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8)
- 2023(12564)
- 2022(10495)
- 2021(9619)
- 2020(7836)
- 2019(17749)
- 2018(17398)
- 2017(33225)
- 2016(17958)
- 2015(19679)
- 2014(19114)
- 2013(19410)
- 2012(18142)
- 2011(16572)
- 2010(16556)
- 2009(15212)
- 2008(14365)
- 2007(12819)
- 2006(11771)
- 2005(10391)
- 学科
- 济(97524)
- 经济(97439)
- 业(48625)
- 农(47934)
- 管理(41709)
- 农业(31938)
- 方法(30476)
- 数学(27768)
- 数学方法(27604)
- 地方(26325)
- 企(26097)
- 企业(26097)
- 业经(21405)
- 中国(21307)
- 财(19284)
- 贸(18851)
- 贸易(18845)
- 易(18257)
- 学(17606)
- 制(15247)
- 地方经济(14481)
- 发(13491)
- 环境(13385)
- 出(12893)
- 收入(12497)
- 体(11615)
- 农业经济(11071)
- 融(11004)
- 金融(11001)
- 银(10677)
- 机构
- 学院(258609)
- 大学(253582)
- 济(120962)
- 经济(118898)
- 研究(94959)
- 管理(94255)
- 理学(81878)
- 理学院(80892)
- 管理学(79670)
- 管理学院(79205)
- 中国(71745)
- 农(67172)
- 科学(58405)
- 京(52184)
- 农业(51867)
- 所(48938)
- 财(48899)
- 业大(46834)
- 研究所(44612)
- 中心(43625)
- 江(39348)
- 财经(38804)
- 经济学(38370)
- 经(35321)
- 经济学院(34631)
- 范(33086)
- 农业大学(32853)
- 院(32747)
- 师范(32727)
- 省(32562)
- 基金
- 项目(176742)
- 科学(138082)
- 基金(129026)
- 研究(126200)
- 家(114856)
- 国家(113805)
- 科学基金(95621)
- 社会(84530)
- 社会科(79720)
- 社会科学(79699)
- 省(69766)
- 基金项目(69527)
- 自然(60192)
- 自然科(58709)
- 自然科学(58689)
- 自然科学基金(57629)
- 划(57498)
- 教育(54113)
- 资助(50413)
- 编号(49564)
- 发(41363)
- 重点(39633)
- 部(38936)
- 成果(37963)
- 农(37007)
- 创(36331)
- 国家社会(36219)
- 创新(34087)
- 课题(33453)
- 科研(33441)
- 期刊
- 济(144056)
- 经济(144056)
- 研究(76621)
- 农(69608)
- 中国(51568)
- 农业(46864)
- 学报(45671)
- 科学(41026)
- 财(35160)
- 大学(34456)
- 学学(33308)
- 管理(29452)
- 业经(27346)
- 融(25246)
- 金融(25246)
- 业(22829)
- 经济研究(22667)
- 问题(20705)
- 技术(19281)
- 财经(19247)
- 经(16739)
- 教育(16266)
- 世界(16125)
- 农村(14854)
- 村(14854)
- 版(14527)
- 贸(14514)
- 农业经济(14376)
- 资源(14296)
- 技术经济(13811)
共检索到3926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凤 李卫海 蒋爱群
本文基于通过对甘肃两村的实际调查,论述了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笔者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活动的组织以及农村社区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外出务工 社区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丽凤 刘冀徽 张焘
与四川、河南等中部和西南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西北地区大多正处于外出打工这一发展进程的初始阶段。西北地区有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结构特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长期相对劣势,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出务工究竟给当地留守家庭的经济带来了哪些改变?以甘肃省为例,本文从家庭收入构成及家庭消费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外出务工 家庭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学宏 朱立芸
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甘肃白银市景泰县6个乡镇所在6个村的不同类型农户科技信息需求及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较贫困的农民接受科技信息需求意识越弱;而越是相对富裕的农民受体,科技信息需求意识更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效率则较高。提出了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民间信息服务组织、创建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明确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主体的角色和职责定位是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农户信息 需求 选择 西北地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健兴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更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在简要阐述西北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概况的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其城乡人口老龄化和城乡养老服务现状发现,甘肃省虽然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城乡养老服务差异较大、养老服务供需失衡、人才供给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甘肃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并给出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推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持续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多层次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护理员等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带动作用等。
关键词:
西北地区 甘肃 养老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云杰
[目的]休闲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形态,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格局,为西北地区休闲农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点指数、集中指数模型、核密度模型等方法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休闲农业分布的因素,最后用模糊计分法计算14个市(州)的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数。[结果]通过最近邻点指数和集中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甘肃省整体休闲农业最近邻点指数N为0. 082 4,集中指数G大于平均值,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呈凝聚分布,分布比较集中。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存在多个密集区,均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潜力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的发展潜力最大,潜力指数为7. 846 9;甘南州的发展潜力最小,潜力指数为4. 583 2。[结论]甘肃省休闲农业类型丰富,但发展不均衡,休闲农业的分布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凝聚分布,其中平凉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最大,甘南州发展潜力最小,建议政府发挥核心的带动作用,促进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华林 周建鹏 张华
本文立足于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三重螺旋理论,分析在该地区构建新型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分析表明:在西北地区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三元互动的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不仅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水平,还能够从根本上推动该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宏霞 王生林 景吉吉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会宁县为例,解决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低等问题,需要采取合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减轻农民负担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民收入 增长 研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贾蕊 陆迁
本文检验男性外出务工致使女性成为家庭事务的主要决策者,这一变化特征是否对农村集体行动产生影响。利用陕西、甘肃、宁夏3个省份849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探索外出务工、女性决策对农户集体行动参与程度的影响,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法对回归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外出务工人数越多,村庄集体行动的参与程度越低;(2)务工人数对家庭事务是否由女性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务工人数越多,女性决策概率越大;(3)女性决策对集体行动参与程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其平均处理效应约为-0. 3。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录民 毛宁军 刘甲
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长庆油田的发源地,近年来该市经济在第二产业带动下取得了全面发展,2020年末国民生产总值在甘肃排名第二,仅次于省会城市兰州,在西北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2010~2020年,庆阳市居民住房价格每平方米从2600元上涨到7000元,10年间房价涨幅达27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柯 朱志明
利用甘肃省2000~2006年制造业①中20个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甘肃省制造业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西北地区20个制造业行业中多数行业发展对集聚度的变动高度敏感,以重工业最为显著。同时,部分行业的集聚度明显偏低,严重阻碍了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牛廷立 庄天慧 张国培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终年在外的农民工回到农村时,不仅带回了打工的收入,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流出地的村民更加关注信息社会动态、科技文化知识学习和子女教育培养,促进了当地农民生育观念、赡养观念、婚丧习俗的转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洁 申斯
发展劳务经济,有组织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是现阶段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农民工自身素质的低下,用工的不规范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这一切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快劳务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其次要将培训和输出相结合,建立劳务输出网络,实现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使农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城里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化"是我国劳务经济的发展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聪 李树茁 梁义成 费尔德曼
本文首先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劳动力迁移的视角,之后改进农户模型以分析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流出地家庭生计策略的影响机理,并利用陕西秦岭北麓地区1074户的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外地打工虽然有利于家庭的资本积累,但会阻碍流出地非农生计活动的参与和劳动力供给;本地打工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对参与林(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自营等生计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仍然会减少本地其它活动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本地打工 外地打工 生计活动 生计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世平
以甘肃省"两州两市"为例说明中国最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分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自身发展、农村面貌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和社会事业发展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甘肃省"两州两市"实现农民增收,要将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旅游业和家庭服务业为重点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梅 杨锦秀 杨启智 傅新红
本文根据在四川省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农民工对流出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丘陵地区的影响最大,平原次之,山区最小,但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大小与流出地的地域类型并不完全一致;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民主政治影响最大,对丘陵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最大;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经济影响最小,对山区的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影响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