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8)
- 2023(10356)
- 2022(8917)
- 2021(8175)
- 2020(6808)
- 2019(16180)
- 2018(15954)
- 2017(30627)
- 2016(16838)
- 2015(19306)
- 2014(19606)
- 2013(19942)
- 2012(19158)
- 2011(17779)
- 2010(18251)
- 2009(16897)
- 2008(17008)
- 2007(15727)
- 2006(13850)
- 2005(12817)
- 学科
- 济(81850)
- 经济(81777)
- 管理(44935)
- 业(44105)
- 企(33273)
- 企业(33273)
- 方法(30093)
- 数学(26066)
- 数学方法(25850)
- 中国(23951)
- 地方(23677)
- 农(23405)
- 业经(17476)
- 学(16383)
- 财(16139)
- 农业(15962)
- 贸(15158)
- 贸易(15141)
- 易(14552)
- 制(14260)
- 和(13268)
- 地方经济(13150)
- 融(13127)
- 金融(13125)
- 银(13061)
- 银行(13027)
- 发(12819)
- 行(12603)
- 环境(12524)
- 技术(11192)
- 机构
- 学院(252660)
- 大学(251096)
- 济(105679)
- 经济(103279)
- 研究(94508)
- 管理(92632)
- 理学(78022)
- 理学院(77013)
- 管理学(75713)
- 管理学院(75233)
- 中国(71492)
- 科学(59199)
- 京(55515)
- 所(50473)
- 农(48807)
- 财(46857)
- 研究所(45661)
- 中心(42833)
- 江(40838)
- 业大(38515)
- 农业(38188)
- 财经(36269)
- 范(35977)
- 北京(35950)
- 师范(35623)
- 院(33540)
- 州(32810)
- 经(32678)
- 经济学(31665)
- 省(30048)
- 基金
- 项目(159851)
- 科学(123860)
- 研究(117424)
- 基金(112026)
- 家(98171)
- 国家(97290)
- 科学基金(81121)
- 社会(72292)
- 社会科(68444)
- 社会科学(68420)
- 省(64380)
- 基金项目(59360)
- 划(54086)
- 教育(53328)
- 自然(51373)
- 自然科(49984)
- 自然科学(49965)
- 编号(49259)
- 自然科学基金(49042)
- 资助(46067)
- 成果(40886)
- 发(40729)
- 重点(36808)
- 部(34966)
- 课题(34845)
- 创(32599)
- 发展(32525)
- 展(31989)
- 创新(30520)
- 科研(30371)
- 期刊
- 济(126716)
- 经济(126716)
- 研究(75945)
- 中国(56984)
- 农(45559)
- 学报(40752)
- 科学(37435)
- 财(35411)
- 管理(33504)
- 农业(30947)
- 教育(29907)
- 大学(29535)
- 学学(27406)
- 融(25622)
- 金融(25622)
- 技术(22660)
- 业经(21957)
- 经济研究(19442)
- 财经(17637)
- 业(17251)
- 问题(17058)
- 经(15254)
- 图书(14427)
- 资源(14022)
- 贸(13493)
- 技术经济(13341)
- 商业(12584)
- 国际(12439)
- 世界(12428)
- 坛(12104)
共检索到39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平 王田野 王冠 张学静 李泽红 Безруков Л.А.
淡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全球战略性资源。总面积为969万km2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拥有蓄水量占全球地表淡水资源总量约22%的贝加尔湖,以及总长度约500万km的河流和多座大型水库,其中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等大型河流的水资源量极为丰富。据分析,该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35万亿m3,占全俄水资源总量的55%;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556万亿kW·h,占全俄65%;水运资源量为5.65万km,占全俄55.8%。尽管该地区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稀少(不足2400万人,仅占全俄总人口的16%左右),水资源利用程度低,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西伯利亚山区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开发及水电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随着全球变暖,西伯利亚平原区河流的结冰期变短,航运价值不断提高。同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周边地区严重缺水的背景下,通过虚拟水贸易或跨流域调水,向中亚、蒙古和中国北方地区输送淡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规划实施,中蒙俄三方在水资源与水电能源等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明宇 朱绪春 刘慧敏 柳江群 乌云塔娜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花表型性状、花粉特性、雌蕊发育程度的变异特点和规律。【方法】以从13个种源地共筛选出的25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西伯利亚杏的花数量性状(花长、花冠径、花瓣长、花瓣宽、雄蕊个数、雄蕊长、雌蕊长、花粉量、花粉活力)和质量性状(花瓣颜色、花萼颜色、花瓣形状、花瓣状态、花瓣类别)以及雌蕊发育程度进行调查,了解花数量性状变异规律,并对花表型性状与花粉特性以及雌蕊发育程度与坐果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涛 章龙珍 赵峰 庄平 王斌 冯广朋 黄晓荣
利用微创手术检查的方法对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性别和卵巢发育期进行鉴别,根据性别和卵巢发育期将西伯利亚鲟分为性成熟雄鱼(M)、雌鱼Ⅲ期、Ⅳ期和Ⅴ期共4个组。对4个组的22个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雄鱼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显著高于雌鱼(P<0.05);随着雌鱼卵巢的发育,血浆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离子(Ca2+)和无机磷(P)水平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血糖(GLU)水平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而血液淀粉酶(AMY)和球蛋白(GLB)水平则是在Ⅴ期...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永祥
近来,许多俄罗斯学者向俄政府建议,应把开发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列入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不仅要大力开发当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且还要大力发展与其相关的经济部门,并在此基础上,广泛吸收国内私人资本和外资,提出并实施更多的对外合作项目,以达到加快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俄联邦工业和能源部也向俄经济发展贸易部提出了要详细研究制定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建立实施统一管理能源资源开采、运输和供应机制,以及项目调节等一揽子计划。由于目前扩大中俄经贸关系非常需要借助于两国间大项目的实施来推动,因此,时刻关注靠近我国东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发展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国 张欣 董胜君 吴月亮 梁海霞
为查明西伯利亚杏无性系间主要数量性状的差异、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进而对无性系进行评价,以位于辽宁省北票市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的山杏种质资源圃中66个西伯利亚杏优良无性系为试验对象,对其2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分析了性状的变异系数、重复力,采用变异系数较大且重复力较高的性状对无性系进行主成分-Q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0%以上,其中单位冠影面积产果量变异系数最大,达86%,单果重、单核重、单仁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7%、25%和22%;果、核、仁及花方面性状指标的重复力高,冠幅和干径重复力低;将66个西伯利亚杏无性系划分为11类,分析了各类的数量性状特征。西伯利亚杏无性系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四海 庞昌伟
西伯利亚地台油气总资源量约为1 000亿吨油当量,油气储量丰厚,勘探潜力与储量增长潜力巨大,俄联邦东部的所有油气勘探开发规划和计划,均以其丰厚的油气资源为基础。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及中国支线、三大油气战略开采区、"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及中国支线为西伯利亚地台油气开发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西伯利亚地台是未来中国最重要的海外油气战略选区,亦是俄联邦未来国家第四大油气基地,其能为中国提供油气战略资源保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涛 颜世伟 庄平 章龙珍 田美平 杨金海
利用超声波检查仪对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的性别及性腺发育进行超声波扫描,并利用微创手术检查和组织学观察法来验证超声波对西伯利亚鲟性别及发育时期扫描的鉴定结果。通过对比研究表明:超声波方法对西伯利亚鲟性别鉴定的准确率较高,对2~5龄雌性鉴定的准确率为95%,对雄性鉴定的准确率为87%。超声波技术鉴定性腺发育的准确率随性腺的发育而提高,鉴定早期性腺(Ⅰ~Ⅱ期)发育的准确率(65.25%)低于对晚期性腺(Ⅲ~Ⅴ期)发育鉴定的准确率(88.65%)。超声波技术鉴定西伯利亚鲟性别及性腺发育速度较快,根据鱼的发育状况,平均每尾鱼所用的时间约30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炜 宋佳坤 范纯新 张涛 王斌
西伯利亚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和进化发育研究材料。对全人工繁殖西伯利亚鲟的早期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成熟西伯利亚鲟卵呈球形、黑色、不透明、平均卵径为2.9mm;在水温15.5~18.0℃下,受精卵历时133h开始孵出,所需总积温为2173~2369℃·h;根据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将其胚胎发育过程划分为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共34个发育时期,并对胚胎发育各期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胚胎发育 积温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章龙珍 宋超 庄平 张涛 王斌 黄晓荣
对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F2)仔鱼的胚后发育形态进行了观察,从仔鱼刚出膜[0日龄,(9.16±0.21)mm]开始一直观察到早期稚鱼阶段[53日龄,(87.12±1.92)mm]。从形态发育来看,西伯利亚鲟仔鱼的胚后发育可以分为2个时期:早期仔鱼,即从刚出膜(0日龄)到初次开口(9日龄)摄食;晚期仔鱼,从开口摄食至器官发育基本完全(37日龄);以后进入早期稚鱼期。早期仔鱼期的形态建成与分化明显地比晚期仔鱼和早期稚鱼快,其中,早期仔鱼的感觉、摄食、呼吸、游泳等器官快速分化;晚期仔鱼,主要表现为各骨板的分化和完善,当仔鱼在形态上完成向成鱼转变时,表示进入了早期稚鱼期。西伯利亚鲟胚后发育的观察结果显示...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F2) 胚后发育 形态观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瑞芳 庄平 章龙珍 石小涛 刘鉴毅 张俊
本试验在水温17±1℃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态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探讨了氟离子(F-)对西伯利亚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00~600 mg/L氟暴露会导致胚胎孵化延迟,氟暴露组半数孵化时间(MHT)比对照组推迟9~22 h。氟暴露同时导致胚胎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出膜仔鱼活力减弱、存活时间缩短、畸形率显著升高(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新鑫 陈建华 王蓬锴 刘权钢 董胜君
【目的】探究西伯利亚杏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揭示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为西伯利亚杏生殖生物学研究和种质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西伯利亚杏雄性不育和可育系的花蕾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改良醋酸洋红染色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时期小孢子的形态,并对其花器官形态进行表型观测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的小孢子发育时期包括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时期和成熟期,其中小孢子时期包括单核期(单核早期、单核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双核早期、双核中期、双核晚期),各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明显。在双核早期,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因未能完成有丝分裂而发育异常,但花器官发育无异常。西伯利亚杏的花蕾横径、花蕾纵径、花药横径和花药纵径随小孢子发育时期的推进而逐渐增大。小孢子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特征存在对应关系,依花蕾横径、花药横径和花药纵径可区分双核早期至双核晚期的小孢子,依花萼颜色可区分单核中期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再结合小孢子直径可区分单核早期至双核早期的小孢子。在双核早期,西伯利亚杏雄性不育和可育系的花蕾横径分别为3.36和3.34 mm,花药纵径分别为0.95和0.96 mm,花药横径均为0.73 mm,小孢子直径均为28.90μm。【结论】西伯利亚杏花蕾横径、花药横径、花药纵径和花萼颜色与小孢子时期存在对应关系,能够作为划分小孢子时期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西伯利亚杏 小孢子发育时期 花器官形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喆 特布沁 王佳 王迎春
为进一步挖掘白刺属植物果实中花青素成分,以采自内蒙古两个地点的西伯利亚白刺果实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技术,建立了定性定量分析西伯利亚白刺果实中花青素的方法,同时结合离子阱多级质谱(MSn)技术,从西伯利亚白刺果实甲醇提取物中鉴定出12种花青素组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槐糖苷、矢车菊素3-戊糖苷、矮牵牛素3-芸香糖-葡萄糖苷、芍药素3-槐糖苷、矮牵牛素3-鼠李糖苷、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己糖苷、矢车菊素3-顺式-香豆酰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反式-香豆酰二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香豆酰二葡萄糖苷、芍药素3-丙二酰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香豆酰葡萄糖苷。利用所建立的方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宇硕 陈军 陈利军 李然 张委伟 鲁楠 刘吉羽
西伯利亚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敏感性区域,但以往缺乏该区域中高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对其地表覆盖的整体分布与变化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利用中国新近研制的2000、2010年两期30 m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产品Globe Land30,对2000-2010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幅度、区域差异及主要地类的变化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发现:1西伯利亚地表覆盖的空间分布现状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210年间,西伯利亚地区地表覆盖整体变化幅度较大,其中林地及草地呈显著缩减、湿地呈较大幅度增加、耕地呈微弱减少、人造地表呈增加态势。310年间,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变化最显著的为西西伯利亚地区,其中以湿地增加最明显,主要分布于鄂毕河—叶尼塞河流域,林地、草地及耕地减少集中于西伯利亚西南部。4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是引发西伯利亚地表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大规模林地砍伐导致林地减少;冰冻层消融,林地、草地和水体向湿地的转化是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耕地的人为废弃和撂荒导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宋炜 陈芬芳 张凤英 马春艳 赵明 马凌波
采用RACE技术获得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Sox17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析表明,西伯利亚鲟Sox17基因cDNA全长2 671 bp,包括588 bp的5'端非翻译区,901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393个氨基酸残基的1 183 bp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具较高的保守性,与塞内加尔多鳍鱼(Polypterus senegalus)的相似度最高为72%。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西伯利亚鲟与塞内加尔多鳍鱼聚为一支,且支持率为95%。以延伸因子efla(elongat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