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5)
- 2023(10416)
- 2022(8727)
- 2021(8114)
- 2020(6334)
- 2019(14289)
- 2018(14047)
- 2017(26523)
- 2016(14611)
- 2015(16055)
- 2014(15943)
- 2013(15722)
- 2012(14865)
- 2011(13574)
- 2010(13726)
- 2009(12388)
- 2008(12010)
- 2007(10599)
- 2006(9970)
- 2005(9198)
- 学科
- 济(62613)
- 经济(62553)
- 管理(36811)
- 业(36761)
- 企(26783)
- 企业(26783)
- 地方(26374)
- 中国(21923)
- 农(21902)
- 方法(16109)
- 业经(15735)
- 农业(15239)
- 环境(14853)
- 地方经济(13650)
- 学(13440)
- 数学(13417)
- 发(13380)
- 数学方法(13234)
- 财(13220)
- 制(11456)
- 融(10338)
- 金融(10334)
- 银(10001)
- 银行(9986)
- 发展(9774)
- 行(9771)
- 展(9740)
- 和(9662)
- 技术(9060)
- 资源(9045)
- 机构
- 学院(199155)
- 大学(194684)
- 研究(77828)
- 济(76772)
- 经济(74737)
- 管理(69526)
- 中国(58609)
- 理学(58074)
- 理学院(57108)
- 管理学(56069)
- 管理学院(55671)
- 科学(49606)
- 京(44610)
- 所(39927)
- 农(36498)
- 研究所(36011)
- 中心(35548)
- 财(35343)
- 江(33309)
- 范(32706)
- 师范(32434)
- 业大(29275)
- 院(29163)
- 北京(28960)
- 农业(27627)
- 州(27316)
- 省(26588)
- 财经(26501)
- 师范大学(26267)
- 科学院(24024)
- 基金
- 项目(132819)
- 科学(103980)
- 研究(99782)
- 基金(92404)
- 家(81567)
- 国家(80816)
- 科学基金(67952)
- 社会(62320)
- 社会科(58805)
- 社会科学(58793)
- 省(54483)
- 基金项目(50249)
- 划(46178)
- 教育(43519)
- 自然(42144)
- 编号(41214)
- 自然科(40908)
- 自然科学(40902)
- 自然科学基金(40060)
- 发(36126)
- 资助(35221)
- 成果(33454)
- 重点(31086)
- 课题(30286)
- 发展(29121)
- 展(28624)
- 创(27282)
- 部(27266)
- 创新(25539)
- 国家社会(25521)
共检索到32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潘晶 达福文
结合会宁县祖厉河城区段概念规划,从区域解读、现状评述、规划手法、规划定位、规划构想等方面,对西北地区中小城镇滨水空间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进行了系统分析,为西北地区中小城镇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功能结构、提升整体形象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综合开发 祖厉河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建伟 刘科伟
结合青海省都兰县总体规划的实践,就小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选择和人居环境建设三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小城镇规划阶段,发展定位必须从区域发展和镇域中心两个角度出发明确小城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用地选择从时间维度上分析历史沿革和现状特征,在要素上分析经济技术和对外交通等,从而科学预测城镇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创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塑造特色的景观格局,从而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发展定位 用地选择 人居环境 小城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怀录 贾睿 唐永伟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同时,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西北地区发展建设特征,通过对近年来西北小城镇规划的反思,探析西北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规划路径。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西北地区 小城镇 规划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培 马世梁 刘贺明 王勇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建设小城镇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形式。根据城市形象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从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绿地规划等方面,对周窝音乐小镇规划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考虑武强县城区发展与音乐小镇建设的互动作用,分析了小城镇文化资源开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认为,小城镇建设应充分挖掘现有的自然资源,对各项功能用地、交通组织、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并提出融合地方文化,打造特色现代化小镇形象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此为政府制定发展小城镇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 小城镇 建设 周窝 规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茂茂 张雪松 王全喜 侯瑞 何炬 李德寿
以随县厉山镇2009—201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基于修正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估算并分析了厉山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厉山镇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其中:耕地面积减少486.80 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628.30 hm~2;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和均衡度呈上升趋势,优势度略有下降,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由2009年的11.306 6亿元下降到2015年的11.097 0亿元,年变化率达-3.40%;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持续下降,但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废物处理、保持土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9.258 8亿~9.433 8亿元,其价值总和约占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比例的83%;各种用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敏感性指数明显小于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弹性不足,估算结果较为准确。能为鄂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磊 邵超峰 鞠美庭 关杨 白雪
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有效利用水资源、提升承载能力是建设美丽西北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国家生态移民扶贫开发区红寺堡区为研究区,采用成熟的人口预测模型和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结合情景分析定量评估该地区的最大水资源承载力。结果表明,到2020年协调发展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比常规发展模式和生态建设模式分别高出8.33%和6.25%,说明协调发展模式是水资源约束下红寺堡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最后从优化工、农业生产结构,构建节水型社会和强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承载力 小城镇 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与人文理念 特色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孙亚萍 郭伟
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中,诸多小城镇逐渐失去自身特色,"特色危机"不容忽视。在阐释城镇特色概念及特色规划内涵基础上,结合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人文历史深厚的背景,分析其城镇特色资源、传统经验与现状问题,提出彰显地域生态与人文特色的规划设计理念。结合实例进行城镇特色定位,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提出小城镇特色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小城镇 生态与人文理念 特色规划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沛 杨欢 孙海军
城乡空间是自然生态与人工建设长期博弈的结果,在资源——生态——经济矛盾不断凸显的现实背景下,亟需改变传统的空间构建方法,建立一种生态友好型的新型方法以指导城乡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研究以地处西北生态脆弱区的青海海东地区典型城镇带为案例,通过对地区自然生态本底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运用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城乡空间布局方法(EZSC),构建适合西北典型城镇带持久发展的城乡功能空间,以有效控制开发建设活动,指导城乡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功能分区 城乡空间 海东地区重点地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大伟 汪平西 戴军 杨金谭
河谷型城镇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城镇类型,近年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人地矛盾突显、生态环境恶化、城镇风貌缺失等诸多问题,亟须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风貌修补。通过对城市双修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分析,提出当前城市双修理论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系统性及多维目标对城市双修的理论内涵和范式进行梳理和提炼,构建城市双修的理论体系。基于该理论,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营镇风貌修复为例,对西北黄土高原河谷型城镇风貌修复进行指导,提出特色风貌修复的理论框架、目标、指标及措施。
关键词:
城市双修 黄土高原 河谷型城镇 特色风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爽 吴文恒 强彦红 鲁大铭
[目的]基于脆弱性研究框架,通过对西北地区典型城镇居民生计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提升城镇居民生计水平,促进城镇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西北地区6个小城镇中708户居民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和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和脆弱性评估框架,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和障碍度模型,对2016年西北地区城镇居民生计脆弱性指数进行评估,并对影响居民生计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小城镇居民的生计脆弱性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纯农型居民最高,农业主导型居民次之,继而为非农主导型居民,非农型居民最低。整体上,生计脆弱性越高的居民类型,其暴露—敏感性就会越高而应对能力相对较低。[结论]人均收入对居民生计脆弱性影响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每667m~2平均经济产值是限制纯农型和农业主导型居民生计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人均收入和非农就业比重对非农型和非农主导型居民生计脆弱性有较显著的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晶晶 葛幼松 周玲
针对目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小城镇规划需要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在分析城市CI内涵及其在城市规划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将城市CI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城镇规划编制中,并给出了初步框架。最后以安丰镇总体规划为例,对应用框架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城市CI 小城镇规划 安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于正松 李同昇 李献波 孙东琪
农业技术扩散环境量化与评价可为农业技术的时空扩散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以陕甘宁3省(区)169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衡量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12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县域分值并分析其差异,同时运用GeoDa软件提供的Moran's I指数和LISA地图等方法描述其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影响三省(区)县域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的主因子为农业产出效率及文化环境、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和农业投入水平;②三省(区)县域农业技术扩散环境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地理空间上存在集聚性;③"热点"县域集中分布在关中地区、河西走廊和宁夏北部引黄灌溉区,"冷点"县域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④西北地区农业技术扩散环境空间分异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文化的空间差异所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世军 严晓飞 崔朋 冯江
试图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生态规划,采用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建立生态适宜度评价模型,并用于实际的生态适宜度分析中,从而为生态规划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对案例区梅河口市中和镇生态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和镇生态现状处于亚健康水平。从生态规划学理论和神经网络模型出发,以梅河口市中和镇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MATLAB7.0软件建立生态适宜度分析模型。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对中和镇的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和生态健康水平提出中和镇生态区划方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春留 刘科伟 程德强 刘波
相比大城市色彩规划的进步与完善,小城镇的色彩规划由于技术、经济、意识等多方面的欠缺而经常被忽略。在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将直接对乡村起到积极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其中色彩规划在小城镇中的实施不仅能体现"记得住的乡愁",更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以陕南地区特色鲜明的宁陕县城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色彩调研获取了宁陕县基础色谱,同时分析了其城市色彩构成的原因,进而构建了色彩数据库,在进行色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主导色彩是城市色彩文脉延续的重要手段,针对不同功能分区,通过有效色彩引导、控制,最终实现小城镇的特色塑造。
关键词:
小城镇 色彩规划 城市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生态学思考的小城镇新区规划设计新理念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小城镇在规划管理和土地利用方面的一些思考——对小城镇和市(县)规划、城建和国土等部门的调研
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青山沟镇旅游景观规划为例
生态建设理念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中的实践探讨——以横琴南部滨海新城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为例
重庆市主城区小城镇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策略研究
供给型疏导理念下城市流动摊贩治理与规划研究——以泗阳县城区疏导规划为例
开发区模式下中小城镇生态经济治理的创新实践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以双江县南勐河为例
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的苏南小城镇公共绿地与生态经济一体化设计——以常州市嘉泽镇镇区滨水公共绿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