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4)
- 2023(8678)
- 2022(7863)
- 2021(7511)
- 2020(6268)
- 2019(14779)
- 2018(14847)
- 2017(28834)
- 2016(15778)
- 2015(17810)
- 2014(17816)
- 2013(17693)
- 2012(16006)
- 2011(14314)
- 2010(14042)
- 2009(12713)
- 2008(12135)
- 2007(10348)
- 2006(8902)
- 2005(7569)
- 学科
- 济(60757)
- 经济(60691)
- 管理(45004)
- 业(42772)
- 企(36514)
- 企业(36514)
- 方法(30610)
- 数学(26278)
- 数学方法(25998)
- 农(15545)
- 中国(14764)
- 学(14246)
- 财(14211)
- 业经(13808)
- 地方(12788)
- 理论(10987)
- 贸(10938)
- 贸易(10930)
- 和(10819)
- 易(10605)
- 农业(10441)
- 技术(9983)
- 环境(9958)
- 制(9453)
- 务(9340)
- 财务(9283)
- 财务管理(9269)
- 划(8978)
- 教育(8848)
- 企业财务(8777)
- 机构
- 大学(220736)
- 学院(218794)
- 管理(92393)
- 济(82331)
- 理学(81170)
- 经济(80438)
- 理学院(80299)
- 管理学(78941)
- 管理学院(78566)
- 研究(70323)
- 中国(50226)
- 京(47074)
- 科学(46008)
- 财(35671)
- 所(34893)
- 业大(34322)
- 农(34063)
- 研究所(32263)
- 中心(31373)
- 江(29913)
- 北京(29671)
- 财经(29507)
- 范(29112)
- 师范(28866)
- 经(26902)
- 农业(26791)
- 院(25963)
- 州(24884)
- 师范大学(23490)
- 商学(23363)
- 基金
- 项目(157999)
- 科学(123721)
- 研究(115582)
- 基金(114086)
- 家(99224)
- 国家(98403)
- 科学基金(84743)
- 社会(70571)
- 社会科(66788)
- 社会科学(66770)
- 省(61950)
- 基金项目(61866)
- 自然(56616)
- 自然科(55268)
- 自然科学(55257)
- 自然科学基金(54248)
- 教育(52435)
- 划(52208)
- 编号(47883)
- 资助(46955)
- 成果(38073)
- 重点(34713)
- 部(34276)
- 发(33003)
- 创(32815)
- 课题(32223)
- 创新(30446)
- 科研(30364)
- 项目编号(29783)
- 大学(29346)
共检索到3022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涛 张秀梅 高天翔 井爱国
鱼类在水中游泳时,需要克服水的阻力从而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鱼类依鱼种、大小以及形态特征的差异,在同样的水流条件或游泳速度下,其水中阻力也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在垂直循环水槽中进行游泳阻力测试实验,分别用3种特征面积(横截面积、湿表面积和鱼体体积的2/3次方),获得褐牙鲆3种不同的阻力系数。经比较分析发现,在雷诺数Re为2.7×104~1.91×105时,采用湿表面积作为褐牙鲆的特征面积获得的阻力系数的平均值为0.020,此时标准差最小,仅为0.00076。而分别用横截面积和鱼体体积的2/3次方时获得的阻力系数的标准差相对较大。因此,用褐牙鲆的湿...
关键词:
褐牙鲆 流体阻力 特征面积 阻力系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天翔 张秀梅 朱杰 柳广东 张亚平
对养殖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线粒体DNA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测定,测得的目的DNA片段的长度为410bp,其A(104bp)、T(119bp)、C(117bp)、G(70bp)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5.4%、29.0%、28.5%、17.1%。在28个褐牙鲆个体中共出现了3种单倍型。白化褐牙鲆出现的第1种和第3种单倍型个体数分别为10尾(占白化褐牙鲆样本数的90.91%)和1尾(9.09%);6尾黑化褐牙鲆均出现第1种单倍型(100%);正常褐牙鲆出现的3种单倍型尾数分别为7尾(占正常褐牙鲆样本数的55.56%)、2尾(22.22%)和2尾(22.22%...
关键词:
褐牙鲆 细胞色素b 序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桂兴 刘永新 王玉芬 姜秀凤 刘海金
以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对象,根据Gen Bank收录的牙鲆生长激素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D29737)设计9对引物,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50尾雌核发育牙鲆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筛选,共获得有效序列1 838 bp,启动子区117 bp,内含子区1 050 bp,外显子区671 bp,覆盖牙鲆生长激素基因78.3%的序列。共检测到7个SNPs,平均发生频率为0.38/100个碱基,其中颠换型3个,插入型2个,缺失型2个;内含子区4个(Intron I:C477T、1 091~1 092/insert T、...
关键词:
牙鲆 GH基因 SNPs 生长性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桂兴 刘永新 王玉芬 姜秀凤 刘海金
以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对象,根据Gen Bank收录的牙鲆生长激素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D29737)设计9对引物,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对50尾雌核发育牙鲆生长激素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s)筛选,共获得有效序列1 838 BP,启动子区117 BP,内含子区1 050 BP,外显子区671 BP,覆盖牙鲆生长激素基因78.3%的序列。共检测到7个snPs,平均发生频率为0.38/100个碱基,其中颠换型3个,插入型2个,缺失型2个;内含子区4个(intron i:c477t、1 091~1 092/insert t、...
关键词:
牙鲆 GH基因 SNPs 生长性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苗晶晶 潘鲁青 刘志
以幼体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为研究对象。Cu2+浓度梯度设置为0 10mg/L、0 20mg/L、0 50mg/L和1 00mg/L;Zn2+浓度梯度为1 00mg/L、2 00mg/L、5 00mg/L和10 00mg/L。实验周期为20d。结果表明,在6d内Cu2+(除1mg/L处理组外)、Zn2+各处理组褐牙鲆鳃丝Na+ K+ ATPase活力随取样时间变化显著(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洁 黄国强 张秀梅 韦柳枝 唐夏
环境温度短周期波动对鱼类的生长和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实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褐牙鲆幼鱼在经历高温-最佳温度循环的生长与能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在为期40d的实验中,驯养于20℃的褐牙鲆幼鱼在每个为期10d的循环中分别经历0d(H0)、2d(H2)、4d(H4)、6d(H6)和8d(H8)的26.5℃高温胁迫后,剩余的天数恢复到最佳温度(20℃)下养殖。实验结束时,经历不同天数高温胁迫的各处理组的褐牙鲆幼鱼以干重、湿重、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鱼体重均显著小于对照组(H0)。实验期间摄食量少和分配于生长的能量减少是导致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生长减慢的主要原因。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组的摄食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闫文罡 庄平 黄晓荣 江琪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自然成熟的褐牙鲆精子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褐牙鲆精子的头部近似圆形,直径1.49±0.17μm,尾部鞭毛较长,达40.17±0.65μm。褐牙鲆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构成。头部的顶端无顶体,细胞核为圆形,染色质致密。核膜分由内核膜和外核膜构成,其间有核周腔。核膜与质膜间有较大间隙,其间分布有许多细胞质、囊泡和溶酶体,在细胞核后端,核膜与质膜之间除细胞质外,还分布有5~6个呈环形单层排列的线粒体。植入窝位于细胞核后端的凹陷处,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基体的头端由电子致密物质构成,基体的末端与鞭毛起始端相连,鞭毛从袖套腔中伸出。鞭毛中心结构是轴丝,轴丝为"9+2"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章龙珍 闫文罡 庄平 黄晓荣 徐滨 江琪
对褐牙鲆精子部分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褐牙鲆精浆pH值为(7.90±0.26),精子密度为(1.03×1010)/mL,精浆渗透压为(308.50±7.85)m Osm/kg,K+在精浆中的浓度为(27±3)mmol/L,Na+在精浆中的浓度为(71±5)mmol/L。对不同盐度和pH与褐牙鲆精子活力和寿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盐度为35,pH为8.0时,精子的活力最高,分别达到(93.33±5.67)%和(89±3.33)%,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褐牙鲆精子寿命为(23±2)min,与已报道其它海水鱼精子寿命相近。分别采用室温(25℃)和低温(4℃)保存精子,发现精子在室温条件...
关键词:
褐牙鲆 精子 活力 稀释液 抗冻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进 刘俊荣 赵前 曲秦坤 刘悦朋 徐昙烨 田元勇
为构建工厂化养殖鱼类鲜活品质的渔后调控技术体系,以极限品质为着眼点,解读海水养殖白肉鱼刺身级品质形成及变化机制,以褐牙鲆为研究对象,从致死方式着手,探究肌肉品质的极限,即通过极端处置以探索其鲜活品质的极限。以破髓处置(SCD)得到上限品质,窒息致死(SA)得到下限品质,对照商业操作即断髓处置(SCC),3个致死处理组均于2 ℃下冷藏120 h。期间分别对僵直、断裂强度、肌肉收缩率、肌肉pH值、ATP及关联物、白度、显微结构和体表颜色进行分析。致死应激对品质及稳定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最强致死应激SA组死后6~12 h快速进入僵直,随即解僵。而最低致死应激SCD组死后48~72 h方达到最大僵直,且僵直指数缓慢上升,呈现出最好的冷藏稳定性。常规商业处置SCC组则介于二者之间,但明显优于下限SA组,逊于上限SCD组。同样的,最低致死应激SCD组保留最高的ATP,死后12 h各处理组肌肉ATP含量由初始的3.13 μmol/g分别下降至SCD组2.13 μmol/g、SCC组1.99 μmol/g及SA组0 μmol/g 。肌肉降至极限pH的时间分别为SCD组在48 h,SCC组在48 h,SA组则在死后12 h变达到极限。观察及色度分析结果表明,最强致死应激SA组肌肉外观最差,表现在最低的L*值,更高的a*值和较低的b*值。肌肉显微结构观察发现,SA组细胞间隙最大且最不稳定。从鱼体表面也可以明显观察到致死应激强度造成的影响,应激越大充血越突出。【结论】综上,脊髓破坏这种最低应激强度破坏了运动神经系统,尽量减少由脊髓反射引起的肌肉运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活体褐牙鲆的死前应激,是满足极限品质的关键因素。【意义】研究为通过控制致死应激获得最佳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褐牙鲆 致死应激 锁鲜 品质上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伟妮 林旋 林树根 王赛群
采用阿利新兰—过碘酸雪夫氏反应(AB-PAS)染色法和不同pH(1.0、2.5、3.1)的AB染色法,对褐牙鲆进行显微观察,发现褐牙鲆食管、胃、幽门垂和肠道均有粘液细胞分布.根据AB-PAS染色结果将褐牙鲆粘液细胞分成Ⅰ-Ⅳ4种类型:Ⅰ型呈红色,AB呈阴性反应,PAS呈阳性反应,含中性粘多糖;Ⅱ型呈蓝色,AB呈阳性反应,PAS呈阴性反应,含酸性粘多糖;Ⅲ型呈紫红色,AB和PAS均呈阳性反应,主要含有PAS呈阳性反应的中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AB呈阳性反应的酸性粘多糖;Ⅳ型呈蓝紫色,AB和PAS均呈阳性反应,主要含有AB呈阳性反应的酸性粘多糖,同时含有少量PAS呈阳性反应的中性粘多糖.AB(pH...
关键词:
褐牙鲆 消化道 粘液细胞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丽娜 徐冬冬 李三磊 耿智 楼宝 毛国民 詹炜
以25℃为对照组,设置28℃、30℃、32℃为高温胁迫组,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高温胁迫对2种规格(实验I和实验II)的褐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水温25~30℃时,褐牙鲆几乎不死亡;水温达到32℃时,褐牙鲆的成活率显著下降,2种规格鱼在32℃下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别(P<0.01);(3)相同温度条件下,实验Ⅰ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实验Ⅱ(P<0.05),饵料转化率则实验Ⅰ显著低于实验Ⅱ(P<0.05),表明规格大小对褐牙...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陆奇巍 张敏 邹晓荣 李玉伟 吴昔磊 谢峰
对我国现有竹鱼(Trachurus murphyi)中层拖网1 040 m×253.02 m(149.4 m)、1 248 m×285.00 m(160.2 m)、1 440 m×361.00 m(228.6 m)、1 440 m×352.30 m(242.4 m)和1 632 m×444.00 m(277.4 m)进行水槽模型试验,采用现有网具阻力推算的基本公式R=SV2/(A+BV)和R=k(d/a)LCVn得到我国现有竹鱼中层拖网阻力估算公式Ra=SV2/(25.12+2.26V)和Rb=0.021 8(d/a)LCV1.708,使用成对双样本均值分析t检验法对两种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差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露姣 楼宝 毛国民 史会来 骆季安
比较分析了分别投喂小杂鱼和人工饲料的两组褐牙鲆肌肉营养成分,旨在为褐牙鲆的营养需求研究及其饲料研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摄食小杂鱼组的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摄食人工饲料组(P<0.05),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摄食人工饲料组(P0.05);两组褐牙鲆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1.15和70.47,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摄食小杂鱼组褐牙鲆中检测到11种饱和脂肪酸(SFA)、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食人工饲料组中检测到11种SFA、7种MUFA和9...
关键词:
褐牙鲆 饵料 肌肉 营养成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茂林 张秀梅 黄国强 张沛东 李君丰
在盐度30和水温20℃条件下,配制钙、镁(1∶3)总浓度A(700mg/L)、B(1100mg/L)、C(1600mg/L,对照)、D(2200mg/L)、E(2800mg/L)的人工海水,研究了5种人工海水对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观察发现,褐牙鲆幼鱼初次接触高钙、镁浓度人工海水(D组和E组)时产生应激反应,鱼体呈弓形,呼吸频率降低,摄食不积极,适应7d左右恢复正常。经60d养殖实验,各处理组实验鱼食物转化效率(FCE)无显著差异(P>0.05),成活率均在90%以上。0~20d时实验鱼特定生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熊向英 黄国强 李洁 唐夏 张秀梅
实验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水流量控制溶解氧供给,设计不同溶解氧供应和限制溶解氧供应及恢复两个实验来研究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生长及能量分配等指标的响应。在不同溶解氧供应实验中,溶解氧含量梯度设置为2.24 mg/l,3.14 mg/l,4.27 mg/l,5.38 mg/l,6.94 mg/l,实验结束时褐牙鲆幼鱼体重、日生长系数、摄食率、以湿重表示的饲料转化效率与溶解氧含量呈正相关(P
关键词:
褐牙鲆 溶解氧 限制供应 生长 能量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