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6)
2023(7722)
2022(6750)
2021(6167)
2020(4960)
2019(11353)
2018(11127)
2017(20732)
2016(11717)
2015(13118)
2014(13453)
2013(13515)
2012(13185)
2011(12123)
2010(12705)
2009(12012)
2008(12115)
2007(11179)
2006(10621)
2005(10276)
作者
(36031)
(30000)
(29668)
(28275)
(19107)
(14594)
(13447)
(11442)
(11311)
(11160)
(10257)
(10227)
(9928)
(9721)
(9390)
(9171)
(8851)
(8842)
(8757)
(8720)
(7921)
(7545)
(7338)
(7024)
(6957)
(6873)
(6779)
(6684)
(6245)
(6063)
学科
(55672)
经济(55597)
管理(30141)
(30046)
地方(21528)
(21312)
企业(21312)
中国(19917)
(18629)
方法(14276)
业经(14102)
农业(13118)
(12123)
(11938)
地方经济(11596)
(11458)
银行(11448)
(11129)
(10719)
金融(10718)
(10674)
数学(10650)
(10646)
数学方法(10426)
(9316)
贸易(9299)
环境(8897)
(8849)
理论(8495)
发展(7914)
机构
学院(171227)
大学(167471)
(67621)
研究(66473)
经济(65831)
管理(58710)
中国(53528)
理学(47058)
理学院(46334)
管理学(45478)
管理学院(45134)
科学(40583)
(38539)
(35290)
(34942)
研究所(31016)
(30998)
中心(30946)
(30526)
(28342)
师范(28086)
北京(26020)
(25768)
财经(24984)
(24805)
(23570)
农业(23057)
师范大学(22376)
业大(22194)
(22114)
基金
项目(98648)
科学(76506)
研究(75923)
基金(67323)
(58232)
国家(57629)
科学基金(47973)
社会(46598)
社会科(43960)
社会科学(43953)
(40968)
基金项目(35276)
教育(33995)
(33902)
编号(31720)
自然(28829)
(28532)
资助(28488)
自然科(28034)
自然科学(28028)
成果(27931)
自然科学基金(27469)
课题(24233)
发展(23229)
重点(22832)
(22820)
(20513)
(19981)
(19671)
(19352)
期刊
(95457)
经济(95457)
研究(60668)
中国(44751)
(30955)
(26532)
教育(25628)
学报(24234)
科学(23961)
(23923)
金融(23923)
管理(23638)
农业(20457)
大学(18263)
业经(17508)
学学(16572)
技术(14990)
经济研究(13650)
问题(12733)
财经(12251)
(10626)
图书(10525)
(10087)
(9666)
(9541)
(9180)
资源(8776)
(8685)
论坛(8685)
国际(8574)
共检索到301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张延川  周竹  
西北地区旅游发展资金及相关问题思考□厉新建张延川周竹在旅游业全国大势增长强劲的同时,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新疆等省(区)已将旅游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然而西北地区①的旅游经济发展却不容乐观。从旅游外汇收入全国排名看,除陕西名列第9外,新疆仅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国强  汪慧玲  许倩  
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在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2001—2015年共生单元间共生度和共生系数的对比分析,对各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之间的共生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西北地区及各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②5A、4A级景区和民用航空所占权重较高,分别对旅游经济和交通业起重要支撑作用。③从共生度来看,2002—2015年,陕西、青海、新疆表现为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宁夏为近似正向对称关系,甘肃为寄生关系。④从共生系数来看,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在0.5~1.0之间,表明旅游经济的影响较大,旅游经济发展驱动交通业的发展;而新疆在0~0.5之间,表明交通业影响较大,交通业发展先于旅游经济,对旅游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永臻  曾刚  
在分析西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4—2016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表明:近十余年西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其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二者的融合发展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旅游产业发展普遍滞后于文化产业,两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并不理想。西北地区各省区两个产业发展的总体特点均处于失调型。所以,西北地区要重视借助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强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扶持,最终达到两个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智  
鄂西北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秦楚文化交汇融合地域,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高度富集,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分析,提出该地区旅游开发的设想及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卉洁  苗红  王云  
传统村落是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开发的基础。针对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研究较为空白的现状,对不同特点的村落进行有选择性的重点开发。以西北地区314个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选取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和市场条件三方面的指标因子,用熵值法确定权重,构建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模型,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分级,探索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的规律和原因。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传统村落五级潜力区分布在陕西大部,甘肃中部和南部,青海东部。(2)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四级潜力区分布在陕西北部和南部,宁夏除中卫市外所有地区,新疆中部。(3)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四级以上,即高级潜力区分布不均,传统村落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向辉  卜风贤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水资源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受干旱威胁日益加深,发展减灾农业是当务之急。在发展减灾农业的方式上,要突出重点,以抗旱防灾为主,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灾害特征,探索发展特色减灾模式。文章针对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减灾农业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巨才  孔伟  任亮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效健康地发展城市绿色旅游经济的同时,兼顾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方法]以张家口为例,着力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辅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5—2016年张家口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研究期内,张家口市旅游经济指数、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指数、生态资源和环境治理指数波动较大;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由2005年的0. 24发展到2016年的0. 61。[结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联度逐渐增强,两者正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兼顾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进程,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钟善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方面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高等学校和在校大学生数均有明显增长;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结构渐趋合理,教学科研等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入,成绩举世瞩目.但是,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在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科学技术相当薄弱、文化教育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边疆与中原、内陆与沿海地区相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开展区域高等教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辛建荣  庄小丽  
以鄂西北地区的襄樊市、十堰市和神农架林区为例,分析了该区的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旅游资源特征,旅游环境现状及其开发优势;阐述了贫困地区旅游开发规划对扶贫工作的促进作用和扶贫旅游的现实意义。本区的多数县市处于山地环境,地形崎岖,交通受到限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扶贫任务依然艰巨。本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有些资源的品位也很高,可以总括为"531优势":即人文旅游资源的五大文化特点———楚国发祥地(楚文化)、三国之源(三国文化)、流放文化、道教文化、郧阳猿人(古人类文化),形成明显的锁定效应;自然旅游资源的三大品牌———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的神农架,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声誉的郧县恐龙蛋化石基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爱国  徐恒力  甘义群  黎志恒  
基于对西北地区大开发的关键性难题与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不良倾向的讨论 ,认为大开发的实施需要在系统科学思维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 ,许多科学家从各种角度揭示了我国西北乃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持续干旱的发展规律 ,对干旱化趋势与水盐失衡的分析表明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化将长期存在 ,生态将继续退化 ,这种趋势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人为活动尤其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对土壤生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应该在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的前提下 ,调整用水格局 ,发展节水经济 ,科学确定社会经济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比例 ,保证必须的生态用水 ,大力发展生态植被。指出在分析西北生态环境问题时过于强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庆礼  邓红兵  
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及自然状况的基础上 ,着重从资源与环境方面指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环境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晋江  
晋西北地区具体是指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偏关和兴县,地处山西高原的西北边缘。由于本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但本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大量的煤炭、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因此,以矿产资源开发为导向带动该区经济发展,是本区今后发展的方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唐夫凯  齐丹卉  卢琦  杨文斌  周金星  
中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区域生态系统脆弱,干旱、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等问题频繁,严重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发展复合农林业是林业发展的新思路,是解决区域生态环境与落后社会经济问题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论文根据西北地区特殊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农林复合经营发展现状,结合农林复合系统科研、生产实践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西北干旱地区农林复合经营划分为草原风沙区、荒漠绿洲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高原区4个类型区,并分析概述了各类型区复合农林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农林复合系统多层次、多组分、多功能和多目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林分起源、生物组分、生长周期和主导功能标尺的农林复合经营类型划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开忠  
加快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杨开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如何在全国统一市场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快沿江以外的内地、特别是其中最落后的西部地区发展,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