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9)
2023(4950)
2022(3894)
2021(3633)
2020(2918)
2019(6614)
2018(6442)
2017(11560)
2016(6436)
2015(7060)
2014(6820)
2013(6965)
2012(6440)
2011(6015)
2010(5983)
2009(5466)
2008(5476)
2007(4836)
2006(4365)
2005(3912)
作者
(20807)
(17552)
(17550)
(16885)
(11244)
(8686)
(7864)
(6937)
(6731)
(6256)
(6102)
(6085)
(5789)
(5769)
(5519)
(5414)
(5196)
(5143)
(5136)
(5105)
(4525)
(4369)
(4302)
(4019)
(4004)
(3997)
(3887)
(3714)
(3584)
(3555)
学科
(28651)
经济(28637)
管理(16236)
(13637)
方法(10762)
(9998)
企业(9998)
地方(9870)
数学(9453)
数学方法(9321)
(8189)
(7723)
中国(7590)
资源(6563)
业经(6122)
环境(5877)
农业(5757)
(5591)
地方经济(5414)
(4695)
(4493)
(4140)
贸易(4133)
生态(4018)
(3901)
(3887)
(3838)
(3645)
理论(3550)
人事(3547)
机构
大学(95379)
学院(94228)
研究(38259)
(35580)
经济(34696)
管理(33991)
理学(29362)
理学院(28825)
中国(28076)
管理学(27979)
管理学院(27801)
科学(27250)
(21956)
(20500)
研究所(19112)
(18111)
中心(17513)
(15709)
师范(15562)
业大(15225)
(15068)
(14812)
(14513)
农业(14211)
北京(13896)
师范大学(13043)
科学院(12578)
财经(12339)
(12065)
(12006)
基金
项目(71375)
科学(56514)
基金(52885)
(49077)
国家(48779)
研究(47700)
科学基金(40631)
社会(30239)
社会科(28789)
社会科学(28783)
基金项目(28620)
自然(28130)
自然科(27306)
自然科学(27300)
自然科学基金(26776)
(26492)
(23926)
资助(20858)
教育(20534)
编号(18229)
重点(17165)
(16394)
(15101)
计划(14331)
成果(14227)
科研(14021)
(13795)
国家社会(13512)
创新(13007)
课题(12700)
期刊
(38118)
经济(38118)
研究(26179)
中国(19566)
学报(18416)
科学(17888)
(14932)
大学(12578)
学学(11709)
管理(11253)
资源(10629)
农业(10389)
(9683)
教育(7987)
(6727)
图书(6504)
技术(6496)
(5736)
经济研究(5663)
业经(5575)
统计(5471)
问题(5414)
财经(5327)
(5236)
金融(5236)
科技(5010)
(4956)
林业(4821)
地理(4787)
书馆(4722)
共检索到139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扬  吴文祥  胡莹  刘光旭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某一区域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及稳定性对于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至关重要。论文从区域的角度,利用西北5省西安、西宁、兰州等27个辐射站逐日太阳总辐射(1961—2008年)和延安、乌鲁木齐、安康等163个气象站逐日日照时数资料(1958—2008年),用统计分析和规则样条函数插值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西北地区近50 a来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太阳能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中部青海地区日照时数最长和太阳能总辐射最为丰富,属于资源丰富区,陕西南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可群  陈正洪  夏智宏  
利用武汉、宜昌等7个站点1961~2004年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与日照百分率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湖北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公式参数,推算出广大无辐射观测地区的逐年、逐月太阳总辐射;结合日照时数、晴天日数、阴天日数等指标,对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全国太阳能资源区划为基础,制定了湖北省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开展了湖北省太阳能区划工作。结果表明:湖北太阳能资源北多南少,同纬度相比,平原多,山区少;太阳能资源夏季最丰富,尤其是8月,总辐射、日照时数、晴天日数均为全年最高,湖北东部秋季大气层结稳定,太阳能资源仅次于夏季;冬季虽然晴天较多,但由于太阳直射南半球,夜长昼短,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龚强  于华深  蔺娜  汪宏宇  袁国恩  张运福  
利用辽宁省53个气象站、22个风电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数据,对该省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区划。结果表明:南部沿海、辽北丘陵地带及辽东和辽西一些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适合风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全省春季风速较大,是风能利用的最佳时期;风能资源演变存在阶段性,1971~1983年风速偏大且在波动中有下降趋势,1984~2000年风速偏小,但无明显的趋势性;辽宁省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大致是由西至东减弱,辽西和沿海地区辐射量较大;太阳能资源具有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的特点;1971~2000年辽宁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减少趋势,太阳总辐射量呈弱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亮东  周秉荣  李晓东  李甫  张娟  
利用三江源地区18个气象台站1961年以来观测的日、旬、月和年气温、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以及玉树站观测的太阳辐射资料,根据气候学原理,在充分考虑天文辐射、大气透明系数,日照百分率等影响太阳辐射因子的基础上,计算出三江源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然后以年太阳总辐射量作为一级(主导)区划指标,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日最高气温达10~15℃)以上期间的日数(利用佳期)作为二级区域指标进行分区,对三江源地区9个不同类型的太阳能资源区进行分区评述,同时计算了三江源地区粮食光合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农作物生长期光合生产潜力为26846.4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11812.4kg/hm2;气候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利文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所需水资源来源模型,计算出维持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三种水资源利用措施的贡献,并预测了不同用水方案对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潜力。结论是,在1980—2000年期间,用水效率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未来20年左右,除了继续采用技术改进和用水结构调整措施外,借助市场诱导的方式(如水权交易)将20%的农业用水转为其他用途,满足对经济增长支撑能力的水资源基本上可以在区域内部解决。文章的最后,讨论了水权交易成行过程中水资源价格的变动范围并提出政府对推动转变应有所作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少勇  任燕  乔立  林纾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8个观测站1961年-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7年来西北地区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大雨降水日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祁连山和天山有两个相对多雨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最少,夏季最多,秋季多于春季;大多数地方大雨降水日数有不显著增多趋势,显著区在天山地区,但西北东部略有减少趋势;全区大雨降水日数存在22年周期,除祁连山区1967年有突变现象,其余地方近47年未发生突变;以全区大雨降水总站次数序列分析,冬季较少,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有所增多,春季不明显,夏季略有增多,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良才  白虎志  岳虎  罗晓玲  曹玲  
根据祁连山及其周边地区11个探空站的1981年~2002年1月~12月每日2个时次(北京时间08时和20时)的资料,运用动力气象学原理计算和分析了祁连山区四季的平均水汽输送、辐散辐合以及区域内的空中含水量等。结果表明,祁连山区大气中的水汽年输入总量为9 392.5×108t,水汽年输出总量为8 031.5×108t,表明在输入该区的水汽总量中只有14.5%成云致雨或留在该区域上空,其余85.5%的水汽成为过路水,即潜在开发的水资源量较大;区域内年空中含水量为331.2×108t,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对比特征约5∶1;四季中水汽的辐合中心基本维持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省的东北部一带,夏季最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德平  宫福久  张淑杰  班显秀  
我国淡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剧,已严重影响着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工增雨、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利用辽宁省气象台站网的常规探空、云和降水的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辽宁云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开发潜力,结果显示全省云水资源总量年均为4.83×1011m3,具有较多的作业机会和较大的人工增雨潜力,开发云水资源大有可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钱莉  林纾  杨永龙  兰晓波  闫国华  
利用线性回归和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对近30a年河西走廊东部民勤代表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6166.2MJ/m2,年平均太阳总辐射总体呈上升趋势,进入21世纪后,年太阳总辐射值稳定在(6000~6400)MJ/m2的高值区间上,说明全球增暖的气候背景下,河西走廊东部太阳能总辐射值稳定且有所增大,这为该区域内太阳能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太阳总辐射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强,次强为春季,最弱的是冬季。太阳总辐射的月际变化呈单峰型,最大月份出现在6月,最小月出现在12月。尝试利用ECMWF数值预报产品作为预报因子库,采用press算子普查影响太阳总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柯  何凡能  
从资源丰富度、稳定度和保障度3个方面,分别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和有效日照天数3项量化因子,利用多指标评分法对中国陆地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青藏高原大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和内蒙中西部地区,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最适于进行大规模光电开发;②甘肃中部、新疆、青海东部和南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西部、河北与宁夏北部、四川西部,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也适于规模化的太阳能发电;③东北东部和北部、华北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缘、云南大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以及新疆北部,太阳能可小规模或季节性开发利用;④其余地区太阳能资源比较贫乏,规模性开发潜力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雷华  陈晓燕  贾健  钟华平  沈福新  
运用40年降雨、蒸发、径流的同步资料,计算了西北地区的降水总量为7981.9×10m,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164.8×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1034.6×108m3,扣除重复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2304.4×108m3。分析了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评价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质量,并总结了西北内陆河区径流主要形成于山区,散失于山前平原盆地等水资源六大特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才志  林学钰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我国国土规划和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的松嫩盆地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的不合理开发 ,已经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 ,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松嫩盆地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实现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论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研究目的 ,首先分析了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分布特征 ;然后在统计现有利用量和预报未来需水量的基础上 ,得出水资源的开发潜力 ;最后提出了松嫩盆地水资源在21世纪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少勇  邢晓宾  张康林  董安祥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28个测站1961年-2003年1月-12月太阳总辐射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分析、相关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43年来西北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西北地区太阳总辐射在(4300~7000)MJ(/m2·a)之间,从东南和西北向中部增加,高值区在青海高原。冬季总辐射最少,夏季最多,春季多于秋季;区域内总辐射表现出"愈多愈稳"的分布特征;②西北地区年总辐射以92.07MJ(/m2·10a)的速率递减,1973年是突变点,北疆和西北地区东部的减少率最大,减少中心在吐鲁番和西宁;总辐射年、季变化相似,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偏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达存莹  岳云  贺娟  赵贵宾  刘祎鸿  张凯  
文章通过对西北5省2000~2013年小麦生产情况、小麦高产创建取得的效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西北5省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单产稳步提升,高产创建万亩片的效益远高于西北5省的平均单产。推广综合集成技术和加大投入是增产的关键,西北5省区小麦生产仍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今后挖掘西北5省小麦增产潜力要依靠科学技术,加大优良新品种选育,建全新优品种的推广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产出能力,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加大投入,加强灾害预警与抗逆减灾技术研发,科学抗灾减损。提出要将高产田的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实现在现有种植面积不扩大的前提下,产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口粮绝对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娟敏  孙娴  姜创业  何永健  施国萍  
以陕西省气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地理数据等为数据源,采用Delphi开发语言,以基于COM组件技术的ArcEngine作为底层开发平台,使用基于构件的方法研制了陕西省太阳能资源评估业务系统。该系统包括辐射数据管理、辐射资源计算、太阳能资源评估和产品制作等四部分模块,其中辐射资源计算主要包含水平面和山地太阳总辐射分布式计算两种模型,是本系统的核心模块。该系统可提供陕西省不同时间尺度上太阳总辐射、直接辐射、散射辐射等的水平面和山地辐射模拟值,并可完成对全省太阳能资源丰富程度、稳定程度、资源储量等指标的评估,实现了太阳能业务工作的系统化,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太阳能资源计算和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