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5)
2023(7952)
2022(6639)
2021(6499)
2020(5319)
2019(12178)
2018(12348)
2017(23887)
2016(12910)
2015(14479)
2014(14238)
2013(14038)
2012(13210)
2011(11887)
2010(11825)
2009(10854)
2008(10507)
2007(9594)
2006(8778)
2005(7721)
作者
(36817)
(31713)
(31030)
(29342)
(19577)
(15399)
(14186)
(12186)
(12128)
(11268)
(10627)
(10606)
(9968)
(9685)
(9644)
(9552)
(9216)
(9201)
(8872)
(8781)
(7760)
(7709)
(7510)
(7353)
(7204)
(7010)
(6996)
(6824)
(6392)
(6354)
学科
(52653)
经济(52607)
(46611)
(41436)
农业(31208)
管理(29837)
(19908)
企业(19908)
业经(16865)
地方(16793)
方法(15845)
数学(13720)
数学方法(13540)
中国(12964)
(11746)
(11423)
农业经济(10741)
(10067)
(9859)
(9262)
农村(9247)
(8404)
贸易(8397)
土地(8316)
(8094)
(8050)
及其(7951)
发展(7878)
(7872)
(7764)
机构
学院(179171)
大学(173302)
(69456)
管理(68607)
经济(67929)
研究(61894)
理学(58828)
理学院(58136)
管理学(57147)
管理学院(56807)
(53886)
中国(48755)
农业(41085)
科学(39838)
(37110)
业大(34957)
中心(31840)
(31682)
(29802)
(29047)
研究所(28617)
(25606)
师范(25374)
农业大学(25372)
(23547)
(23486)
财经(23170)
北京(22409)
经济管理(21118)
(20999)
基金
项目(122296)
科学(95836)
研究(92945)
基金(87076)
(76110)
国家(75306)
科学基金(64058)
社会(57167)
社会科(53440)
社会科学(53428)
(49928)
基金项目(47373)
编号(42111)
自然(40788)
(40704)
教育(40227)
自然科(39743)
自然科学(39736)
自然科学基金(39012)
成果(34111)
资助(33109)
(31069)
(28310)
重点(26712)
课题(26504)
(26229)
(24740)
国家社会(23262)
(23188)
创新(23079)
期刊
(85843)
经济(85843)
(59184)
研究(48706)
农业(39913)
中国(39412)
学报(30907)
科学(27601)
大学(22874)
(22299)
学学(21431)
业经(21403)
(19441)
金融(19441)
(18755)
管理(17653)
教育(17485)
技术(14271)
农村(14208)
(14208)
农业经济(14026)
图书(13932)
问题(12882)
(11508)
资源(10719)
世界(10409)
经济研究(10173)
财经(9993)
经济问题(9641)
书馆(9484)
共检索到275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魏学宏  朱立芸  
以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对甘肃白银市景泰县6个乡镇所在6个村的不同类型农户科技信息需求及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较贫困的农民接受科技信息需求意识越弱;而越是相对富裕的农民受体,科技信息需求意识更强,获取和使用信息的效率则较高。提出了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民间信息服务组织、创建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模式的建议。明确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主体的角色和职责定位是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倩雯  霍小平  
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统计数据,对景泰县经济与生态协调度进行空间动态评价。研究显示:在空间分布上看,景泰县东北和东南部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处于初级协调发展地区,西北和西南部处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调地区,中部除一条山镇外,其余乡镇为勉强或初级协调发展地区;从演化趋势上看,2000年到2010年,景泰县11个乡镇中大部分乡镇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有所提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爱栋  许实  曾薇  马贤磊  饶芳萍  
学术界对难以稳定利用的耕地后续利用可能的影响及如何优化利用尚不完全清晰。本文从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生态影响三维度构建了不稳定耕地后续利用影响量化评价体系,并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评估了不稳定耕地后续利用影响。评估结果显示,景泰县不稳定耕地如果退耕会造成地区粮食总产量下降1.29%,农民纯收入下降10.22%,但是继续维持耕种则会带来严重的生态问题。在粮食安全、农民收入和生态影响的前提下,提出了景泰县不稳定耕地后续优化利用建议。在个案经验基础上,区分不稳定耕地不同利用状况,提出了"维持耕种用途"、"工程改造"和"逐步退耕"三种后续处置方式,归纳出一套适用于县级尺度的不稳定耕地后续优化利用分析框架,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荣凤  李卫海  蒋爱群  
本文基于通过对甘肃两村的实际调查,论述了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经济的发展。笔者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对西北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活动的组织以及农村社区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满明俊  周民良  李同昇  
基于对陕、甘、宁三省(区)的农户调查数据,笔者分析了不同种类作物生产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及其差异,考察农业要素配置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从农户意愿的角度,验证了农户的技术偏好与农业要素禀赋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的农户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其技术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作物生产农户的技术效率明显小于粮食作物生产农户,且前者技术效率的分布差异较大。农户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资金和劳动力投入饱和的现象,耕地的稀缺制约了技术效率的提高。样本农户对技术需求的偏好基本符"技术诱导理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健兴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更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支撑。在简要阐述西北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概况的基础上,以甘肃省为例,通过分析其城乡人口老龄化和城乡养老服务现状发现,甘肃省虽然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存在城乡养老服务差异较大、养老服务供需失衡、人才供给不足、资金筹措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甘肃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并给出具体的优化路径,包括推动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持续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推进多层次可持续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养老护理员等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带动作用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云杰  
[目的]休闲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形态,也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格局,为西北地区休闲农业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采用最近邻点指数、集中指数模型、核密度模型等方法研究甘肃省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休闲农业分布的因素,最后用模糊计分法计算14个市(州)的休闲农业发展潜力指数。[结果]通过最近邻点指数和集中指数模型,计算得到甘肃省整体休闲农业最近邻点指数N为0. 082 4,集中指数G大于平均值,结果表明休闲农业呈凝聚分布,分布比较集中。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甘肃省休闲农业的分布存在多个密集区,均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潜力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平凉市的发展潜力最大,潜力指数为7. 846 9;甘南州的发展潜力最小,潜力指数为4. 583 2。[结论]甘肃省休闲农业类型丰富,但发展不均衡,休闲农业的分布呈现出以城市为中心向周围辐射的凝聚分布,其中平凉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最大,甘南州发展潜力最小,建议政府发挥核心的带动作用,促进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贾丽凤  刘冀徽  张焘  
与四川、河南等中部和西南部劳动力输出大省相比,西北地区大多正处于外出打工这一发展进程的初始阶段。西北地区有其特有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结构特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长期相对劣势,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外出务工究竟给当地留守家庭的经济带来了哪些改变?以甘肃省为例,本文从家庭收入构成及家庭消费等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华林  周建鹏  张华  
本文立足于西北地区农业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困境,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三重螺旋理论,分析在该地区构建新型的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分析表明:在西北地区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三元互动的新型农业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不仅有利于提高该地区农业公共服务水平,还能够从根本上推动该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录民  毛宁军  刘甲  
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长庆油田的发源地,近年来该市经济在第二产业带动下取得了全面发展,2020年末国民生产总值在甘肃排名第二,仅次于省会城市兰州,在西北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2010~2020年,庆阳市居民住房价格每平方米从2600元上涨到7000元,10年间房价涨幅达27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  李晓涛  白荣宝  
中国西北地区水库移民的贫困问题,是制约移民区经济有效发展的瓶颈。本文运用甘肃、宁夏两省份水库农村移民调研数据,研究教育在水库移民内部不同层次的影响。运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对比研究验证:教育能够显著提高移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同时发现,教育的减贫效应对于收入最低层较大;从事非农工作能够显著增加收入最低层农户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精准扶贫不仅要注重扶持政策的完善,还应着重关注低收入人群的教育扶贫,注重非农就业的培训工作,鼓励、倡导和培养有条件的农户从事非农工作。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石志恒  慕宏杰  晋荣荣  秦来寿  
基于样本区域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调查数据,利用"R-Q型因子分析"模型,在对样本农户的农业信息选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当地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农业信息获取渠道和内容选择行为差异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专业大户相对于普通农户,其农业信息选择行为更规律且多元;两类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所差异;传统信息媒介在专业大户信息获取渠道中重要性相对下降;专业大户对"政策信息"具有特殊偏好等研究结论,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瑞萍  吕春瑜  陈前恒  
本文以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重点分析了西北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和培训状况。通过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素质距离中央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还比较远;农村女性劳动力培训现状与女性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之间还存在一些缺口,主要表现在培训力度、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上还不能满足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西北地区农村女性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丹  陆迁  徐涛  
本文利用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在于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拓宽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为其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户技术认知水平,降低技术采用风险,最终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因此,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发挥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组织在技术信息扩散中的媒介作用,加强和完善技术推广中信息传播机制建设,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进而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此外,技术培训、平整土地、规模化经营、水价改革和技术推广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也应得到重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丹  陆迁  徐涛  
本文利用甘肃省民勤县农户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在于社会网络可以通过拓宽农户获取信息渠道,为其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有助于提升农户技术认知水平,降低技术采用风险,最终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因此,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发挥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组织在技术信息扩散中的媒介作用,加强和完善技术推广中信息传播机制建设,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进而促进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此外,技术培训、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