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9)
2023(17358)
2022(15026)
2021(13944)
2020(11708)
2019(26903)
2018(26620)
2017(50891)
2016(27999)
2015(31729)
2014(31488)
2013(30875)
2012(28360)
2011(25595)
2010(25480)
2009(22977)
2008(22154)
2007(19609)
2006(17250)
2005(14754)
作者
(82334)
(68833)
(68424)
(65175)
(43454)
(33301)
(30979)
(27241)
(26259)
(24409)
(23495)
(23372)
(21787)
(21533)
(21197)
(21196)
(21018)
(20420)
(19732)
(19713)
(17291)
(16943)
(16808)
(16013)
(15568)
(15468)
(15171)
(15147)
(14088)
(13940)
学科
(110775)
经济(110652)
(77728)
管理(71799)
(55215)
企业(55215)
(52298)
方法(49510)
数学(43621)
数学方法(43013)
农业(34749)
中国(29197)
业经(28312)
(25144)
(24494)
地方(24329)
(19631)
(18969)
贸易(18962)
理论(18587)
(18408)
技术(17297)
环境(16548)
(15781)
(15615)
(15104)
财务(15033)
财务管理(14999)
教育(14940)
(14837)
机构
学院(393154)
大学(390018)
管理(151928)
(151723)
经济(148407)
研究(133616)
理学(132665)
理学院(131147)
管理学(128485)
管理学院(127809)
中国(97871)
(87620)
科学(87500)
(82842)
业大(69105)
(68504)
农业(67948)
(64477)
研究所(63065)
中心(62114)
(58263)
(53011)
财经(52419)
师范(52389)
北京(51255)
(48080)
(47985)
(46986)
经济学(44430)
技术(44196)
基金
项目(279159)
科学(217461)
研究(200900)
基金(200026)
(177064)
国家(175527)
科学基金(148959)
社会(124082)
社会科(117077)
社会科学(117042)
(111602)
基金项目(106538)
自然(98635)
自然科(96302)
自然科学(96270)
自然科学基金(94509)
(93612)
教育(92761)
编号(82862)
资助(82045)
成果(65988)
重点(63096)
(60700)
(60536)
(57865)
课题(57226)
创新(53999)
科研(53905)
计划(52102)
大学(51216)
期刊
(165795)
经济(165795)
研究(108346)
(86870)
中国(79168)
学报(71512)
科学(63450)
农业(59471)
大学(54074)
管理(51602)
学学(51216)
教育(47122)
(46628)
技术(35219)
业经(32593)
(31939)
金融(31939)
(28740)
财经(24384)
经济研究(23938)
问题(22748)
(22097)
(20855)
业大(20814)
图书(19960)
科技(19855)
资源(18687)
技术经济(18142)
农业大学(17316)
理论(17177)
共检索到567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瑞萍  吕春瑜  陈前恒  
本文以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重点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和培训状况。通过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素质距离中央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比较远;农村女性劳动力培训现状与女性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缺口,主要表现在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上还不能满足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西北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  李晓涛  白荣宝  
中国西北地区水库移民的贫困问题,是制约移民区经济有效发展的瓶颈。本文运用甘肃、宁夏两省份水库农村移民调研数据,研究教育在水库移民内部不同层次的影响。运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对比研究验证: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移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同时发现,教育的减贫效应对于收入最低层较大;从事非农工作能够显著增加收入最低层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精准扶贫不仅要注重扶持政策的完善,还应着重关注低收入人群的教育扶贫,注重非农就业的培训工作,鼓励、倡导和培养有条件的农户从事非农工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秦浩  金东海  
笔者通过对甘肃、新疆、宁夏6个民族县的调研,分别从县域和学校层面,探索近年来西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研究发现:该区域存在教育经费筹资渠道单一、投入差异较大、公用经费比例偏低、贫困生资助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显力  冯兆星  吴喆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现阶段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许多学者将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寄希望于小城镇与以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在系统分析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及小城镇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以小城镇和小城镇为依托的乡镇企业主要作为吸纳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提出质疑。在分析政府为何偏爱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战略的基础上,将发展大中城市、大中城市边缘及交通干线上条件成熟的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及劳务输出作为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文花  
中国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根据经验观察,本文将劳动力流动分成一次流动和二次流动两种类型。一次流动是指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流动;二次流动是指外出务工者在非农产业里的"换地区流动"和"换企业流动"。文章进而假设劳动力流动受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并运用1702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和我们借助 SPSS 对问卷变量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获得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共31个,并经统计检验将这31个因素归纳为7个维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兴旺  段汉明  张刚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区域与城乡互动发展的纽带之一,是统筹西北地区区域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还需分析清楚西北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然后进行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模式选择,提出相应的农村城镇化、培育西北4个城市群带、大尺度的空间转移三种措施,设计出西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的移制度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超  
"云和师傅"是云和县人民政府建立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模式。其由云和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统一实施,主要分为后备云和师傅专业技能培训和云和师傅后续素质培训两种,培训领域涉及当地农业生产的多个行业,主要采用本地集中培训的模式。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培训结构失调、模式单一、政府过度主导等问题,为此,其在未来发展中应重视对女性及偏远乡镇人口的培训、采用更加灵活的培训模式、增强对政府的监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务伟  杨学成  
本文基于对山东省2088位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农村女性劳动力在素质、就业、收入等方面既落后于农村男性劳动力,更落后于城镇女性劳动力。笔者认为,这种局面的成因是复杂的,既有自然生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人文方面的原因;既有发展方面的原因,又有体制方面的原因。因此,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城乡公平就业,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傅伯仁  李爱宗  张亮  王波  
甘肃中部地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从未有过的"五化"(整体人口低能化、劳动者队伍的老龄化、村庄凋敝化、公共管理弱化、男性鳏夫化)现象。通过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创新农地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推进农村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序、较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华林  周建鹏  张华  
本文立足于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三重螺旋理论,分析在该地区构建新型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分析表明:在西北地区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三元互动的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不仅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水平,还能够从根本上推动该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玉尚  
民国时期影响西北地区人口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一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与产妇、婴幼儿疾病,防治这些疾病也成为20世纪30年代之后公共卫生的首要任务。民国时期的公共卫生虽然使烈性传染病对人口死亡的影响较以前减弱,但并未改变其他急性传染病和产妇、婴幼儿疾病对人口发展所造成的影响。1949年以后,西北地区才发生流行病学转型和人口死亡结构的根本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世兰  杨锦秀  石川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普遍现象,然而大规模的转移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诸如土地利用率低、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农业从业劳动力不足及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负面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兴  乔召旗  林郁  
本文利用滇西北地区的问卷调查,研究了西部贫困地区农村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基于OLS回归的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薪柴消耗具有刚性,不受经济收入等因素影响;节柴灶和沼气池对农户减少薪柴消耗的作用有限。需对农户进行培训和宣传,同时结合推广具有"双重"功能的节柴灶为导向,以促进农户薪柴消耗的逐渐减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昭文  
我国人口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淡水等资源不足、城镇化发展滞后等原因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漫长的发展历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趋势,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为推动转移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摆在教育战线尤其是职成教战线面前的重大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凤德  邢春炜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一直高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旗。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