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5)
- 2023(15113)
- 2022(12962)
- 2021(12181)
- 2020(10083)
- 2019(23199)
- 2018(23316)
- 2017(44809)
- 2016(24726)
- 2015(27690)
- 2014(27927)
- 2013(27586)
- 2012(25634)
- 2011(23214)
- 2010(23406)
- 2009(21437)
- 2008(20836)
- 2007(18636)
- 2006(16620)
- 2005(14388)
- 学科
- 济(103048)
- 经济(102934)
- 业(70929)
- 管理(63157)
- 农(51579)
- 企(48673)
- 企业(48673)
- 方法(41670)
- 数学(35852)
- 数学方法(35434)
- 农业(34356)
- 业经(27559)
- 中国(26249)
- 地方(24456)
- 学(23917)
- 财(22373)
- 制(20040)
- 贸(16751)
- 贸易(16744)
- 易(16201)
- 理论(16166)
- 技术(15807)
- 体(15473)
- 发(15085)
- 银(14793)
- 环境(14758)
- 银行(14733)
- 和(14717)
- 融(14291)
- 金融(14282)
- 机构
- 学院(354891)
- 大学(352853)
- 济(139894)
- 管理(138119)
- 经济(136866)
- 研究(123952)
- 理学(120083)
- 理学院(118684)
- 管理学(116544)
- 管理学院(115928)
- 中国(90834)
- 科学(79756)
- 农(79242)
- 京(75977)
- 所(63721)
- 业大(61485)
- 农业(61201)
- 财(60286)
- 研究所(58537)
- 中心(55982)
- 江(53313)
- 范(48596)
- 财经(48325)
- 师范(48084)
- 北京(47309)
- 院(44346)
- 经(43902)
- 州(42743)
- 经济学(40329)
- 省(38685)
- 基金
- 项目(246564)
- 科学(192849)
- 研究(180640)
- 基金(176905)
- 家(155665)
- 国家(154311)
- 科学基金(130710)
- 社会(112126)
- 社会科(105796)
- 社会科学(105765)
- 省(98118)
- 基金项目(94767)
- 自然(84784)
- 自然科(82720)
- 自然科学(82694)
- 划(82068)
- 自然科学基金(81209)
- 教育(81087)
- 编号(74966)
- 资助(71614)
- 成果(61029)
- 重点(55416)
- 发(54550)
- 部(53911)
- 课题(51519)
- 创(50884)
- 创新(47463)
- 科研(46715)
- 国家社会(45611)
- 教育部(45073)
- 期刊
- 济(160360)
- 经济(160360)
- 研究(101514)
- 农(79810)
- 中国(69519)
- 学报(62527)
- 科学(57027)
- 农业(54338)
- 大学(46997)
- 管理(46824)
- 学学(44619)
- 财(42645)
- 教育(39359)
- 业经(31875)
- 融(30303)
- 金融(30303)
- 技术(29719)
- 业(25610)
- 经济研究(22987)
- 财经(22514)
- 问题(22208)
- 版(20062)
- 经(19244)
- 科技(18270)
- 业大(18077)
- 图书(17677)
- 技术经济(17000)
- 资源(16642)
- 理论(16212)
- 现代(16163)
共检索到518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温晓霞 杨改河 李轶冰
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支撑体系 西北地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和细化产业政策以调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产业政策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要解决以上问题,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体系内部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娟 李胜茹
建立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石。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应是有利于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新型工业化、乡镇工业集群化、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大产业体系。我们应通过拓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农村特色资源为依托,培育乡镇特色工业集群;建立城乡产业有效对接、联动发展的协作机制;推动农村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健全农村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体系等战略,加快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农村 新型产业支撑体系 路径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支撑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农村文化力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素质”瓶颈,应该从构建制度化的农民培训体系;平等的教育体制;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向农村、农业“回流”的机制等文化力支撑体系入手,从长远和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把农民培训的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固定的财政预算支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切实加强高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减轻或免除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学费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文化力 支撑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敏娟
在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概况描述的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选取的各指标的权重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测定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等级的严重程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 ,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的对策措施 ,即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
关键词:
农村资源 破坏程度 产权制度 西北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敏娟
本文以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严重为基本立足点,以可持续利用为视角,按照微观、中观、宏观的逻辑关系,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微观、中观、宏观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因素与微观经营者增收互动机制;健康发展农村资源中观组织机制;重新定位农村资源政府干预机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资源 可持续利用 管理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深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玉科
我国传统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问题,导致农业科技成果"热在城里,冷在乡里,停在村里,到不了农民手里"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提出了构建由科技法规与政策、科技投入、科技组织、科技产品有机结合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设计了公益性科技支撑体系的运行体制和激励机制,建议通过实施和完善科技支农"110"工程,完善和深化农村科技培训工程,全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大中专毕业生支农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义工(志愿者)工程等,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对先进适用技术的需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江曼琦 翁羽
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本文从探讨宜居城市的内涵与标准出发,研究了实现宜居城市目标所需要的产业支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是实现宜居城市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前提。宜居城市的产业体系一方面应该在遵循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依据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和需求,选择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根据产品链和废物链间的共生、伴生或寄生关系,配套发展关联产业;按照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基础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有特色的生活服务环境。
关键词:
宜居城市 产业支撑 生态化 生活性服务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效国
作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健全完善的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不仅能为流通产业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降低流通成本;同时也是流通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受政府资金投入少、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当前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极大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进行探讨。首先就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的概念及构成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继而找出我国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的建设,从而为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制度保障,最终实现流通业的高效运行及良好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支撑体系 公益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流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社会热词,流通领域的发展环境及模式也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及契合度越来越高。但从实践情况分析来看,国内流通业"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传统物流领域存在的固有问题被逐渐放大。如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基础建设、信息集成等,日益成为流通业的发展桎梏。本文从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分类等内容入手,结合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期为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及尝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商品 支撑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效国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社会热词,流通领域的发展环境及模式也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及契合度越来越高。但从实践情况分析来看,国内流通业"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传统物流领域存在的固有问题被逐渐放大。如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基础建设、信息集成等,日益成为流通业的发展桎梏。本文从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分类等内容入手,结合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期为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及尝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支撑体系 公益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流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社会热词,流通领域的发展环境及模式也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及契合度越来越高。但从实践情况分析来看,国内流通业"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传统物流领域存在的固有问题被逐渐放大。如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基础建设、信息集成等,日益成为流通业的发展桎梏。本文从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分类等内容入手,结合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期为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及尝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商品 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