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2)
- 2023(7247)
- 2022(6104)
- 2021(5402)
- 2020(4343)
- 2019(9897)
- 2018(9759)
- 2017(18439)
- 2016(10184)
- 2015(11085)
- 2014(11159)
- 2013(11133)
- 2012(11005)
- 2011(10005)
- 2010(10275)
- 2009(9355)
- 2008(9162)
- 2007(8334)
- 2006(7711)
- 2005(7357)
- 学科
- 济(47627)
- 经济(47590)
- 业(29459)
- 管理(24553)
- 企(22779)
- 企业(22779)
- 地方(18073)
- 中国(17217)
- 农(14293)
- 方法(12500)
- 业经(11983)
- 学(10634)
- 数学(10551)
- 地方经济(10503)
- 数学方法(10438)
- 农业(9899)
- 财(9808)
- 融(9348)
- 金融(9346)
- 发(9325)
- 银(9286)
- 银行(9255)
- 制(9142)
- 行(9089)
- 产业(8420)
- 贸(8021)
- 贸易(8010)
- 易(7668)
- 技术(7423)
- 环境(7403)
- 机构
- 学院(147531)
- 大学(144404)
- 济(59973)
- 研究(59019)
- 经济(58686)
- 管理(48898)
- 中国(44531)
- 理学(40803)
- 理学院(40204)
- 管理学(39390)
- 管理学院(39113)
- 科学(38484)
- 京(32552)
- 农(32315)
- 所(32013)
- 研究所(29016)
- 财(26976)
- 中心(25931)
- 农业(25356)
- 江(24893)
- 业大(24340)
- 范(21611)
- 师范(21286)
- 院(21220)
- 北京(21027)
- 省(20599)
- 财经(20404)
- 州(20055)
- 经(18374)
- 经济学(18366)
- 基金
- 项目(94395)
- 科学(72708)
- 研究(67069)
- 基金(65256)
- 家(58446)
- 国家(57906)
- 科学基金(47901)
- 社会(41343)
- 省(39864)
- 社会科(39225)
- 社会科学(39219)
- 基金项目(33997)
- 划(32948)
- 自然(30519)
- 教育(29990)
- 自然科(29788)
- 自然科学(29775)
- 自然科学基金(29231)
- 发(27723)
- 资助(27005)
- 编号(26765)
- 成果(22418)
- 重点(22383)
- 发展(21872)
- 展(21485)
- 课题(20509)
- 创(19853)
- 部(19307)
- 创新(18696)
- 计划(18575)
共检索到241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伟 张旭光 郭弘艺 宋佳坤
通过对褐菖鲉发声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发声肌形态、小清蛋白含量和肌纤维超微结构等特征,发现褐菖鲉发声肌和白色肌肉中小清蛋白分子量均为10~14 ku。在白色肌肉肌纤维显微结构中,三联体(一个T小管+两个肌质网终池)仅处于Z膜,而在发声肌纤维中,三联体不仅在Z膜处,也在A带与I带交联处。与白色肌相比,发声肌超微结构中的肌质网更宽,肌膜更发达。在发声肌细胞中,线粒体多且聚集;而白肌细胞中,线粒体相对少且分散。结果显示:在褐菖鲉发声肌的快速收缩中,小清蛋白可能没有起重要作用,而是发达的肌膜、三联体和肌质网结构确保了该特殊肌肉快速收缩和放松的发声功能与行为,同时,大量聚集的线粒体保证其发声肌的持续工作能力...
关键词:
褐菖鲉 发声肌 小清蛋白 三联体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麦杨娟 张旭光 郭弘艺 宋佳坤
发声肌是褐菖鲉的特殊发声系统,为了更深入了解褐菖鲉发声肌发育,运用解剖方法观察褐菖鲉的发声肌形态,量化对比发声肌长度、质量和个体全长、体质量,进行相关性探究。对比发现:性腺发育前其雄性发声肌质量与体质量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2=0.842 2;性腺发育中其发声肌长度-全长相关系数:雌性,R~2=0.814 1,雄性,R~2=0.757 5;发声肌质量-体质量相关系数:雌性,R~2=0.642 8,雄性,R~2=0.850 7,这说明此时发声肌长度和质量与全长、体质量分别成线性正相关,雄性个体发声肌质量-体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性腺发育中的雌性发声肌长度和质量大于发育前,怀卵的雌性个体发声肌发生了萎缩。雄性褐菖鲉性腺发育中与发育前发声肌形态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褐菖鲉 发声肌 形态 雌雄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秀丽 谢小雷 张春晖 李侠 王春青
【目的】研究猪宰后1—168 h,肌肉体系中μ-calpain及肌原纤维蛋白理化特性变化规律,并探究肌肉持水性变化机理,为冷鲜肉汁液流失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宰后1 h内的猪背最长肌,在4℃条件下分别成熟6、12、24、72、120和168 h,通过活性电泳(casein zymography)对μ-calpain活性定量分析,对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进行过程测定,利用SDS-PAGE变性凝胶电泳分析肌原纤维蛋白降解聚合情况,研究宰后肌肉的成熟与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变化规律;通过测定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和溶解性,考察肌原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月新 缪松 周孝康
研究了等静超高压(200MPa,15min)对草鱼肌肉超微结构与质构特性的影响,并与猪肌肉作对照。结果表明:1.加压处理的草鱼肌肉,其超微结构中出现较明显的变化,如肌原纤维中A带和I带的细丝均被破坏,粗丝相互聚集,出现间隙,Z线变粗、不连续,H带和M线消失等,但肌原纤维的外形仍保持完整。2.加压处理的草鱼肌肉,其外观无显著变化,色泽稍白,略有汁液流出,但质构特性与处理前无明显差别。
关键词:
超高压,草鱼,肌肉,超微结构,质构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涵
以鳙鱼肉为研究对象,测定-20℃下鳙鱼肉的肌原纤维、肌浆中的组织蛋白酶B及组织蛋白酶B+L活性、肌原纤维蛋白及肌浆蛋白的SDS-PAGE条带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的肌原纤维显微结构、质构、持水力(汁液损失及LF-NMR数据)随贮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鳙鱼片在-20℃下冻藏不同时间后再解冻,其组织蛋白酶仍具有较高的活性,肌球蛋白重链、肌动蛋白、肌钙蛋白T及原肌球蛋白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而降解,且出现了有可能是组织蛋白酶L酶解产物的20ku肌浆蛋白条带。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在冻藏112d,肌纤维遭到了严重破坏,肌节中的A带及I带已经不能被清楚地辨别出来,M线几乎消失,同时鳙鱼肉的硬度及弹性随冻藏时间延长而大幅下降。鳙鱼肉的汁液损失、水分的T21、T22、P22均随着冻藏时间延长而显著上升,水分的P21随冻藏时间延长而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鳙鱼肉在冻藏过程中,组织蛋白酶B及B+L参与了肌原纤维蛋白及肌浆蛋白的降解,从而破坏了鱼肉肌纤维微结构的完整,并造成了鳙鱼肉质构及持水力的劣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海鹏 吴菊清 李美琳 徐幸莲 周光宏
比较了3种肉(猪肉、牛肉和鸡肉)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及理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在1~8 mg·mL-1的蛋白质质量浓度范围内,3种肉的溶解度和乳化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质量浓度大于8 mg·mL-1时,两者的变化不显著。随着蛋白质质量浓度的增加,3种肉的黏度显著增大(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玉玲 游远 彭晓蓓 陈银基
【目的】研究加热温度对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和凝胶特性的影响,并探讨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与凝胶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将活AA鸡20只(40日龄)屠宰,取鸡胸肉在-18℃下储存,用于提取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用圆二色谱(CD)研究加热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的变化;使用流变仪测定加热温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的流变性质参数储能模量G’和相位角正切值(Tanδ)的影响;将肌原纤维蛋白在不同温度下制备成凝胶,运用质构仪研究成胶温度对凝胶硬度和弹性的影响;用低场核磁共振仪(NMR)测定不同加热温度下成胶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弛豫时间T2,以此研究不同温度下制得凝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旭光 谢伟 郭弘艺 胡庆松 潘迎捷 宋佳坤
分别采用形态学和模拟领地入侵的方法研究了褐菖鲉发声系统和发声特征。结果表明,褐菖鲉发声系统由鱼鳔肌和鱼鳔组成。鱼鳔肌前方附着于颅骨的翼耳骨,后经第1~7肋骨,与鱼鳔背后侧部相连。在领地入侵模拟实验中,褐菖鲉发出了连续脉冲的"咕噜噜"声音,其平均脉冲周期为(32.6±2.6)ms,平均脉冲间隔为(51.8±81.4)ms,主频为68~175 Hz。对单个声音脉冲中包涵的正弦波型的能量周期分析发现:其声音主频与最大能量周期的倒数一致,表明褐菖鲉是采用鱼鳔肌收缩的发声机制。
关键词:
褐菖鲉 鱼鳔肌 发声 脉冲 声学监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庄昕波 陈银基 周光宏
【目的】探究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膳食纤维-肌原纤维蛋白的填充结构—复合凝胶断裂应力应变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改性甘蔗膳食纤维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作用机制,为甘蔗膳食纤维作为脂肪替代物在低脂营养香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利用碱性过氧化氢法对甘蔗膳食纤维进行改善,以添加不同比例和粒径的膳食纤维——肌原纤维蛋白为模拟体系,其中未添加甘蔗膳食纤维的试验组为对照组;添加1.0%、2.0%和3.0%的5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试验组分别命名T150、T250和T350;添加1.0%、2.0%和3.0%的10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试验组分别命名T100、T200和T300。利用流变仪测定模拟体系的动态流变特性,利用质构仪测定复合蛋白的凝胶离心损失和断裂形变时应力应变,利用扫描电镜和图像分别分析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微观结构及微观结构的分维维度和缺项值,通过石蜡切片观察膳食纤维在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基质中的空间分布。【结果】复合蛋白凝胶的离心损失随着膳食纤维添加比例和粒径增大而显著降低。复合蛋白凝胶的储能模量(G')随着膳食纤维添加比例和粒径增大而显著提高。复合蛋白凝胶断裂形变时的应力应变结果显示,膳食纤维提高了复合凝胶断裂形变时的应力,而降低了应变。石蜡切片显示膳食纤维和肌原纤维蛋白属于热力不相溶体系,两者之间没有发生离子或共价交联,膳食纤维只是以简单的物理填充形式镶嵌在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基质中,并形成大量大小和形状各异的空洞。扫描电镜显示未变性对照组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中布满了相互交错的水沟壑,这些沟壑的存在严重阻碍蛋白疏水基团之间的交联,进而导致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比较疏松;膳食纤维能够减少蛋白三维网络结构中相互交错的水沟壑,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均一。图像处理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添加3.0%5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网络结构的分维维度(1.8670)最高(P<0.05),而缺项值(0.19)最低(P<0.05)。【结论】甘蔗膳食纤维-肌原纤维蛋白复合凝胶体系是以热诱导凝胶蛋白网络结构为骨架结构,以甘蔗膳食纤维作为填充相、蛋白基质为连续相形成的填充复合物。从骨架结构角度,甘蔗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显示其粒径大小与持水力成正比,添加3%50目甘蔗膳食纤维能够完全消除蛋白基质中的水壑并促进蛋白交联从而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具有最高断裂形变时的应力。从填充结构角度看,50目甘蔗膳食纤维的体积巨大,在蛋白基质中会形成体积较大的空穴,其非弹性属性导致复合蛋白凝胶断裂形变时的应变显著降低。因此,添加100目甘蔗膳食纤维作为脂肪替代物能够显著提高复合蛋白凝胶的断裂应力,同时极大限度的保持复合蛋白凝胶的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卓琦 李岩 李松艳 冯冠霖 李静媛
为探究一种新型天然食品添加剂研发的可行性,本研究向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适量的原花色素,通过流变学、红外与拉曼检测、低场核磁和质构分析等方法,分析原花色素对凝胶形成时与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原花色素添加量为0.05~0.20 g/kg时,蛋白凝胶有更好的保水性,并可更长时间保存更多的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2)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β折叠的浓度,使得凝胶具有更加稳定的二级结构;3)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的粘弹性,使得凝胶具有紧实的质感,更大的密度和更致密的孔径;4)原花色素的添加提高了凝胶整体的抗氧化水平,使得凝胶在长时间存放中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学特性。综上,原花色素的添加可以有效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生物稳定性,在储存时可更好的保护其生物活性,可对未来的食品添加剂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原花色素 鸡胸肉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强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蕾 王航 罗永康 宋永令 沈慧星
考察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及其以质量比1∶1复合的肌原纤维蛋白的浊度、Ca2+-ATPase活性和巯基含量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三种蛋白溶液的浊度呈S型曲线增加。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与小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相似,不同于鲢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鲢肌原纤维蛋白和小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Ca2+-ATPase活性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Ca2+-ATPase活性在20~35℃略有上升,而后剧烈下降,55℃时活性完全丧失。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菊清 魏朝贵 韩敏义 徐幸莲 周光宏
研究NaCl浓度对肌原纤维蛋白乳化体系流变特性和保水性的影响。以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仪、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分别测定了用含0.2、0.4和0.6 mol·L-1NaCl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猪肉肌原纤维蛋白溶液及其乳化物的流变特性、水分的移动性及分布规律,并观察凝胶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0.6 mol·L-1NaCl肌原纤维蛋白溶液及乳化物的储能模量(G')和损失模量(G″)最大,而0.2 mol·L-1NaCl时G'和G″变化不大,未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与0.4和0.6 mol·L-1NaCl相比,低浓度NaCl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物及乳化凝胶的弛豫时间T21和T22明显下降...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乳化物 加工特性 NaCl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晶 沈慧星 张爱荣 罗永康
糖基化反应可以改善蛋白质的某些功能特性。为了提高鲢鱼肉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扩大其综合利用率,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用鲢鱼肌原纤维蛋白(Mf)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肌原纤维乳糖蛋白时,糖基化反应条件(温度、反应时间、乳糖与Mf质量比)对肌原纤维乳糖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热稳定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肌原纤维乳糖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热稳定性与糖基化反应条件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肌原纤维乳糖蛋白溶解性的最优反应条件是温度50℃,反应时间18.5 h,乳糖与Mf质量比1.5;肌原纤维乳糖蛋白乳化活性的最优反应条件是温度50℃,反应时间18.5 h,乳糖与Mf质量比2.15;肌原纤维乳糖蛋白热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军 雷阳 黄天然 黄明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817肉鸡食用品质和肌原纤维蛋白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鸡胸肉为试验材料,将其置于-20℃冷冻24 h,分别用空气[KQ,(25±1)℃]、流水[LS,(25±1)℃]、超声波[CS,200 W,(25±1)℃]和低温[DW,(4±1)℃]4种方式进行解冻,测定解冻时间、pH值、保水性、色泽、剪切力、水分分布以及肌原纤维蛋白(MP)溶解度、粒径、总巯基含量、二级和三级结构等指标。[结果]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S组解冻时间最短(24.2 min),L~*值最高(53.11),剪切力值最低(17.85 N);LS组解冻、蒸煮和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KQ和DW组,MP溶解度和总巯基含量显著高于KQ和DW组;LS组T_2弛豫时间最短,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含量最多,α-螺旋含量和内源性荧光光谱强度最高。[结论]流水解冻的鸡胸肉色泽、嫩度和保水性最佳,肌原纤维蛋白的聚集和氧化程度小,二级和三级结构稳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川 梁银龙 刘光明 苏文金 曹敏杰
肌原纤维结合型丝氨酸蛋白酶(myofibril-bound serine proteinase,MBSP)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蛋白酶。该酶参与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及鱼糜制品弹性的下降。但是,对该酶一级结构的研究,迄今为止,未有报道。本文根据已测定的鲤MBSP N-末端氨基酸序列以及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中心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结合RT-PCR技术实现了MBSP基因片段的扩增。再根据克隆到的MBSP片段序列设计基因特异引物,用于MBSP基因的5′和3′末端快速扩增。综合以上结果,鲤MBSP的全长被确定。序列分析表明,MBSP cDNA含有一7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43个氨基酸残基,其中信号肽长度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