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2)
2023(12769)
2022(10814)
2021(9857)
2020(7929)
2019(18024)
2018(17609)
2017(33727)
2016(18056)
2015(20205)
2014(20154)
2013(20033)
2012(19363)
2011(18174)
2010(18837)
2009(17607)
2008(17202)
2007(15776)
2006(14848)
2005(13869)
作者
(56337)
(46909)
(46836)
(44595)
(30285)
(22598)
(21085)
(18193)
(18040)
(17150)
(16325)
(15606)
(15459)
(15342)
(15092)
(14557)
(14052)
(13766)
(13647)
(13570)
(12110)
(11797)
(11544)
(10986)
(10703)
(10549)
(10440)
(10401)
(9715)
(9343)
学科
(95467)
经济(95381)
管理(51578)
(45736)
(34543)
企业(34543)
中国(28713)
地方(28404)
方法(27931)
(24739)
数学(23756)
数学方法(23472)
(19901)
业经(19845)
环境(18029)
(17276)
农业(17061)
地方经济(16987)
(16158)
(15140)
贸易(15125)
(14920)
金融(14919)
(14791)
(14541)
(14510)
银行(14507)
(14214)
(13733)
(13378)
机构
学院(271171)
大学(269796)
(122560)
经济(119943)
研究(108275)
管理(96828)
中国(82646)
理学(80709)
理学院(79669)
管理学(78385)
管理学院(77871)
科学(64791)
(59951)
(57443)
(54905)
研究所(51620)
(48132)
中心(47636)
(44275)
财经(41724)
北京(39184)
(38658)
经济学(38084)
(37991)
(37616)
师范(37595)
业大(37574)
农业(37351)
(35262)
(34045)
基金
项目(169945)
科学(132839)
研究(124725)
基金(121172)
(106838)
国家(105932)
科学基金(88677)
社会(79935)
社会科(75665)
社会科学(75646)
(66475)
基金项目(62187)
(56205)
自然(55392)
教育(55108)
自然科(53879)
自然科学(53860)
自然科学基金(52887)
资助(50786)
编号(49747)
(43665)
成果(42166)
重点(39311)
(37011)
课题(36367)
发展(35227)
(34661)
(34323)
国家社会(33315)
创新(32208)
期刊
(153621)
经济(153621)
研究(91441)
中国(64275)
(45398)
学报(42069)
科学(40551)
(39646)
管理(39316)
大学(31288)
农业(30910)
(30800)
金融(30800)
教育(30248)
学学(29289)
经济研究(25295)
业经(23731)
技术(23482)
财经(21489)
问题(19449)
(18815)
(16298)
(16124)
国际(15149)
世界(15053)
技术经济(14565)
资源(14457)
图书(13841)
统计(12683)
现代(12646)
共检索到448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志良,朱莉  
一、西北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态势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各子系统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然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锋  孙兰东  郭俊琴  冯建英  
利用西北地区136个气象站1961—2012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量、城市与经济发展等数据,研究了西北地区降水各要素的趋势变化特征及人为活动影响。结果表明,西北降水量在1980年以后呈增加趋势,但东西部趋势相反,中西部地区增加,而东部地区减少。经济快速期(1979—2012年)与慢速期(1961—1978年)降水量的趋势差表明,人为活动密集的东部地区降水下降趋势明显减缓;而中西部区域的化工区、城市及其下风区的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日最大降水量都有明显增加。省会城市和化工城市对降水各指标的正贡献总体在10%~60%之间,其中化工城市对降水的影响最为显著。多元回归表明,社...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纬东  
略论西北地区资源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单纬东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正确选择符合本地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同全国一样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却存在着与东部地区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只有选择资源主导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开忠  
加快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杨开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如何在全国统一市场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快沿江以外的内地、特别是其中最落后的西部地区发展,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樊杰  
本文探讨了能源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大区能源资源开发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侧重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能源开发对地区经济繁荣的意义和作用、富能地区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以及推动能源开发同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区域政策要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仁智  
作为华夏农耕文明渊薮,曾以汉唐雄风闻名于世的中国西北角,既有悠久辉煌的历史,又有“天翻地覆”、“换了人间”的发展成就,更有雄伟状阔、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国内有识之士一致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起步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而最终成功,却在大西北实现现代化之时。改革开放14年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志士仁人,对加快大西北的开发和现代化进程,见仁见智,发表了很宝贵的见解,但是进行系统深入研究而最终形成学术专著,且获得国内同行专家高度评价的。除《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概论》外,不未见其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储茂东  师守祥  
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出发 ,论述了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及西北地区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佃恭  张莉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大文  
环境价值是社会与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环境问题的实质仍然是路径取向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意义的选择问题。加强环境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在环境恶化的压力之下,需要我们积极引导,统筹兼顾,促进利益整合与共享,推进区域和谐发展及环境价值的实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晓娟  童玉芬  
中国西北地区(陕、宁、甘、青、新)地处中国内陆,自然环境条件严酷,经济发展落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使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备受关注。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和隶属度函数对西北五省区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为中级协调水平,宁夏、甘肃和青海三省区处于轻度失调状态,新疆处于初级协调。西北五省区要继续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生态保护区建设;降低人口生育率,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附加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新军  
西北地区的城市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区域经济落后的制约。本文以类型的划分为基础,提出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大城市主要应完善城市外部功能和内部地域结构,小城镇的发展重点是要促使乡镇企业的集聚和规模化经营,工矿城市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向辉  卜风贤  
西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日益脆弱,水资源极度缺乏,农业生产受干旱威胁日益加深,发展减灾农业是当务之急。在发展减灾农业的方式上,要突出重点,以抗旱防灾为主,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灾害特征,探索发展特色减灾模式。文章针对西北地区如何发展减灾农业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志良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对策张志良1西北地区城市化现状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与其高速新干线分不开;美国西部的开发与环太平洋铁路的贯通密不可分。同样,陇海──兰新铁路及其交叉的兰青──包兰铁路是西北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北疆铁路与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国强  汪慧玲  许倩  
以共生理论为指导,在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上,通过2001—2015年共生单元间共生度和共生系数的对比分析,对各省(区)旅游经济和交通业之间的共生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①西北地区及各省旅游经济和交通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②5A、4A级景区和民用航空所占权重较高,分别对旅游经济和交通业起重要支撑作用。③从共生度来看,2002—2015年,陕西、青海、新疆表现为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宁夏为近似正向对称关系,甘肃为寄生关系。④从共生系数来看,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在0.5~1.0之间,表明旅游经济的影响较大,旅游经济发展驱动交通业的发展;而新疆在0~0.5之间,表明交通业影响较大,交通业发展先于旅游经济,对旅游经济发展支撑作用明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巍  张雷  
作为我国21世纪资源开发的重要场所,西北地区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将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分析西北区资源本底特征、人地关系演进状态及发展趋势认为:除矿产资源外,西北区其他资源要素赋存状况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耕地资源,仅占全国均值水平的1 3左右,组合结构存在明显不足。长期的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使西北区目前人地关系协调状态进入了一个全面紧张的阶段,人地压力较50年代初增长了3倍。未来发展的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优势的继续发挥将使西北区的人地关系的演进进入一个更为紧张的阶段。因此,区域发展政策应当做出相应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