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52)
- 2023(10179)
- 2022(9200)
- 2021(8773)
- 2020(7171)
- 2019(17079)
- 2018(16971)
- 2017(33076)
- 2016(18215)
- 2015(20478)
- 2014(20587)
- 2013(20518)
- 2012(18808)
- 2011(16826)
- 2010(16823)
- 2009(15322)
- 2008(14859)
- 2007(12878)
- 2006(11451)
- 2005(10053)
- 学科
- 济(74052)
- 经济(73962)
- 管理(51511)
- 业(47849)
- 企(39143)
- 企业(39143)
- 方法(33013)
- 数学(28500)
- 数学方法(28127)
- 中国(21271)
- 农(19774)
- 地方(18884)
- 财(17214)
- 学(16209)
- 业经(15788)
- 农业(13425)
- 制(12379)
- 理论(12310)
- 贸(12285)
- 贸易(12280)
- 环境(12224)
- 易(11828)
- 和(11777)
- 务(10813)
- 技术(10750)
- 财务(10749)
- 财务管理(10725)
- 企业财务(10143)
- 划(10092)
- 教育(10033)
- 机构
- 大学(258347)
- 学院(256522)
- 管理(104670)
- 济(98498)
- 经济(96014)
- 理学(90760)
- 理学院(89662)
- 管理学(88113)
- 管理学院(87654)
- 研究(85919)
- 中国(62576)
- 京(56327)
- 科学(55310)
- 财(43911)
- 所(43202)
- 研究所(39330)
- 农(39214)
- 中心(38756)
- 业大(38241)
- 江(36506)
- 范(36133)
- 北京(35947)
- 师范(35882)
- 财经(35566)
- 经(32215)
- 院(31369)
- 州(30848)
- 农业(30446)
- 师范大学(29258)
- 经济学(28329)
- 基金
- 项目(178909)
- 科学(140447)
- 研究(131238)
- 基金(129126)
- 家(112092)
- 国家(111165)
- 科学基金(95685)
- 社会(81234)
- 社会科(76819)
- 社会科学(76795)
- 基金项目(70142)
- 省(69206)
- 自然(63212)
- 自然科(61715)
- 自然科学(61704)
- 自然科学基金(60543)
- 教育(59370)
- 划(58804)
- 编号(54308)
- 资助(52527)
- 成果(43998)
- 重点(39531)
- 部(38823)
- 发(38107)
- 课题(36992)
- 创(36515)
- 创新(33991)
- 科研(33808)
- 教育部(33175)
- 项目编号(33082)
- 期刊
- 济(108898)
- 经济(108898)
- 研究(77642)
- 中国(44580)
- 学报(39234)
- 科学(37315)
- 管理(36772)
- 农(35675)
- 财(31542)
- 大学(29278)
- 教育(28930)
- 学学(27312)
- 农业(24950)
- 技术(21265)
- 融(19942)
- 金融(19942)
- 业经(17840)
- 财经(16420)
- 问题(16236)
- 经济研究(15841)
- 图书(15363)
- 经(13874)
- 理论(13562)
- 科技(12767)
- 资源(12640)
- 实践(12574)
- 践(12574)
- 现代(12241)
- 技术经济(12104)
- 业(11942)
共检索到369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书乾
两汉、唐、清为西北地区古代城市发展的三个高峰期。政治军事因素在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机制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水资源条件一直严重地制约着西北地区城市的地域分布。城市的职能性质一般比较简单,多为行政军事方面的,但也产生过一些如国都、宗教圣地、商业中心等特殊职能的城市。
关键词:
古代城市,起源,演变,西北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俊伟 石生钿 钱勇生 李信 柳祯 魏谞婷 杨民安
基于西北地区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铁路客运班列数据,运用列车频次优势度、复杂网络理论及社区结构识别等方法分析西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铁路建设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社区数量减少,已形成分别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核心城市的稳定的多中心结构。(2)西北地区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中心度及中介度的影响较小,对列车频次优势度的影响比较明显,西北地区高铁建设仍需注重“量”的积累。(3)西北地区各城市列车频次优势度及中心度呈现出明显的“沿途效应”。(4)基于普速铁路联系强度划分的社区空间分布与城市群分布有较强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差异,在考虑高速铁路列车频次的影响下,这种一致性不再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法稳
西北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本文从生态景观、自然资源、需要解决饮水问题的人畜数量、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土壤侵蚀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生态贫困的特征,探讨了缓解西北地区生态贫困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该地区生态贫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生态贫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閤超成 邓小鹏 常腾原
为了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在不同地区的针对性,以西北地区为例,对气候、地质条件以及城市面临的主要水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海绵城市评价指标和西北地区的特点,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4个方面构建该地区的海绵城市水文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分析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晓峰,何新胜
文章对内陆地区通过提高城市化水平,有效推进区域开发的基本途径进行了较系统地探讨。首先分析了国外内陆地区以城市化促进区域开发的典型经验;接着,客观评价了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化进展和特征;最后,提出了我国西北地区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区域开发 途径 城市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閤超成 邓小鹏 常腾原
为了提高海绵城市建设在不同地区的针对性,以西北地区为例,对气候、地质条件以及城市面临的主要水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海绵城市评价指标和西北地区的特点,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和水资源4个方面构建该地区的海绵城市水文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分析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明辰 林军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西北省会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的组成和分布特征,从不同住宅面积、不同收入家庭和影响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因素的敏感性诸方面,探讨了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结合前人对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研究资料,阐明了西北二类城市与我国一类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西北省会城市之间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大部分城市居民购买适合的住宅支付能力仍然较差,购买小套型面积的居民住房支付能力较好,大部分城市中等以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较差,西北省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低于我国东部一类城市,并且住宅面积越大和收入越低的家庭,这种差距越大。研究认为,房价收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倩倩 张志斌 师晶 陈龙 张亚丽
以西北地区49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基于2005年、2010年、2015年、2018年4个时间节点的城市间铁路客运班次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ArcGIS可视化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从域面、轴线、节点三个层面对西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地区的城市网络密度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整体结构仍较松散,铁路客运联系网络仍处于弱连接状态,且区域差异明显;城市联系轴线不断发育,稠密化发展趋势明显,城市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初步形成了"一横三纵"的网络结构模式;节点城市的中心度服从帕累托分布,两极分化明显,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少数城市在网络体系中具有绝对主导性与控制力,中心度演变呈现出由非均衡向相对均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城市网络演变 社会网络分析 西北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帅官 李天舒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三大区域经济板块之一,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然而辽西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具有后发优势,若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也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失为辽西北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最有利的"突破口"。本文在阐述了辽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农业产业化 科技扶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怫翔 鄂玉江 张春光
一、辽西北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辽西北地区包括康平县、彰武县、阜新县、阜新市郊区、朝阳县、北票市、建平县等行政县区,属于低丘风沙地区,总体概貌是干旱、植被少、水上流失严重、土地瘠薄,作物构成不合理,产量及效益低,就业很不充分,生活比较贫困。总土地面积为3948.5万亩,其中耕地1075.4万亩,占29%;林业用地1198.6万亩,占30.1%;牧业用地598.8万亩,占18.1%;其他用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少勇 王劲松 郭俊庭 芦旭东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135个测站1961—2009年历年逐日地面最高气温和NCEP/NCAR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子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49 a西北地区高温事件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地区极端高温的高值区在新疆大部分地区、河西走廊西部、甘肃中北部、陇东南、宁夏北部和陕西,这些地方的高温阈值在30℃以上;区域年极端高温频率以1.8 d/10 a的速率显著增多,1970年代中期高温日数发生由少至多的转型,1994年有突变,高温频数有显著的3~5 a周期,目前仍处于高温频发阶段;极端最高气温介于22.5~47.8℃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吐鲁番盆地。4—10月皆可出现...
关键词:
极端高温 气候变化 环流 西北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艳昭 封志明 刘宝勤
水土资源不匹配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本底,加之人口大量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使得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论文系统分析了县域单元农业水资源平衡的两个层次及其计算方法,并对西北地区314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实证研究。天然状态下农田水量平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降水均不能满足各种作物的水分需求,亏水为水量平衡的首要特征。就各省而言,新疆为亏水量最高的省份,其多年平均作物亏水量达628.02mm,陕西最小,其值为87.51mm。人工状态下水土资源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受灌溉水平的影响,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水量平衡差异明显。各省份中,新疆水土资源利用处于水少地多的超量承载状态...
关键词:
水资源平衡 西北地区 需水量 亏水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新军
西北地区的城市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区域经济落后的制约。本文以类型的划分为基础,提出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城市主要应完善城市外部功能和内部地域结构,小城镇的发展重点是要促使乡镇企业的集聚和规模化经营,工矿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城市发展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