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48)
2023(9045)
2022(7669)
2021(7195)
2020(5979)
2019(13499)
2018(13209)
2017(24899)
2016(13854)
2015(15256)
2014(15182)
2013(14710)
2012(14264)
2011(13114)
2010(13490)
2009(12225)
2008(12280)
2007(11276)
2006(10541)
2005(9129)
作者
(40830)
(34163)
(34001)
(32471)
(21964)
(16187)
(15333)
(13170)
(13121)
(12621)
(11711)
(11560)
(11242)
(10939)
(10811)
(10608)
(9999)
(9992)
(9959)
(9776)
(8690)
(8618)
(8372)
(7976)
(7848)
(7727)
(7709)
(7661)
(6971)
(6914)
学科
(53079)
经济(53029)
管理(39800)
(33115)
(25231)
企业(25231)
(19907)
地方(18386)
方法(17308)
环境(17193)
中国(15586)
数学(14236)
(14182)
数学方法(13933)
农业(13267)
业经(12940)
(12698)
(10679)
(10478)
(10123)
(9678)
(9479)
贸易(9470)
(9132)
理论(9078)
资源(9022)
(8788)
及其(8558)
地方经济(8432)
生态(8312)
机构
学院(193911)
大学(190857)
(75512)
经济(73551)
研究(72784)
管理(71453)
理学(60363)
理学院(59591)
管理学(58338)
管理学院(57990)
中国(54246)
科学(46791)
(41764)
(37434)
(37012)
(36000)
研究所(34049)
中心(33598)
(33024)
业大(30333)
(29192)
师范(28946)
农业(28459)
(26974)
财经(26877)
北京(26362)
(26046)
(25688)
(24150)
师范大学(23142)
基金
项目(129342)
科学(101266)
研究(96504)
基金(90642)
(79766)
国家(79045)
科学基金(66730)
社会(58896)
社会科(55554)
社会科学(55532)
(54428)
基金项目(47976)
(44657)
教育(43521)
自然(43360)
自然科(42078)
自然科学(42060)
自然科学基金(41224)
编号(40072)
资助(36593)
成果(33214)
(30223)
重点(30182)
课题(29546)
(27436)
(26475)
创新(24831)
科研(24262)
发展(24130)
计划(23729)
期刊
(93926)
经济(93926)
研究(58263)
中国(45377)
(34277)
学报(30671)
科学(29255)
教育(26243)
管理(25937)
(25348)
农业(23582)
大学(23009)
学学(21387)
(18863)
金融(18863)
技术(17304)
业经(16047)
资源(13137)
经济研究(13025)
(12408)
财经(11878)
问题(11769)
图书(11230)
(10259)
(9926)
科技(9522)
现代(9133)
(9129)
(8973)
论坛(8973)
共检索到306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胤汉,管海晏,李厚地,王永,刘晓靖  
本文以图像遥感解译为主 ,结合野外实际考察 ,并通过抽样验证完成。在对生态环境界定和赋予内涵的基础上 ,根据区划目的、原则和所选取的指标体系 ,从生态环境分类入手 ,经过从上向下续分和由下向上合并的反复磨合过程、专家集成模拟 ,对西北五省(区 )生态环境做了全面的综合分区研究 ,并针对所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对策 ,为西北五省 (区 )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监测、治理、建设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白继光  杨献国  
阐述了原阳县生态环境发展变化概况,重点总结和分析了林业和农田水利建设对原阳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效及其经验教训,并提出该县及沿黄同类地区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钢,李静,赵景柱  
本文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角度,分析了制约西北地区发展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和干旱、生态资源安全、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地质灾害、生态系统退化、点面源环境污染、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等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着重探讨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及荒漠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形成机制及恢复措施。其目的是为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婷  肖斌  王丽霞  马小雪  李佼  柳洁  蒲国涛  刘雯  
【目的】对陕西商南茶区的气候条件、土壤养分和茶叶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为探明该地区气候、土壤与茶叶质量的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利用商南茶区1958-2007年的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及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锰等指标进行分析,并计算了商南县9个乡镇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对各乡镇所产茶叶的品质进行比较与评价,并对茶区土壤理化性质与茶叶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1)商南茶区气候较适宜,茶树生长期有水热同季现象,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日照百分率均能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而≥10℃活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鹰,王克林  
应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环境、灾害状况、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四个方面对湖南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和空间格局分析,并根据评价结果将湖南省生态环境划分为五个级别。研究表明,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状况基本上由东向西逐渐变差,但局部区域有差异,且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空间分布大体吻合。说明自然环境条件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异起主要作用,但灾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晨曦  孙文州  王晓龙  祝长康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在废料综合再生利用技术领域(沥青旧料厂拌热再生、水泥混凝土旧料再生利用、水泥稳定沥青铣刨旧料、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综合利用等技术)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实践证明,此类技术的应用在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的同时,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慧敏  吴铁雄  
文章以冀西北沙区为例,阐述了冀西北沙区发展沙产业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其发展沙产业的具体情况,探讨出其今后沙产业发展的重点途径应该是大力发展柠条、沙柳、沙棘、沙蒿等饲料、燃料种植业,大力发展甘草、麻黄、枸杞中药材种植业,巩固发展舍饲畜牧养殖业,开发散养家禽养殖业,积极发展植物、动物精深加工业,适度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业,并提出了尽快制定沙产业发展中长期专项规划,创新政策机制,发展龙头企业,搞好科技创新和模式推广,投入较大规模的资金,积极推行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等沙产业开发的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明枞  杜国华  姚培元  毛锐  
本文重点对安徽省涡河流域一市三县近9000平方公里(淮北类型区)的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优势和生产潜力进行评估。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从宏观上提出治水用水和旱涝渍害分区防治对策;对大面积中低产砂姜黑土提出了改土培肥的关键技术措施;通过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重点发展粮食生产和畜牧业规模与效应目标进行了科学预测,提出的区域农业发展与分区综合治理方案,对广大淮北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根绪  程国栋  沈永平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区在人类活动强烈作用和区域气候变化双重驱动下,区域水文与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①区域出山径流过程表现为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出山流量多年变化呈显著减少趋势,河西走廊中、西段的黑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年均出山流量则呈现递增趋势,但下游河流水量锐减并呈现明显的人为水文过程特征,水体盐化和污染趋势加剧,其中Ⅳ~Ⅴ级污染河道长度达到208km。②南部祁连山区森林面积减少约16.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有所恢复;北部天然荒漠森林则持续衰退,天然林加速消亡,仅额济纳和民勤两地减少林地34.31×104hm2。草地生态呈现以面积减少、草地荒漠化和载畜能力降低等为特征的持续退化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章勇  方守国  刘百韬  
从水、土、气、生物及社会经济等基本生态因子入手 ,依据调查和试验资料 ,对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 ,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的生态经济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纪安  刘玉华  师江澜  杨改河  王得祥  
在青海省土地资源详查数据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分区图的基础上,借助G IS技术从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偏差,综合评价指数处于差和较差的区域面积占江河源区总面积的83.3%;在空间分布上,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从东南部到中西部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行政区县(乡)主要集中于江河源区的中西部,而江河源区东南部部分行政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祥梅  郭志华  肖文发  王建力  杨海明  何红艳  
基于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1973—2002年34个气象站点的基本气象数据,计算出各气象站的多年平均气温、大于10℃积温、干燥度、年降水量和年降水变率等。对这些气候指标利用“回归分析+残差修正”的方法进行插值,生成100m×100m的栅格数据,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三峡库区的气候综合评价模型,对三峡库区气候进行综合评价,共分为8个等级。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水热资源丰富,年均温主要在12~19.12℃之间,大于10℃积温平均为4794.56℃,干燥度小于1,年降水量主要在1100~1500mm之间,年降水变率较小,主要在10%~15%之间。气候综合评价等级平均为5.3级,西南部、中部地区气候...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申文明  张建辉  王文杰  左伟  何立环  
以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生态环境脆弱典型区———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选取水热条件、地形地貌、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为评价因子,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评价结果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整体较差,良好等级的区域仅占4.25%,较差及以下等级的区域占区域总面积的60%;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比较明显,中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最为脆弱。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加强库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珊  陈可石  仝德  刘堃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着城乡建设的巨大威胁。在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传统规划思路面临着转变的需要。本文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为例,运用生态学方法,关注自然环境特征,提出了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的城市用地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及保障措施。从而可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约束城乡建设行为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