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7)
- 2023(15323)
- 2022(13320)
- 2021(12497)
- 2020(10369)
- 2019(24017)
- 2018(23961)
- 2017(45630)
- 2016(25221)
- 2015(28556)
- 2014(28509)
- 2013(28534)
- 2012(26022)
- 2011(23596)
- 2010(23834)
- 2009(22329)
- 2008(22134)
- 2007(20010)
- 2006(18240)
- 2005(16242)
- 学科
- 济(101901)
- 经济(101762)
- 业(82071)
- 管理(81060)
- 企(60959)
- 企业(60959)
- 农(51581)
- 方法(41377)
- 数学(34927)
- 数学方法(34556)
- 农业(34341)
- 财(28747)
- 业经(28451)
- 中国(25620)
- 制(24652)
- 地方(22356)
- 学(20997)
- 务(17994)
- 财务(17914)
- 财务管理(17873)
- 企业财务(16952)
- 体(16912)
- 环境(16886)
- 和(16525)
- 银(16345)
- 银行(16304)
- 发(16261)
- 理论(16244)
- 策(16172)
- 贸(16104)
- 机构
- 学院(360916)
- 大学(360134)
- 管理(146748)
- 济(142236)
- 经济(138846)
- 理学(125270)
- 理学院(123891)
- 管理学(121972)
- 管理学院(121288)
- 研究(120210)
- 中国(93675)
- 京(77953)
- 科学(74928)
- 农(74383)
- 财(67552)
- 所(61018)
- 业大(58910)
- 农业(56966)
- 中心(56272)
- 江(55499)
- 研究所(55140)
- 财经(52217)
- 北京(48963)
- 范(47399)
- 经(47372)
- 师范(47013)
- 州(44840)
- 院(42463)
- 经济学(40396)
- 省(40126)
- 基金
- 项目(242397)
- 科学(190105)
- 研究(179910)
- 基金(175029)
- 家(152071)
- 国家(150739)
- 科学基金(129303)
- 社会(112467)
- 社会科(106191)
- 社会科学(106160)
- 省(95181)
- 基金项目(93742)
- 自然(83484)
- 自然科(81370)
- 自然科学(81355)
- 教育(80692)
- 自然科学基金(79886)
- 划(79015)
- 编号(75615)
- 资助(70666)
- 成果(61335)
- 部(53624)
- 重点(53546)
- 发(51934)
- 课题(50610)
- 创(49848)
- 制(47294)
- 创新(46519)
- 国家社会(45869)
- 科研(45627)
- 期刊
- 济(168150)
- 经济(168150)
- 研究(105012)
- 中国(77117)
- 农(75104)
- 学报(58052)
- 科学(54332)
- 管理(53564)
- 财(52984)
- 农业(50929)
- 大学(44441)
- 学学(41727)
- 教育(38012)
- 融(34469)
- 金融(34469)
- 业经(31495)
- 技术(30773)
- 业(25840)
- 财经(25242)
- 问题(22667)
- 经济研究(22240)
- 经(21446)
- 图书(20395)
- 版(19433)
- 资源(19242)
- 理论(17673)
- 技术经济(17578)
- 科技(17470)
- 现代(17396)
- 实践(16181)
共检索到547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敏娟
本文以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严重为基本立足点,以可持续利用为视角,按照微观、中观、宏观的逻辑关系,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微观、中观、宏观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因素与微观经营者增收互动机制;健康发展农村资源中观组织机制;重新定位农村资源政府干预机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资源 可持续利用 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平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 ,评述了对不同地质—水文地质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前景 ,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对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敏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杨世琦 姚学慧 贾志宽 韩清芳
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以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农田"蒸发水"开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的运用,构建农田节水技术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探索草畜产业的开发和水资源贸易途径,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 承载力增进 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绍升 孙跃
西北地区石油、煤炭资源丰富,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持续开发西北地区石油、煤炭资源,对促进西北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当前西北地区开发石油、煤炭资源的现状和条件入手,提出这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战略构想,并指出保证战略构想实现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石油、煤炭 开发利用 战略构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敏娟
在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概况描述的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选取的各指标的权重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测定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等级的严重程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 ,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的对策措施 ,即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
关键词:
农村资源 破坏程度 产权制度 西北地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国英 陈兴鹏 夏永久
本文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回顾了政策体制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并从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三个统筹、能源开发、水资源利用、城市扶贫、煤炭自燃防治、绿色GDP的建立等八个方面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政策体制 生态环境 可持续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辉 刘卫军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严重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制度的缺陷 ,制约农村资源破坏乃至实现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立足于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产权的拥有不稳定、内容不细致、关系不明晰、运用不顺畅等问题 ,提出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应从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资源 产权制度 缺陷 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秉智
本文探讨了西北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原因,提出为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力资源,进一步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关键应构建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并提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力资源开发 资本投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温晓霞 杨改河 李轶冰
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支撑体系 西北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飞亮 桑艳阁
在西北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其基尼系数也在发生波动,总的趋势较平稳,但稳中略有下降。以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为分析工具研究发现,该地区农村居民的组间收入差距在总差距中占主导因素。因此,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收入差距,应是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基尼系数 泰尔熵指数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童
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西部“两基”攻坚战的启动,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教育资源缺乏、教师缺乏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水平的支持体系的现状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在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同时,应注意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的建设,发挥地方师范大学在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农村远程教育的效益,实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西北地区农村 基础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党锐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村资金的短缺,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存在是对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非正式金融兴起的原因、引起的社会效应以及针对非正式金融的政策建议展开分析。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非正式金融 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春玲 范建刚
农民工就业职位的上行流动是农民工市民化深度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西北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农民工职位上行流动和职位上行流动度两个logistic基础模型,探索影响西北地区农民工就业职位上行流动的重要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不同要素对西北地区农民工就业职位的上行流动影响机制不同,并且在西北各省内就业、西北地区间跨省就业及西北外地区就业的选择与获得路径上存在明显差异。西北地区各省要围绕农民工就业职位上行流动特征及机制,加强农民工就业的区域合作,制定促进农民工就业质量提高的有效政策。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民工 就业职位 上行流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