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1)
2023(18544)
2022(16269)
2021(15385)
2020(12930)
2019(30004)
2018(29865)
2017(57355)
2016(31636)
2015(35909)
2014(36193)
2013(35876)
2012(33626)
2011(30422)
2010(30653)
2009(28515)
2008(28341)
2007(25598)
2006(22735)
2005(20086)
作者
(93711)
(78509)
(77842)
(74517)
(49856)
(37745)
(35546)
(30755)
(29634)
(28174)
(26753)
(26507)
(24869)
(24727)
(24361)
(24110)
(24072)
(23092)
(22597)
(22436)
(19669)
(19504)
(19121)
(17995)
(17744)
(17735)
(17446)
(17358)
(16032)
(15855)
学科
(128906)
经济(128757)
(89984)
管理(85647)
(66315)
企业(66315)
方法(56268)
(54777)
数学(49104)
数学方法(48442)
农业(36447)
中国(33950)
(32526)
业经(31024)
地方(28677)
(28517)
(24918)
(23870)
贸易(23862)
(23139)
理论(20388)
(19578)
银行(19509)
(19324)
(18941)
财务(18860)
财务管理(18814)
环境(18768)
(18738)
(18577)
机构
学院(454771)
大学(453524)
(178817)
经济(174629)
管理(174565)
研究(155499)
理学(150527)
理学院(148748)
管理学(145933)
管理学院(145104)
中国(117514)
科学(99076)
(96994)
(93145)
(81777)
(80299)
业大(74325)
研究所(72949)
中心(72272)
农业(72158)
(70146)
财经(64246)
(62292)
师范(61726)
北京(60980)
(58290)
(56138)
(55349)
经济学(52272)
(50004)
基金
项目(303738)
科学(236473)
研究(221671)
基金(217265)
(189744)
国家(188011)
科学基金(159609)
社会(136785)
社会科(129097)
社会科学(129057)
(120065)
基金项目(115555)
自然(104101)
教育(101817)
自然科(101581)
自然科学(101552)
(100642)
自然科学基金(99728)
编号(92736)
资助(89412)
成果(76474)
重点(68043)
(66546)
(65506)
课题(63811)
(61721)
科研(57806)
创新(57570)
大学(56174)
教育部(56130)
期刊
(204388)
经济(204388)
研究(132855)
中国(91225)
(91004)
学报(77370)
科学(69597)
(62100)
农业(61528)
管理(59994)
大学(58157)
学学(54707)
教育(52385)
(42945)
金融(42945)
技术(39092)
业经(37255)
财经(30425)
(30275)
经济研究(30130)
问题(28009)
(25962)
(24922)
图书(24811)
技术经济(22298)
科技(21506)
理论(21381)
业大(20861)
资源(20727)
现代(20524)
共检索到680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东平  罗彦莲  
文章以甘肃省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回族妇女为个案,研究认为自然生态条件差、人口(劳动力)结构不平衡、国家发展和职能的失衡是造成西部农村男女贫困现状的共同原因,而平等性别意识的严重缺失则是西部回族妇女反贫困和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并且针对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中的致贫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金菊  谢冰雪  
回族妇女对疾病类别有着特定的分类,包括医学疾病与超自然病因引起的疾病。医学疾病需要药片、针剂治疗,超自然病因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则与之不同。患病妇女处于世俗世界,超自然病因则深处神圣世界。作为世俗世界普通个体的患病妇女无法与神圣世界直接交通。她们需要特殊人物作为中介提供帮助。以特殊人物为中介点,形成了三个场景,分别是民间、宗教和家庭场景。在这三个场景中,中介人物将采取一系列的仪式为患病妇女进行治疗。从田野调查资料上来看,民间、宗教和家庭场景仪式具有一定的功效。这些场景仪式能直指患病妇女的内心,调动她们体内自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荷芳  
本文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分别就农村贫困妇女和脱贫妇女思想意识的差异性进行了客观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状况与思想意识之间相关性显著,脱贫妇女的思想意识明显优于贫困妇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国涛,孟令杰  
文章测算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21年来的贫困状况及其变化,使用Shapley值法按照收入来源分解贫困指标,以此为基础研究收入结构变动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家庭经营收入对贫困减缓的贡献份额最大,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工资性收入的贡献份额在1999年之后大幅增加;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贫困的影响较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  陶涛  
文章基于AF贫困测量法,结合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四个维度出发,将各维度对应指标均匹配到国家关于老年人或妇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据,识别出我国农村老年妇女在非收入层面的多维贫困现状——医疗服务不足、卫生条件简陋、互联网生活匮乏是当前我国农村老年妇女面临的三大生活困境;量化分析收入贫困与文章定义的非收入多维贫困的关系,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找出影响农村老年妇女的致贫因素——年龄、学历等个人因素和区域因素明显影响着多维贫困的发生,收入、家庭成员等变量与老年妇女晚年是否陷入非收入多维贫困也存在着必然联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国河  平卫英  孙萍  
通过对江西省W县Y村妇女互助储金会项目案例调查,深入剖析发展性社会工作的反贫困实践效果。研究发现,发展性社会工作在W县Y村的反贫困实践中确实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且这种扶贫的作用不是短平快的,而是可持续的。Y村的经验表明,以自我发展和自我赋能为导向,注重对农民合作组织和合作经济项目的培育与赋能,形成发展的内生动力,扶贫项目就能获得可持续发展。此外,注重发展本土化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并创新项目运作模式,重视项目化、本土化和参与式发展,以降低项目运作和服务成本,对面临诸多资源约束的反贫困社会工作至关重要。进一步地,我们还发现了现有实践中的不足:一是社会工作在农村扶贫开发体系中的定位受忽视;二是社区合作经济的治理机制有待完善;三是改善其在直接提供贫困个案服务方面的不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莹  梁高杨  
微型金融模式在反贫困领域起到了十分显著的作用,被认为是最成功的扶贫模式之一,且女性反贫困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通过介绍微型金融模式及其在农村妇女反贫困中的实践,归纳出微型金融在农村妇女反贫困中的作用,并对微型金融发展提出了建议:建立多层次的微型金融机构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规范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农村妇女小额信贷体系建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力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发现,妇女贫困问题有其特殊性,妇女较男子更为贫困,其所面对的贫困问题更加严重。文章以贵州省扶贫实践为基础,探索其扶贫过程中对女性需求、妇女发展的关注。研究发现: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纳入了助推妇女脱贫的内容,精确瞄准、精准助力、多途径助推贫困妇女脱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妇女反贫困仍然面临诸多政策困境,妇女反贫困要真正进入政府扶贫政策决策主流,普惠贫困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推进妇女反贫困,应把性别平等纳入扶贫政策系统;实现精准扶贫,应把妇女列为关键目标,反贫困政策应把妇女作为关键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旭峰  夏敏  韩建民  
通过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养老现状的考察,认为贫困的民族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老年人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土地养老难以为继,家庭养老困难重重,新农保尚未启动,计划生育户没有规范的养老保障。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陷入困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君  
农村经济改革政策在创造农业总产出快速增长的同时,加重了农村妇女的相对贫困程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促进了农民家庭收入大幅提升,实现了农业生产活动向女性化的彻底转型,但土地资产男性分配的传统模式未曾动摇,使女性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的步伐滞后于男性。"一孩半"人口政策暗含着"重男轻女"的社会性别不平等思想,成为维持农村"男尊女卑"的工具,女性的权利、能力在出生时就被忽略并持续到老年阶段。市场化经济改革使农村妇女的社会权益、经济利益被家庭/社会的整体利益所替代,农村妇女陷入比改革前更艰辛状态。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和农村反贫困政策,需要从社会性别视角寻求男女两性之间权利、责任、义务、机会和资源的平等而不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赟  
随着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逐步推进,我国正在集中人力物力致力于精准脱贫攻坚战,贫困问题成为了当前日益关注的问题。使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要研究分析其贫困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多措并举促进贫困群体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真正提高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基于多维视角,以贫困儿童和流动妇女为样本,通过收入贫困FGT方法、多维贫困测量AF方法对我国贫困群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贫困地区儿童以及流动妇女的多维贫困状况及其原因,由此得出影响我国贫困群体的主要贫困要素,并就如何改善贫困儿童和流动妇女的贫困现状提出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群  何小凡  
本文以江苏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的问卷调查为基础,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为理论依据,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村地区已婚妇女的就业选择进行了计量分析,并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意  黄贤金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流转中妇女决策的行为特征。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结果:妇女耕地占家庭耕地的比例、家庭非农就业率、单位土地面积收入、家庭女性是否拥有土地等因素对妇女家庭的土地流转决策权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农村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更会使得其维持现状。研究结论:针对影响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在农地流转中切实保护妇女的土地权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温友祥,司海英  
1 贫穷愚昧困扰着贫困地区的广大妇女 甘肃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脆弱,生产力水平低,生活困难,人文环境条件差,社会发育程度不足,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封建传统意识,使贫困地区的广大妇女长期陷于贫穷、普遍愚昧之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家庭等各方面,不能平等参与和分享权利。 1.1 贫困妇女不能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历史传统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长期影响,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出嫁,是“别人家的人”,为她们上学花钱不值得,因而,轻视女性文化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许多女孩子不能入学或入学后很快又停学,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务劳动和田间劳动的双重担子。以甘南州为例,“四普”时女童入学率仅有45.67%,个别县乡不足20%,比男童入学率低29.67个百分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新才  李忆春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户经济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人均纯收入的促进尤其明显;不过,丈夫的文化程度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