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20)
2023(8683)
2022(7480)
2021(7092)
2020(5901)
2019(13931)
2018(13656)
2017(26694)
2016(14752)
2015(16719)
2014(16906)
2013(17338)
2012(16430)
2011(15178)
2010(15505)
2009(14683)
2008(14782)
2007(13825)
2006(12253)
2005(10813)
作者
(45700)
(39035)
(38726)
(36748)
(24163)
(18833)
(17557)
(15378)
(14450)
(13765)
(13209)
(13051)
(12198)
(12191)
(12155)
(12098)
(11879)
(11298)
(11236)
(11000)
(9847)
(9630)
(9615)
(8882)
(8880)
(8864)
(8720)
(8461)
(8014)
(8002)
学科
(70943)
经济(70889)
(50278)
(45626)
管理(35236)
农业(33416)
方法(27689)
数学(24966)
数学方法(24773)
(23798)
企业(23798)
业经(19217)
地方(17665)
中国(16597)
(13787)
(13773)
(13225)
(13098)
农业经济(12497)
(11983)
贸易(11980)
(11635)
环境(10042)
发展(9864)
(9851)
土地(9744)
(9622)
(9574)
(9572)
农村(9551)
机构
学院(225128)
大学(220954)
(93659)
经济(91650)
管理(84448)
研究(78913)
理学(72722)
理学院(71874)
管理学(70626)
管理学院(70220)
(63326)
中国(61086)
科学(50823)
农业(48841)
(47099)
业大(42435)
(42210)
(39303)
研究所(38446)
中心(37984)
(35450)
财经(31176)
(30639)
师范(30375)
农业大学(30121)
北京(29122)
(28181)
(28115)
经济学(27762)
(27428)
基金
项目(148553)
科学(114929)
研究(108752)
基金(105723)
(93035)
国家(92157)
科学基金(76762)
社会(68209)
社会科(64080)
社会科学(64054)
(59703)
基金项目(56995)
(49364)
自然(48603)
教育(47801)
自然科(47213)
自然科学(47194)
编号(46706)
自然科学基金(46315)
资助(41998)
成果(37472)
(35396)
(34647)
重点(33411)
(33275)
课题(30780)
(29938)
科研(28303)
国家社会(28060)
创新(28051)
期刊
(111202)
经济(111202)
(67725)
研究(60346)
中国(46599)
农业(46103)
学报(39990)
科学(36581)
大学(29412)
(28853)
学学(27908)
业经(25085)
管理(23490)
(21925)
(21406)
金融(21406)
教育(18603)
技术(17656)
问题(16718)
资源(15187)
农业经济(15048)
农村(14785)
(14785)
财经(14751)
经济研究(14474)
(14423)
(12683)
世界(12490)
经济问题(12130)
技术经济(11689)
共检索到335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敏娟  
本文以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严重为基本立足点,以可持续利用为视角,按照微观、中观、宏观的逻辑关系,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微观、中观、宏观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因素与微观经营者增收互动机制;健康发展农村资源中观组织机制;重新定位农村资源政府干预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党锐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农村资金的短缺,而农村非正式金融制度的存在是对正式金融制度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非正式金融兴起的原因、引起的社会效应以及针对非正式金融的政策建议展开分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敏娟  
在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概况描述的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选取的各指标的权重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测定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等级的严重程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 ,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的对策措施 ,即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国英  陈兴鹏  夏永久  
本文从政策和制度的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回顾了政策体制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并从有机农业、循环经济、三个统筹、能源开发、水资源利用、城市扶贫、煤炭自燃防治、绿色GDP的建立等八个方面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海清  李世平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供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退耕还林还草的效果,如果新的能源不能稳定自给,农民在经济贫困的条件下,必然回复到砍伐生物质能源的传统上去,农村生活能源的解决是退耕还林的一个重要能源支撑。本文在介绍西北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沼气池建设与退耕还林推进的规模与区域适宜度的二重性约束关系,并提出与退耕还林还草协调发展的能源支撑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丙奇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童  
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西部“两基”攻坚战的启动,对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教育资源缺乏、教师缺乏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水平的支持体系的现状提出了挑战。本文提出在建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同时,应注意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的建设,发挥地方师范大学在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农村远程教育的效益,实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君萍  王玉龙  
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合西北五省区新农村建设投资、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的相关数据,对新农村建设投资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率及省际异质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西北五省区新农村建设投资通过农村居民纯收入、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外因素三种途径实现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三种途径在各省际间存在较大的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对新农村建设投资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出台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智  
鄂西北地处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秦楚文化交汇融合地域,山川秀美,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高度富集,为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鄂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分析,提出该地区旅游开发的设想及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一中  夏军  谈戈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 1 0a、2 0a、5 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 ,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 ,其中以采用A1 +B2 +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琦珂  王思明  
历史上东北地区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沼泽遍地。生息繁衍于此的东北先民,或渔猎,或游牧,或农耕。明清以来,尤其是清中期实行招垦政策以来,东北地区的荒田、草地、山林、沼泽,均得到了大面积的农业开发,造成农田系统对草地系统、森林系统、沼泽系统不断包抄与逐渐挤压,深刻影响了东北地区的作物布局与耕地制度。受此影响,东北地区种植业系统功能日益强化,而畜牧业系统、林业系统以及渔猎系统功能呈日渐式微趋势,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以及放垦政策的大力推行难辞其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辉  刘卫军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严重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制度的缺陷 ,制约农村资源破坏乃至实现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立足于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产权的拥有不稳定、内容不细致、关系不明晰、运用不顺畅等问题 ,提出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应从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几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满明俊  周民良  李同昇  
基于对陕、甘、宁三省(区)的农户调查数据,笔者分析了不同种类作物生产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差异,考察农业要素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验证了农户的技术偏好与农业要素禀赋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农户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其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作物生产农户的技术效率明显小于粮食作物生产农户,且前者技术效率的分布差异较大。农户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饱和的现象,耕地的稀缺制约了技术效率的提高。样本农户对技术需求的偏好基本符"技术诱导理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瑞虹  郭康权  胡国田  熊秀芳  杨立魁  薛金儒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秸秆的热特性,为合理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能奠定基础。【方法】采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新疆等6省(自治区)97个县(市)252个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5种秸秆样品,采用瞬态热线法测定秸秆的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统计分析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秸秆热特性的差异性,采用GIS技术分析西北各省(区)秸秆热传导率的区域分布规律。【结果】西北6省(区)小麦秸秆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的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8 W/(m·K)、0.213~0.223mm2/s、0.473~0.526 MJ/(m3·K);6省区玉米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5~0.116 W/(m·K)、0.203~0.232 mm2/s、0.479~0.553MJ/(m3·K);陕西、宁夏和新疆水稻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7 W/(m·K)、0.206~0.214mm2/s、0.483~0.572 MJ/(m3·K);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油菜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8~0.116W/(m·K)、0.202~0.219mm2/s、0.495~0.575 MJ/(m3·K);陕西、甘肃和新疆棉花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29~0.132 W/(m·K)、0.182~0.190 mm2/s、0.677~0.710 MJ/(m3·K)。【结论】棉花秸秆热特性与小麦、玉米、水稻和油菜秸秆之间有显著差异;小麦、玉米、油菜秸秆热特性地域差异性显著;热传导率的地域分布表现为从新疆到陕西由西向东逐渐减小;农作物的种类、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秸秆热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