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9)
2023(11184)
2022(9282)
2021(8549)
2020(7127)
2019(16095)
2018(15851)
2017(31370)
2016(16960)
2015(18618)
2014(18633)
2013(18608)
2012(17121)
2011(15222)
2010(15717)
2009(15073)
2008(15279)
2007(14177)
2006(12947)
2005(11605)
作者
(48064)
(40557)
(40279)
(38082)
(25641)
(19515)
(18144)
(15779)
(15261)
(14737)
(13716)
(13457)
(13104)
(12725)
(12626)
(12102)
(12072)
(11859)
(11685)
(11517)
(10151)
(10144)
(10029)
(9352)
(9309)
(9112)
(9112)
(8801)
(8153)
(8131)
学科
(88617)
(77381)
经济(77292)
(70936)
企业(70936)
管理(63628)
(46602)
农业(31125)
方法(30625)
业经(29086)
(25817)
数学(23117)
数学方法(22846)
(19042)
财务(19024)
财务管理(19003)
(18473)
中国(18047)
企业财务(17779)
(17296)
技术(16592)
地方(15671)
(13800)
(13686)
贸易(13679)
(13420)
(13328)
(13122)
理论(12170)
经营(11037)
机构
学院(250226)
大学(238522)
(111989)
经济(109906)
管理(105595)
理学(90295)
理学院(89517)
管理学(88465)
管理学院(88015)
研究(79498)
中国(66082)
(54486)
(51217)
(49045)
科学(45299)
农业(41170)
(40603)
(39683)
财经(39513)
业大(39290)
中心(38355)
(35650)
研究所(35308)
经济学(31756)
经济管理(31515)
(31389)
北京(30294)
经济学院(28657)
(28510)
师范(28331)
基金
项目(159829)
科学(128167)
研究(122154)
基金(116295)
(99154)
国家(98092)
科学基金(86241)
社会(80088)
社会科(75689)
社会科学(75668)
(64881)
基金项目(61480)
自然(53677)
教育(53282)
自然科(52433)
自然科学(52422)
(51924)
自然科学基金(51532)
编号(50896)
资助(46579)
成果(39512)
(37306)
(36582)
(35864)
(35853)
重点(34913)
课题(33710)
创新(32679)
国家社会(32619)
(32579)
期刊
(137349)
经济(137349)
研究(71913)
(57763)
中国(49368)
(42211)
管理(40586)
农业(39050)
科学(32954)
学报(30522)
业经(29400)
(27815)
金融(27815)
大学(25030)
学学(24223)
技术(23865)
(20694)
经济研究(19212)
财经(19170)
教育(18867)
问题(18027)
(16612)
技术经济(16036)
农村(14813)
(14813)
农业经济(14441)
世界(14224)
现代(13025)
经济问题(12649)
商业(12329)
共检索到383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希君  李含琳  
缺水是制约西北发展关键因素,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特别重视农业生产的水成本问题,彻底改变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走水商品水市场的道路。探索水成本市场化的科学路径,对西北地方政府的农业生产水战略和水政策进行重新设计,同时构建市场机制的国家技术支撑机制和政策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俊华  刘静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研究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本文选取陕西省2010-2016年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quist指数模型对陕西农业生产效率分别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分析其冗余量。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但发展较为均衡,技术进步是推动陕西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不能仅仅依靠资金投入,提升技术等现代化要素的投入更加关键,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企业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自UNDP1993年91/112西北地区农业中专教育(喀什、伊犁、西宁、银川和兰州的6所农业中专学校参与该项目的实施)项目签字以来,各校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完成了1994年的活动内容,在领导干部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建民  
本文在界定农业生态力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自然环境劣势对生态力的影响。探讨了水土保持对恢复农业生态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恢复农业生态力的关键因素在于科学地使用土地资源和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向辉  卜风贤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水资源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受干旱威胁日益加深,发展减灾农业是当务之急。在发展减灾农业的方式上,要突出重点,以抗旱防灾为主,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灾害特征,探索发展特色减灾模式。文章针对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减灾农业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晓静  陈鹏  刘家福  
[目的]开展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与区划研究,为辽宁省西北地区农业防旱抗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文章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ISDR)对农业干旱危险性的定义,分析了构成研究区作物干旱危险性的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标和模型。以2009年为例,通过利用降雨、土壤、农业生产类型及地形等数据计算了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利用自然间断点法分级干旱危险性评价指数,并借助GIS技术,绘制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划图。[结果] 2009年作物生长期间研究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由高到低排列为:朝阳市>葫芦岛市>锦州市>阜新市>铁岭市>沈阳市。[结论]辽西北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区的划分,能够帮助政府管理部门为面临干旱威胁不同的区域建立适当的防灾方法和有效的应急预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永平  
为了量化分析和分类评价农业生态气候资源 ,根据西北地区 (甘宁青 )165个气象台站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 ,采用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的动态模型 ,首先计算了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指数、效能指数和利用系数 ;然后通过对多年逐月平均效能指数的模糊动态聚类 ,划分出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12个类型并进行了相应评价 ,结果表明农业生态气候的资源潜力、匹配状况和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 ,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气候资源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春红  
文章按照一定的程序,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极大不相关法,构建了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和适中型指标三种类型,分别介绍了各单项指标计算方法,为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后评价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和细化产业政策以调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产业政策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要解决以上问题,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体系内部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慈鸿飞  
文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从农垦、水利、林业诸方面 ,论述了 1 91 2— 1 94 9年间西北各地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对今天西北大开发亦有借鉴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瑞虹  郭康权  胡国田  熊秀芳  杨立魁  薛金儒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秸秆的热特性,为合理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农业生物质能奠定基础。【方法】采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和新疆等6省(自治区)97个县(市)252个小麦、玉米、水稻、油菜、棉花等5种秸秆样品,采用瞬态热线法测定秸秆的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统计分析不同种类、不同地域秸秆热特性的差异性,采用GIS技术分析西北各省(区)秸秆热传导率的区域分布规律。【结果】西北6省(区)小麦秸秆热传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的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8 W/(m·K)、0.213~0.223mm2/s、0.473~0.526 MJ/(m3·K);6省区玉米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5~0.116 W/(m·K)、0.203~0.232 mm2/s、0.479~0.553MJ/(m3·K);陕西、宁夏和新疆水稻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3~0.117 W/(m·K)、0.206~0.214mm2/s、0.483~0.572 MJ/(m3·K);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油菜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08~0.116W/(m·K)、0.202~0.219mm2/s、0.495~0.575 MJ/(m3·K);陕西、甘肃和新疆棉花秸秆的3个热特性平均值分别为0.129~0.132 W/(m·K)、0.182~0.190 mm2/s、0.677~0.710 MJ/(m3·K)。【结论】棉花秸秆热特性与小麦、玉米、水稻和油菜秸秆之间有显著差异;小麦、玉米、油菜秸秆热特性地域差异性显著;热传导率的地域分布表现为从新疆到陕西由西向东逐渐减小;农作物的种类、气候和环境条件对秸秆热特性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永材  陈永  
本文应用国家统计局 1996年农业普查数据资料和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理论 ,考察、分析、评价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发展模式 ,提出保证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德祥  董安祥  邓振镛  
选取西北地区资料年代较长的171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日平均气温资料,计算历年≥0℃、≥10℃积温和<0℃负积温,深入研究西北地区热量资源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这说明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的变化更敏感,西北地区气候变暖主要来自最低气温升高的贡献。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0℃负积温绝对值明显减少。西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热量资源增加,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对牧区牲畜越冬度春有利。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帅官  李天舒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三大区域经济板块之一,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然而辽西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化具有后发优势,若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能够直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也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失为辽西北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最有利的"突破口"。本文在阐述了辽西北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现状的同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