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4)
- 2023(6607)
- 2022(5046)
- 2021(4363)
- 2020(3575)
- 2019(8452)
- 2018(8387)
- 2017(16208)
- 2016(8186)
- 2015(9452)
- 2014(9306)
- 2013(9003)
- 2012(7926)
- 2011(7065)
- 2010(7228)
- 2009(6600)
- 2008(6659)
- 2007(5865)
- 2006(5490)
- 2005(5213)
- 学科
- 济(35604)
- 经济(35572)
- 业(20897)
- 管理(19322)
- 贸(17860)
- 贸易(17848)
- 易(17319)
- 企(13250)
- 企业(13250)
- 中国(12447)
- 方法(11830)
- 农(10309)
- 数学(9532)
- 数学方法(9420)
- 业经(9035)
- 关系(8892)
- 地方(8324)
- 制(6979)
- 出(6835)
- 服务(6447)
- 工作(6288)
- 农业(6269)
- 学(6079)
- 财(5983)
- 对外(5868)
- 发(5858)
- 口(5745)
- 出口(5741)
- 出口贸易(5740)
- 理论(5514)
- 机构
- 大学(114831)
- 学院(113393)
- 济(53032)
- 经济(51983)
- 研究(41311)
- 管理(40288)
- 理学(33864)
- 理学院(33520)
- 管理学(32876)
- 管理学院(32663)
- 中国(30928)
- 京(24688)
- 科学(22514)
- 财(22182)
- 所(20175)
- 江(18198)
- 研究所(17998)
- 中心(17961)
- 财经(17374)
- 经济学(17048)
- 农(16348)
- 范(15930)
- 师范(15813)
- 经(15769)
- 北京(15711)
- 院(15496)
- 经济学院(15414)
- 贸(14672)
- 州(14544)
- 业大(14232)
- 基金
- 项目(73078)
- 科学(57225)
- 研究(56957)
- 基金(52427)
- 家(45051)
- 国家(44690)
- 科学基金(37864)
- 社会(37778)
- 社会科(35831)
- 社会科学(35819)
- 省(27656)
- 基金项目(26736)
- 教育(25102)
- 编号(24010)
- 划(22639)
- 自然(21334)
- 自然科(20875)
- 自然科学(20871)
- 资助(20543)
- 成果(20496)
- 自然科学基金(20482)
- 发(17039)
- 重点(16645)
- 国家社会(16391)
- 课题(16220)
- 部(15951)
- 创(14932)
- 项目编号(14899)
- 发展(14518)
- 性(14471)
共检索到187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运祥 丁孝智
本文系统地考察和评述了近代外贸思想家褚葆一先生的外贸思想。认为褚葆一先生的外贸思想是建立在服务于工业化基础上,且紧紧围绕中国国情展开讨论的外贸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国内学者应保持清醒头脑,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和对入世后的具体外贸实务工作中将引发的新问题加以探讨,都将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褚葆一 外贸思想 工业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晓玲
对外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作为服务于工业化的手段之一,它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必然地由它所服务的对象决定。我国工业化道路、模式、战略的选择,各个时期工业化过程演进的方式、特点,是影响外贸地位作用最深层、最本质的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丽红
明代对外贸易思想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思想发展到明代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了新的时代内容.明以前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思想是封建专制国家的对外贸易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是朝贡贸易思想.明以后伴随着私人海外贸易崛起,一种反映民间私人商业资本对外扩张、代表商人利益的对外贸易思想——贸易开放思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晓玲
改革开放以来 ,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交流渠道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及工业化的推进产生的直接与间接影响日益显著。本文对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从理论角度揭示二者从相互替代到互补共存学说的关系 ,进一步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导向产业与进口替代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从而揭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化演进的作用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对外贸易 工业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林生
在20世纪行将结束时,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发展,故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与日俱深。本文拟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经济 全球化 中国 对外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袁明照 郭丙合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思想是在面对被动屈辱的现实、反思传统观念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重商主义直接处于贸易差额论阶段,要求清政府赋予商民自由经营权,实施扶商、护商的政策。自由贸易思想其实是一个拿来主义的理论工具,承担着同重商主义一样的历史使命,即呼吁商权。在孙中山的理想中,国内经济的充分商权、自由竞争和对外贸易的适度保护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当时经济的真实愿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晓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从而使得经济发展问题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同时世界市场的扩大,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对外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外部因素。如何定位对外贸易在本国经济发展及工业化演进过程中的地位,自然成为各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对外贸易 工业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显萍 李茹君
基于工业制成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现状,本文对工业三废排放量、十一个主要工业行业进出口贸易中含污量转移的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对外贸易增长走势基本吻合。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增长虽然尚未带来整体和大量污染物向国内转移的局面,但也确实对我国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且环境污染物有加快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工业制成品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对于我国外贸及环境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业制成品 对外贸易 环境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许源 顾海英 朱喜
本文充分考虑到贸易的内生性,利用外生的地理特征为中国工业各行业的对外贸易构建了一个合适的工具变量,并运用这一工具变量结合中国1996-2007年工业各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既定经济条件下对外贸易对中国工业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显著地减少了中国工业各行业的CO_2排放量和排放强度,"贸易得益假说"在中国是成立的。因此,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中国不必为了减少CO_2排放而盲目去限制对外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姜书竹
1993年开始越南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贸易连年逆差、市场过于集中以及出口商品层次低等。越南是东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这两个国际经济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越南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其影响力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关键词:
越南 对外贸易 经济一体化 东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建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金融服务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认为,为建立其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应由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代办包括出口信贷、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的金融服务;在做好传统服务品种外,不断创新新的服务品种。同时,银行还应协助出口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补充外贸企业自有资金、催收逾期外汇、建立银企集团、加快出口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荣艳
我国加入WTO后,虽然遇到的关税壁垒逐渐减少,但却会更多地受到绿色壁垒的威胁。本文分析了绿色壁垒会成为今后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主角的原因,阐述了绿色包装导致的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出口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并提出了我国实施“绿色包装”、突破“绿色藩篱”将遇到的问题及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关键词:
绿色包装 绿色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刘建颖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美国为3.85万亿美元,中国首次超过美国并跃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中国对外贸易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货物进出口额从1950年的不足12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4.16万亿美元,成为一百多年来跻身世界贸易大国行列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论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将重点论述"十大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伯明
为了促进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建立经济性特区的政策。美国的经济特区称为“对外贸易区”(Foreign Trade Zone)。 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设想是在本世纪30年代初提出的。1984年6月1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关于在美国进口港建立、经营和管理对外贸易区,促进和鼓励国外商业以及其他目的》的法案(即《希勒法案》),计划在港口或机场附近划出一块块特别地区,凡是依法进入该地区的外国货物,不需报关,也不必交纳关税;货物从区内转口或运出国外,也无需纳税。货物如从对外贸易区进入关税区则应照章纳税。同时规定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