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74)
2023(16414)
2022(13169)
2021(12302)
2020(10106)
2019(22622)
2018(22618)
2017(43278)
2016(23238)
2015(25866)
2014(25778)
2013(25012)
2012(22215)
2011(19546)
2010(19753)
2009(18418)
2008(17978)
2007(16039)
2006(14104)
2005(12524)
作者
(64540)
(54318)
(54030)
(51030)
(34182)
(25820)
(24277)
(21252)
(20491)
(19169)
(18270)
(18195)
(17050)
(16973)
(16647)
(16493)
(16009)
(15808)
(15566)
(15440)
(13339)
(13185)
(13166)
(12611)
(12156)
(12125)
(12073)
(11831)
(10810)
(10781)
学科
(98981)
经济(98870)
(95587)
管理(78190)
(77887)
企业(77887)
(47867)
方法(45455)
数学(36954)
数学方法(36370)
业经(32602)
农业(31921)
(28419)
中国(25200)
(20745)
财务(20684)
财务管理(20658)
企业财务(19564)
技术(19169)
(19095)
理论(18461)
地方(17635)
(17510)
环境(17264)
(17136)
(16989)
(15516)
(15507)
贸易(15502)
(15105)
机构
学院(329607)
大学(319222)
(135719)
管理(134260)
经济(133146)
理学(116502)
理学院(115457)
管理学(113234)
管理学院(112650)
研究(99387)
中国(79463)
(65409)
(64641)
科学(60502)
(60080)
业大(52458)
(50160)
农业(49216)
中心(48642)
财经(48403)
(47787)
(44120)
研究所(43323)
经济学(40352)
北京(39964)
(39799)
(39429)
师范(38992)
经济管理(37889)
经济学院(36608)
基金
项目(225518)
科学(180157)
研究(166632)
基金(165017)
(142526)
国家(141198)
科学基金(124379)
社会(107889)
社会科(102065)
社会科学(102040)
(91071)
基金项目(87379)
自然(80156)
自然科(78327)
自然科学(78312)
自然科学基金(76904)
教育(76724)
(73941)
编号(68024)
资助(66370)
成果(52009)
重点(50199)
(49450)
(49344)
(49329)
课题(45741)
创新(45544)
国家社会(44920)
(44390)
(42892)
期刊
(154099)
经济(154099)
研究(86962)
(65426)
中国(61953)
管理(52385)
(48350)
学报(46802)
科学(45918)
农业(44433)
大学(37925)
学学(36264)
技术(34421)
业经(32475)
教育(30784)
(29743)
金融(29743)
(23452)
财经(23286)
经济研究(22063)
问题(21046)
(20074)
技术经济(18418)
(16885)
统计(16127)
(15728)
科技(15594)
现代(15578)
资源(15398)
世界(15243)
共检索到476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鸿杰  
我国的生态农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史,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从生态农业的实际效果来看,仍然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持续研究与推动。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是温带水果的重要生产基地,果树占地面积大、占农业产业的比重大,基于果业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综合效益,从果业现状来看,生态农业多为"点"状工作,仍缺乏"面"状地域性的规范化、系统化设计,也存在配套技术方案的缺失现象。为了改变果业生态农业的现状,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以甘肃天水地区果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证法等研究方法,优化形成了适宜于西北半干旱区生态果业发展的区域化指导模式——基于果树生产的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法稳,尚杰  
集水型生态农业是适应西北半干旱区自然资源特点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结合点。通过采取使两者同时受益的关键措施,不但可以实现农民的脱贫,而且还可以使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与重建,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法稳  陈保东  
西北地区是中国的主要农牧业区之一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西北地区问题。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工业的污染 ,而是农业生产活动的破坏。因此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 ,必须将生态环境的重建与当地农民的脱贫、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采取适应地区特点的集水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实现西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恢复和重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全省  
西北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 ,农业生产落后 ,经验表明 ,发展生态农业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 ,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投资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是保持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系统耗散结构 ,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西宁  吴普特  冯浩  汪有科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在中国旱作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并存是制约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因素。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两种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已趋于成熟,但对天然降水调控利用能力低下,难于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集雨补灌生态农业是在继承水保农业和径流农业成功技术基础上,对降雨调控利用方式的进一步发展,它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实现降雨径流的富集叠加,能充分发挥环境资源与水肥光热因子的协同增效作用,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同步缓解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双重目标。集雨补灌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模式和战略性措施,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元  祖艳群  
本文以云南小甸头村为城郊型生态农业系统的典型研究对象,分析其种植业结构、物质循环6年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结果表明:①结构从传统单一种粮型向粮、林、果、菜商品经济型转变;②经济收入明显增加;③N、P和K输入逐年增加;④生态农业建设初期,N、P和K输出增加,但后期降低;⑤生态农业系统建设初期,N、P和K的产投比增加,平衡强度降低,但后期由于猪粪尿输入过量,导致系统物质输入增大,物质输出相对降低,产投比降低,平衡强度和盈余增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植业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①稳定粮食播种面积;②适当控制有机肥施入,减少N肥输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在启  
供试农场生态农业系统由加工业、牲猪、沼气池、桔园、鱼池和农田6个子系统组成。本文运用“黑箱理论”和方法,对6个子系统的投入能量、产出能量、能量效益及投能结构进行了分析。全系统的能量产投比为0.81,光能利用率为1.55%,产品能与总投能之比为37.8%,单位产值含能量为188.3 GJ/万元,系统投入的有机能占总投能的95%。从系统的N素循环和动态平衡分析表明:农田、桔园的N素输入均大于输出,N素处于盈余状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顾慕娴  
发展山区生态农业是振兴山区经济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生态农业在山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发展山区生态农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强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政府应重视山区生态农业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健全商品生产服务体系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谈存峰  王生林  
采用替代法、收入法、支出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法对兰州农业多能价值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得出2008年兰州农业多功能价值为189.97×108元,其非经济功能价值是经济功能价值的2.87倍,表明当地农业系统不仅仅提供农产品和原材料,还具有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应建立健全多功能农业运行、激励和补偿机制,推动农业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功能全面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兴元  王锁民  郭正刚  
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允许进行反复的耕翻种植,从资源特征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调整其产业结构,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获得农业资源耦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农林牧复合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战略。论文以甘肃中部的秦王川地区为例,依据其资源特征,设计该地区的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合理时空配置结构和产业复合体系结构,提出了以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恢复和替代产业培育及产业化经营等3种农业资源复合经营的耦合式发展模式。通过各结构要素在功能特性、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和时序过程在系统内相互的耦合作用,分析了农业资源在复合经营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银根  游红  杨钢桥  
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可最大限度发挥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使有限的农业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本文在介绍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循环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类型,最后运用华中农业大学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油菜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宜宾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宜宾地区生态农业研究课题组一、实践的基本情况宜宾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扼金沙江、岷江、长江之咽喉,踞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幅员面积1993万亩,总人口48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5万,其自然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谢芳  李万明  谭爱花  曹健  
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区,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和气候干燥等因素是干旱区的主要特征,在该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些特点是不容忽视的。文章从农业现代化模式含义的理解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先进农业模式的研究,借鉴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出适合西北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模式,并将模式定位于滴灌大田精准农业现代化模式、滴灌设施农业模式、滴灌特色林果(药)复合农业模式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尚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田春  漆建忠  
荒漠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在全球和全国荒漠化日益加剧的同时,地处毛乌素沙漠南沿的陕西榆林沙区却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出现区域性的沙漠化逆转,逆转速率1.64%。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榆林沙区造林保存面积共达1400万亩,林草覆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