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7)
- 2023(7450)
- 2022(6469)
- 2021(5918)
- 2020(5056)
- 2019(11882)
- 2018(11575)
- 2017(22568)
- 2016(12493)
- 2015(14301)
- 2014(14475)
- 2013(14636)
- 2012(13730)
- 2011(12615)
- 2010(12741)
- 2009(12115)
- 2008(12351)
- 2007(11238)
- 2006(9715)
- 2005(8638)
- 学科
- 济(56267)
- 经济(56225)
- 管理(35209)
- 业(32902)
- 方法(26480)
- 企(25469)
- 企业(25469)
- 数学(23383)
- 数学方法(23197)
- 农(16201)
- 财(13968)
- 学(13705)
- 地方(13302)
- 中国(12970)
- 农业(11024)
- 业经(10785)
- 和(9882)
- 贸(9802)
- 贸易(9799)
- 易(9434)
- 环境(9304)
- 资源(9228)
- 制(9131)
- 务(8736)
- 财务(8719)
- 财务管理(8694)
- 企业财务(8138)
- 理论(7600)
- 银(7084)
- 土地(7069)
- 机构
- 大学(189317)
- 学院(188477)
- 济(75462)
- 经济(73688)
- 管理(71392)
- 研究(65035)
- 理学(61462)
- 理学院(60651)
- 管理学(59581)
- 管理学院(59223)
- 中国(48933)
- 科学(43122)
- 京(41079)
- 农(36934)
- 所(34423)
- 财(33707)
- 研究所(31582)
- 业大(31178)
- 中心(30453)
- 江(29542)
- 农业(29339)
- 财经(27031)
- 范(26804)
- 师范(26589)
- 北京(25712)
- 经(24392)
- 院(23235)
- 经济学(23185)
- 州(23021)
- 师范大学(21640)
- 基金
- 项目(126773)
- 科学(98971)
- 基金(91876)
- 研究(89638)
- 家(81483)
- 国家(80859)
- 科学基金(68106)
- 社会(56228)
- 社会科(53188)
- 社会科学(53166)
- 基金项目(49836)
- 省(49489)
- 自然(45278)
- 自然科(44018)
- 自然科学(44001)
- 自然科学基金(43197)
- 划(42304)
- 教育(40587)
- 编号(36917)
- 资助(36741)
- 成果(29538)
- 重点(28952)
- 部(28041)
- 发(27863)
- 创(25362)
- 课题(24828)
- 科研(24607)
- 计划(24002)
- 创新(23761)
- 国家社会(23351)
共检索到27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立军 白中科 杨博宇 杜鑫 杨凯 付帅
为全面认识耕地资源价值结构组成,探索其空间分布规律,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为研究对象,应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替代法、生物当量因子法等方法对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耕地资源价值进行核算,对其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襄垣县2017年耕地资源价值为75.57万元/hm~2,其中耕地资源经济价值为26.23万元/hm~2,生态价值为25.4万元/hm~2,社会价值为23.94万元/hm~2;2)高程、坡度这两类地形因子对襄垣县耕地资源价值存在显著负面影响,大面积的矿山开采对襄垣县耕地资源价值有一定的负面效应;3)距河流、国道、高速公路、县道的距离与耕地资源价值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距主要道路与乡道的距离与耕地资源价值呈显著负相关,距省道和铁路的距离与耕地资源价值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可为核算耕地资源价值,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和耕地保护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清 毕如田 高艳
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调整与优化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协调人地关系、增强区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地处黄土高原半山丘陵区的襄垣县为研究对象,结合DEM、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等相关资料,从海拔、坡度、交通、水源等方面对居民点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专家咨询法对选取的指标赋予相应的权重并逐级打分,将研究区的自然地理等级划分为优等区域、中等区域和差等区域,根据研究区人口、经济、地质灾害等情况,将研究区的居民点划分为异地搬迁型、保留发展型和优先发展型,确定了31个村作为研究区的中心村。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半山丘陵区 空间布局 襄垣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月红
旱垣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的分析与思考赵月红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耕地资源作为农业发展之本,首先,它是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地,我国人民生命活动所需要的80%以上的植物性食品来自耕地,90%以上的动物性食品由耕地生产的农副产品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隽隽 周勇 叶青清 于雷 刘强
采用马尔科夫模型与地类转移矩阵合成地学信息图谱单元的方法对湖北江汉平原1980—2010年耕地资源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图谱分析,并对研究区范围内县域耕地动态度区域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①1980—1990年耕地主要向水域转换,1990—2000年耕地变化主要特征为转入,耕地新增来源主要为水域,2000—2010年耕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占据主导;②30年间,耕地动态度呈现"东升西降"的态势,江汉平原东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提高,西部区域耕地动态度不断降低。研究认为,江汉平原仍旧是以耕地—水域为主的生态景观系统,科学地应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整个区域生态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中国耕地资源价值量核算研究黄贤金一、地价内涵及研究思路对地价本质之认识,理论界尚无定论,但大多数是从地租资本化及土地开发成本之构成本身来阐述的,而笔者认为地价不仅是土地本身的问题,它应是土地资源与其他诸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等资源要素综合配置的结...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瑜 胡守庚 童陆亿
全面认知耕地资源价值的结构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梳理当前耕地资源价值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县域耕地资源价值测算体系,并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从村、镇和县不同地域尺度测算耕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团风县耕地资源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比例约为5∶3∶2,综合价值为466.85元/m2,约为当前耕地征收补偿标准的8.8倍;县域耕地资源经济与生态价值依附地形呈南高北低之势,局部地区空间集聚效应明显,耕地资源综合价值与耕地区位和交通条件关系密切,并在杜皮乡、贾庙乡地区存在低值集聚。多尺度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可为甄别耕地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关兴良 方创琳 鲁莎莎
采用罗伦兹曲线、重心模型等G IS技术,利用1980 s和2000年两期覆盖全国跨度10多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构造耕地指数、耕地变化指数对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变化格局进行分析。主要结论:①中国耕地主要分布在黑、川、蒙、豫、鲁等北部和中部省份,其中苏、粤、冀、鲁、浙等19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减少,黑、蒙、吉、新等13个省份的耕地有所增加;②胡焕庸线之东南4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88%的耕地;西北60%的国土面积分布着全国12%的耕地,中国耕地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高度稀疏区、低度稀疏区、一般过渡区、低度集聚、高度集聚区等5种类型;③中国耕地变化区域类型可适度划分为高度增长区、中度增长区、低度增长区、基...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罗伦兹曲线 重心曲线 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道林 杜挺
研究目的:探索全国耕地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方法,并完成全国耕地资源资产价值量核算。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耕地流转租金是耕地资源资产核算的基础数据,基于该数据采用收益还原法可以有效核算耕地资源资产价格;(2)2016年全国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总量为22.61×10(12)元,耕地资源资产全国平均单价约16.75×104元/hm2;(3)耕地资源资产价格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粮食主产区的叠加区价格较高,而西北、西南和中南山区,以及东北地区价格较低。研究结论: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国明 张宇 章尤琴
揭示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耕地细碎化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以为黑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三轮土地承包及黑土地保护等提供依据。本文以拜泉县作为研究区,运用熵值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并求得耕地细碎化综合评价值,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1)耕地景观细碎化深受地形影响,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区耕地细碎化水平最高,丘陵地区其次,平原地区最低。耕地权属细碎化受到土地分包方式、户均耕地面积等影响;2)耕地细碎化模式中,“景观低度细碎化-权属低度细碎化”和“景观低度细碎化-权属中度细碎”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33.33%、17.20%;3)耕地细碎化影响因素主要为权属、设施和自然切割力。权属切割力呈现高度负相关,设施和自然切割力呈现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617、0.661,权属切割力的影响最大。拜泉县耕地细碎化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可从景观与权属双重视角下探索东北黑土区耕地细碎化治理对策,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制定耕地第三轮承包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鄂施璇 宋戈
以东北区典型粮食生产大县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替代市场法及当量因子法测算研究区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理论值,引入社会发展阶段系数测算不同耕地质量等级单位面积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现实值,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巨大,其中耕地资源社会保障价值在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中占有较高比重。2研究区各乡镇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差别较大,其中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较大的乡镇多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粮食高稳产区巴彦镇、兴隆镇、巴彦港镇、西集镇、红光乡、富江乡。3研究区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分布总体趋势呈现西南和西北平原区向中部漫岗平原缓坡区和东北部丘陵坡岗地降低,具体表现为西南部和西北部较高,中部次之,东北部较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建君 王玉海 刘学敏
非市场价值是耕地资源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资源过多向非农用途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文章在评析耕地资源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及其构成,并讨论了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及其局限性,以促进我国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
耕地资源 非市场价值 价值评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萍 盖兆雪 张景奇
[目的]耕地后备资源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过分依赖于土地开发的条件下,认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以及补充耕地的潜力,对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限制因子法"摸清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新增耕地率和等级折算系数建立耕地占补平衡测算方法,分析规划期内(20112020年)黑龙江省嘉荫县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类型上占补平衡需要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结果]嘉荫县耕地后备资源总量25 838.36hm2,主要集中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北部以其他草地为主,西南部以沼泽地为主,其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莹 穆怀中
我国耕地价值核算的相关研究,经历了由单一的生产养育功能核算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综合价值核算的发展过程。这种关注的转变,源于学者们对耕地价值外部性及征收补偿标准偏低等问题关注。由于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复杂性,用以核算耕地价值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但收益还原法和替代法仍是主流的耕地价值核算方法。对于未来研究而言,如何依据环境的转变及时更新耕地资源的价值体系、进一步拓展耕地资源价值的核算方法以及探索耕地价值的补偿途径应得到学者们的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
耕地资源 价值构成 价值核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友 刘玉
[目的]耕地资源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与乡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比较经济效益较低,耕地出现了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现象,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形成较大冲击。全面核算耕地资源资产价值,对于加强耕地资源保护、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3个角度辨析了耕地资源内涵,提出了更全面的耕地资源价值指标体系,并以A县为例核算耕地资源的资产价值。[结果](1)乡村振兴背景下,耕地资源的社会服务价值更为突出;(2)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社会价值核算可以突显城乡协调发展中的问题;(3)生态损失是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在耕地资源价值核算中充分考虑。[结论]有必要从加强保护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推进农业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业供给效益、改善耕地肥力和减少耕地污染等方面提升耕地资源资产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