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63)
2023(18661)
2022(16246)
2021(15158)
2020(12802)
2019(29887)
2018(29772)
2017(57221)
2016(31077)
2015(35267)
2014(35440)
2013(34964)
2012(32638)
2011(29592)
2010(29690)
2009(27254)
2008(26828)
2007(23864)
2006(20801)
2005(18361)
作者
(91514)
(76521)
(75887)
(72214)
(48389)
(36835)
(34746)
(30080)
(28935)
(27251)
(25965)
(25751)
(24262)
(24166)
(23619)
(23481)
(23221)
(22643)
(21881)
(21856)
(19091)
(18810)
(18617)
(17364)
(17141)
(17099)
(17003)
(16987)
(15442)
(15214)
学科
(131808)
经济(131674)
管理(85827)
(83221)
(67141)
企业(67141)
方法(57892)
数学(49929)
数学方法(49281)
(36261)
中国(35159)
地方(31434)
(30495)
业经(28732)
(28334)
农业(24585)
(24047)
贸易(24030)
(23222)
(22498)
理论(21019)
(20133)
环境(20086)
技术(19661)
(19557)
银行(19494)
(19145)
财务(19056)
(19019)
金融(19015)
机构
学院(444343)
大学(443293)
(174887)
管理(172564)
经济(170906)
研究(151958)
理学(148750)
理学院(147022)
管理学(144246)
管理学院(143446)
中国(112603)
科学(96763)
(95104)
(78856)
(77693)
(77306)
研究所(70884)
中心(69293)
业大(68467)
(66235)
财经(62975)
(60733)
农业(60498)
北京(60470)
师范(60101)
(57087)
(55423)
(54128)
经济学(51535)
师范大学(48487)
基金
项目(300874)
科学(234565)
研究(217976)
基金(215242)
(188505)
国家(186916)
科学基金(159132)
社会(134534)
社会科(127301)
社会科学(127268)
(119189)
基金项目(114692)
自然(104773)
自然科(102253)
自然科学(102224)
教育(100662)
(100339)
自然科学基金(100324)
编号(90092)
资助(89438)
成果(72978)
重点(67680)
(66914)
(65541)
课题(62459)
(61735)
科研(57783)
创新(57630)
教育部(55537)
大学(55365)
期刊
(193989)
经济(193989)
研究(126793)
中国(85646)
学报(72280)
(70407)
科学(66212)
管理(61507)
(59679)
大学(53901)
教育(50889)
学学(50689)
农业(48480)
技术(39861)
(37744)
金融(37744)
业经(33693)
经济研究(30212)
财经(29584)
问题(25613)
(25290)
(25258)
图书(23553)
技术经济(21551)
科技(21212)
(21195)
资源(20673)
理论(20624)
商业(20530)
统计(19665)
共检索到653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南宇  李兰军  
"丝绸之路"完全有可能成为推动我国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丝绸之路"的区域合作、联合开发与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对于我国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只有区域联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旅游带的资源潜力,加强陕、甘、宁、青、新五省区间的省际合作,跨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现实需求和意义。从阐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起源与价值地位和丝绸之路的申遗背景和现实意义入手,论述了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实践进程及丝绸之路跨国旅游合作的现实可行性,并提出了"丝绸之路"中国段跨国合作申报世界遗产的实践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南宇  
西北丝绸之路区以建设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是加速西北丝绸之路区城市立体合作开发的重要选择。阐述了西北区旅游中心城市发展现状,提出了重点建设西北丝绸之路区五大都市旅游圈经济区及合作开发的发展目标。通过建设西北区旅游产业带和旅游产业网,完善西北区旅游中心城市合作开发的空间布局体系,打造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协作开发一体化网络模式,立体开发西北丝绸之路区旅游中心城市网络,从而带动西北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巧玲  
简述了丝绸之路及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把丝路沿线6省区的48处申遗景点分为六大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对陕西段西安旅游区进行了旅游形象设计和推广研究:通过对西安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者感知、市场竞争替代、已有旅游形象定位的分析,确定了西安旅游形象总体定位;基于形象定位就宣传口号、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最后提出了旅游形象的推广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慧林  邹统钎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丝绸之路这一经典旅游品牌被赋予新内涵、获得新关注。西北五省区作为国内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旅游发展还处于“诸侯经济”的格局,区域旅游潜力并未充分释放,旅游品牌竞争力欠缺。为进一步发挥品牌的整体竞争优势,文章基于网络组织理论深入探究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共享机制,重点从共享驱动力、共享目标、共享主体、共享内容、共享方式及共享治理六个要素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治理的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共享机制,以期推动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整体实力,进而形成品牌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慧林  邹统钎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推进,丝绸之路这一经典旅游品牌被赋予新内涵、获得新关注。西北五省区作为国内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旅游发展还处于“诸侯经济”的格局,区域旅游潜力并未充分释放,旅游品牌竞争力欠缺。为进一步发挥品牌的整体竞争优势,文章基于网络组织理论深入探究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共享机制,重点从共享驱动力、共享目标、共享主体、共享内容、共享方式及共享治理六个要素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治理的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共享机制,以期推动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整体实力,进而形成品牌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于会录  董锁成  李宇  李泽红  石广义  黄永斌  王喆  李飞  
论文运用归纳法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内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格局,总结出资源格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生产区位和消费区位不匹配,资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认为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合作开发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内容,并探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内国家之间主要的资源合作开发模式:资源合作共赢模式、国际地缘战略合作模式,前者包括股权并购、风险勘探、购买产能等实现形式,后者包括合资开发、建立能源共同体、组建战略联盟等实现形式。最后,提出了促进资源合作开发的政策建议:首先,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委员会;其次,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资源合作开发金融机构;第三,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会战  李树民  陈实  温秀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的成功申遗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加速提供了重大契机。梳理了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研究脉络与逻辑关系,本文从合作基础理论、合作动力机制、合作战略、合作模式、合作路径、合作机制体制和国际旅游合作等七方面对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国内研究内容进行了述评,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程圩  隋丽娜  程默  
采用文本挖掘法分析蚂蜂窝中关于丝绸之路(中国段)的440篇游记,研究表明:游客所选择的游线集中于西安至敦煌段,尤为关注敦煌,游踪集中于甘肃和青海境内,而洛阳至西安及敦煌至新疆段受关注程度略低;游客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认知形象较为综合,既有洞窟壁画、遗址遗迹等人文景观,又涵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观,情感倾向积极且一致;当地生活体验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司机具有重要的导游作用。由于丝绸之路沿线各区旅游业发展条件和态势不均,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形象建设策略;丝绸之路主题形象塑造要遵循"和而不同"的理念;各地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环  
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的发展促进了自由贸易区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中国—东盟无障碍旅游区构建视野下,针对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无障碍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无障碍旅游区构建与发展现状入手,从交通建设、投资环境建设、物流建设、签证建设、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谅解建设、文化交流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景峰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为保证其可持续利用,开展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意义重大。首先,在文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基础上,利用灰色统计方法,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及二元语义方法,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最后,以开元寺、九日山及洛阳桥为例,对其旅游开发适宜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元寺开发等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景峰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为保证其可持续利用,开展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意义重大。首先,在文献分析结合专家意见基础上,利用灰色统计方法,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可变模糊集理论及二元语义方法,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提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方法;最后,以开元寺、九日山及洛阳桥为例,对其旅游开发适宜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开元寺开发等级为"适宜"、九日山开发等级为"基本适宜"、洛阳桥开发等级为"适宜",与实际情况一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震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内区域的西北五省及四川、重庆和内蒙古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简称DEA)分析了这八个地区2006-2013年的旅游效率。结果显示,这几个地区的旅游效率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别的,四川和重庆的旅游效率一直稳定的处于领先地位,其他地区则都出现了排名波动。进一步的投影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问题,为提升效率这些地区需要结合实际采取恰当措施。此外,逐年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几个地区整体的旅游效率是逐年优化的,主要得益于陕西、宁夏、重庆和内蒙的鼎立贡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静  李树民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具有资源互补、战略互补的基础,旅游合作也已取得了部分进展,目前还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地位参差不齐、旅游合作基础缺乏、国际旅游流自由流动受到限制、存在旅游风险等客观障碍,及协调机构权威性不强、旅游品牌意识淡薄等主观障碍。通过以中国为主导开展旅游合作、夯实旅游合作基础、改变当前中国赴中亚五国签证难的局面、深入开展旅游安全工作、提高旅游协调机构权威性开展丝路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联合申报与项目扩展、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创建国际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统一品牌形象等措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把多勋  王瑞  陈芳婷  
丝绸之路全境八千公里,在中国绵延约四千公里,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融合最古老、最重要的空间。文章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新时代全球意义上最有价值的"国际文化旅游廊道"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梳理了国内外"廊道"的研究,综合评价了"廊道"研究和"廊道"旅游的学理和实践,深刻分析了目前全球跨境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研究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时序,探讨了"中国丝绸之路国际文化旅游廊道"建构的全球背景和跨境旅游发展背景。文章认为这一"廊道"建构必将极大地提升和优化全球跨境旅游发展的规模和品质,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对全球服务贸易的贡献,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现代跨境旅游的发展,并且对"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对中国跨境旅游发展的优化及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等也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飞文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发祥地,是我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开放窗口之一,历史辉煌,文化独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和福建文化铸就"丝路精神",形成一道"一带一路"文化独特的亮丽风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