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6)
2023(8274)
2022(6802)
2021(5855)
2020(4637)
2019(10364)
2018(9480)
2017(17329)
2016(9559)
2015(10076)
2014(9650)
2013(9576)
2012(8694)
2011(7843)
2010(7531)
2009(6786)
2008(6418)
2007(5510)
2006(4793)
2005(3920)
作者
(30486)
(25788)
(25724)
(23951)
(16071)
(12683)
(11389)
(10093)
(9751)
(8917)
(8831)
(8583)
(8248)
(8045)
(7931)
(7856)
(7783)
(7607)
(7432)
(7162)
(6621)
(6198)
(6040)
(5814)
(5792)
(5651)
(5553)
(5499)
(5311)
(5222)
学科
(42778)
经济(42738)
(26332)
管理(24301)
(18214)
方法(18194)
(17567)
企业(17567)
数学(16821)
数学方法(16702)
农业(13695)
(12460)
业经(11531)
地方(11225)
中国(10643)
收入(9373)
(8688)
(8227)
贸易(8225)
(7979)
环境(6892)
(6734)
技术(5919)
产业(5837)
(5798)
农业经济(5727)
地方经济(5627)
发展(5451)
(5353)
(5249)
机构
学院(140198)
大学(139133)
(58307)
经济(57386)
管理(51660)
研究(50046)
理学(46580)
理学院(45960)
管理学(45037)
管理学院(44796)
(35119)
中国(34693)
科学(34555)
(28126)
农业(27835)
业大(27811)
(26226)
研究所(24661)
(23671)
中心(22387)
财经(19693)
(19275)
农业大学(19014)
经济学(18731)
(18316)
(18130)
师范(17995)
(17665)
经济学院(17330)
北京(16610)
基金
项目(107586)
科学(84735)
基金(80454)
(74287)
国家(73682)
研究(70363)
科学基金(61938)
社会(48158)
社会科(45751)
社会科学(45739)
基金项目(43819)
(41793)
自然(41704)
自然科(40779)
自然科学(40764)
自然科学基金(40083)
(36042)
教育(31083)
资助(30728)
编号(25341)
重点(24749)
(23920)
(22912)
(22648)
计划(22181)
科研(21463)
国家社会(21353)
创新(21226)
科技(19361)
(19350)
期刊
(58037)
经济(58037)
研究(34745)
(33375)
学报(31973)
科学(27331)
中国(23413)
大学(23216)
农业(22858)
学学(22635)
(16342)
管理(15438)
(11251)
业经(11161)
经济研究(10162)
业大(9801)
财经(9363)
(9193)
(8874)
金融(8874)
农业大学(8495)
技术(8455)
教育(8383)
问题(8182)
资源(8100)
(8049)
科技(7593)
商业(6680)
统计(6416)
技术经济(6405)
共检索到18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殷颂葵  
[目的]为准确把握市域尺度下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促进该区域城乡融合发展。[方法]基于51个市域单元2010—2018年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1)西北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189下降至2.736,下降幅度为14.21%;(2)空间分布格局上形成了东西方向的“U型”特征和南北方向由北及南平滑上升的特征;(3)全局莫兰指数在波动中由0.322上升至0.358,上升幅度为11.18%;(4)空间滞后模型表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和金融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负向影响,而经济发展虽然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两者在计量结果上显示“U型”关系。[结论]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小幅波动中表现出缩小的趋势,且市域之间的差异呈现出收敛的态势;西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正自相关性,且在局部地区有板块集聚特征;空间因素是西北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张郁  王小艳  刘鉴  刘杰  
基于多尺度分析视角,综合运用差异指数、尺度方差、空间关联及回归模型等方法,从省级、地级、县级3个空间尺度分析了2003-2016年东北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和相对差异、尺度方差及构成均呈现县级>地级>省级的尺度发展格局,各尺度变化趋势大体一致,表明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差异越大。②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地级和县级尺度分别以中等和较低城乡收入差距为主要发展类型;城乡收入差距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地级尺度关联性较强,县级尺度差异性较强;各尺度局部空间关联以显著正相关为主且LL型占据主导地位,各尺度冷热点集聚格局总体保持一致。③自然基础与区位、经济发展与支撑、社会发展与支撑、发展战略与政策共同推动各尺度城乡收入差距时空分异格局的形成及演化。④更加关注多尺度的实体区域研究、更加区分多指标体系与多因素分析、更加关注定性与定量方法有效结合是今后研究城乡收入差距的发展方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俊杰  米文宝  宋永永  周瑞瑞  杨瑞  
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隐患,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正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宁夏1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EDSA-GIS、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3年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宁夏城乡总体收入差距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呈现波动扩大趋势,而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波动缩小趋势。(2)宁夏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城镇收入和农村收入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城乡收入比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1990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热点区始终位于宁夏中南部地区,而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海玲  马蓓蓓  薛东前  江军  刘精慧  
依据脆弱性评价的"暴露性—敏感性—适应能力"准则,将丝路经济带战略下的快速全球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外部扰动风险,采用TOPSIS法对当前我国西北地区丝路沿线城市的综合脆弱性和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分要素脆弱性进行评价,探讨其空间分异、要素关联、影响因素及与城市类型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综合脆弱性属于高度脆弱,非均衡特征明显,随着丝路经济带的向西推进呈倒"U"型曲线,高度脆弱区集中在西北地区中部。社会和生态环境脆弱性对综合脆弱性影响较大,经济与社会要素的正向耦合关系显著,"资源诅咒"风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江孝君  杨青山  刘杰  杨维旭  张苏文  王小艳  
基于区级、省级、地级3个空间尺度,综合运用差异指数、尺度方差、空间自相关及空间计量等方法模型,分析了2000—2017年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00—2017年,城乡收入差异表现为地级>省级>区级的尺度格局,且各尺度差异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城乡收入差异尺度方差和构成均表现为地级>省级>区级的尺度格局,即尺度越小,对区域城乡收入差异的贡献度越大。(2)不同尺度城乡收入差异空间类型均以中等城乡收入差异类型区为主,东部沿海地区整体优于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异均表现出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且空间尺度越小,集聚特征越明显;城乡收入差异空间关联总体以正相关为主,显著关联以HH和LL类型集聚为主。(3)自然区位、战略政策及社会经济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于不同尺度城乡收入差异,但在各尺度的作用强度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竟虎  
利用ESDA-GIS、空间变异函数、重心迁移与趋势面分析等方法,对2000和2011年全国34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格局、总体趋势、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进行研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中国地级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中部>南方>北方的趋势,具有较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空间集聚特征。11年间,城乡收入比的重心向东北迁移;收入差距显著减小的地区多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而黄河流域是收入差距显著扩大最集中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冷点区大幅扩张而热点区大幅收缩。地级城乡资本投入比,第二、第三产业集聚,城镇化率和空间滞后变量将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城乡劳动力比则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宋云河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对城乡收入的贡献沿东、中、西部递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公平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区域性特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财政偏向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少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均呈扩大趋势,但其差距大小和扩大的速度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文章通过选择那些对城乡收入差距有影响的重要变量,分析了这些变量对不同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进而为中央和地方采取相应对策治理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森熊  栗海红  商文莉  
为精准把握县域尺度下三江源生态功能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文章基于该区域21个县级行政区2012—2019年城乡收入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其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化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研究区域城乡收入比由3.885下降至3.256,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东西低,南部高、北部低的分布特征;第二,全局莫兰指数由0.234上升至0.304,具有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局部地区有板块集聚特征;第三,局部区域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会对相邻区域产生带动作用。政府干预、城镇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均能缩小本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干预对邻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城镇化则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艺   苏维词  
借助改进熵值法、Jenks自然断裂法、障碍度模型对2007—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尺度城乡融合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成渝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城乡融合指数由2007年的0.239提高到2020年的0.534,低、较低水平融合区由2007年的25个减少到2020年的8个,较高、高水平融合区由2个增加到12个。(2)不同维度的融合发展不同步,2020年社会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最高,为0.612。(3)较高水平融合区在成渝地区的西部和东南部形成两个小范围集聚区,呈现“双核独大、中部塌陷”的发展格局。(4)成渝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中,前期自然要素障碍度高于人口、土地和资金要素,后期自然要素障碍度降低,产业结构和资金要素的障碍度增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珈瑜  梁留科  张忠良  索志辉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比总体差异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趋势,具有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余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康珈瑜  梁留科  张忠良  索志辉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和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比总体差异不断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趋势,具有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则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镇化进程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其余影响因素对城乡收入比的影响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飞亮  桑艳阁  
在西北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基尼系数也在发生波动,总的趋势较平稳,但稳中略有下降。以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组间收入差距在总差距中占主导因素。因此,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应是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玲燕   邸佳聪   杨建平   裴佳佳  
探析西北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北地区194个县域为例,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西北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动态演变特征及差异,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西北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呈稳步上升态势,从2005年的22.73上升至2020年的45.28,总体水平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空间分布格局由“东西高、中间低”逐渐演变为“东高西低、西北高西南低”,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陕西与青海区域间差异最大。在直接效应层面,产业结构升级、财政自给能力、城乡收入比、城镇化水平、政府行政能力和人口密度对本县域供给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间接效应层面,产业结构升级、财政自给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因此,建议找准供给质量提升着力点,关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充分性,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协调性,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方毅  卫剑  陈煜之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是在我国摆脱绝对贫困后的新时期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的状况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笔者基于CFPS家庭追踪数据并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运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对我国的农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不同分位数条件下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差异,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村居民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2014年后对于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逐步凸显。转移性收入在2016年后益贫性有所改善。基于此,笔者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