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0)
2023(7785)
2022(6503)
2021(6511)
2020(5276)
2019(12455)
2018(12577)
2017(21525)
2016(12805)
2015(14841)
2014(14714)
2013(13865)
2012(13122)
2011(12238)
2010(12357)
2009(10957)
2008(10540)
2007(9221)
2006(8380)
2005(7932)
作者
(31609)
(26362)
(26230)
(25311)
(16762)
(12767)
(12037)
(10418)
(10137)
(9484)
(9023)
(8967)
(8520)
(8423)
(8277)
(8203)
(7802)
(7784)
(7682)
(7566)
(7004)
(6327)
(6233)
(6209)
(5950)
(5918)
(5888)
(5760)
(5265)
(5257)
学科
(44986)
经济(44931)
管理(24819)
中国(22147)
(20839)
教育(20660)
方法(17111)
数学(15629)
数学方法(15451)
(14538)
企业(14538)
(13531)
(10731)
贸易(10720)
(10636)
(10481)
地方(10258)
(9324)
理论(9311)
(9236)
农业(8697)
(8307)
业经(8248)
教学(7652)
(7534)
银行(7531)
(7342)
(7113)
金融(7110)
环境(7008)
机构
大学(171148)
学院(163281)
(67380)
研究(66299)
经济(65911)
管理(52492)
中国(47081)
理学(44021)
理学院(43324)
管理学(42557)
管理学院(42203)
(39846)
科学(36418)
(33978)
师范(33838)
(32150)
教育(30926)
(30771)
中心(29397)
研究所(29161)
师范大学(28199)
北京(26839)
(26064)
财经(24066)
(23974)
经济学(22171)
(22048)
(21805)
(20541)
经济学院(19893)
基金
项目(102826)
研究(85131)
科学(82837)
基金(72965)
(62412)
国家(61761)
社会(53207)
科学基金(51762)
社会科(50091)
社会科学(50084)
教育(46619)
(37636)
基金项目(37074)
编号(35972)
(35128)
成果(33132)
资助(30036)
自然(29663)
自然科(28959)
自然科学(28952)
课题(28686)
自然科学基金(28458)
(26094)
重点(24565)
(24235)
(23908)
教育部(23365)
(22714)
中国(22661)
国家社会(21896)
期刊
(75997)
经济(75997)
研究(65609)
教育(52628)
中国(45993)
(22968)
学报(21394)
科学(21086)
(19800)
管理(19173)
大学(17971)
技术(17032)
(15361)
金融(15361)
学学(14744)
农业(13742)
职业(12994)
财经(12561)
经济研究(12474)
(11101)
(10967)
问题(10597)
图书(10335)
世界(9896)
(9745)
论坛(9745)
业经(9468)
国际(9452)
(9425)
技术教育(8639)
共检索到272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肖朗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伴随着中国教育及其学术现代化的进程而传入近代中国。19世纪后半叶,外国来华传教士通过著述和办报开始导入裴氏教育思想。20世纪初,《教育世界》发表了裴氏教育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一个中译本《醉人妻》,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裴氏的生平业绩和教育思想。民国时期,出版了《林哈德和葛笃德》的第二个中译本《贤伉俪》,教育期刊和大学学界对裴氏教育思想作了进一步的传播和研究,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国教育"取法美国"的时代特色,也标志着对裴氏教育思想的介绍和导入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介  闫淳冰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他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先后在诺伊霍夫、斯坦兹等地进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形成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裴斯泰洛齐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与实践,对瑞士乃至欧美的教育都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叶隽  
本文在教育学科史层面讨论裴斯泰洛齐的中国书写问题,即作为一代教育家的裴氏,是如何得到中国知识精英的关注,尤其是教育学科的学术关注的。民国时代的裴氏研究,主要在教育学科中展开,本文关注雷通群、姜琦、瞿世英、蒋径三、朱元善、吴志尧、庄泽宣、郑晓沧等个案,将其分别视为教育通史、教育思想史、传记研究等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进而考察外来资源作为民族国家文化创造的关键性因素,当如何采择汲取而完成自身创辟。由教育学科史视域中所观察到的裴斯泰洛齐叙述,不仅反映出从"精英通识"到"专业认知"的必然迁变过程,同时也让我们去亲密接触在现代中国教育学科建立过程中先贤所走过的坎坷艰辛路,他们即便在颠沛流离、兵荒马乱的年代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宁  
约翰·亨利希·裴斯泰洛奇是西方民主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位巨匠。他毕生致力于教育发展与教育实践,并最终形成了完备的教育思想体系。裴斯泰洛奇教育思想包括教师教育、和谐教育、爱的教育、体育教育、农民教育及教学心理学化等内容,其中教师教育思想理念对我国教育发展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渠敬东  
自从法国大革命爆发以来,欧洲进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相较于法国依靠绝对王权的建构导致专制和革命的现代困境,装斯泰洛齐立足于德意志虔信派思想脉络和日耳曼封建制的传统,通过重新建构人性、社会和信仰,为保有欧洲中古封建传统的瑞士地区探索出一条塑造现代国家的新道路。裴斯泰洛齐认为,在重塑社会和政治之前,必须认识人类的本性,人正是由于感到自然匮乏,才会寻求结成社会、彼此相爱,教育的目的正是调动起人们的灵魂之爱的需求,培育整全的人格与和睦的共同生活。在他看来,人们必须从宗教和政治这两个方面进一步开展教育的领域,一是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婷  
列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进文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开创性著作,其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婷  
列入200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邹进文教授所著的《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以留学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术界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开创性著作,其学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开拓了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领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剑  
本文通过对裴斯泰洛齐教育遗产的挖掘,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阐述裴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历史渊源关系及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包括:裴氏“3H”思想与素质教育要义——“三全”;裴氏“直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活动教学”;裴氏“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教劳结合”;裴氏“穷人的救星”与素质教育的重点——农村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林斯澄  
18世纪,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变迁,瑞士德语区陷入乡村败坏、革命酝酿、观念盛行的整体性危机,当时的文法教育不仅没有改变现实困境,反而促进了观念化上层统治者和愚昧化下层民众的对立。细致考察此整体性危机的历史根源和结构条件之后,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将之形象地融汇在《林哈德和葛笃德》一书中,整体刻画了一个普通乡村的变迁。他认为唯有通过革新教育理念,推行以手工劳动为职业训练、以感觉印象为作用机制、以数形名为教学体系、以心手脑结合为培养方式、以母爱父道为人性基点的教学改革,通过智识教育、行动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齐头并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光斌  时培磊  
蒋梦麟曾接受过系统而完善的东西方教育。通过考察其博士论文,可以梳理其学术谱系和内在理路,构建对其教育思想的完整认识。其论文的学术谱系和特点基本表现为:以实用主义为思想底色,调和东西文化;以适应环境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最终价值取向;依天性、个性导善的道德教育观;从科学出发的理性主义精神。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翟桂荣  
文华师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翻译的重要群体。韦棣华女士奠定的文华根基,沈祖荣校长的开拓创新,毛坤和徐家麟等人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对翻译的重视,促进了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团队的形成。文章分析该刊译者群体、汉译文献主题、汉译文献年度变化及其衍生译著,展现了文华师生在图书馆学翻译方面良好的组织性和系统性。文华师生注重对西方图书馆史、目录学、图书分类与编目、图书馆利用法、图书馆行政及财政等主题著作的翻译,尤其致力于考察公共图书馆在民众教育和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华师生图书馆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加速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步伐,培养和训练了一批图书馆学专业领袖人才,促进了中外图书馆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进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申学锋  
《近代中国地方公债研究——以皖川闽粤为中心的考察》(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是潘国旗教授研究近代地方公债的第二部专著。该书继承和发扬了作者研究近代中国公债史的一贯特色,即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等经济史研究所需的诸多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皖、川、闽、粤四省地方公债发行的规模、依存度、章程、还债机制,对其社会影响及地方公债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朗  李斌  
近代中国大学对电化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尤以大夏大学、金陵大学和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的作用最为突出。总体而言,大夏大学侧重于理论研究,金陵大学创办了颇具规模的教育机构和专业期刊,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则形成了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述三所大学对电化教育学各具特色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为民国时期电化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重大贡献。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平宇  
北美新移民作家张翎的力作《劳燕》一经译介至英语世界,便稳居亚马逊网站华语文学畅销榜,销量可观,广受英语读者好评,堪称华语文学“走出去”且“走进去”的成功典范。文章基于拉图尔等人构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对《劳燕》英译传播全过程展开细致的考察,以期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缪德刚  
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是理论研究中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工具,也是改进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17世纪末以后,随着以数据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方式的推广应用,国民经济核算思想陆续衍生出了反映社会经济状况的系列指标,"国富"便是其中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富"学说在中国传播后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关于"国富"的中文文献面世,其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富"学说的内涵及价值、估算方法及统计项目等。"国富"学说的传播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统计在中国的发展,还使得中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说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