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63)
- 2023(6125)
- 2022(5116)
- 2021(4797)
- 2020(3905)
- 2019(8571)
- 2018(8411)
- 2017(16872)
- 2016(9268)
- 2015(10154)
- 2014(10171)
- 2013(10328)
- 2012(9793)
- 2011(9242)
- 2010(9324)
- 2009(8653)
- 2008(8627)
- 2007(8019)
- 2006(7257)
- 2005(6496)
- 学科
- 济(49975)
- 经济(49933)
- 农(45150)
- 业(30926)
- 农业(30087)
- 地方(17594)
- 管理(17356)
- 方法(13939)
- 业经(13920)
- 数学(12542)
- 数学方法(12438)
- 中国(11215)
- 农业经济(10203)
- 发(9671)
- 企(9550)
- 企业(9550)
- 贸(9282)
- 贸易(9279)
- 地方经济(9160)
- 易(8993)
- 村(8957)
- 农村(8950)
- 制(8881)
- 学(7963)
- 发展(7895)
- 展(7889)
- 土地(7302)
- 收入(7247)
- 及其(6825)
- 劳(6787)
- 机构
- 学院(138404)
- 大学(132384)
- 济(63808)
- 经济(62743)
- 管理(52373)
- 研究(52281)
- 农(46097)
- 理学(45567)
- 理学院(45020)
- 管理学(44387)
- 管理学院(44134)
- 中国(40424)
- 农业(35039)
- 科学(31746)
- 业大(27958)
- 京(27789)
- 所(27644)
- 研究所(25097)
- 中心(24934)
- 财(23021)
- 江(21433)
- 农业大学(21113)
- 范(19368)
- 师范(19222)
- 经济管理(18553)
- 财经(18253)
- 经济学(18192)
- 科学院(18000)
- 院(17640)
- 发(17561)
- 基金
- 项目(94212)
- 科学(74633)
- 研究(71790)
- 基金(67691)
- 家(59412)
- 国家(58829)
- 科学基金(49460)
- 社会(46901)
- 社会科(43969)
- 社会科学(43961)
- 省(38238)
- 基金项目(36443)
- 划(30993)
- 编号(30858)
- 教育(30071)
- 自然(29705)
- 自然科(28935)
- 自然科学(28931)
- 自然科学基金(28390)
- 农(27944)
- 资助(26110)
- 发(24057)
- 成果(24035)
- 部(21347)
- 重点(21330)
- 课题(20085)
- 发展(20072)
- 展(19798)
- 国家社会(19675)
- 创(19384)
共检索到210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哲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增加产品的种类,提高产品的质量,也可以带来规模效益和贸易收益,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不竭之源。分工的依据是区域间农产品比较成本的大小。国内资源成本法是测算农产品比较成本的较好方法。通过对西北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测算,以此为依据,对西北五省区的主要农产品生产进行了区域分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文杰
本文按照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了西北地区的小麦、玉米等5种主要农产品在1990~2004年15年期间的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程度,以此表明这些农产品在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专业化生产的实践基础,并验证了比较优势是区域专业化生产的基础。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产品 比较优势 专业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惠兰
本文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给出了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概念和内涵解释。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是确定其比较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构成区域农产品价格和质量的因素又很多,本文从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条件与要素禀赋状况、营销、政府行为、生态环境、经营体制、历史发展基础与区域文化、特色产品这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给出了一个理论分析模型。
关键词:
区域 农产品 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鹏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特别是农业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现代农业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通过积极参与区域农产品生产分工完全可以推进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即便是缺乏甚至没有比较优势因素的农业区域,通过专业化分工生产也可以创造具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并阐述了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再造的路径与对策。
关键词:
区域农产品 比较优势 分工 优势再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惠兰 蒲春玲
加入 WTO后 ,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关注。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并通过分析 ,提出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的概念界定和市场选择 ,以确保区域农业生产与发展在竞争市场中保持优势。
关键词:
区域 农产品 比较优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丽
本文以辽宁省西北地区铁岭、葫芦岛、阜新、朝阳、锦州五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情况,分析研究其在建设与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探讨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与推广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山
本文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产量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运用河北省11个区市的数据,对河北省主要农作物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评价,以期为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比较优势评价方法 河北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哲 张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世琦 冯永忠 任广鑫 杨改河
根据西北地区人口增长趋势,结合我国人均年消费农产品需求的基本标准,以2001年农产品生产量为基准,同时考虑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因素,分析了西北地区2006年农产品需求状况。结果表明,口粮缺口21.4万t,饲料粮食缺口427.4万t,油菜籽缺口194.9万t,甜菜缺口358.3万t,水产品152.6万t几乎是全部短缺;水果、蔬菜和棉花分别剩余558.5,503.3和117.8万t。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哲
利用国内资源成本法测算了全国及西北地区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分析了比较优势变动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措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爱芝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云凤 张卜元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大图们江区域各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发现,中国与大图们江区域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中国农产品在韩俄蒙三国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明显。在中韩、中俄农产品贸易中,中国比较优势地位呈现下降趋势;在中蒙农产品贸易中,中国比较优势地位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与韩国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与俄罗斯和蒙古还没有形成互补格局,这说明中国的农产品在韩俄蒙三国市场上分别面临不同国家农产品的竞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应恒 王图展
本文应用地区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测度指标,量化把握了近年来我国31个省市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区比较优势格局及其动态。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分化”,目前,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和四川6省区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地区。最后,本文从产业的区域政策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区比较优势 农产品加工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振东 宋克彬 丛之华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透过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不难看出:农产品产业布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即以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为主的形成阶段、以规模化建设为主的扩张阶段、以产业整体开发为主的整合阶段和以技术创新带动为主的提升阶段。目前,我国农产品产业布局总体上正处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为主的形成阶段,部分县域开始进入规模扩张阶段。因此,目前各地政府部门必须科学分析掌握地区特征,对地区特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科学的制定农产品产业布局规划。这样有助于最大限度的提高结构调整效益、有助于优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规模生产、有助于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整体优势、有助于农业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振东 方天堃 许玉粉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区相继推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如农业部提出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这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许多专家和学者为此从不同角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