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45)
2023(12037)
2022(10639)
2021(10164)
2020(8493)
2019(19668)
2018(19896)
2017(37169)
2016(21223)
2015(24275)
2014(24589)
2013(23676)
2012(21924)
2011(19659)
2010(19658)
2009(17875)
2008(17510)
2007(15397)
2006(13430)
2005(11568)
作者
(63555)
(52458)
(52251)
(49715)
(33501)
(25387)
(23795)
(20890)
(20118)
(19009)
(18151)
(17577)
(16859)
(16719)
(16419)
(16237)
(16098)
(15765)
(15059)
(14973)
(13418)
(13253)
(12987)
(12012)
(11969)
(11812)
(11743)
(11543)
(10861)
(10648)
学科
(74474)
经济(74376)
管理(57939)
(52475)
(44363)
企业(44363)
方法(34588)
数学(29286)
数学方法(28815)
(21152)
(20514)
中国(20388)
(18794)
理论(16911)
业经(16458)
地方(15421)
(15135)
教育(13810)
农业(13146)
(13053)
(12691)
贸易(12685)
(12282)
技术(12256)
(11941)
财务(11865)
财务管理(11839)
(11665)
银行(11609)
环境(11588)
机构
大学(294777)
学院(293536)
管理(111278)
(102359)
研究(100092)
经济(99635)
理学(96131)
理学院(94913)
管理学(92885)
管理学院(92386)
中国(71966)
科学(67921)
(64434)
(56107)
(52448)
业大(49698)
研究所(48213)
(47341)
中心(44980)
农业(44467)
(44212)
(40994)
北京(40518)
师范(40442)
财经(37783)
技术(37119)
(36496)
(35951)
(34207)
师范大学(32277)
基金
项目(203865)
科学(156403)
研究(146173)
基金(142933)
(126654)
国家(125553)
科学基金(105476)
社会(85699)
(82411)
社会科(80767)
社会科学(80742)
基金项目(76218)
自然(71445)
自然科(69744)
自然科学(69719)
(69555)
教育(69013)
自然科学基金(68394)
编号(61192)
资助(59753)
成果(50860)
重点(46006)
课题(43613)
(43340)
(42644)
(42216)
创新(39286)
科研(39284)
计划(39011)
大学(37717)
期刊
(114552)
经济(114552)
研究(83381)
中国(61442)
学报(56826)
(51326)
科学(48079)
教育(43742)
大学(41684)
管理(41281)
学学(39070)
农业(35845)
(35686)
技术(27341)
(21410)
金融(21410)
业经(18871)
(18265)
图书(17863)
财经(17766)
经济研究(17212)
(16036)
业大(15988)
科技(15446)
(15047)
问题(14404)
理论(14383)
实践(13406)
(13406)
技术经济(13139)
共检索到430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敏  闫伟  
以褐环乳牛肝菌为试验材料,从酶学的角度,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酸性磷酸酶(ACP)活性、脯氨酸(Pro)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研究了菌丝体培养过程中菌丝体活力与这几项测试指标的相关性,为对供试菌株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菌丝体活力进行评价探索可行方法。结果表明,菌丝体的酸性磷酸酶活性与菌丝体生物量变化趋势有较好的一致性;菌丝体相对电导率在菌丝体生长最旺盛时,其值最低。这两项指标可作为反映菌丝体活力的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脯氨酸与丙二醛含量也可作为反映菌丝体活力的参考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珏  贺新生  郑林用  
柏树火焰层孔菌是柏树的病原菌物,是中国和亚洲的新记录属中的新记录种。本文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对菌丝体生长的营养条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柏树火焰层孔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碳源为淀粉,最适氮源为麸皮,P、K、Mg对其菌丝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Fe、Zn对其菌丝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生长曲线试验得到Logistic方程:y=0.22/(1+1.019 e-0.013x),菌丝体干质量为0.22 g.100 mL-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大川  周洪敏  高慈元  王萍  秦世杰  薛莹  
为探究一种常见的外生菌根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的生物学特性,为实现菌根菌剂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和提供便利,本研究拟采用平板培养法和生长速率法,重点讨论褐环乳牛肝菌在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和酸碱度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接种菌株后,每5d测量一次菌落直径,通过试验结束时的菌落直径定性判断筛选适宜该菌生长的培养条件,并用相关软件对菌株生长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出菌株的生长回归方程,定量描述该菌株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褐环乳牛肝菌在不同的碳源、氮源、温度和酸碱度培养条件下均可以生长(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明  胡景江  武杭菊  曹支敏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试验,对皱柄白马鞍菌液体深层培养中培养基成分、pH值、装液量及摇床转速、培养时间等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含小麦粉20 g/L、硫酸氨2g/L、MgSO40.5 g/L、KH2PO40.46 g/L、K2HPO41 g/L,最适pH 5.5-6.5,装液量300-400 mL/L,接种量5 mL培养菌液,温度26-28℃;摇床转速100 r/min,培养时间7 d。适宜条件下最大菌丝生物量可达5.867 g/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金玉  尹大川  宋瑞清  
为研究外生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对樟子松苗木耐盐性的影响,采用打孔灌根的接种方法对樟子松苗木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含盐量(0.1g·kg-1和0.2g·kg-1NaCl)胁迫10d后褐环乳牛肝菌对樟子松苗木的菌根侵染情况以及樟子松苗木针叶电导率、丙二醛、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相同浓度盐胁迫下不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的樟子松苗木为对照。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不同浓度NaCl胁迫,并未影响樟子松外生菌根的合成。接种褐环乳牛肝菌樟子松苗木不同盐浓度处理间苗高、地径、鲜重、干重差异不显著,与不接种樟子松苗木盐胁迫的苗高、鲜重、干重差异显著,地径无显著性差异。接种褐环乳牛肝菌樟子松苗木针叶的相对电导率低于不接种苗木,盐胁迫下接种处理与不接种处理间差异显著;盐胁迫下不接种苗木丙二醛含量高于接种苗木92%以上;盐处理中,接种褐环乳牛肝菌樟子松苗木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高于不接种处理,增幅分别为10.70%~407.69%,84.45%~158%,4.79%~8.57%;盐胁迫增加了苗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增加13.20%~29.53%,可溶性蛋白增加9.64%~13.43%;接种处理降低了苗木脯氨酸含量,降低幅度为18.24%~25.30%。可见,外生菌根菌褐环乳牛肝菌与樟子松形成菌根后提高了樟子松苗木对NaCl的耐受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快芬   刘海燕   丁贵杰  
【目的】探讨外生菌根真菌增强马尾松耐铝性的机制,为马尾松抗铝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法,设置不同Al3+浓度处理(0、0.2、0.4、0.8、1.2 mmol·L-1),测定2种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1)铝胁迫抑制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接种褐环乳牛肝菌(简称Sl)显著促进了马尾松幼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2)与未接种相比,接种Sl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并随Al3+浓度的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增加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别在Al3+浓度为0.2、0.4 mmol·L-1时增幅最大。3)与未接种相比,接种Sl显著增加了马尾松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在0.2 mmol·L~(-1)时增幅最大,达50.88%,之后随Al~(3+)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Al~(3+)浓度为0.2 mmol·L-1时,接种Sl的马尾松幼苗叶绿素含量较无铝处理增加了108.06%。4)与未接种相比,接种Sl显著降低了马尾松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0.4 mmol·L~(-1)除外),均在0.2 mmol·L~(-1)时降幅最大,之后随Al~(3+)浓度的增加总体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增加了对可溶性蛋白的积累,在1.2 mmol·L~(-1)时促进作用最大,较无铝处理增加了30.13%。另外,MDA与POD活性、脯氨酸、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其中与可溶性糖的相关性最高,达0.775;SOD与叶绿素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接种Sl显著增强宿主植物的酶活性,改善叶片光能利用效率和渗透物质含量,增强其抗铝性,进而促进菌根化马尾松幼苗的生长。Al~(3+)浓度为0.2 mmol·L~(-1)时促进作用最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春秀  汪来发  朴春根  田国忠  李永  
厚壁轮枝菌对根结线虫虫卵有很强的寄生力,是线虫的生防菌,本文对其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每12 h对其产孢情况进行跟踪,探讨了不同C、N源,初始pH值,无机盐对其产孢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培养条件及发酵终止时间。结果显示,28℃下,在160 r.m in-1摇床上,以500 mL三角瓶200 mL的装量进行液体培养,筛选出的最佳复合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L-1,玉米粉20 g.L-1,黄豆粉20 g.L-1,KH2PO40.5 g.L-1,MgSO4.7 H2O0.5 g.L-1。最佳pH值范围5.0~7.0,最适发酵终止时间120~144 h。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潘永胜  徐福元  韩正敏  刘云鹏  
对3株绿僵菌菌株通过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发现了孢子的萌发条件;并开展了3菌株对松褐天牛成虫的毒力测定,筛选出M a789菌株的致病力较强。通过正交试验对其液体振荡培养条件进行了分析,选出了菌丝体生长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酵母粉10 g.L-1,KH2PO43.0 g.L-1,MgSO4.7H2O 1.0 g.L-1,CaC l20.5 g.L-1;培养液生孢子最适培养基为蔗糖20 g.L-1,蛋白胨10 g.L-1,KH2PO41.5 g.L-1,MgSO4.7H2O 2.0 g.L-1,CaC l20.5g.L-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振文  闫伟  姚庆智  
以西部优势菌根真菌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L.Fr.)Gray)为胶囊菌剂主要成分,对菌剂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筛选实验。以胶囊的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和胶囊中菌丝活力及菌丝含量为衡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椰绒和泥炭为合适的填充物;固化剂浓度在5%~7%最佳;固化时间10min 为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纪开萍  曹旸  刘静  王文兵  
对暗褐网柄牛肝菌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和均一性3方面研究了菌丝在7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M1是最适合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晶  林雄杰  童金华  刘朋虎  林占熺  
为筛选富萜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菌株,对收集的3株牛樟芝菌株(Ac620,Ac1404,Ac001)进行itS序列分析,通过香草醛-冰醋酸法对牛樟芝液体发酵菌丝体总三萜含量进行分析。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Ac1404和Ac001的itS序列完全相同,长度均为593 bp,Ac 620菌株的长度为581 bp。供试菌株Ac001、Ac1404和Ac620菌丝体中的三萜含量分别为34.30、18.47和16.68 mg·g-1(dW),菌株Ac001与Ac1404和Ac620间菌丝三萜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蔓  丁贵杰  翟帅帅  王艺  李敏  
为探索菌根-土壤-植物共生体系原理,以马尾松为供试植物,研究褐环乳牛肝菌Sl12、Sl13对苗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酶活性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褐环乳牛肝菌接种处理会使苗木根际土壤的p H值降低0.13。(2)褐环乳牛肝菌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与CK相比,Sl13菌株根际土壤酶活性分别增加47.14%、8.86%、5.91%、22.38%。(3)接种褐环乳牛肝菌能显著增加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其中,Sl12菌株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提升效果优于Sl13。与CK相比,接种组Sl12菌株根际真菌数量增加63.7...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军德  温立丽  鲁婷婷  徐琼  佟德利  魏雅冬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桑黄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水提取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适料水比为1∶50,提取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2h,乙醇终浓度为80%,多糖得率为3.4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伟  冯欢  欧江  张收霞  蒙盼盼  王春燕  
[目的]筛选生长迅速、性状优良的蜜环菌菌株,对所选优良菌株的液体培养基进行碳氮源筛选和优化,为蜜环菌深层发酵技术的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生物量(菌丝体干质量)为指标,以工业发酵和生产中常用的菌株A9为对照,从本实验室分离与收集的20个蜜环菌菌株中筛选优良菌株,并设置不同的供试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碳氮源含量,对其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供试的20个蜜环菌中,菌株M41和M57生长迅速,生物量显著(P<0.05)。[结论]筛选出的优良菌株M41可用于后续生产,优化液体培养基显著提高了蜜环菌菌株M41和A9的菌丝体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庆智  王飞  渠志臻  闫伟  
采用蒙古口蘑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体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真菌菌丝体凝集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做多因素交叉实验。提取的凝集素生物活性的大小采用凝集素的血凝效价来表示,即能引起血凝现象的凝集素的最高稀释倍数2″表示。结果表明:浸泡溶液、浸泡时间及不同的硫酸铵分级沉淀浓度都显著影响提取的凝集素相对含量。并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溶液0.01 mol/L PBS(pH 值7.4),浸泡时间48h 和分级沉淀浓度20%~7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