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2)
- 2023(11378)
- 2022(10165)
- 2021(9556)
- 2020(8011)
- 2019(18650)
- 2018(18564)
- 2017(35838)
- 2016(19653)
- 2015(22055)
- 2014(22025)
- 2013(21853)
- 2012(19904)
- 2011(17930)
- 2010(17670)
- 2009(15788)
- 2008(15268)
- 2007(13158)
- 2006(11509)
- 2005(9746)
- 学科
- 济(79955)
- 经济(79875)
- 管理(54983)
- 业(54317)
- 企(45514)
- 企业(45514)
- 方法(37331)
- 数学(32019)
- 数学方法(31598)
- 农(21312)
- 中国(19321)
- 业经(19131)
- 地方(18137)
- 财(17836)
- 学(16962)
- 农业(14666)
- 理论(14115)
- 技术(13916)
- 和(13373)
- 制(12892)
- 贸(12681)
- 贸易(12675)
- 环境(12547)
- 产业(12306)
- 易(12259)
- 务(11293)
- 财务(11222)
- 财务管理(11201)
- 划(11051)
- 企业财务(10612)
- 机构
- 大学(273249)
- 学院(272635)
- 管理(113112)
- 济(105926)
- 经济(103581)
- 理学(98951)
- 理学院(97901)
- 管理学(96211)
- 管理学院(95747)
- 研究(89481)
- 中国(63473)
- 京(58432)
- 科学(57232)
- 财(45573)
- 所(44223)
- 农(42909)
- 业大(42082)
- 研究所(40671)
- 中心(40232)
- 江(38067)
- 财经(37248)
- 北京(36874)
- 范(36542)
- 师范(36211)
- 经(33840)
- 农业(33482)
- 院(32913)
- 州(31663)
- 经济学(30196)
- 技术(29692)
- 基金
- 项目(194312)
- 科学(152577)
- 研究(142771)
- 基金(139156)
- 家(120888)
- 国家(119865)
- 科学基金(103393)
- 社会(88172)
- 社会科(83572)
- 社会科学(83549)
- 省(77673)
- 基金项目(75096)
- 自然(67881)
- 自然科(66246)
- 自然科学(66232)
- 教育(65187)
- 自然科学基金(64996)
- 划(64845)
- 编号(58787)
- 资助(57114)
- 成果(46697)
- 重点(43211)
- 部(42150)
- 发(41859)
- 创(40880)
- 课题(40615)
- 创新(37996)
- 科研(36802)
- 项目编号(36256)
- 教育部(35920)
- 期刊
- 济(113743)
- 经济(113743)
- 研究(77616)
- 中国(49531)
- 学报(42482)
- 管理(40765)
- 科学(39838)
- 农(38297)
- 财(32751)
- 教育(32389)
- 大学(32097)
- 学学(30073)
- 农业(27332)
- 技术(25451)
- 业经(19648)
- 融(17728)
- 金融(17728)
- 经济研究(17596)
- 财经(16807)
- 图书(15170)
- 科技(14940)
- 问题(14586)
- 经(14343)
- 业(14082)
- 技术经济(13983)
- 理论(13433)
- 资源(12708)
- 现代(12453)
- 实践(12386)
- 践(12386)
共检索到384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古丽米热·赛买提 奥布力·塔力普
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由低向中、高等收入阶段演变并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模式。发展特点和趋势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随着我国东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受到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劳动红利明显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生产性企业和产业在寻找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本文选取20项相关指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北五省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西北五省区产业吸引力、支持力、发展力与选择力间存在不均衡发展,整体能力有待提高。文章最后给出了提高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的相应对策。这些实证分析结果对所研究的省区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西北五省区 产业承接能力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雁飞 万子捷 廖双红
借用PREE复合系统,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四个方面构建了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选用2007-2011年面板数据,对中部六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综合能力进行测度,表明湖北、安徽等省具有较强综合承接能力,并划分中部地区发展动态类型,分析其变化特征。深入分要素能力得分,结果表明,河南、湖南等省具有较强人口优势,山西、河南等省具有较强资源优势,湖北、江西等省具有较强环境优势,湖北、湖南等省具有较强经济优势,结合经济分要素得分,提出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建议,并提出相应能力提升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综合能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惠调艳 胡新 马莉
承接能力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本文以陕西省软件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全国18个省的19个指标,对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为:软件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可归结为产业竞争优势和投资环境因子、产业规模与增长因子、政府因子、效益因子和市场因子五方面的驱动力。陕西软件产业在因子1和因子5上得分较高,而在因子2上得分较低,综合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在此基础上,从招商引资、本地企业培育、软硬件环境完善三个方面提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因子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丁国华 卢琳
以西部地区的典型—四川省为例,就产业转移与旅游物流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从设施保障能力、物流配送能力、景区建设能力、经营管理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运用欧氏贴近度模糊物元法对四川省旅游物流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旅游物流能力提升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涛 李东 杨建华 翟相如
针对地区产业分工差距的度量问题,本文以我国各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我国2001~2006年各省区的工业相关数据为例,对全国各地区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比较。同时,进一步分析其成本等因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从而找出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上的优势及不足之处。最后,分别从研究视角和政策分析意义两方面得出了本研究的简要结论。
关键词:
地区分工差距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春光 徐元国 屈时雨
在阐述承接产业转移情境对探讨城市综合承载力意义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确定了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3—2014年河南18个省辖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通过提取4个全局公因子,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时序动态演进与地理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城市在时间维度上基本呈现出综合承载能力逐渐改善的状态,而且各年度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不变;而在空间维度上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差异性,地理空间上分布较为不均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春光 徐元国 屈时雨
在阐述承接产业转移情境对探讨城市综合承载力意义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三个方面确定了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3—2014年河南18个省辖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通过提取4个全局公因子,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时序动态演进与地理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城市在时间维度上基本呈现出综合承载能力逐渐改善的状态,而且各年度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不变;而在空间维度上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差异性,地理空间上分布较为不均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锦飞 张娜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国际经济现象。为了探索制造业转移的转移方向和策略,本文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能力的理论基础,建立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要素的权重水平,从而判断出制造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承接地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制造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要素,其中,产业技术发展能力、资本要素、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协调配套能力、自然资源要素是评价承接能力的关键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威 李文会 林晓娜 王志强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促进产业承接和转移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25个地级市、州和2个直辖市为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揭示了产业承接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上游和中游地区产业吸引能力不强,上游地区吸引能力主要受地形影响,货运量是影响产业吸引力的主要因子;中游地区主要受主体功能定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影响。2沿江和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的产业支撑能力整体较强,而其他地区较弱,这主要受"信息和金融"、"结构和投资"因子的影响。3产业发展能力整体不强的地市分布广泛,主要受"创新能力"因子的影响。4产业承接能力自下游向上游递减,承接能力强的城市沿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分布,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城市承接能力普遍较强。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支撑能力 长江经济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达球
产业转移是一种全球共生的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西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认清形势,借鉴发达地区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促进广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成功经验 梯度推进 广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润华 肖晓军
文章分析了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江西应选择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服装业作为重点承接产业,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
江西 承接 产业转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熊耀献 黎基钦 陈勇新 覃乐敏 黄云贵 孔祥鹏 姚让和 胡德期 吴胜泽 吴永华 甘德富 邓泽耀 陈刚 叶绍清 罗琳 郑志军 莫婷 刘景欣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胡静
2012年荆州市获批设立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此背景下研究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现状及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2005~2012年荆州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近年来其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显著提高但整体能力不强,且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有着紧密联系。
关键词:
荆州 产业转移 因子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何有世 秦勇
以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的承接能力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分析离岸软件外包内涵;接着从承接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基础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选取30个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指标,构建离岸软件外包中城市承接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基于加权主成分的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四个城市承接离岸软件外包的能力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江苏四城市承接离岸软件外包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成艾华 赵昭
在东部地区"推力"和中西部地区"拉力"的双重作用下,东部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西部地区成了部分行业的"污染避难所"。选取工业内部26个行业,运用产值份额、能耗份额及相应的产值贡献率、能耗贡献率来分析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行业的转移现状及由此所带来的能耗变动,从而探索产业转移给西部地区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能源消耗 污染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