的出苗率与冷浸发芽率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丹  安雨丽  陶笑笑  王孝忠  吕典秋  郭彦军  陈新平  张务帅  
【目的】针对我国制种玉米氮素吸收与累积规律不明确的问题,研究制种玉米生物量累积、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对供氮水平的响应,旨在为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面积制种的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开展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4个供氮水平,分别为只施底肥对照(CK)、168 kg N·hm~(-2)、240 kg N·hm~(-2)和320 kg N·hm~(-2),研究不同供氮水平对制种玉米父母本生物量、杂交种产量和氮素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制种玉米父母本生物量累积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产量随供氮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保持稳定,N240处理同时实现了较高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籽粒氮浓度,两年结果较为一致。N168处理在试验第2年达到较高产量,但氮浓度低于N240处理。母本秸秆及父本整株氮浓度均为高氮处理高于低氮处理;灌浆期母本实现最大生物量的临界氮浓度为15.08 g·kg~(-1),收获期母本生物量与氮浓度呈线性相关。各追施氮肥处理的花后生物量两年间均大于花前,且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花后氮吸收比例随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与生物量一致。N320处理与N240处理的产量水平、生物量累积和氮吸收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产量与制种玉米品质时,N240可作为该区域制种玉米生产的推荐施氮量。【结论】优化施氮通过调控制种玉米父母本花前花后氮吸收比例实现增产增效。本研究揭示了优化施氮量稳定花前氮吸收,保障花后氮供应是制种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为制种玉米绿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亮  
玉米对世界粮食安全、饲料安全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首先强调了玉米制种生产对于提高我国玉米产量的重要性,指出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玉米种子生产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已经建立的玉米制种基地现状,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发展和建设该制种地区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廷录  王淑英  王建华  杨珍  
【目的】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种子企业躲避早秋霜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制种田,授粉后每隔3—5 d采集果穗测定籽粒水分,实验室进行标准发芽和冷浸抗冷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籽粒乳线发育按5级分类法记录:1=整个胚乳是液体状,无乳线;2=种子长度的25%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离种子顶部1/4处;3=种子长度的50%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种子1/2处;4=种子长度的3/4含硬化胚乳层,乳线下移到接近种子基部;5=整个种子是硬化的胚乳层,乳线消失。【结果】不同玉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乔远  杨欢  雒金麟  汪思娴  梁蓝月  陈新平  张务帅  
目的】明确西北地区玉米生产的投入与生态环境风险。【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西北地区六省或自治区(新疆、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甘肃)15年间(2004—2018年)玉米生产的投入(肥料、农药、柴油、地膜、种子及人工)与生态环境风险(温室气体排放、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及人体毒性)进行评价,定量化该地区单位面积(hm~2)玉米生产投入与生态环境风险及其时空变化。【结果】西北地区玉米生产投入与生态环境风险较高,15年间平均肥料投入为233.1 kg N·hm~(-2),106.3 kg P_2O_5·hm~(-2)和23.3 kg K_2O·hm~(-2),农药、柴油、地膜、种子、人工投入量分别为6.5 kg·hm~(-2)、93.2 L·hm~(-2)、13.7 kg·hm~(-2)、38.8 kg·hm~(-2)和120.1 h·hm~(-2)。玉米平均产量为7.9 t·hm~(-2),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 188 kg CO_2 eq·hm~(-2),土壤酸化潜值为155.3 kg SO_2-eq·hm~(-2),水体富营养化潜值为52.6 kg PO_4-eq·hm~(-2),人体毒性为2.9 kg 1,4-DCB-eq·hm~(-2)。相较于2004年,2018年西北地区玉米生产种植面积和玉米单产分别增加了79%和26.9%;投入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单位面积投入量分别增加9.2%、52.7%和203.7%,农药、柴油、地膜的单位面积用量分别增加了303%、143%和108%,而种子和人工的单位面积投入量则分别降低了38.6%和50.8%。西北地区玉米生产的生态环境风险则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单位面积温室气体排放量、土壤酸化潜值、水体富营养化潜值以及人体毒性分别增加了13.6%、15.8%、2.6%和302.5%。西北地区玉米生产15年间单位面积氮肥投入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年份均为2016年,最低均为2007年。西北地区不同省份玉米生产单位面积的投入与生态环境风险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甘肃的氮肥、地膜和人工单位面积投入量最高,3种投入的最低省区分别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新疆的磷肥和柴油投入量最高,最低均为陕西;山西的钾肥投入量最高,最低为新疆;农药和种子的投入量最高分别为宁夏和新疆,最低均为山西,玉米的种植面积与单产最高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和新疆,最低的分别为宁夏和陕西。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土壤酸化潜值均为甘肃最高,水体富营养化潜值为陕西最高,人体毒性为宁夏最高,均为山西最低;西北地区玉米生产投入量与生态环境风险综合值最高的省区为宁夏,山西为西北地区玉米生产综合生态环境风险最低的省份。【结论】西北地区玉米生产呈现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点,其投入与生态环境风险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2004—2018年,西北地区玉米的种植面积、单产、投入整体呈增加趋势,生态环境风险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未来玉米生产布局可考虑向高产和低环境风险的省份倾斜,在实现高产的同时降低生态环境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静  张继权  马东来  
传统区域作物脆弱性的研究主要基于气象资料、作物生长观测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忽略了作物对极端事件的反应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性。众多研究表明,植被指数能够表征水分胁迫下的植被特征,在对旱情的表达上比常规的间接方法更为直接,监测精度更高。研究以辽西北地区2006年玉米干旱为例,基于MODIS数据计算植被状态指数VCI和温度条件指数TCI,根据二者在旱情表达上不同的侧重和研究目的,确定模型参数,构建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模型,计算玉米干旱脆弱性,并将玉米干旱脆弱性划分为4级,借助GIS技术绘制辽西北地区玉米各生育阶段干旱脆弱性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辽西北地区玉米干旱脆弱性空间分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童成昊  周文章  莫本田  陆龙超  邓似辰  秦杨  李干洲  徐龙鑫  武俊达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不同青贮玉米(Zea mays)品种在喀斯特地区种植的生产性能、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以期筛选出适宜喀斯特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根据土壤肥沃分为3个区组,每个区组内种植6个玉米品种(‘曲辰11号’、‘筑青1号’、‘金玉908’、‘金玉818’、‘禾玉9566’和‘黔青446’)。结果表明,鲜草产量最高为‘金玉818’,达60.22 t·hm~(-2);各参试品种的风干物质含量均在35%~44.5%,穗比重均高于茎比重和叶比重,穗位高表现趋势与株高较为一致,株高最高的是‘筑青1号’(325.44 cm),其次为‘金玉908’(291.38 cm)和‘金玉818’(290.57 cm);营养品质测定结果显示,‘金玉818’、‘禾玉9566’和‘金玉908’在CP含量以及ADF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青贮玉米标准;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各参试品种的优劣依次为‘金玉818’>‘筑青1号’>‘禾玉9566’>‘黔青446’>‘金玉908’>‘曲辰11号’。综合评价发现,‘金玉818’产量最高、农艺性状优异、营养品质较高,最适宜在喀斯特地区作为青贮玉米推广种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颖  徐娜  
基于模糊数学的财务分析基本原理,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权重设置、隶属度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建立了一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结合数学矩阵建立了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综合能力的评价模型。正逢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进入全面实行阶段,且钢铁行业在西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财务分析模型对西北地区西宁特钢、酒钢宏兴两大钢铁上市公司的盈利、偿债等五项能力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实用性、有效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峻芸  奎丽梅  
玉米是世界五大作物之一,在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玉米生产来说,高产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优良的种子,因而制种在生产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种子生产类似于大田作物生产,但良种的价值远远高于大田作物的价值,因而对种子生产来说还存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迪柱  张波  
高产攻关玉米试验综合效益评价黑龙江林甸县农经总站沈迪柱,张波玉米是林甸县主产粮食作物之一,年均播面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左右,是该县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饲料。为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实施丰收计划,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经济条件,在去年卫星村72亩玉米高产攻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熊秀珠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Ssi'”,称之为“总配合力效应”,并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可靠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树堂  赵永厚  关义新  王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进红  吴波  柏杉杉  王国良  姜慧新  
为筛选黄淮海地区全株青贮玉米适栽品种,以16个玉米品种为试材,测定分析各品种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全株青贮养分含量和发酵品质等指标,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倒伏率外,参试品种间株高、叶片总数、绿叶数、黄叶数、穗位高、茎粗、植株各部分占比等农艺性状差异均显著(P<0.05)。玉米全株产量与叶、茎比重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淀粉含量与籽粒比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与株高和叶片数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籽粒比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大京九26’、‘京九青贮16’、‘京科青贮932’和‘雅玉8号’等青贮专用玉米品种植株比较高大,叶、茎比重高,较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登海605’等籽粒比重大、淀粉含量高,纤维含量低,较青贮专用玉米品种营养价值高。各参试品种均能调制成优质全株青贮饲料,差异主要表现在淀粉、乙酸含量及氨态氮与总氮比值。全株干产量、籽粒产量、养分含量和发酵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登海605’、‘德单5号’、‘郑单958’、‘先玉045’、‘YF3240’和‘农大372’的关联度值较高,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黄淮海地区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燕芬  张培高  焦兰  田俊明  徐春霞  龙明丽  付思明  陈洪梅  
本研究选取7个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进行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共配制66个杂交组合。以大面积推广杂交种云瑞6号为对照,对供试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对照优势等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ML582、YML5986和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CML166、YML46单株产量配合力高、综合性状优良,用它们作亲本较易组配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育种潜力较大;杂交组合YML5986×YML46、YML1216×YML46、YML1071×CML486、YML1071×YML5986、YML582×YML46,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苗头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蒙祖庆  宋丰萍  
【目的】研究西藏玉米地方品种表型特点,为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整理、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5年,采用大田试验,对179份西藏玉米地方品种的出苗至抽雄时间、抽雄至散粉时间、散粉至吐丝时间、吐丝至成熟时间、生育期、雄穗一级分枝数、雄穗长、茎粗、株高、穗位高、主茎叶片数、果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出籽率、双穗率、空秆率、雄穗护颖颜色、花药颜色、花丝颜色、穗型、粒型、籽粒颜色、籽粒形状、穗轴颜色27个表型性状进行系统鉴定,根据其地理来源,计算各性状的分布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