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7)
- 2023(13896)
- 2022(11992)
- 2021(11139)
- 2020(9190)
- 2019(21173)
- 2018(21327)
- 2017(39882)
- 2016(22042)
- 2015(25013)
- 2014(25178)
- 2013(24882)
- 2012(23103)
- 2011(20948)
- 2010(21066)
- 2009(18888)
- 2008(18258)
- 2007(16074)
- 2006(14274)
- 2005(12668)
- 学科
- 济(90898)
- 经济(90813)
- 业(61413)
- 管理(61159)
- 企(48476)
- 企业(48476)
- 方法(36610)
- 数学(31163)
- 数学方法(30815)
- 中国(27346)
- 农(26921)
- 地方(24832)
- 业经(21285)
- 技术(19756)
- 学(19577)
- 财(19146)
- 农业(18820)
- 理论(16376)
- 贸(15846)
- 贸易(15833)
- 易(15285)
- 环境(14905)
- 制(14884)
- 和(14591)
- 银(13962)
- 银行(13907)
- 教育(13722)
- 地方经济(13553)
- 融(13531)
- 金融(13527)
- 机构
- 学院(311440)
- 大学(310066)
- 管理(121474)
- 济(120070)
- 经济(117227)
- 研究(108622)
- 理学(104359)
- 理学院(103125)
- 管理学(101334)
- 管理学院(100778)
- 中国(78744)
- 科学(69151)
- 京(67700)
- 所(55654)
- 农(53957)
- 财(52689)
- 研究所(50733)
- 中心(48577)
- 业大(48412)
- 江(46528)
- 范(44079)
- 师范(43623)
- 北京(43451)
- 农业(42141)
- 财经(41672)
- 院(39439)
- 州(38737)
- 经(37836)
- 技术(37309)
- 师范大学(34883)
- 基金
- 项目(212358)
- 科学(165431)
- 研究(157470)
- 基金(149585)
- 家(130405)
- 国家(129236)
- 科学基金(110092)
- 社会(95668)
- 社会科(90546)
- 社会科学(90520)
- 省(86215)
- 基金项目(80162)
- 教育(73235)
- 划(71479)
- 自然(71392)
- 自然科(69689)
- 自然科学(69675)
- 自然科学基金(68376)
- 编号(65822)
- 资助(61405)
- 成果(53470)
- 发(49236)
- 重点(47946)
- 课题(46594)
- 部(45754)
- 创(44853)
- 创新(41739)
- 科研(39862)
- 项目编号(39781)
- 发展(39067)
- 期刊
- 济(138131)
- 经济(138131)
- 研究(93685)
- 中国(67437)
- 学报(50320)
- 农(50144)
- 科学(46549)
- 管理(45760)
- 教育(45205)
- 大学(37684)
- 财(37593)
- 农业(35768)
- 学学(35142)
- 技术(31591)
- 融(26085)
- 金融(26085)
- 业经(23998)
- 经济研究(21083)
- 财经(19473)
- 业(18633)
- 图书(18460)
- 问题(17699)
- 科技(17205)
- 经(16549)
- 技术经济(16375)
- 理论(15223)
- 坛(14450)
- 论坛(14450)
- 现代(14227)
- 实践(14096)
共检索到469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岳国忠 董兴红 忻龙作 田勤科 冯翠英
褐蘑菇产自内蒙和冀北坝上高原,将它南移下坝进行人工栽培是本研究的目的。选用当地栽培材料,研究其配比,通过调查料发酵情况,菌丝吃料情况,出菇情况,逐步摸索出适应坝下至河北省南部地区的栽培原料及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合理比例的玉米秸和鸡粪是河北南部栽培褐蘑菇较为理想的栽培主原料。
关键词:
褐蘑菇 南移栽培 栽培料配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金仓 南殿杰 林昕 任平和 姜艳丽
山西南部棉区 ,小麦收获后移栽棉花 ,每hm2 收获皮棉 90 4 5~ 112 6 6kg ,一般为 10 70kg左右 ,较直播棉每hm2 增产 375kg以上。麦后移栽棉花的增产机理 ,主要是从本田以外的苗床获得 (10 0 0~ 130 0 )℃的总积温和 4 0d左右的生育期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麦后直播棉积温和生育期不足的缺陷。工程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机制土钵、机械移栽、双株留苗、优种配套和促早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关键词:
棉花 夏季 育苗移栽 工程化栽培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琳翔 李婕 王圣铕 肖淑霞 蔡志英 江玉姬 谢宝贵
通过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栽培原料进行发酵处理,以期应用于草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发酵过程中检测了发酵料的温度、pH,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料转移至塑料框内进行高温杀菌,并对草菇进行室内栽培.试验时,对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以及塑料框栽培的装料高度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草菇农艺性状的测定,探索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为50%,发酵料升温较快,发酵料终pH为7.89,适合草菇生长;塑料框装料高度10.0 cm时,草菇生长最好,单框产量最高为(434.14±132.39) g,横径和纵径最大为(40.34±5.12) mm和(43.71±5.97) mm,生物转化率较高,达(17.37±5.54)%.
关键词:
隧道发酵 草菇 生长性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理 谢纯良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为了寻找金针菇新的栽培原料,增加红麻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试验。通过测定不同营养条件下金针菇的菌丝生长速率和生物学效率,确定红麻副产物栽培金针菇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红麻副产物培养基pH为6.5,培养基中含麻骨50%、氮源30%、水分67.5%,且添加0.5%石灰粉、0.5%碳酸钙和1%白糖时栽培金针菇的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11.0%;红麻骨培养基上的‘金杂19’出菇齐,生物学效率可达106.7%,‘长白201’出菇早,色泽好,生物学效率约为101.6%。
关键词:
金针菇 红麻副产物 栽培基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严理 谢纯良 朱作华 李智敏 胡镇修 彭源德
为探索循环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DC.ex Fr.)Quel)菌渣栽培刺芹侧耳的可行性,优化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条件与培养基配方,通过测定菌丝生长速率与生物学效率,比较分析了刺芹侧耳品种‘杏1’、‘杏2’和‘Z杏’在不同培养基上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菌渣代料栽培刺芹侧耳的最佳条件为养菌温度24℃,培养基含水量65%,p H值6.0;在棉籽壳、苎麻副产物以及麻蔸等主料中加入40%~50%菌渣后产生的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达到了67.59%、70.24%、71.02%,‘杏1’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其他2个品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生产中再次利用菌渣代料栽培刺...
关键词:
刺芹侧耳 菌渣 苎麻副产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柳新红 刘跃钧
研究结果表明,马兰种子采收后在常温下贮藏的时间不宜超过7个月,利用常温贮藏的马兰种子进行播种繁殖的最佳季节是种子采收后的第5~7个月即次年春季,平均出苗株数可达到364株.m-2。设施栽培全年可采收11次,平均每隔33 d采收1次,而露地栽培全年采收9~10次,平均每隔36~40 d采收1次,全年设施栽培比露地栽培多采收1~2次、平均每次采收时间缩短2~7 d。设施栽培年均产量达9.12 kg.m-2,平均比露地栽培的年均产量5.09 kg.m-2高出79%,且设施栽培的马兰茎叶嫩、鲜、绿、涩味轻、可食率高,露地栽培的马兰茎叶较老、较粗、涩味重、可食率低。设施栽培年均净收入15.03元.m-2...
关键词:
马兰 人工栽培 设施栽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Oh Se Jong Park Jeong Sik Shin Pyung Gyun Yoo Young Bok
探讨了一系列有关菇床的制备、栽培料的处理和发酵等提高平菇产量的栽培措施。为了提高锯木屑的利用率,在制备菇床时引进了发酵技术;为了解决生长中一些基础问题,改进了培养基质的处理方法。同时也评估了聚乙烯薄膜钻孔覆盖技术对两种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和P.sajor-caju)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平菇菇床制备的过程中,为避免其它真菌菌丝的污染,使用了发酵后的锯木屑法。结果表明,所用的3种添加物中,稻糠是促使培养基质升温效率最高的添加物,可以升高到70℃。应用发酵锯木屑添加稻糠生产的菌丝的活力和密度大大高于非发酵锯木屑培养,并且其上可见平菇原基的形成。发酵锯木屑在预防木霉的污染上显示...
关键词:
平菇 栽培 菇床 栽培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杨财祥
以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开展的橡胶树北移栽培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橡胶禁运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与当时林垦部下辖地方农垦系统、地方科研院所面对国家需求,在华南与云南分别开展系统的中国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橡胶宜林地,开展橡胶树抗寒抗风研究,最终成功实现橡胶树北移栽培,满足了国家对橡胶这一战略物资需求的过程。这有助于深入理解20世纪50—80年代国家实施的“任务带动学科”的科学发展方针,同时对于认识当代科学研究如何满足国家需求、重大科学研究中不同机构如何更好开展协同攻关,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亮 杨财祥
以20世纪50—80年代中国开展的橡胶树北移栽培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从科学史的视角,系统梳理了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橡胶禁运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所与当时林垦部下辖地方农垦系统、地方科研院所面对国家需求,在华南与云南分别开展系统的中国热带生物资源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橡胶宜林地,开展橡胶树抗寒抗风研究,最终成功实现橡胶树北移栽培,满足了国家对橡胶这一战略物资需求的过程。这有助于深入理解20世纪50—80年代国家实施的“任务带动学科”的科学发展方针,同时对于认识当代科学研究如何满足国家需求、重大科学研究中不同机构如何更好开展协同攻关,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菲 韩宇杰 房义 向海 谷月 常潇 钟荣珍
【目的】探究在“农作物秸秆饲养-基质发酵-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抗生素(莫能菌素)对氮转化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为种养结合综合利用体系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吉林省辽源县一处肉牛养殖场的30头肉牛,随机均分为2组,饲喂60 d,其中一组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莫能菌素(RA),一组不添加(RN),收集2组肉牛粪便,分别与水稻秸秆混合后发酵35 d,发酵产物作为基质栽培双孢菇。发酵过程中测定NH3和N2O的排放情况;在发酵和栽培过程中,测定基质总氮量,同时测定基质含水量、温度、C/N、p H以及脲酶、硝酸盐还原酶、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利用16S r RNA和ITS测序来表征发酵基质中的细菌和真菌种群组成;测定双孢菇子实体产量和总氮含量,探究基质发酵和双孢菇栽培过程中抗生素对氮素转移及氮回收的影响。【结果】在发酵阶段,基质中残留的抗生素未改变基质温度、含水量、C/N的变化趋势,但高温期平均温度下降了1.1℃,NH3和N2O排放量降低,更多的氮留在了基质中(RN处理的氮保留率为39.58%,RA处理为43.23%),抗生素抑制了氮素的转移。相比RN处理,RA处理发酵后基质理化性质不利于双孢菇菌丝生长。残留的抗生素使RA处理初始脲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高于RN处理(P<0.05),发酵开始后RA处理基质中的脲酶和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低于RN处理,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仍高于RN处理;栽培结束后,RA处理的脲酶活性高于RN处理,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仍低于RN处理。在双孢菇栽培阶段,基质中残留的抗生素影响了双孢菇菌丝的生长,提高了基质的含水量和p H,在开始出菇前基质的C/N降低,最终双孢菇产量降低,氮回收率从0.17%(RN处理)下降至0.11%(RA处理)。发酵结束后,残留的抗生素使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及海杆菌属细菌、Mycothermus属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及假小蜜环菌属真菌的相对丰度升高。【结论】基质中残留的抗生素抑制了氮素的转化,更多的氮保留在基质中,影响了双孢菇生长,降低了氮转化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辉 姜性坚 刘培田
通过用鹌鹑粪经10d、20d、30d、40d的堆积发酵,分别在栽培料中添加5%、10%、20%栽培金针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鹌鹑粪能显著地促进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缩短生育周期,并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其中,以堆积发酵30d,用量为10%的效果最为显著,经方差分析及新复极差测验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鹌鹑粪 金针菇 栽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付为国 李萍萍 王纪章
在不同配比的醋糟和菇渣复合基质中,通过对水果黄瓜的不同肥水调控,以株高、叶龄、叶绿素、植物营养及产量等为指标,优化栽培方式。结果显示:①100%清水灌溉下的各配比复合基质黄瓜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了明显的肥力不足;②100%营养液滴灌下的各配比复合基质,黄瓜产量略高或略低于对照,但肥力水平过高;③50%清水+50%营养液肥力水平下,60%醋糟+40%菇渣配比的复合基质处理肥力水平比较适宜,黄瓜产量为对照的98.2%,差异不显著,因此,该基质配比及其肥水调控方案可作为黄瓜栽培的最优方案。
关键词:
醋糟 菇渣 肥水调控 优化配比 黄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辛培尧 刘岩 李根前 周军 唐军荣 陈杰 何承忠
对滇杨组培苗移栽过程中的几个技术环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组培苗进行移栽前预处理后再移入炼苗基质,可明显提高其成活率;炼苗基质采用化学灭茵或高温灭茵均可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7种炼苗基质中,以河沙︰腐质土︰蛭石=1︰1︰1组成的基质为最佳。
关键词:
滇杨 组培苗 移栽 炼苗基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勋 李俊清 周宝顺 廉秀荣
珙桐种子外壳坚硬,透水透气性差,繁殖困难;该文研究了烘桐育苗和栽培等繁殖过程,提出了有效的人工繁殖培育措施。
关键词:
珙桐,繁殖,栽培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