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94)
- 2023(5234)
- 2022(4465)
- 2021(3970)
- 2020(3494)
- 2019(7804)
- 2018(7576)
- 2017(14551)
- 2016(8204)
- 2015(8760)
- 2014(8836)
- 2013(8796)
- 2012(8126)
- 2011(7369)
- 2010(7338)
- 2009(6576)
- 2008(6528)
- 2007(5913)
- 2006(5006)
- 2005(4536)
- 学科
- 济(32523)
- 经济(32489)
- 业(21227)
- 管理(20434)
- 方法(18829)
- 数学(16964)
- 数学方法(16663)
- 企(16583)
- 企业(16583)
- 学(9710)
- 农(8207)
- 财(8003)
- 中国(7012)
- 业经(5973)
- 制(5969)
- 农业(5658)
- 技术(5420)
- 务(5362)
- 财务(5346)
- 财务管理(5331)
- 银(5180)
- 企业财务(5176)
- 贸(5159)
- 贸易(5158)
- 银行(5145)
- 理论(5106)
- 易(5007)
- 融(4966)
- 金融(4965)
- 行(4907)
- 机构
- 大学(121329)
- 学院(118864)
- 济(45389)
- 经济(44399)
- 管理(42907)
- 研究(42839)
- 理学(37702)
- 理学院(37182)
- 管理学(36171)
- 管理学院(35955)
- 中国(30572)
- 科学(30404)
- 农(29183)
- 京(25732)
- 业大(24060)
- 农业(23609)
- 所(23308)
- 研究所(21722)
- 财(20806)
- 中心(19628)
- 江(18929)
- 财经(17229)
- 农业大学(15840)
- 经(15747)
- 北京(15481)
- 院(15254)
- 范(14962)
- 省(14804)
- 师范(14687)
- 经济学(14265)
- 基金
- 项目(87143)
- 科学(68331)
- 基金(65059)
- 家(60032)
- 国家(59604)
- 研究(55281)
- 科学基金(50145)
- 社会(35537)
- 自然(35410)
- 自然科(34693)
- 自然科学(34683)
- 省(34309)
- 基金项目(34128)
- 自然科学基金(34106)
- 社会科(33921)
- 社会科学(33908)
- 划(29649)
- 资助(27641)
- 教育(25984)
- 重点(20067)
- 编号(19880)
- 部(19009)
- 计划(18834)
- 创(17750)
- 发(17688)
- 科研(17598)
- 创新(16706)
- 科技(16446)
- 成果(15805)
- 教育部(15582)
共检索到16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露 朱海 郭爱珍 范放 李金峰 赵芳 杨小夏 洪小柳 马淑棉 司徒翠华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加入不同剂量的太平洋西加毒素(Pacific ciguatoxin-1,P-CTX-1)、箭毒苷和藜芦定,在不同时间点终止培养,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标定活细胞量,分析西加毒素剂量与细胞活性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细胞与毒素作用不同时间,西加毒素剂量(x)与光密度值(y)之间的线性关系呈现差异。在10 h、15 h及20 h等不同时间,其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2 6x+0.923 0(R2=0.978 9)、y=-0.044 3x+0.601 5(R2=0.962 1)、y=-0.020 4x+0.323 7(R2=0.928 1)。以10 h的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庞敏 高春蕾 王宗灵 唐学玺
以雌性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尾静脉注射虾夷扇贝毒素24h后处死,通过脑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及钙结合蛋白S-100免疫染色,研究了虾夷扇贝毒素对小鼠浦肯野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虾夷扇贝毒素的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细胞质有明显变化,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有收缩而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虾夷扇贝毒素作用后,小鼠浦肯野细胞的S-100蛋白表达增多,而其他组织则没有明显变化。浦肯野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结合蛋白的变化说明虾夷扇贝毒素可能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军勇 汤金梅 汤细彪 杨明柳 赵战勤 吴斌 陈焕春
将猪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Pasteurella multocida,T+Pm)增菌后经超声波破碎,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处理,提纯天然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Pasteurella multocidatoxin,PMT)。经Western blot和细胞毒性试验证实,该毒素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且7 ng/mL的PMT能使Vero细胞病变。用该毒素制成的类毒素菌苗免疫2头健康断奶仔猪,同时设T+Pm灭活苗和PBS对照组。4次免疫后,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类毒素菌苗组毒素抗体效价达1∶16,而灭活苗组未见毒素抗体产生。用200μg提纯的PMT和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薇 缪德年 张部昌 顾赛红 赵志辉
以叙利亚仓鼠肾细胞(BHKcell)为模型,用噻唑兰(MTT)法检测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DNA梯形条带法检测OTA对细胞DNA的损伤,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中SOD活力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MDA的含量。结果显示: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染毒12h后,2.5、5、10、20和40μg·mL-1OTA剂量组BHK细胞的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至染毒24h,40μg·mL-1OTA染毒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达90%。OTA对BHK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同样存在明显的剂...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乐 林茂 喻文娟 王翔凌 房文红
MTT检测的OD值与细胞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R2>0.96),能较好地反映活细胞密度。MTT的作用浓度及反应时间对此OD值均有较大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细胞的MTT检测中,采用0.5 mg/mL为MTT作用浓度,4 h为反应时间。细胞接种量对最终的细胞活力有一定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鱼类细胞毒性实验中,选取每孔2.0×104为最初接种量(初始密度为105cell/mL),对照SMMC7721细胞则选择每孔0.5×104细胞接种量(初始密度为2.5×104cell/mL)。通过优化的MTT比色法检测抗生素和多环芳香烃等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药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以Logistic模型拟合,获得实验药...
关键词:
噻唑蓝 鱼类 细胞 毒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其伟 郝泗城 于秋红 毕平 宇克莉 夏文
从显微水平及亚显微水平研究了锌处理对植物细胞毒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锌对植物根端细胞的损伤不甚显著,细胞内主要细胞器结构完整,液泡呈轻至中度凝集,微核形成率很低。
关键词:
锌,根尖细胞,毒性,微核,超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杰 周天红 刘选辉 冯士彬 辜丽川 李玉 吴金节 王希春
[目的]本试验以犬肾小管上皮细胞(Madin-Daby canine kidney cell, MDCK)为模型,研究赭曲霉毒素A(OTA)对MDCK的毒性作用以及番茄红素(lycopene, LYC)对细胞损伤的缓解效应。[方法]将对数生长期MDCK,随机分为对照组(无添加)、OTA组(15μmol·L~(-1) OTA)、LYC组(55μmol·L~(-1) LYC)、O+L组(15μmol·L~(-1) OTA+55μmol·L~(-1) LYC),处理36 h,研究OTA对MDCK细胞结构、细胞凋亡、肾功能相关指标、氧化与抗氧化、炎性因子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LYC在OTA致MDCK损伤中的缓解作用。[结果]OTA作用导致细胞发生明显皱缩,细胞数量骤减;电镜结果显示OTA能够导致细胞膜破裂、细胞器出现不同程度损伤,MDCK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氧(ROS)水平与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细胞中肾功能相关指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肾损伤分子1(KIM-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极显著增加了MDCK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6(IL-6)、干扰素18(IL-18)及干扰素1β(IL-1β)的水平(P<0.01);OTA可诱导MDCK凋亡率极显著升高(P<0.01);而LYC能够有效减缓OTA造成的损伤,LYC组与OTA处理组相比形态较饱满,细胞间衔接紧密,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LDH、ROS、MDA水平(含量)降低,SOD、CAT、GSH-Px活性升高,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OTA能够抑制MDCK活性,改变细胞形态,导致肾功能指标、氧化与抗氧化功能与细胞炎性因子异常,加快细胞凋亡;LYC能够显著缓解OTA对MDCK的损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磊 吴康 蔡春芳 倪建国 吴萍
体外培养鲤血管内皮细胞 (EC) ,取 10 0 0 0ml嗜水气单胞菌悬液 ,盐析和层析后获得HEC毒素 (外毒素 ) ,测定分析不同质量浓度HEC毒素 (10 2 4 .0 0 ,2 5 6 .0 0 ,6 4 .0 0 ,16 .0 0 ,4 .0 0 ,1.0 0 ,0 .2 5 μg/ml)对鲤EC的半感染浓度(TCID50 )及观察在工作浓度 (16TCID50 )下内皮细胞的损伤和亚显微变化。结果表明 :1)HEC毒素对鲤科鱼类的红细胞有很强的破坏性 (溶血价 >8× 10 3 HU/mg) ;2 )对鲤EC的TCID50 为 5 .85 μg/ml;3)在 16TCID50 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宝宏 鲍长磊 付明哲 许信刚
【目的】建立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β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尿素梯度透析复性后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复性的β毒素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间接ELISA试验条件,建立其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考察,并用其对521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通过诱导、纯化和复性,获得了纯度较高且具有良好反应原性的β毒素重组蛋白。间接ELISA条件为:抗原最佳包被质量浓度为5.0μG/mL,阳/阴性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世娜 简纪常 吴灶和 鲁义善 闫秀英
自然杀伤细胞(NK)进化上的前体细胞在鱼类中被称作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巴器官,是防御细菌、病毒、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近年来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表明NCAMP-1和NCCRP-1两种受体蛋白均表达于NCC膜上,并且这种免疫细胞从鱼类到哺乳动物上的进化是保守的,这些膜蛋白在鱼类炎症反应期可能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参与抗菌的先天性免疫。本文就NCC的分离鉴定、形态结构、功能受体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NCC在鱼类先天性防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春红 李秀丽 张红心 董文琦 戴志刚 王立安 贾银锁
以2对同核异质玉米B37和Mo17叶片的原生质体为试材,并将原生质体随机分为4组,HMC毒素质量浓度分别为0、50、100、150μg/mL,处理时间分别为1、3、6h。采用吖啶橙(AO)与溴化乙啶(EB)荧光复染的方法进行检测,观察处理后原生质体的凋亡特征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HMC毒素处理玉米原生质体后发生细胞凋亡,并出现凋亡小体、染色质边集或环状染色质等凋亡特征;经不同浓度HMC毒素处理B37和Mo17玉米原生质体,CB37的最大凋亡率为10.80%,NB37为4.90%,CMo17为21.00%,NMo17为8.83%;HMC毒素对2种基因型的C、N细胞质所测结果一致,均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晨 王崇明 曲朋 黄倢
为更好地实现对养殖海区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acute viral necrosis virus,AVNV)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AVNV的疫情监测,选择AVNV全基因组序列中的保守区段,应用Accelrys gene 2.5软件设计一对巢式引物,用于AVNV的检测。结果显示,引物的扩增片段分别为979和548 bp。实验优化了PCR体系中Mg2+和dNTPs浓度及扩增程序中的退火温度,并建立了完善的AVNV巢式PCR检测技术。研究表明,该PCR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稳定检测出5 pg扇贝样品组织总核酸中5×10 copies的病毒粒子。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 巢式PC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程安春 廖永洪 朱德康 汪铭书 罗启慧 贾仁勇 陈孝跃
【目的】建立能对石蜡切片中鸭病毒性肠炎病毒(DEV)核酸进行定位的原位PCR方法,为鸭病毒性肠炎(DVE)存档蜡块的回顾性诊断、致病机理研究等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方法】据DEV的UL30-UL31基因序列设计PCR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以DEV感染死亡鸭肝脏组织石蜡标本制作切片,经蛋白酶K消化、原位PCR扩增和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建立了检测石蜡标本中DEV的间接原位PCR方法并应用于人工感染DEV不同时间的鸭肝脏、DVE发病鸭的存档蜡块和临床病料检测。【结果】间接原位PCR对DVE死亡鸭肝脏的石蜡标本检测结果为阳性,而鸭病毒性肝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鸭沙门氏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媛 周玉 张磊 沈庆丰
西加毒素是由剧毒纲比甲藻产生,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珊瑚鱼毒素,通过食物链传递而蓄积于各种珊瑚鱼体内。西加毒素与钠通道受体靶部位VI结合,激活钠通道,增加钠离子通透性。人类误食了含有西加毒素的珊瑚鱼即引起中毒。近几年,随着珊瑚鱼大量的出口,西加毒素中毒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西加毒素中毒可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心血管功能障碍、持续长时间的神经感觉异常,并且以温度感觉倒错最具特征性。西加毒素轻度中毒病例可出现暂时性近视及眼痛症状,饮酒可加重病情。曾经西加毒素中毒的人再次中毒的机会较大,症状会更严重。由于目前对含西加毒素的鱼类缺乏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测手段,使得西加毒素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避免中毒,建议勿食...
关键词:
西加毒素 中毒 温度感觉倒错 公共卫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平 何理平 崔建国 李香鑫 罗国良
为检测采用海狸鼠尾部肌腱经过脱脂、脱水、两次固定等一系列加工过程而制成的新型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细胞毒性,将它与鸡胚成纤维细胞共同体外培养,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和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缝合线对细胞形态无影响,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细胞相容性好,符合医用缝合线的要求.
关键词:
肌腱缝合线 细胞毒性 鸡胚成纤维细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