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6)
2023(17573)
2022(15097)
2021(13995)
2020(11764)
2019(26870)
2018(26793)
2017(51486)
2016(27861)
2015(31141)
2014(31128)
2013(30827)
2012(28072)
2011(24973)
2010(25165)
2009(23598)
2008(23365)
2007(20727)
2006(18478)
2005(16640)
作者
(78999)
(65804)
(65360)
(62067)
(41966)
(31388)
(29672)
(25464)
(24931)
(23663)
(22523)
(22221)
(20952)
(20911)
(20087)
(20045)
(19517)
(19413)
(18844)
(18710)
(16182)
(16177)
(15712)
(15082)
(14717)
(14714)
(14567)
(14506)
(13133)
(12896)
学科
(110794)
经济(110633)
(104304)
管理(98922)
(92534)
企业(92534)
方法(47340)
数学(37099)
数学方法(36692)
(35775)
(35719)
业经(34889)
中国(29576)
(26887)
农业(25133)
(25032)
财务(24952)
财务管理(24920)
企业财务(23597)
技术(23493)
地方(22353)
理论(21682)
(21145)
(20982)
(20108)
环境(19671)
(18828)
(18755)
贸易(18737)
(18160)
机构
学院(394124)
大学(392030)
管理(160949)
(155761)
经济(152132)
理学(137947)
理学院(136462)
管理学(134417)
管理学院(133669)
研究(125337)
中国(98052)
(84574)
科学(76579)
(75699)
(62295)
(61590)
(60373)
财经(59221)
中心(58087)
业大(57217)
研究所(55346)
(53641)
北京(53284)
(50290)
师范(49860)
(48696)
农业(48384)
(45956)
经济学(45390)
财经大学(43612)
基金
项目(263101)
科学(208194)
研究(196763)
基金(190486)
(163824)
国家(162364)
科学基金(141643)
社会(124132)
社会科(117479)
社会科学(117449)
(103897)
基金项目(101826)
自然(91231)
自然科(89038)
自然科学(89019)
教育(88952)
自然科学基金(87473)
(85744)
编号(81258)
资助(76721)
成果(65562)
(57936)
重点(57881)
(57165)
(55704)
课题(55014)
创新(53387)
(51603)
国家社会(50450)
项目编号(50323)
期刊
(180492)
经济(180492)
研究(116422)
中国(80401)
管理(64080)
(61813)
(57812)
学报(57042)
科学(54207)
大学(44356)
教育(43469)
学学(41348)
农业(39790)
技术(36768)
(35287)
金融(35287)
业经(31610)
财经(29098)
经济研究(26437)
(24938)
问题(23260)
图书(22897)
(22809)
技术经济(20580)
科技(19780)
现代(19396)
理论(18817)
财会(18123)
(18028)
商业(17438)
共检索到592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益维  罗建强  冯庆华  
本文从信息生态学的视角,对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创新过程遵循着培养市场洞察力、创造价值主张、创新服务模式、完善交付规则、重复试验完善新服务五步流程;通过分析装备制造企业的多层次服务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核,构建服务创新信息场和服务创新生态链。最后以西安陕鼓动力企业为例,对其服务创新生态系统的层次进行分析,以便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服务创新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瑶   程婷华   陈旭  
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业特征属性,从“技术-组织-环境”维度提炼出前沿技术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开放参与、产业协同攻关、创新政策导向、科技平台服务六大影响机制,并基于组态分析方法,探讨多重机制与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复杂因果问题。结果表明:(1)六大机制中不存在构成高/非高水平系统升级的必要条件;(2)实现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存在3条等效路径,分别是创新政策引导下的前沿创新型、科技平台服务下的技术研发型、系统环境保障下的成果应用型;(3)实现非高水平创新生态系统升级的组态路径仅1条,且与高水平系统升级存在非对称关系。本文不仅为分析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升级提供思路借鉴,也为中国制定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张玉瑶  王自媛  闫娜  
以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基于海尔的产品创新流程,探索了非技术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机理,识别出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运行的五大非技术要素——市场、战略、组织、制度和文化,提出了非技术创新要素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指出五大非技术要素只有相互协同、共同创新才能维持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林艳  周洁  
从数字化赋能视角出发,以制造业领先企业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为例,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对发展过程中与数字化赋能相关的关键事件进行梳理,从心理赋能、结构赋能、资源赋能3个维度,分析系统发展阶段的关键事件赋能行为与赋能结果,揭示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结果表明: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经历了生态系统雏形、平台搭建、星际生态3个阶段,是从0到1再到N的演化过程,心理赋能、结构赋能及资源赋能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分别扮演内生动力、前提条件、关键动因的角色;在系统演化不同阶段,数字化赋能行为存在差异,赋能结果也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老牌装备制造业国企的转型,往往被认为是犹如"大象跳舞"一般艰难的过程。由于历史问题的积累和现有体制的桎梏,即使看到了产业转型和发展的良好机会,企业也往往会由于自身组织建设能力的限制,而错过发展时机。位于西安骊山脚下的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国企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成功者。陕鼓与诸多老牌装备制造业国企一样,诞生于"三线建设"的艰难岁月。近三十年来,在业务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陕鼓都在摸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慧生   Asmita   吴小梅   姚树香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制造企业新的创新范式,探究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助于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升级。【设计/方法】基于价值共生共创视角,以比亚迪为研究案例,探讨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结论/发现】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演化经历了从简单线性式创新生态系统到中心辐射式创新生态系统再到网络共生式创新生态系统3种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推动了核心企业与参与者之间的共生关系由寄生共生为主向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为主转变,以及价值逻辑由价值创造为主向价值共创和价值共赢为主转移;共生关系与价值逻辑的演化具有动态适配性,推动核心企业的生态位由重叠到分离,实现企业由生态补位者到生态主导者再到网络共生者的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吕平  陈劲  
通过文献回顾和梳理,从创新生态系统的微观角度出发,界定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以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燕青  
创新发展无疑是经济转型的原动力,其中,企业家主体功能的充分发挥成为关键。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功能主要决定于企业家精神,但是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与提升主要依赖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本文梳理总结了有关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状况,分别从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以及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从中廓清了企业家精神及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重点,确立了有关理论研究的基本脉络。最后,根据前述理论思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试图构建一个企业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逻辑框架,本着企业家精神、创新生态系统、商业模式价值体系创新的基本路线,指出实现中国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方向目标和系统任务。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畅  李建华  
[目的/意义]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情景,探究企业知识整合,为提升企业知识整合效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和知识整合进行理论回顾,围绕"创新性"和"生态性"两个本质特征探究知识整合过程与动力,并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在创新生态系统情境下,企业知识整合历经对外知识摄入和对内知识同化两个阶段,在企业创新源动力、产学研合作助动力以及创新环境驱动力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文章从创新环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三个层面为知识整合的有效实现提出保障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玉辉  
技术创新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出路,以生态学理论研究技术创新问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基于企业生态学、企业仿生学理论,对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界定并概括了它的内涵和特征,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交错带的概念。通过分析国内外文献和相关创新的案例,认为交错带生态更丰富、生产力最高,但阻抗能力较弱、生态也最脆弱,创新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对交错地带的创新管理。文章分别对企业外部环境与研发、市场营销的交错带、研发与生产的交错带、生产与市场营销的交错带进行分析,指出要重视企业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运生  
创新生态系统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基于构件/模块的知识异化、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系统中一个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成功往往依赖于他人,依赖于众多与之兼容的协作R&D与技术标准合作,从而引发了传统R&D项目管理风险以外的依赖性风险、整合性风险、关系风险、结构风险等等,从伙伴遴选、网络治理等角度控制这些风险成为当今学术界正在深入探讨的问题之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利飞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面向顾客需求,以技术标准为纽带,基于配套技术由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创新体系。系统形成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机制吸引外部创新,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标准推广机制收割网络外部性带来的丰厚利润,形成生态位决策机制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利益协调机制防止支持者"用脚投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邵云飞  刘博  
新经济已成为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提升综合实力的不竭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则是实现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的不完备性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障碍。以成都市为例,利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先对成都新经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现状与可行性进行分析,再对比“硅谷”创新生态系统,探究成都新经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途径。研究发现,成都新经济创新生态系统存在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高端人才集聚性较弱、资本活力较低以及孵化器市场化业务能力较差的问题;完善途径为在前期以政府为系统核心进行各要素整合与协调,在中后期以市场化孵化器为核心实现各要素统筹入库。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铁鑫  杜静然  伊茹罕  
运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以小米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占位视角,探究核心企业数据驱动能力对创新质量的提升过程与机理,试图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占位视角下数据驱动能力对创新质量影响机理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企业数据驱动能力是动态发展的,数据驱动能力通过适配的创新生态系统占位提升创新质量。在数据驱动能力偏弱时,应适配创新生态体系“核心生态层”占位,有利于核心企业创新质量提升前的原始积淀;在数据驱动能力偏强时,应适配“核心生态层+底层生态层”的创新生态系统占位,有益于核心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提升。最终搭建出创新生态系统占位视角下数据驱动能力对核心企业创新质量影响路径的理论框架,并明确提出应根据数据驱动能力选择创新生态系统占位,积极推动核心企业创新质量提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包宇航  于丽英  
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其演化过程,认为在创新系统演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整合机制、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能力集成机制、耦合机制、竞合机制等六种机制是企业生存与进化的根基。深入探究在创新生态系统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资源整合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机制推动基础组织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集成机制推动协调控制能力的提升,耦合机制和竞合机制推动协同进化能力的提升。最后以阿里巴巴建立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证分析,验证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