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9)
2023(10936)
2022(9619)
2021(9060)
2020(7566)
2019(17681)
2018(17538)
2017(34477)
2016(18732)
2015(20746)
2014(20703)
2013(20649)
2012(18894)
2011(16871)
2010(16730)
2009(15125)
2008(14449)
2007(12552)
2006(10793)
2005(9282)
作者
(53770)
(44640)
(44364)
(42199)
(28236)
(21405)
(20121)
(17570)
(16882)
(15833)
(15353)
(14820)
(14042)
(13955)
(13778)
(13588)
(13365)
(13315)
(12634)
(12536)
(11118)
(10882)
(10749)
(10024)
(9939)
(9802)
(9802)
(9678)
(8917)
(8779)
学科
(79013)
经济(78943)
管理(51771)
(50943)
(42255)
企业(42255)
方法(36103)
数学(31344)
数学方法(30964)
(21049)
地方(19156)
中国(18521)
业经(18133)
(17342)
(16868)
农业(14076)
(12987)
(12788)
贸易(12782)
技术(12596)
(12337)
(12210)
理论(12194)
产业(12079)
环境(11782)
(11082)
财务(11013)
财务管理(10996)
地方经济(10547)
企业财务(10437)
机构
大学(263665)
学院(262983)
管理(108290)
(104153)
经济(101940)
理学(95036)
理学院(93960)
管理学(92402)
管理学院(91949)
研究(87097)
中国(61532)
(56228)
科学(55963)
(44190)
(43163)
(41637)
业大(40614)
研究所(39826)
中心(38860)
财经(36501)
(36280)
北京(35306)
(35146)
师范(34825)
(33144)
农业(32592)
(31892)
经济学(30474)
(30323)
师范大学(28246)
基金
项目(188453)
科学(148209)
研究(137266)
基金(136449)
(118964)
国家(118018)
科学基金(101597)
社会(85546)
社会科(81154)
社会科学(81132)
(73861)
基金项目(73680)
自然(66959)
自然科(65365)
自然科学(65352)
自然科学基金(64188)
(62069)
教育(61826)
编号(55980)
资助(55960)
成果(44529)
重点(41940)
(41045)
(40945)
(39231)
课题(38026)
创新(36537)
科研(35853)
教育部(34937)
国家社会(34578)
期刊
(111072)
经济(111072)
研究(75221)
中国(43553)
学报(41819)
科学(39207)
管理(38588)
(37629)
大学(31418)
(31001)
学学(29650)
教育(27038)
农业(26668)
技术(22576)
业经(19207)
(18002)
金融(18002)
经济研究(17492)
财经(16838)
问题(14770)
(14380)
图书(14174)
科技(13928)
(13164)
技术经济(13054)
理论(12990)
现代(12218)
资源(12105)
实践(12024)
(12024)
共检索到365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曦  张锐  曹芳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亚玲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不断推出和细化产业政策以调整西北地区产业结构。但是,由于产业政策本身存在诸多问题,造成了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失调。要解决以上问题,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体系内部关系;处理好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爱君  张惠茹  
文章以1992—2007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总体评价,进而重点研究了西部开发以来,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温晓霞  杨改河  李轶冰  
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曾俊伟  石生钿  钱勇生  李信  柳祯  魏谞婷  杨民安  
基于西北地区2014年、2016年、2018年、2020年铁路客运班列数据,运用列车频次优势度、复杂网络理论及社区结构识别等方法分析西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铁路建设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社区数量减少,已形成分别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核心城市的稳定的多中心结构。(2)西北地区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中心度及中介度的影响较小,对列车频次优势度的影响比较明显,西北地区高铁建设仍需注重“量”的积累。(3)西北地区各城市列车频次优势度及中心度呈现出明显的“沿途效应”。(4)基于普速铁路联系强度划分的社区空间分布与城市群分布有较强的一致性,但也存在差异,在考虑高速铁路列车频次的影响下,这种一致性不再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焦书乾  
两汉、唐、清为西北地区古代城市发展的三个高峰期。政治军事因素在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机制中始终居主导地位。水资源条件一直严重地制约着西北地区城市的地域分布。城市的职能性质一般比较简单,多为行政军事方面的,但也产生过一些如国都、宗教圣地、商业中心等特殊职能的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金凤君  
近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背景经历了五次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转换。对百年尺度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追踪,总结出不同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区域主导产业演变的时序特征及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区域产业生成与结构演变的因素,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形成机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明斗  翁爱华  
精准识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状况,对于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究了2009—201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降低,且区域差异程度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但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演变特征,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向两侧梯度递减。(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别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及稳步上升的演变态势。两协调度均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多中心多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4)城市两系统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显著性逐年减弱,其中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城市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诚固  黄晓军  刘艳军  
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明确了影响城市化水平阶段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变化进行了偏差分析,认为东北地区城市化偏差的实质在于工业化的偏差,最后针对这种偏差提出了"纠偏"对策,即实现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艳军  李诚固  董会和  李如生  
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是“东北再造”的重要路径选择。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与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响应的变化趋势,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群(带)培育与区域增长平台搭建、大都市区构建与城市区域化推进、“典型地域”空间优化与聚合能力增强、“整合空间”培育与城乡互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与生态空间体系构建等是未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主要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卓顺  
吉林省、黑龙江省各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大,辽宁省各产业投资对第二产业的关联度最小;辽宁省、黑龙江省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吉林省第一产业投资对各产业产值的综合关联度最大。这种状况与东北三省三次产业投资比重并不相符,说明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不协调。而且,东北地区第二、三产业内投资结构也不协调,造成各产业投资边际产出上升幅度趋弱。因此,应通过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巩固和改造支柱产业、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增强产业间关联效应、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加强民间投资引导力度等方式,优化东北地区产业投资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广文  杨改河  
果树的区域布局调整与优化是果树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文章运用生态学原理,提出了西北地区果树区域布局调整与优化的原则、目标和依据,并对该区果树区域布局进行了区划分区,最后提出了调整与优化的对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周兵  杨曦  何巍  
运用西部大开发前后相关统计数据,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显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GDP增长率高于全国水平;同时,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强,而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步弱化,而且二、三产业的效益及效率高于第一产业;此外,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横向比较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彭正宇  李传裕  
地处广东省东北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梅州市,随着"双转移"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数量、需求类型和需求层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粤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分析,特别是对三大产业的增长率、三大产业人数的增长率及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定量分析,发现粤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不单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而且在结构上都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出建立完善的终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加大对现有人力资源的培训力度等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翠月  米文宝  侯雪  杨显明  李建华  
产业政策作为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分析评价现行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依据西北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结果,提出适合各主体功能区的差别化的产业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