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5)
2023(3410)
2022(2800)
2021(2557)
2020(2160)
2019(4605)
2018(4548)
2017(8276)
2016(4594)
2015(5127)
2014(4952)
2013(4898)
2012(4544)
2011(4084)
2010(4109)
2009(3583)
2008(3391)
2007(3124)
2006(2603)
2005(2298)
作者
(15785)
(13358)
(13289)
(12406)
(8206)
(6486)
(6014)
(5269)
(5061)
(4690)
(4488)
(4475)
(4419)
(4380)
(4128)
(4095)
(4087)
(4020)
(3786)
(3721)
(3396)
(3267)
(3267)
(3014)
(2973)
(2944)
(2937)
(2896)
(2823)
(2746)
学科
(17400)
经济(17384)
(12053)
管理(11972)
(8764)
企业(8764)
方法(8487)
数学(7697)
数学方法(7621)
(6289)
(4751)
中国(4351)
业经(4175)
农业(4075)
技术(3468)
(3367)
(3345)
贸易(3343)
地方(3285)
(3245)
环境(3065)
(2853)
(2634)
理论(2547)
产业(2418)
(2264)
教育(2202)
(2160)
技术管理(2156)
及其(2114)
机构
大学(67990)
学院(67377)
(25719)
经济(25163)
管理(24735)
研究(24566)
理学(22223)
理学院(21884)
管理学(21344)
管理学院(21224)
(19570)
科学(17862)
中国(16854)
农业(15808)
业大(15317)
(14153)
(13374)
研究所(12447)
农业大学(10899)
中心(10858)
(10477)
(10422)
(9384)
(8707)
(8452)
技术(8423)
(8362)
财经(8356)
北京(8322)
师范(8262)
基金
项目(50934)
科学(39649)
基金(37241)
(34582)
国家(34314)
研究(32334)
科学基金(28741)
(21183)
社会(20870)
自然(20234)
基金项目(20189)
自然科(19821)
社会科(19813)
自然科学(19813)
社会科学(19807)
自然科学基金(19495)
(17686)
教育(15312)
资助(14729)
重点(11910)
编号(11599)
计划(11210)
(11190)
(11036)
(10824)
创新(10457)
科技(10386)
科研(10115)
(10025)
(9327)
期刊
(26595)
经济(26595)
学报(17369)
(17336)
研究(16670)
中国(15630)
科学(13796)
大学(12548)
学学(12102)
农业(11947)
管理(8522)
(7284)
教育(6849)
(6116)
业大(5738)
技术(5215)
农业大学(5071)
(4568)
业经(4542)
经济研究(4442)
科技(4423)
财经(3970)
(3915)
金融(3915)
中国农业(3530)
(3440)
技术经济(3322)
问题(3231)
林业(3161)
自然(3037)
共检索到95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燕   李长滨   许美娟   袁晓晴   邹建  
分别采用1、2、3 mmol/L的褪黑素溶液处理鲜切铁棍山药,以蒸馏水浸泡鲜切山药为对照,室温(25℃)下存放4 d,测定鲜切山药颜色参数(L*、a*、b*、总色差值(ΔE))、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_2O_2含量、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等指标,探究褪黑素对鲜切山药酶促褐变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能抑制鲜切山药中PPO、POD、PAL和LOX活性,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PPO、POD、PAL和LOX活性比空白对照组的分别小51.6%、65.6%、27.1%、24.6%;褪黑素处理能降低山药中H_2O_2和MDA含量,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H_2O_2和MDA含量相比空白对照组的分别降低了84.8%和21.0%;褪黑素处理能提高山药中CAT活性,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CAT活性为空白对照组的1.96倍;褪黑素处理能提高山药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样品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比空白对照组的分别提高了20.6%、18.7%;褪黑素处理也能有效延缓鲜切山药表面褐变,且其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3 mmol/L的褪黑素护色效果最好,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L*值比空白对照组大32.5%,a*、b*、ΔE比空白对照组分别小74.0%、50.7%、67.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鲜切山药的ΔE与L*、a*、b*、PPO活性、POD活性、PAL活性、H_2O_2含量和MDA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燕   李长滨   许美娟   袁晓晴   邹建  
分别采用1、2、3 mmol/L的褪黑素溶液处理鲜切铁棍山药,以蒸馏水浸泡鲜切山药为对照,室温(25℃)下存放4 d,测定鲜切山药颜色参数(L*、a*、b*、总色差值(ΔE))、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_2O_2含量、脂氧合酶(LO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等指标,探究褪黑素对鲜切山药酶促褐变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能抑制鲜切山药中PPO、POD、PAL和LOX活性,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PPO、POD、PAL和LOX活性比空白对照组的分别小51.6%、65.6%、27.1%、24.6%;褪黑素处理能降低山药中H_2O_2和MDA含量,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H_2O_2和MDA含量相比空白对照组的分别降低了84.8%和21.0%;褪黑素处理能提高山药中CAT活性,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CAT活性为空白对照组的1.96倍;褪黑素处理能提高山药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样品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比空白对照组的分别提高了20.6%、18.7%;褪黑素处理也能有效延缓鲜切山药表面褐变,且其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3 mmol/L的褪黑素护色效果最好,贮藏4 d时,3 mmol/L褪黑素处理的样品的L*值比空白对照组大32.5%,a*、b*、ΔE比空白对照组分别小74.0%、50.7%、67.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鲜切山药的ΔE与L*、a*、b*、PPO活性、POD活性、PAL活性、H_2O_2含量和MDA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与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相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罗彤彤  庞天虹  马骥  李慧  邱晓婷  黄放放  杜长霞  
以切花月季‘卡罗拉’ Rosa hybrida ‘Corolla’为材料,通过在瓶插液中添加褪黑素(melatonin, N-乙酰-5-甲氧基色胺),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切花月季‘卡罗拉’保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瓶插液(蒸馏水)相比,20μmol·L~(-1)褪黑素+基础瓶插液(30 g·kg~(-1)蔗糖+250 mg·L~(-1)8-羟基喹啉+200 mg·L~(-1)柠檬酸)复合瓶插液显著提高切花月季‘卡罗拉’花径张开度和切花水分平衡值(P<0.05),减缓切花鲜质量变化率下降速度,且抑制了瓶插液中细菌的增长,对切花月季‘卡罗拉’保鲜效应最佳,其次是20μmol·L~(-1)的褪黑素瓶插液和基础瓶插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卞凤娥  肖秋红  郝桂梅  孙永江  陆文利  杜远鹏  翟衡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内源褪黑素(melatonin,MT)及其关键代谢物的响应以及施加外源MT对NaCl胁迫下葡萄叶片的光抑制缓解作用,为MT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一年生盆栽‘威代尔’葡萄(Vitis vinifera cv.Vidal Blanc)为试材,进行100 nmol·L(-1) NaCl和100 nmol·L(-1) NaCl+MT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植株、不同器官内源MT、MT合成前体物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MT的主要代谢产物2-羟基褪黑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小龙  须晖  李天来  王蕊  
【目的】褪黑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刺激剂,对于提高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探索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揭示褪黑素调节植物抗逆性的机制打下基础。【方法】以番茄‘辽园多丽’为试材,首先采用叶片喷施和根施不同浓度褪黑素进行预处理:CK:叶片喷施清水、根施50 m L清水;R5、R50、R100、R150、R250:叶片喷清水,分别根施50m L 5、50、100、150和250μmol·L(-1)褪黑素;L5、L50、L100、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科文  林立金  王均  刘继  刘磊  王铤  廖明安  任纬  
为提高豆瓣菜对镉胁迫抗逆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其镉含量,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镉(5 mg/kg)胁迫下,不同浓度褪黑素(0,25,50,100,150,200μmol/kg)对豆瓣菜生物量、镉含量、光和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酶活性、p H、有效态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褪黑素有效提高了豆瓣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且均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豆瓣菜根、茎、叶的生物量及叶片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褪黑素浓度为50μmol/kg时达到最大值;而豆瓣菜根、茎、叶的镉含量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褪黑素浓度为50μmol/kg时最低,分别较对照降低了9. 82%,7. 42%,8. 19%。另外,与对照相比,褪黑素显著提高了种植过豆瓣菜的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及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且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出现上升的趋势;而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土壤p H值则出现下降的趋势。综上,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可以在提高豆瓣菜对镉胁迫抗逆性的同时有效降低豆瓣菜对土壤镉的吸收,其中褪黑素浓度为50μmol/kg时效果最好,可为镉污染地区豆瓣菜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朋飞   骆世超   许佩轩   孙晓峰   徐伟敏   马辉   许建锋   张海霞  
为探究褪黑素在维持采后梨果实品质方面的潜力,为采后梨贮藏保鲜技术研发提供参考,以成熟期采收的新梨7号梨果实为试材,分别用0(对照),0.02,0.20,1.00 mmol/L的褪黑素溶液浸泡2,4,8,12,24 h后取样,测定了各处理对采后梨果实内在品质、细胞壁裂解相关酶活性、抗氧化相关酶活性及果皮与果肉内源褪黑素和水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2,0.20,1.00 mmol/L褪黑素浸泡梨果实8 h,梨果实的硬度分别为38.51,42.79,40.95 N/cm~2,乙烯释放速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66%,70%,71%;用0.20 mmol/L褪黑素浸泡梨果实8 h,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为94 g/L,显著高于对照组(80.2 g/L),为对照组的1.17倍,果实的可滴定酸(TAC)为1.013 g/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0.90 g/L),为对照组的1.13倍;此外,外源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采后梨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显著降低了采后梨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脂氧合酶(LOX)酶活性,同时提高了果皮内源褪黑素和果实内源水杨酸含量。综上,用0.20 mmol/L褪黑素溶液浸泡处理梨果实8 h,梨果实品质较好、细胞壁裂解相关酶活性较低、抗氧化酶活性较高、果实内源褪黑素和水杨酸含量较高,维持采后梨果实品质的潜力最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巩彪  史庆华  
褪黑素是一种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吲哚胺类化合物,在动物中具有调节昼夜节律、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的作用,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保健佳品。现已发现褪黑素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存在,其生物合成途径以L-色氨酸为底物,途径色胺、5-羟色胺、N-乙酰-5-羟色胺,最终生成褪黑素。目前,植物中鉴定到的褪黑素合成关键酶有:L-色氨酸脱羧酶(Trp DC)、色氨酸羟化酶(T5H)、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SNAc T)、N-乙酰-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c SNMT)和羟基吲哚-O-甲基转移酶(HIOMT)。虽然目前有关褪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远航   王洪博   白宝伟   张磊   赵丰年   吕东雪   贾婷   王兴鹏  
为探明外源褪黑素(MT)对大豆幼苗耐盐性的调节作用,筛选出不同盐胁迫下适宜的施用浓度。以大豆品种田友-2986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盐浓度(低盐S_3:3 g/L、中盐S_5:5 g/L、高盐S_7:7 g/L)和6个MT浓度(M_0:0μmol/L、M_1:25μmol/L、M_2:50μmol/L、M_3:75μmol/L、M_4:100μmol/L、M_5:150μmol/L),分析了大豆幼苗形态参数、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大,大豆幼苗的根系形态参数、生物量、根冠比、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低盐(S_3)和中盐(S_5)胁迫下,外施50μmol/L MT大豆根系总长度、侧根数、SOD和POD较不施加分别提高了52.30%,19.98%,74.10%,40.03%(低盐)和68.52%,19.24%,81.72%,37.42%(中盐);高盐(S7)胁迫下,外施75μmol/L MT分别提高了71.17%,19.11%,80.79%和27.01%。盐胁迫下,外源25~100μmol/L的MT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大豆幼苗生长,提高耐盐性。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在低、中盐胁迫下,50μmol/L MT的缓解盐害效果最好;高盐胁迫下,MT这一适宜浓度在75μmol/L。MT缓解大豆幼苗盐害主要在于它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了丙二醛含量,从而缓解了盐胁迫下大豆的氧化胁迫和渗透胁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辛丹丹  司金金  张若曦  寇莉萍  
【目的】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2℃条件下冷藏黄瓜抗冷性的影响。【方法】将供试黄瓜在蒸馏水(对照)及50,100,500μmol/L的褪黑素溶液中浸泡处理30min后,于2℃条件下冷藏,在冷藏的第0,3,6,9和12天取样,室温(20~22℃)复温2d后进行感官评价并测算冷害指数、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呼吸强度及维生素C、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活性氧含量,研究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黄瓜采后冷藏期抗冷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100μmol/L褪黑素处理显著提高了2℃冷藏黄瓜的感官评价分值及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了黄瓜冷害指数、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呼吸强度和活性氧含量。【结论】外源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提高黄瓜的抗冷性,其中以100μmol/L褪黑素处理组效果最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楼君  索金伟  张慧  宣灵灵  应叶青  宋丽丽  
【目的】探讨褪黑素处理条件下,高节竹笋采后低温(4℃)贮藏过程中木质素形成、抗氧化酶活性、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变化模式,为阐明褪黑素处理对竹笋采后木质化过程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高节竹笋为试验材料,分析低温(4℃)贮藏过程中(0、3、6、9、12天)褪黑素(1. 0 mmol·L-1)处理组和对照组竹笋硬度、黄度、亮度,木质素、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合成相关的苯丙氨酸裂解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还原酶(APX)活性以及NAC、MYB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褪黑素处理减缓笋体变硬和黄化的速度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的积累速度,显著抑制PAL和POD活性,提高了SOD、CAT和APX活性,有效延缓高节竹笋木质化的发生进程;转录因子MYB20、MYB63、MYB85、SND2和VND7的表达随竹笋采后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而MYB42、MYB43、NST1和KNAST7的表达量则有所下降。褪黑素处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MYB20、MYB42和KNAT7的表达,促进了MYB43、MYB63、MYB85和SND2的表达。【结论】外源褪黑素处理有效延缓了高节竹笋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木质化的发生进程,其机制可能是褪黑素处理降低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酶的活性,提高了抗氧化能力。此外,褪黑素也可能参与竹笋木质化的转录调控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超  田秀芝  张璐  徐静  汪锋  卓志勇  戴蕴平  刘国世  
【目的】探索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从而优化牛体外胚胎生产体系。【方法】在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添加不同浓度的MT,观察并统计其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卵泡液和成熟培养液内MT与孕酮(P)、雌激素(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变化并检测卵母细胞的活力和活性氧(ROS)的浓度。【结果】存在于牛卵泡液中的MT浓度与血清中的相近,添加10-11 mol.L-1 MT组的P浓度(2.01±0.33)ng.mL-1显著高于对照组((0.87±0.10)ng.mL-1,P<0.05)。与对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东  李强  彭彦  吴天昊  张秀丽  董家瑜  毛毕刚  赵炳然  
为研究淹水胁迫下褪黑素浸种对长短中胚轴水稻幼苗期生理和生化性状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褪黑素(MT)处理,测定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成活率等相关农艺性状,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MT浸种对淹水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可分为低浓度缓解胁迫和高浓度加剧毒害;淹水处理下相比短中胚轴品种华航31、DH4040,长中胚轴品种鄂中4号、DH4038具有较高的成活率;在对4个品种添加10,100μmol/L的MT浸种处理时,华航31中MT浸种效果表现均是最好的,其中100μmol/L MT浸种处理在每个品种中均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随着浓度提高到1 000μmol/L,对所有的品种均表现为抑制成活;MT浸种可降低MDA含量,提高POD、SOD、CAT活性,促进中胚轴长、胚芽鞘长、芽长、鲜质量等农艺性状,100μmol/L MT浸种处理效果最好;1 000μmol/L MT浸种也可以促进相关农艺性状提升并提高酶活性,但成活率显著下降。适当浓度的褪黑素浸种,能提高淹水胁迫下水稻幼苗活力和出苗率,显著降低淹水胁迫对水稻幼苗的毒害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衍猛  葛仕豪  魏军强  王树迎  刘晓东  韩小康  
比较高繁殖力的济宁青山羊和低繁殖力的沂蒙黑山羊不同季节血浆中褪黑素(melatonin,MT)的分泌变化规律,分析MT与山羊繁殖力之间的关系。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浆MT浓度,结果表明:MT昼夜分泌峰值出现在00:00时,峰值以夏至为最高(P<0.05),济宁青山羊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羊种春分和秋分之间的峰值差异均不明显。除冬至外的其它三个季节济宁青山羊在各个采样点的激素浓度均高于沂蒙黑山羊,冬至结果与之相反。夜间褪黑素的平均含量济宁青山羊均极显著高于沂蒙黑山羊(P<0.01),但冬至时结果亦相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婷婷  卫旭阳  翟锡姣  曹世宇  郑少文  
为了探究不同外源褪黑素浓度对盐渍环境下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黄瓜新泰密刺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方法,研究中度盐渍环境下不同外源褪黑素浓度(0,50,100,150,200μmol/L)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指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片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的处理较150,200μmol/L的处理更能显著提高盐渍环境下黄瓜幼苗抵抗逆境的能力,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分别较0μmol/L提高了21.0%,6.0%,5.8%和6.0%,促进了植株的生长;黄瓜幼苗的SOD、POD和根系活力分别较0μmol/L分别提高了95.8%,3.6%和39.2%,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分别较0μmol/L降低了23.7%和8百分点,表明褪黑素处理提高了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少了膜脂过氧化对黄瓜幼苗细胞的伤害;叶绿素a含量较对照提高了37%;处理15 d后,处理组M2幼苗的初始荧光值(Fo)与最大荧光值(Fm)均显著高于对照,光能转化率(Fv/Fm)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13.8%,37.5%和3.6%。因此,100μmol/L浓度的外源褪黑素处理黄瓜幼苗时,不仅可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还提高了黄瓜幼苗在盐渍环境下的抗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