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5)
- 2023(4617)
- 2022(3841)
- 2021(3411)
- 2020(2705)
- 2019(6242)
- 2018(5874)
- 2017(10291)
- 2016(6194)
- 2015(6826)
- 2014(6800)
- 2013(6845)
- 2012(6658)
- 2011(6251)
- 2010(6415)
- 2009(5926)
- 2008(6155)
- 2007(5447)
- 2006(5014)
- 2005(4455)
- 学科
- 济(26140)
- 经济(26116)
- 管理(18474)
- 业(14215)
- 企(10291)
- 企业(10291)
- 方法(9306)
- 地方(8423)
- 数学(7887)
- 农(7865)
- 数学方法(7733)
- 学(7721)
- 中国(7303)
- 资源(6174)
- 农业(6000)
- 业经(5666)
- 财(5195)
- 环境(5194)
- 和(5112)
- 地方经济(4775)
- 发(4412)
- 理论(4146)
- 制(4068)
- 融(4036)
- 金融(4035)
- 贸(3814)
- 贸易(3806)
- 法(3773)
- 易(3613)
- 划(3605)
- 机构
- 大学(97643)
- 学院(95667)
- 研究(37772)
- 济(34151)
- 经济(33368)
- 管理(32746)
- 理学(28094)
- 理学院(27628)
- 中国(27356)
- 管理学(26844)
- 管理学院(26669)
- 科学(26499)
- 京(22221)
- 所(21054)
- 农(20206)
- 研究所(19442)
- 中心(16429)
- 农业(15952)
- 业大(15843)
- 范(15664)
- 师范(15510)
- 财(15425)
- 江(15131)
- 北京(14030)
- 院(13738)
- 师范大学(12755)
- 财经(12558)
- 州(12457)
- 科学院(12254)
- 省(12029)
- 基金
- 项目(67608)
- 科学(52222)
- 基金(48531)
- 研究(46422)
- 家(44813)
- 国家(44496)
- 科学基金(36220)
- 社会(28585)
- 社会科(27052)
- 社会科学(27041)
- 基金项目(25558)
- 省(25433)
- 自然(24500)
- 自然科(23723)
- 自然科学(23712)
- 自然科学基金(23277)
- 划(22692)
- 教育(21042)
- 资助(19785)
- 编号(18368)
- 重点(16097)
- 成果(15816)
- 发(15421)
- 部(14735)
- 计划(13288)
- 课题(13186)
- 科研(12953)
- 创(12895)
- 国家社会(12327)
- 创新(12214)
共检索到144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雷华 陈晓燕 贾健 钟华平 沈福新
运用40年降雨、蒸发、径流的同步资料,计算了西北地区的降水总量为7981.9×10m,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164.8×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1034.6×108m3,扣除重复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2304.4×108m3。分析了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评价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质量,并总结了西北内陆河区径流主要形成于山区,散失于山前平原盆地等水资源六大特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扬 吴文祥 胡莹 刘光旭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某一区域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稳定性对于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至关重要。论文从区域的角度,利用西北5省西安、西宁、兰州等27个辐射站逐日太阳总辐射(1961—2008年)和延安、乌鲁木齐、安康等163个气象站逐日日照时数资料(1958—2008年),用统计分析和规则样条函数插值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西北地区近50 a来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太阳能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中部青海地区日照时数最长和太阳能总辐射最为丰富,属于资源丰富区,陕西南部...
关键词:
太阳总辐射 日照时数 西北地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周 宋宗水 包晓斌 于法稳 王利文
本文从水资源禀赋的特征和区域比较剖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 ,进行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结构与效率的动态变化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西北地区产值增长所需水资源的来源计算分析 ,得知用水效率提高是支撑西北地区最近 2 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 ,估计西北地区水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力。提出了控制农业灌溉面积、水价要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发育集体或民营供水企业、从水权交易入手调整用水结构、发挥政府在增加生态用水中的作用、注重开展节水技术的负面影响的调研、慎重调水种粮等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并做出总结性评论。
关键词:
水资源 西北地区 利用效率 用水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立新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改善生态环境是开发大西北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度匮缺,直接制约着西北地区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的生活。本文以翔实的数据说明西北水资源的现状及黄河断流造成的恶果,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断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西北水资源短缺的对策:急速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全面实施节水工程;加强环保工作,防止水资源的污染;用高新技术指导“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实施“退田还林(草),封山育林”的方针,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以改善大西北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 开发 科学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一中 夏军 谈戈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 1 0a、2 0a、5 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 ,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 ,其中以采用A1 +B2 +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平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 ,评述了对不同地质—水文地质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前景 ,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对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闵庆文
本文首先从水资源的数量、区域分布、水旱灾害、可达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角度 ,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现状 ,然后辨识了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几对矛盾 ,包括水量短缺与用水浪费之间的矛盾、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上游用水与中下游用水之间的矛盾等 ,最后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对策 ,包括 :①普及水资源安全忧患意识 ,增强节水观念 ;②引入生态系统管理思想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合理使用 ;③保证生态用水 ,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利文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所需水资源来源模型,计算出维持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三种水资源利用措施的贡献,并预测了不同用水方案对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潜力。结论是,在1980—2000年期间,用水效率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未来20年左右,除了继续采用技术改进和用水结构调整措施外,借助市场诱导的方式(如水权交易)将20%的农业用水转为其他用途,满足对经济增长支撑能力的水资源基本上可以在区域内部解决。文章的最后,讨论了水权交易成行过程中水资源价格的变动范围并提出政府对推动转变应有所作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水权交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爱国 徐恒力 甘义群 黎志恒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关键性难题与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良倾向的讨论 ,认为大开发的实施需要在系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 ,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我国西北乃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持续干旱的发展规律 ,对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的分析表明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化将长期存在 ,生态将继续退化 ,这种趋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人为活动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应该在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的前提下 ,调整用水格局 ,发展节水经济 ,科学确定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 ,保证必须的生态用水 ,大力发展生态植被。指出在分析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时过于强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杨世琦 姚学慧 贾志宽 韩清芳
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以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农田"蒸发水"开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的运用,构建农田节水技术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探索草畜产业的开发和水资源贸易途径,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 承载力增进 可持续利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曦 罗其友
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的宏观目标 ,结合西北地区农业水环境的特点和我国进入 WTO的大背景 ,提出西北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本思路与对策措施
关键词:
水资源约束 农业结构调整 西北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艳昭 封志明 刘宝勤
水土资源不匹配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本底,加之人口大量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使得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论文系统分析了县域单元农业水资源平衡的两个层次及其计算方法,并对西北地区314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实证研究。天然状态下农田水量平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降水均不能满足各种作物的水分需求,亏水为水量平衡的首要特征。就各省而言,新疆为亏水量最高的省份,其多年平均作物亏水量达628.02mm,陕西最小,其值为87.51mm。人工状态下水土资源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受灌溉水平的影响,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水量平衡差异明显。各省份中,新疆水土资源利用处于水少地多的超量承载状态...
关键词:
水资源平衡 西北地区 需水量 亏水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本文以公共资源利用的利益相关方博弈均衡为视角,运用关联博弈模型对中国西北地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博弈均衡分析,建立了包括投资博弈和维护博弈的关联博弈,最后提出了有效利用当地雨水资源的方式:政府投资修建公共水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使用权转让给农户,实现产权私有、政府干预和利用者自组织三种方式的结合。本文提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有三种可行的方式:产权私有、政府干预和利用者自组织,各种方式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关联博弈模型在理论上拓展了自组织的实现方式,它通过多个相互联系的博弈,汇合不同的激励约束,有助于放松单个博弈的激励约束,使单个博弈均衡的结果向整体最优移动,从而解决公共资源社会最优利用的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少勇 任燕 乔立 林纾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8个观测站1961年-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雨降水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祁连山和天山有两个相对多雨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多于春季;大多数地方大雨降水日数有不显著增多趋势,显著区在天山地区,但西北东部略有减少趋势;全区大雨降水日数存在22年周期,除祁连山区1967年有突变现象,其余地方近47年未发生突变;以全区大雨降水总站次数序列分析,冬季较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增多,春季不明显,夏季略有增多,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