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28)
2023(14016)
2022(11913)
2021(10722)
2020(9311)
2019(21362)
2018(20910)
2017(41249)
2016(21977)
2015(24788)
2014(24774)
2013(24719)
2012(23074)
2011(20853)
2010(20723)
2009(19229)
2008(18585)
2007(16473)
2006(14302)
2005(12624)
作者
(62951)
(53268)
(53026)
(50639)
(33740)
(25479)
(24180)
(20794)
(20050)
(18661)
(17975)
(17789)
(16755)
(16712)
(16609)
(16317)
(15804)
(15705)
(15167)
(15119)
(13113)
(12993)
(12928)
(12126)
(12116)
(11953)
(11637)
(11284)
(10804)
(10374)
学科
(118679)
经济(118582)
管理(62362)
(60564)
方法(51634)
(48802)
企业(48802)
数学(46527)
数学方法(46068)
(26009)
地方(25738)
(24716)
中国(24546)
业经(22287)
(20493)
农业(17789)
(17422)
贸易(17415)
(16761)
(16550)
地方经济(16070)
(15511)
财务(15467)
财务管理(15427)
环境(14969)
(14676)
产业(14655)
企业财务(14636)
技术(14058)
(14041)
机构
学院(322333)
大学(321590)
(147721)
经济(145062)
管理(127274)
理学(110734)
理学院(109563)
管理学(107766)
管理学院(107170)
研究(107064)
中国(79510)
(65481)
(63786)
科学(63271)
(52661)
财经(51920)
(49867)
中心(49822)
研究所(47783)
经济学(47160)
(47134)
(47009)
业大(45800)
经济学院(42554)
北京(40460)
(39596)
师范(39200)
农业(39038)
财经大学(38548)
(38407)
基金
项目(217484)
科学(173448)
基金(161306)
研究(156215)
(139582)
国家(138541)
科学基金(120807)
社会(103118)
社会科(98174)
社会科学(98152)
基金项目(85620)
(84611)
自然(77930)
自然科(76205)
自然科学(76186)
自然科学基金(74835)
教育(71443)
(70477)
资助(66577)
编号(61136)
(48828)
重点(48821)
成果(48046)
(47907)
(45120)
国家社会(43650)
教育部(42457)
创新(42306)
科研(41914)
课题(41678)
期刊
(159661)
经济(159661)
研究(92840)
中国(54127)
(50226)
管理(46277)
学报(46260)
科学(44026)
(43624)
大学(35604)
学学(34151)
技术(29667)
农业(29462)
经济研究(27230)
(26961)
金融(26961)
财经(26494)
业经(24218)
教育(23226)
(22886)
问题(21269)
统计(19426)
技术经济(18671)
(17284)
(16294)
(15845)
决策(15843)
商业(15494)
理论(14684)
世界(14415)
共检索到465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敬莉  张晓东  
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对西北五省区27个行业2003—2010年的行业空间集聚情况进行测定,得出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和加权平均空间基尼系数,然后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行业分析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弹性角度分析27个行业集聚变动弹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动幅度大小不一,加权平均空间基尼系数的总体变动趋势处于"倒U型"的下降阶段,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蔡安宁  庄立  梁进社  
系统地计算了1978—2009年江苏省县域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并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区域内经济差异、区域间经济净差异和区域间经济逆差异。结果表明: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呈波动性的扩大趋势。在小尺度县域单元上,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受一般县市经济差异的影响,市辖区的差异变化不大。在大尺度区域单元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净差异决定着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随着区域间经济逆差异越来越小,苏北、苏中人均GDP高的县市逐步被苏南人均GDP的低的县市赶上和超过。要积极壮大苏中和苏北县域经济,实施有利于缩小经济差异的区域政策和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克雯  
为了透彻地分析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文章构建了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关系模型,选取10个金融中心城市作为样本城市,采用协整检验和参数估计的方法对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差异较为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兵  蒲勇健  
产业集聚是随着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产业的集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分析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并计算出我国产业集聚的区域基尼系数,对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西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的数据并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构造了产业集聚与西部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最后结合模型结果从理论上解释了西部产业集聚与西部经济增长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玉鸣  
本文运用中国2000年县域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首次对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县域经济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一冬  
本文基于中国199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克服了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并纠正了传统研究中面板OLS估计的向下偏误问题。结果表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该影响作用会随运输成本的降低而削弱,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结论是可靠的。此外,空间集聚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还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珂  廖艳  杨洋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时空角度重新审视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利用实证数据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红  王亚青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艳  刘亮  
新经济地理学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新的亮点,有大量文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针对经济积聚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了分析,然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集聚对于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不考虑经济集聚的内生性问题,会得到向下偏误的结果。本文运用工具变量法的回归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具有内生性,它对于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迅  陈军  
制造业是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文章采用区位熵对重庆市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然后以此产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重庆市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提升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新增长理论,从金融发展的3个层面——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来考察2003—2010年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中的支持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集聚与差异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支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贡献又存在差异。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杨艳飞  韩佳宾  
人口空间集聚是城市群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在对城市群人口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人口空间集聚对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人口空间集聚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即在人口集聚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集聚有利于提高城市群的经济效益,而当人口集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群的经济效益将会被减弱;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城市群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在发挥城市群人口集聚红利的同时,减少城市群人口空间过度集聚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促进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子恒  朱海燕  刘学忠  
[目的]苹果是我国第一大水果,苹果产业对主产区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研究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各生产要素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这对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以我国7大主产区的苹果产业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聚理论为支撑,基于7大产区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用C-D生产函数构建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主产区的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1)区位熵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0.396,表明苹果产业集聚对苹果产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大;(2)各种生产要素中资本投入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大,达到0.827,体现了苹果产业的高投入特点;(3)技术溢出对苹果产值的弹性最小,为0.336,表明技术对苹果生产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4)劳动力对苹果产值的弹性为负值,表明随着产业的发展,果农逐渐用资本等要素替代劳动力。[结论]苹果产业集聚增加了集聚地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促进了集聚地种植业生产结构的升级和苹果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广,推动了集聚地苹果产业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柏  张艾莲  
合理的汇率形成机制能够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这就需要针对我国经济现实状况和对外经济发展水平选择恰当的汇率制度。通过采用平滑转移自回归模型对构建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进行非线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并体现了外汇市场的非线性。由于在长期内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长期目标不确定,汇率易受到投机行为的冲击。我国可以实行有管理的离散浮动汇率制度。在短期内允许汇率频繁小幅波动以释放市场供需变化对升值的压力,并在长期内当经济的增长使得累积的外汇市场偏离时,一次性修正使之符合经济基本面状况,避免汇率水平的压抑引致的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